宏村古镇:国内第一个古镇,世界文化遗产
这座被联合国所钟爱的古村,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了,并且也是全国首个进入非遗项目之中的古村,这就是黄山市境内的西递与宏村了,说到宏村就不得不去欣赏古色古香的古街道了,在古街道上可以欣赏到封建历史文化代表的徽州的气息与元素,遍地可见的徽州气息与元素则是千百年皇室贵族后人们在这里避世隐居的见证者。故而在宏村不止是欣赏那灵秀之气的南湖与月沼,还有这古韵气息的宏村古街区。
南湖: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南湖这样的如梦如幻的美景之地就是在宏村景区之内。还记得明代著名的戏剧家汤显祖来徽州后的一个总结性评价吗?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如此直接了当的对徽州的概括非常通俗易懂,在汤显祖大师眼中看来徽州才是梦中最高境界了,没有什么比徽州还要美的了。宏村也许是很普通的一个小村,但是在这里似乎每个小细节都是宏村的元素,湖面上停泊的竹排诗意浓浓,真的好想诵诗一首!湖边房屋上的马头墙倒映在这湖面与荷叶上,出现了一副如梦境般的景色,这样的景色真的让人如痴如醉了,难怪汤大师说“一生痴绝处”呢,现在我们大概能够理解汤大师当年的心境是如何的了。在徽州的宏村南湖任何一个角度看到的都是无梦的美景。要知道这宏村还只是徽州地区一个村子而已,还有更多像宏村这样绝境的村落呢。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汤显祖当年说这句话是有感而发的,并没有骗我们。如果不信的话,不妨到宏村南湖一游!
画桥:360度无死角美,处处皆是国画
一座坐落在宏村境内的步行石拱桥,早在清末时期是为了南湖书院两岸往来的便利就临时建起了一座木质的小栈道,后来损毁了就建了这座集观景与步行一体的石桥了。这座石桥起初并没有名字,当地人都叫它是“石桥”,不过在有一次的偶然中有位国画大师看到这座桥很美,就像国画中描绘的那样,所以就称之为“画桥”了,画桥的名字就这样应运而生了。此座名为“画桥”的石桥确实很美,在这个天气通透感极佳的日子里,画桥美的太令人意外了,真不愧是国画级的石桥了,如此看来国画大师称它为“画桥”无不原因的了。这座桥当真那么美吗?于是就带着好奇心踏上这座画桥来欣赏一下每个角度的风光,看看“画桥”的名字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实的。在南湖任何一个角度来欣赏画桥,似乎每个角度都能够作为中国绝版的国画了,这般美景美的无法言喻了。宏村本来就是一座山水灵气之地,又是徽州文化重要的古村落,在这样的环境下连画桥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此看来这座名为画桥的石拱桥成为国内最美的石桥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了。我在宏村小住几晚发现很多人为了避开众多游客就专门在即将天黑的时候专程到这里感受这一切美好的风光,来体会一下珍藏级别的国画的美景,这般享受雅兴是相当的不错!
南湖书院:儒商心中不可磨灭的教育情怀
一向来都很注重文化教育的徽州人可能是因为其祖先为皇室家族,所以在处事与经营人生方面显得颇有几分尊贵的气息。注重文化教育的徽商更是因为在文化修养的前提之下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儒商文化体系,也就是说从事商业也不能忘记道德理论与处事原则。千百年来徽州人都是以“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教育”的理念为基本,所以才出现了很多大教育家、风水家以及文化艺术从事者,其中著名的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新时代文化倡导者胡适、红顶商人胡雪岩、被马克思的《资本论》唯一提到的中国人王茂荫等这些世界顶级大师级的人物都是徽州人。中国唯一的状元之乡也徽州的休宁县,这些事迹足以证明徽州注重教育是正确的。徽州从事教育从娃娃开始,因此徽州的启蒙教育也成为中国启蒙教育的始祖,提倡私塾教育最早的也在徽州地区,坐落在宏村境内的南湖书院是私塾教育最主要的代表之一,关于这座书院还有一番历史典故的呢。根据当地县志、野史以及当地村民口传得知,南湖书院最早的名字并非叫南湖书院,而是叫“以文家塾”。在清朝嘉庆15年也就是公元1810年,当地著名徽商汪授甲与当地德高望重的教育家汪以文在宏村碰面游览南湖的时候,觉得这里环境优美、风水极佳,是一处可不多得的好地方,如果把分散在南湖周边的这些书院合并一起,在南湖边修一座书院,肯定是非常的不错。徽商巨贾汪授甲对汪以文说“建这书院的钱我可以出,但是这名字得叫以文家塾”,汪以文觉得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这座书院有点吃惊,向汪授甲再三推辞。不过汪授甲说如果不教“以文家塾”的话,那么他就不出资建立书院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汪以文只好答应这座书院叫做“以文家塾”了。经过四年的时间这座书院终于在汪授甲出资、汪以文出面主持、老百姓出力的合作下建设完毕了,并在同年的1814年投入使用至今。到了民国时期这座以文家塾的书院因为在南湖边上,取名为南湖书院了,南湖书院的名字就保留至今。南湖书院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建筑特色的书院,是由志道堂、文昌阁、启蒙阁、会文阁、望湖楼、祗园等六部分组成。“志道堂”是先生讲学之场所、“文昌阁”奉设孔子文位,以供学生瞻仰膜拜、“启蒙阁”则是启蒙读书的地方、会文阁是供学子们阅鉴四书五经使用的、而“望湖楼”为教学闲暇观景休息之地、祗园就是内苑了,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书画院以及茶室了。书院前临一湖碧水,后依连栋楼舍,粉墙黛瓦、碧水蓝天、交相辉映。南湖书院门前的门当旁边原有“以文家塾”金色匾额,是清朝翰林院侍讲、大书法家梁同书在93岁高领时所题写的。在历史上南湖书院也是官吏文人兴会讲学的场所,清朝内阁中书汪康年、民国时期驻代理国务总理汪大燮幼年都在南湖书院读过书。以南湖书院为代表的徽州私塾教育成为中国教育史上重要的一部分,徽州教育家者们教育学子们一定要忠君爱民,于是就请来不少的清官良吏为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现身说法。在明、清两朝的西递、宏村读书做官者数目达到296位,却没有一个是贪官污吏。南湖书院的这些成果不得不说是中国教育家们的骄傲呀。到宏村南湖景区游玩的话,可以在这座颇具历史意义的南湖书院好好的打听一下这里的风风雨雨。
月沼:徽州人家的池塘,水质千年不腐
宏村是被誉为中国最美村庄的地方,看到的是如同从国学中雕刻出来的风光那样颇具浪漫主义的格调,也有唐诗宋词里的那般美感,这里就是皖南宏村境内的月沼了。月沼作为中国最美村庄的重要古迹,是外来游客打卡必到之地了,月沼因形似月牙而得名为月沼池了,月沼池的周围都是古色古香的徽州老房屋,在清澈的水中形成了梦幻般的美景,这样美景全国真的为数不多了。月沼始建于北宋时期,当时是为了当地的人生活使用的水,因为月沼的水与地下水是连通的,所以虽然是“死水”,当时几百年以来从未污染过,从表面上来看这是死水,实际上与地下水是流通的,于是就有了暗河流的称呼了。宏村有两座水池,一座是这个月沼另外一个则是南湖了,南湖在月沼建设后的几年之中建设起来的,所以月沼是宏村最早建设的水池,月沼因此也可以称为北湖了。也许很多人认为月沼只是一座水池,能当成一处风景来看待吗?我认为是肯定的,至于到底能不能勾起你的视觉,能否调动风光欣赏的美感,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座月沼吧。
汪氏宗祠:开辟中国宗亲理念,提倡中华孝道精神
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宏村月沼中心位置的一座宗祠可能很多人都看过了,我想大部分跟团游的游客们来这里肯定会由导游讲解这座宗祠的大概情况了吧?也有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一座普通的祠堂,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总会觉得多件不怪了,没什么特别值得关注的。不过对于宏村月沼旁边的这座汪氏宗祠可不一般了,因为这座古祠堂供奉的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以及他们的后裔们。这座祠堂不仅是首次开辟了我国宗族的文化,更是我国自古以来孝道文明中的标杆。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