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一天简述
3号结束八泉峡的游览,当晚在南荒村边的S327公路隧道旁与一支东北到山西做公益活动的JEEP车队相遇宿营,闲谈中了解到附近有一个号称是“小张家界”的瑛姑峡和万佛寺、天生桥,反正这次来南太行也没有明确的目的,于是决定第二天早上与车队中的两位老哥一起去瑛姑峡。从瑛姑峡、万佛寺走出后,两位老哥听我说起上腊江挂壁和可以从兵部站村及凤凰寨看S229(S331)公路所在的峡谷,也想去看看,于是我又成为向导,引领两位老哥走上悬崖上的崎岖山路。。。。。。
宿营万佛山隧道旁,结识公益自驾东北大哥
昨晚(10.03)出八泉峡已是20:00左右,没有计划安排也就失去了目的地方向。简单查看了一下地图,决定走乡村道经鹅屋乡奔万仙山方向,天亮后伺机寻找可看的美景,至于当晚的住宿,哪儿都可以,露营对我来说根本就不存在问题。车在太行山旅游环线(S327)上行驶了十几公里,在南荒村边公路隧道边的一块空地被一群在此宿营的车队吸引,刚停车就被营地中的人招呼一起“喝两杯”,我也不客气,将车停放在营地边,加入他们的行列。车队是一群东北那边的兄弟自发到山西来做公益活动的,名字叫“游骑兵大队”,大概有八九辆车,以Jeep品牌为主,拉家带口大概有近30人,女人和小孩儿已经钻进帐篷安歇,只有一帮老爷们儿还围坐在一起,在昏暗的露营灯下天南海北吹牛皮。我的加入让他们更有了“吹嘘”的对象,白的啤的喝得更欢,当然加入了不喝几罐也过不去,东北兄弟的豪爽是出了名的。因为第二天都还要赶路,微醺到半夜,一伙人这才各自钻进各自的帐篷,醒来时已是晨光破晓。“游骑兵”车队山西公益之旅其实已经结束,我加入时已到了他们与部分队友分手的时刻,早起大家匆匆吃过早饭后一起合影,随后有些队友就将各自安排各自接下来的旅程。队中有两位老哥(老高、老朴)要走附近的瑛姑峡和万佛山,我没去过,于是决定跟随他俩结伴而行。
登号称“小张家界”的瑛姑峡
瑛姑峡,坐落在长治县鹅屋乡南掌村附近,因峡谷中有一尊天然形成的“瑛姑”像而得名。这里不是一个已开发景区,曾经也有资本进行过投资,修建了登山石阶栈道,但因游客极少,最后被荒废了。时至今日,尽管景区没有修建起来,但千万年形成的风景却没有败落,剧烈的造山运动将瑛姑峡的喀斯特地貌塑造得层峦叠嶂,奇峰耸立,很有些张家界的味道,因此瑛姑峡也有“小张家界”之称。一般的峡谷我们都会说“走”或“穿越”,但为什么我在这里要用“登”字,因为瑛姑峡两壁绝耸,就如同大山被刀劈开的一道裂缝,峡谷宽度大多只有几米,最窄处仅有不到两米。峡谷中的登山石阶路坡度有6、70°,人穿行在峡谷中不是在走,完全是在登,在爬,有些路段游客真的是要手脚并用才行,所以游瑛姑峡我用了“登”字。高崖叠嶂,锷刺云天的瑛姑峡,奇特的地质地貌,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样的地貌在太行山也不是很多见,她有兼具北方山峰的雄阔,深谷沟壑,耸岩绝壁;南方峻岭的阴秀,绿木遮天,野花妆点。奇异的怪石,险峻的峰峦吸引着驴友,使瑛姑峡成为鹅屋乡野外穿越“猫路”上的一处必经之地。瑛姑峡因为不是知名景区,故此知道的人很少,加之攀登起来比较艰苦,所以来此游览的游客不多。问一些大景区的服务人员不见得知道,但问长治当地的驴友一定会了解。如果不是游骑兵大队中的老高和老朴两位大哥谈起,我也不知道近在八泉峡附近还有这么一处绝佳的风景地。
走山顶穿越路线直奔万佛寺
过瑛姑岩没多远就上到山顶,这里有一条“猫路”可以穿越到数公里之外的万佛寺。传说,当年杨六郎兵败壶关,前有悬崖,后有追兵,正焦虑无路可走时,看见有猫在悬崖上跳跃前行,杨六郎遂追随猫的行走痕迹攀越悬崖逃过追兵,于是就有了“猫路”之称。实际上猫路是过去交通不便时附近山村去往鹅屋乡的交通要道,道路艰险,大多路段为开辟在悬崖峭壁上的羊肠小道。时至今日,通往鹅屋乡已经有了两条平坦的公路,当地老乡也很少再走猫路,但这条路仍然是桥上乡到鹅屋的最近捷径,比绕行公路要近数十公里。因猫路途中岭峻峰险,谷深崖陡,山峦起伏,沟壑迂回,山路崎岖,景色十分壮丽,所以这条猫路逐渐成为从桥上乡至鹅屋的一条驴友户外穿越路线。据说一年四季都有驴友到此进行穿越活动。因为要看万佛寺,所以我走了一段猫路,从瑛姑峡到万佛寺,然后原路返回。实际上也可以驱车到万佛寺,不过为体验一把猫路穿越,还是决定徒步前往万佛寺。
奇异的山巅小寺--万佛寺
万佛寺,建在山崖前孤零零突出的一个小山体的顶部,四周都是悬崖,建造年代已经没有详细记载可考,据说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元末明初。万佛寺现在基本上是一座无人住持的野庙,狭小的山顶建造了许多袖珍版的殿宇,供奉着释迦摩尼佛像以及道教的神像。据说原来还有一处大的庙宇修建在山边的悬崖处,雕有很多佛造像,后因兵火被毁,现仅存一处石窟。山顶上的寺庙实在太小了,殿宇、神像都十分袖珍,但却是一般寺庙该有的这里都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寺庙虽小,但布局规整,方寸之间更显玲珑。不清楚万佛寺的名称因何而起,“万佛”显然这里没有,是否是传承了寺庙被毁之前的名称不得而知,也找不到相关的介绍。可能是因为“袖珍”的缘故,也可能是猫路的一处必经点,尽管是一处野庙,到万佛寺参观的游人也是络绎不绝。游客都会爬上山顶的小庙把里里外外查看一番,庙里甚至香火不断。
重回瑛姑峡
因为东北那两位大哥还在停车场等着,所以万佛寺也就匆匆走过一遍,也没上到山上石窟去看个究竟,随后原路沿猫路返回到瑛姑峡,此时已是中午12:00多,一个上午在山路上走了二十余公里,13:00才回到停车场与两位老哥汇合。瑛姑峡返回途中所见所闻不多描述,只补拾一些沿途景色,算是对瑛姑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交代。
观览万佛寺九龙洞的天生桥
停车场匆匆吃了几口携带的干粮,然后驱车驶往天生桥所在的九龙洞景区。天生桥在这里又称“天桥”,并不在九龙洞景区内,是在景区附近的一处山谷里,离公路有一公里多的距离,只能徒步前往。天生桥是猫路上的重要景观之一,位于瑛姑峡西南方向,从瑛姑峡驱车到此也有十几公里路程。天生桥据说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北方发现的最大天然石拱桥,飞跨在两座危崖之间,桥高200余米,宽2-5米,跨度大约50米。鹅屋天生桥浑然天成,造型十分优美,桥洞仿佛是设计过一般呈标准的拱形,又如一座巨大的石门,令人禁不住赞叹大自然天造地设的鬼斧神工。站在桥上,抬眼绝壁危崖高耸,低眉脚下深壑万丈,四下环顾,有种天旋地转,山倒桥移的感觉。从公路上下来到天生桥,在桥边是无法看到桥体的全貌的,必须跨过桥体站到与天生桥平行的山崖处才能完全领略天生桥的宏伟。如果胆小不敢跨过桥身,那只能遗憾地说跟天生桥无缘。天生桥还有一处观看地在桥的另一侧山崖上,只是去那里连羊肠小道都没有,完全需要披荆斩棘,所以我与高、朴两位老哥只到大多数人能去的一侧观桥。
鹅屋乡至三郊口崎岖山路偶遇柿园水库
天生桥看过后,一天的安排基本上就结束了,两位东北大哥听我把上腊江挂壁、上腊江村以及兵部站村、凤凰寨村处的美景吹嘘得玄乎,就让我当向导引领他俩一起去看看,这样我们就驱车上路,从鹅屋乡直接选择导航到一条通往三郊口水库的乡道。这条路我也没走过,完全依靠导航指引。路有些崎岖,弯道也比较多,路面状况也不十分理想,但我的车在非铺装路上跑惯了,老高大哥的大切等不在话下,不管路有多难走,直管向导航的目的地前行。误打误撞的在经过柿园村时发现了一座绝美的水库--柿园水库,水库两岸的崖壁呈美妙的赤红色,典型的丹霞地貌。可惜的是水库无法接近(也没找到路),只能从水库上方眺望,手机、相机一通狂拍。看过水库美景后,一路没在停歇直到三郊口水库附近的南湾村驻车。
三郊口南湾村的农家院
傍晚17:40到达三郊口水库附近的南湾村,距离秋沟风景区比较近,这里已属于河南新乡市辉县。在村中找了一家农家院,叫上几样农家菜,喝上几口老酒,洗漱过之后安歇。就等第二天前往上腊江。
南太行之旅的第四天就这样过去了,一天连爬带走有几十公里,累了,一觉睡的安稳。
重走上腊江挂壁,领略陈家院水上挂壁之美
预告一下南太行第五天的行程:三郊口水库沿小路上山,经上腊江挂壁到上腊江村,然后沿崖顶路经兵部站村、凤凰寨村,在村边观景台观览淇河峡谷景色。下山再走有水上挂壁之称的陈家院挂壁,再之后就是踏上返京之路,顺道去有小皇城之称的长治东火镇转转,连夜返回京城,结束十一长假的南太行之旅。
谢谢围观的朋友!下篇游记再见!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