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初印象
冉冉的光透过窗,格出泼墨渲染的印象在那窄窄的深巷,依稀听履声倥侗的回响
小桥流水,江南水乡,要说古镇,长江以南的江浙一带,尤其的多,雨水丰沛的鱼米之乡,仿佛生来就多小桥、多河流、多那么多的诗情画意。似水年华乌镇,我的青春谁做主的西塘,中西合璧的南浔,而浙江中部,瓯江之畔,诞生了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有专业美术生写生的基地“在水一方写生创作基地”,当地人几乎家家都有相机,每个人都是摄影师,这里就是浙江丽水,从画里走出的古堰画乡。
全国美术写生基地,这里有中国第一个摄影博物馆
一直很好奇这里为什么这么多人喜爱摄影?据说家家户户都有一台相机,带着我的疑问和好奇,走进古堰画乡,去近距离感受这座小城的独特的魅力,清晨的江面上,泛起的晨雾,远处的青山作为背景,仿佛一幅水墨画在眼前铺展开来,这是远处隐隐的帆船正在缓缓而来,像极了琅琊榜里梅长苏从海上出场的场景,只不过那时剧情后期特效,而眼前却是真实存在的画面。
尤其到了春天和冬天,那时候水量较少,江面平静,江水倒映着帆船、蓝天、青山,随便一拍就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瓯江帆影”,难怪当地人都会摄影,面对这样美丽的家乡,谁能忍得住不用快门记录下来。
从渡南路路口进入古镇,还没有与到售票口,就已经被墙壁上的涂鸦,深深感受到了浓浓的艺术氛围,玩弹球、生火劈柴、传统爆米花、跳长绳,这些司空见惯再普通不过的儿时记忆,却承载了我们快乐的童年,即使那时候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便捷的通讯设施,甚至网络并不发达,但却简单而又快乐。
雨后的瓯江,多了几分“狂野”
清晨走在画乡的青石板路上,昨夜下了一夜的雨,地面依旧湿漉漉的,一条街相隔的瓯江一改往日的柔情似水,如黄河崩腾席卷着黄沙,一些沙洲早已被淹没,河边的护栏仿佛经历了洪水的洗礼,有的已经倾斜,此时的瓯江,显现出鲜有的粗犷美,夏日连绵的雨水对于当地人来说,早已司空见惯,无论哪个季节来古堰画乡,一年四季景色各不同。
偶遇“我们的小世界”
在一处咖啡馆的门外发现这样一处“小世界”,很像小时候玩的过家家,童年的我们都做着美好的梦,希望有一天,能够有一个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的人,和你一起走过山川,一起看世间的风花雪月,你就是“我的小世界”。
古堰画乡是艺术之乡,无论是前来写生的学生,还是慕名而来的游客,甚至是专程过来取景的摄影发烧友,古镇里面的每一家咖啡馆,每一家餐馆,甚至每一户人家,都被这浓浓的艺术氛围潜移默化的感染者,花盆里的夺艳的花朵,窗户上简笔素描,就连慵懒在地上的狗狗和猫咪都用优雅的身姿挪着闲适的脚步。
和都江堰齐名的千年古堰
有一个1500年的“堰”?四川的都江堰举世闻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而在古堰画乡的另一部分“古堰”,需要乘坐游船才能到达,进入古堰又是另一种景致。
从保定码头下穿,经过古贤长廊,进入到堰头村,进入到一个小型的通济堰博物馆,先来简单的了解下通济堰的前世今生,通济堰始建于南朝(公园502—519年),筑蛇形拱堰,凿枝状河渠,世之奇迹,永载史册,一直沿用至今,千百年来,历经沧桑,堰坝河渠,稳固舒畅,保护着这方水土不受洪涝的灾害。
老街的味:缙云烧饼&清明果
虽然第一次来丽水,但是对于缙云烧饼再熟悉不过了,至今心心念念这一口酥脆鲜香的味道,早上在古镇逛一圈回来,真好这家缙云烧饼店开张营业,门外已经有等候烧饼的人,为了吃到热乎刚出锅的烧饼,我特意让老板给现烤一个,就要最传统的梅干菜肉的,在古堰画乡一边走一边吃着缙云烧饼,再恰当不过了,还是期待中的味道,酥脆又鲜香,里面的肉很多,但也绝不会觉得腻,一定要来尝一下。
戚继光烧饼和酥饼也是当地特产,但是和缙云烧饼不同,这个是用电烤炉做的,戚继光烧饼只能保存三四天,酥饼可以保存一个月以上,和浙江其他地方,比如金华的酥饼味道差不多。
像饺子一样的清明粿是很多江浙地区的常见的小吃,各个地区略有不同,丽水古堰画乡的清明粿一年四季都有,但尤其到了四月清明时节,一家人围坐着做清明粿的情景,是再寻常不过了,就像是北方人吃的饺子一样,也象征着喜庆、团圆的寓意。可以放入甜的馅料,如黑芝麻馅,相比之下当地人更喜欢咸口的笋干腌肉馅,有煎和蒸两种做法。
一边古堰,一边画乡,仅仅一船之隔
沿着渡南路一直走下去就能达到瓯江的游船码头,码头旁边有摆渡船,但是只能当地人使用,渡船摆渡时间:06:00——19:00
为方便当地居民来往于古堰和画乡之间,摆渡船每日定点发船(但是只能是当地人乘坐),游客如果要过河,只能乘坐游轮,门票中就包含古堰画乡往返的船票。
从画乡乘坐游船,5分钟时间就能抵达对面的古堰景区,保定码头上下船,按照顺时针方向就可以围绕古堰转一圈,最后再回到古堰回到画乡。
千年的守候—古樟树
在大坝的旁边,可以找寻到通济堰的干渠,就在堰头村文昌阁旁的小埠头,来一处文昌阁,驻足停留许久,就和古时候的很多文人墨客一样,他们也 曾到过古堰画乡,如今我们追寻着古人的足迹,感受这座画里走出的水乡古镇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同于其他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它是古堰画乡,是著名的写生艺术者的天堂,是摄影家眼中的取之不尽的巨大宝库,更是我心中的世外桃源。你是否也向往着世外桃源?你心中的古堰和画乡又是怎样的?
从西向东,因地制宜,利用地势从高到低引流,无不彰显古人的智慧,一路向前,在一颗古樟树旁就是水立交,也就是石涵,一条由西向东,一条由北向南,由于有三个桥洞,因而当地人成为三洞桥,桥下流过的是渠水,上面用青石做成隔水层,两边砌有隔水墙,将山溪引入隔水层,就像从一个石匣子中穿过,使得溪水可以跨过渠水,二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溪水之上的石板供人们通行,形成下层通渠水,中层过山溪,上层供人行的三层立交桥,这就是当时县令王媞所设计的,现在还有“龙庙”用来供奉和纪念他。
古树就如一个村落的灵魂,赖以生存的支柱,村口一般都有一个古树作为标志,一方面是为了方便远方归来的游子,当她们看见村口的这颗古树,代表家到了。另一方面,古树寓意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寄托世世代代村民的美好祝愿,坚实无比的香樟树,如一颗定海神针屹立在瓯江两畔,犹如巨大的大伞庇护着瓯江人一代又一代,是属于每一个古堰画乡人的永久记忆。
夏天,来一碗端午茶
凉亭下,走廊上,长凳上坐满着游客,这里免费提供大碗茶,有个好听的名字端午茶,春夏秋冬各不同,此时正值夏季,祛火清热的热茶中含有夏枯草、金钱草、藿香、苦丁茶等十几种中药材,可以清凉、解读、生津止渴,天气好的时候还有古筝作伴,伴着潺潺的欧江水,在这里乘凉休息,相当的惬意。
古堰画乡从里到外都散发着艺术的气息,就连这里的民宿都彰显着主人独具“匠心”的心意来,在大港头镇我们选择了一家民宿来作为今天歇脚的地方,整个民宿是木艺风格,集客栈、民灶、木作、清吧为一体,走进庭院古朴而典雅,大堂内各种木质结构的摆件,仿佛走进了一个手工作坊,如果对木工感兴趣可以和老板学做手工艺品。
民宿有卯榫木艺上下铺、创意木作单人间、乐木围炉景致套房、乐木阁楼亲子房、匠心木艺大床房、卯榫木艺标准间、乐木中式茶饮套房、乐木家庭影院套房、乐木滑梯亲子套房
入住的乐木家庭影院套房有32平米,内外两间 客厅的曲面电视还有舒适的沙发,茶具,营造了家庭影院的风格。卧室内硕大的弧形落地窗,尤如曲面电视机一样,不同的是,俯瞰的是180度街景。
丽水本地特色美食
稀卤鱿鱼稀卤鱿鱼是丽水百县千碗中的十大美食之一,里头有荸荠瘦肉丝、小虾米,有的可以放虾皮代替,最重要的是水发鱿鱼,然后勾芡,有点像没有辣味得胡辣汤 ,稠稠的,里面的馅料很足,可以说集鲜、香、咸的一道汤菜。
瓯江溪鱼火锅鱼汤已经被豆腐和鱼熬得又白又浓,满满的胶原蛋白,特别营养,鱼就是丽水瓯江里的小鱼,别看它个头小,但是刺很多,吃的时候一定要当心。
红烧老虎鱼鱼皮呈现小豹纹的样子,当地叫老虎斑,蒜瓣肉,挺清淡的,个头不大,刺也不是很多。
画乡麻糍里面还有豆沙馅淡淡茶清香味道,端上桌来的麻糍还是热乎乎的,软糯带着淡淡清甜味,大爱一切糯米的美食。麻糍做法多种多样,吃到一种新鲜的做法,红茶和绿茶的双拼,带着茶香的麻糍,别有一番味道。
缙云烧饼再熟悉不过的缙云烧饼,是每次公司夜宵经常吃的一道小吃,缙云烧饼一定要趁热吃,酥脆的外配搭配梅干菜和猪肉的香味,好吃到停不下来。
炒黄粿黄粿吃起来和年糕类似,但是又有不同,它是取自山中一种独特灌木烧成灰,沥其汁,以该汁浸泡优质粳米至米色橙黄,然后将泡好的粳米蒸制,再像糍粑一样用杵槌用力杵打,最后揉成团状,切条储存,可以用来烩菜、与肉搭配,算是当地一道特色的主食。有嚼劲不粘牙,口感不错。
特色山珍果第一次吃这个山珍果,本地特色,山珍果别名鸳鸯果,生长在生态完好的深山中,取自苦楮树苦桩籽腐干,整个制作过程就像做豆腐一样,最后呈灰色的块状,可以搭配肉类、菜类一起翻炒,清凉解毒,含有铁和钙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是丽水当地餐桌上常见的菜肴之一,吃起来的口感软软的,像是红薯粉的感觉。
丽水百县千碗还有青田田鱼、仙宫湖有机鱼、庆元241香菇、三层楼火锅、松阳十大风味小吃、黄精凤鸟等小吃,当地人因地制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老的欧江水孕育了好山好水好多美食,如果你也来丽水,来古堰画乡一定不要错过这些美食。土锅鸡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