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目录前言
标题开始提到,为什么说重返少林?因为前几年从去过一次,那时候就听说少林印象《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演出阵容强大,且演出场地是在两座大山之间开辟的源生露天舞台,演出人员均为身怀绝技的少林弟子及塔沟武术学校的俗家弟子,可惜那时候是个冬天,只是在寺院内及周边游玩了一下便遗憾的离开,每到节假日或出差河南时,都想圆了这个梦想,机会终于来了。 五一小长假的三天时间,赶上假期高速免费,从石家庄出发去洛阳嵩县或者登封县,路途都不算很远,于是和家人还有朋友商量之后,我们一行三辆车10人,便一路南下去往少林寺,完成上次留下的遗憾。 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发源地,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2010年8月,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在内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D2:圆梦少林不留遗憾
石家庄出发: 自驾去往登封市嵩山少林寺,沿京港澳高速一路南下,达到新乡北转连霍高速洛阳方向,然后郑州绕城高速,之后再从郑少高速转入郑卢高速直接达到登封出口下高速,之后转入登封大道在转入锡海线直达嵩山少林寺售票处及停车场。全程580公里,大约用时7小时。郑州出发: 去嵩山可先乘火车到达郑州火车站,在郑州火车站对面的市长途客运站乘车去中岳嵩山脚下登封市,再从登封市乘中巴可到少林寺、中岳庙、观星台等主要景点。也可乘飞机到新郑国际机场,从新郑乘车到郑州市长途客运站,然后乘车经登封去嵩山少林寺。经郑少高速去少林寺仅需1小时。 (1)在郑州火车站对面的长途汽车站乘坐发往登封的旅游专线车; (2)在郑州各长途客车站,都有发往登封的班车。从郑州长途客车站乘车至登封,行程约2小时,高速约1小时,下车后原地转中巴,不出半个小时即到。火车站前有旅游直达车,车较少,开车时间视人数而定,约1小时到。洛阳出发: 沿洛少高速25分钟就可到达。洛阳火车站东侧即为洛阳汽车站,每天早上6点、7点均有旅游班车直达少林寺。也可乘飞机到洛阳机场,再乘83路公交车到达洛阳汽车站后转乘旅游班车前往。去往登封的长途汽车均经过少林道口,从这里到少林寺仅2公里路程。 (1)乘坐旅游专线车; (2)乘坐洛阳至郑州(非高速)的班车,少林寺(或登封)下车; (3)自驾车停车方便,停车场有上下三层。
山门为少林寺大门号称天下第一古刹,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门额上有清康熙帝亲笔所提“少林寺”三个大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系清代雕刻。山门的八字墙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它坐落在两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
D3位置、门票及开放时间
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区西北13公里的中岳嵩山南麓,与古都洛阳隔山相望。少林寺背依五乳峰,周围山峦环抱、峰峰相连,形成了少林寺的天然屏障。嵩山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各拥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寺处少室山脚密林之中。景区门票: 中岳景区:80.00元,嵩阳景区:80.00元联票,少林寺+中岳:180.00元联票,少林寺+嵩阳:180.00元联票,少林寺+中岳+嵩阳:260.00元。2018年9月20日起,嵩山少林寺景区门票价格由100元/人次降为降为80元/人次。 开放时间: 旺季(3月~11月):07:30~18:00 ,淡季(12月~2月):08:00~17:30。音乐大典演出时间: 4月-10月7日每晚20:00正式开始,席位分A区、B区、C区及贵宾区,A区和C区票价相同180元\位,C区260\位,贵宾区一般不接待其他游客,大多只接待重要贵宾及领导人员。
D4:少林寺历史变革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拓跋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永平元年(506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设立翻经堂翻译经书。之后,慧光在少林寺弘扬《四分律》等师说,经多代发展,后世最终形成四分律宗。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他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 在南北朝佛教发展高峰期,北周武帝采纳还俗沙门卫元嵩删寺减僧的建议,在建德三年(574年)下令禁止佛教传流,史称北周武帝灭佛,少林寺毁坏严重。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周静帝恢复少林寺,将其改名为陟岵寺。 隋文帝崇佛,复改陟岵寺为少林寺,并赐给少林寺土地一百顷,再加上其他赏赐,少林寺成为拥有百顷良田和庞大寺产的大寺院。 唐初,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封赏,赐田千顷,水碾一具,并称少林僧人为僧兵,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至唐宋年间,少林寺拥有土地14000多亩,寺基540亩,楼台殿阁5000余间,僧徒达2000多人。达摩开创的禅宗教派在唐朝兴盛,是唐代佛教最大宗派。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庆历新政失败后,留心空宗者始于汴京(今开封)设立禅院。 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左右,报恩禅师在少林寺弘扬曹洞宗风,终使少林寺“革律为禅”。 元代初,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并统领嵩岳一带所有寺院。福裕和尚住持少林期间,创建了钟楼、鼓楼,增修廊庑库厨,僧徒云集至此演武礼佛。 嘉靖时期,日本倭寇袭扰中国沿海,少林僧侣抗倭有功,因此政府大规模修整寺院,少林寺还享有官府所赐予的免除粮差等特权。其后,少林僧人至少有六次被明朝政府征调,参与战事,并屡建功勋,所以朝廷又多次为少林寺树碑立坊修殿,而少林功夫在中国武术界的权威地位也得以确立。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皇帝亲书少林寺(原挂于天王殿,后移至山门)、宝树芳莲(原挂于大雄宝殿,后被火焚)二方匾额。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亲览寺院规划图,审定方案,重建山门,重修千佛殿,少林寺这次大修缮和改建耗银达九千两。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亲临少林寺,夜宿方丈室,写下众多诗词、匾额。 中华民国民国初年,革命党人与北洋政府内战,少林寺屡遭战火之灾。 民国元年(1912年),登封县僧会司僧会云松恒林和尚被地方士绅推举为少林保卫团团总,他购置枪械,组织保卫团,训练战技以维持当地秩序。 民国九年(1920年)秋,恒林率民团与土匪十战,环寺数十村得以安居乐业,被誉为少林活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政府颁布新的宗教政策以来,随着国家的开放政策和全球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少林寺继承和发扬自己独特的优良传统,先后恢复禅堂,每年举行精进禅七。收集整理古籍善本,少林寺藏经阁已被国家列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并整理出版《中国佛教医药全书》、《中华武藏》等多部著作。 文革结束后,少林寺修缮重建,现存建筑当中包括著名的大雄宝殿、达摩面壁石等均属仿古重建建筑,但一些地方如古代练武场、塔林及部分石刻仍属于古代的原物遗存。 1997年,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1年开始,巩义慈云寺、荥阳洞林寺、大连永清寺、新密超化寺等四面陆续成为少林寺下院,截至2016年3月,少林寺下院已有17家(详细名单见“少林下院”目录,其中昆明少林寺是官渡古镇四所寺庙联合托管,对外统称“昆明少林寺”。) 2006年3月22日,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拜访少林寺,观看少林功夫表演,他是少林历史上第一位拜访少林寺的国外元首。 2009年,少林寺成立丰盈行有限公司,兴建中国大陆以外首个少林寺暨海外少林文化中心总部(简称香港少林寺)。 2010年8月1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D5:寺院主要景观及建筑
少林寺常住院建筑在河南登封少溪河北岸,从山门到千佛殿,共七进院落,总面积约57600平方米。主要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常住院的建筑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另外,寺西有塔林,北有初祖庵、达摩洞、甘露台,西南有二祖庵,东北有广慧庵。寺周还有同光禅师塔、法如禅师塔和法华禅师塔等古塔10余座。
过了山门,便是甬道。甬道两旁就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因碑石如林故称碑林。这里共有20多通历代石碑,如“宗道臣归山纪念碑”、“息息禅师碑”等。在道路东侧有一长廊,廊内陈列有从唐代到清代的名碑100多通,有碑廊之称。锤谱堂就在山门内碑林西侧,里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
经甬道过碑林后便是天王殿,天王殿位于碑林的尽头,以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而得名。该殿红墙绿瓦,斗拱彩绘,门内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刚塑像。三间重檐歇山顶殿堂,外面有两大金刚,内里则是四大天王像,威武雄壮。
大雄宝殿位于天王殿后。大雄宝殿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原建筑毁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1986年重建。殿内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悬挂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宝树芳莲”四个大字,屏墙后壁有观音塑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神像,屏墙后面悬塑观音像,两侧有十八罗汉侍立。大雄宝殿东侧的殿宇是紧那罗殿,重建于1982年。
藏经阁位于大雄宝殿之后。藏经阁,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毁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1994年重建,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藏经阁藏书八百万卷,这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内供有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于1996年揖赠的汉白玉卧佛像一尊。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明代万历年铸造,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小锅。藏经阁的东南面是禅房,是僧人参禅打坐的地方,对面的西禅房,则是负责接待宾客的堂室。
大雄宝殿西侧的是六祖堂。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供奉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称六祖拜观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达摩只履西归图”。殿前甬道有明万历 年间铸造的大铁钟一口,重约650公斤。
达摩亭,又称立雪亭,建于明代,1980年重新修缮。相传这里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里向达摩祖师断臂求法的地方。殿内神龛中现供奉达摩祖师的铜坐像,是在明嘉靖十年(1531年)所铸。两侧分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龛上悬挂的匾额“雪印心珠”四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字体遒劲,气势豪迈。此殿现为寺僧日常做佛事的场所。东配殿位于达摩亭西侧,于1983年重建,殿内有“阿弥陀佛”的石像和“达摩面壁影石”。
在少林寺背后五乳峰中峰上部有一天然石洞,为当年达摩祖师九年面壁处,称为达摩洞。禅宗初祖达摩于公元527年到536年在此洞面壁静坐长达9年。达摩洞面向西南,洞口用青石块砌成拱门,洞深约七米,高宽各三米余。洞内台上有石像三尊,中为达摩坐像,两侧为其弟子。 [2] 据清《说嵩》记载,在洞的左上方,原有一小石塔,塔早已毁。洞内东壁题有“本来面目”四字。洞外西边石壁上有“面壁洞天”四个大字。
钟楼和鼓楼,坐落在大雄宝殿的两侧,东面为钟楼,西面为鼓楼,两座楼均有四层,造型巧妙,巍峨雄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珍品。原建筑毁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后来在1994年和1996年,当地政府按照两楼原先的样子重新修建。 “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钟楼前碑刻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书。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乾隆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即宿于此,并赋诗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9月30日,清高宗弘历游少林寺时即以方丈室为行宫,故又称“龙庭”。该室初建年代约为明初,经历代维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遗物。 今室内正中置1995年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时信徒赠送的鸡血石“佛祖讲法”浮雕,北壁内侧置少林寺传代世系谱,东侧放置的是弥勒佛铜像,墙上挂有“佛门八大僧图”、“达摩一苇渡江图”。室内还有1980年日本赠送的铜质达摩像。
千佛殿,位于立雪亭后面,又名毗卢殿,是寺内最后一进大殿。殿内的壁画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画中的珍品。大殿背面及东、西两墙壁上都绘有彩色壁画,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罗汉毗卢图”,色彩艳丽、构图和谐,衣袂飘飘,展示了唐代壁画的高水准。殿内正中还供有毗卢佛铜像和白玉释迦牟尼像,面积达几百平方米,是寺内现存最大的殿宇。另外,千佛寺地东侧有白衣殿,西侧有地藏殿。
D6:塔林历史
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约300米的小山脚下,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有唐、宋、金、元、明、清及现代砖石墓塔231座。这里是历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现存唐朝至清朝历代砖、石墓塔240余座。1996年,少林寺塔林和初祖庵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塔类繁多,大小参差,高低不同,粗细不一,形式多样、排列散乱,看似茂林,故称为塔林。
D7:初祖庵
初祖庵,位于五乳峰下小土丘上,据少林寺1.3公里,是宋代人为纪念“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而营造的纪念建筑。因达摩常游化于嵩洛之间,修禅的主要方式是面壁静坐,所以此庵又称作“达摩面壁之庵”。宋代,初祖庵曾建有“面壁之塔”,塔毁额存。蔡京所书“面壁之塔”石额今存于寺内,另有古碑四十余通。1983年至1986年,初祖庵全面整修时,建围墙二百余米,恢复了完整的院落。现庵中建筑有山门、大殿、面壁亭、千佛阁等。
D8:景区的吃与住
进入少林寺山门内之后不远,也就是少林寺院外面不远,有一排专门供游客用餐的餐厅,不过这里只提供斋饭,这几年通过市场监管与旅游市场的管理,用餐价格非常合理,可点菜,也可自助,人均消费30元左右。 如果不想吃斋饭,在寺院门外有很多当地的村民,也就是寺院周边的村民,由于少林寺改造,把这些村民圈在了少林寺范围之内,他们本身居住的距离寺院很近,各家都开着旅社或者农家院,平时他们就在少林寺门口揽客用餐,选择去他们农家院用餐的游客,他们会开着自驾的小面包车负责接送游客,用餐费用如果是10人包桌的情况下,一般在400元左右,大米饭,花卷,面条随便吃,其他的包括8道热菜和道凉菜,总体来说,吃的还比较实惠。 当然也可以离开少林寺,选择到附近的登封市或者嵩县用餐或者住宿,那边的吃住价格相对也比较合理,用餐方面,别的地方不太清楚,个人感觉和石家庄的用餐消费价格差不太多,有各种风味饭店,也有各种烧烤店,旅游旺季时,有的烧烤店昼夜营业。 住宿方面,我们选择的是登封市的一家酒店,网上下单,双人标间320元,大床房350元,房间的环境及陈设布置要比快捷酒店好一些,而且都包含早餐。
D9:观看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全球最大的山地实景演出,由郑州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演出项目投资1.15亿元人民币。先后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创意城市-城市文化名片”、“2008中国创意产业先进单位”,并在全国 “最美的五大实景演出”评选活动中,获得了网络投票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中国实景演出的扛鼎之作和河南文化旅游“新名片”。 音乐大典选址在距登封市西十公里的待仙沟,距少林寺七公里。主要表演舞台为一片峡谷,山呈竖状排列,近、中、远景层次分明,峡谷内有溪水、树林、石桥等,构成实景表演的要素。整个演区面积近三公里,演出最高点1400米,为全世界最大的实景舞台。观众席由曲折的木廊和庙宇形态的建筑构成,与自然景观和谐。观众席内放置蒲团。观众将坐在蒲团上观看演出,是剧场的一大特色。蒲团坐席设定二千七百个(分普通席与贵宾席)。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由谭盾提纲艺术总监和音乐原创,梅帅元制作,易中天、释永信顾问,黄豆豆编导,阵容强大,实力空前。演出分为《水乐》《木乐》《风乐》《光乐》《石乐》五个乐章,演出规模宏大,音画一体,88架古筝的激情演奏,近600人的禅武演绎,春夏秋冬的景观变化,直指心性的佛乐禅音,奏响了一曲中岳嵩山的辉煌交响,每天晚上的定时演出,成为中原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世界五大之最: (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舞台灯光系统。2800多盏由电脑控制的新型灯具从山下连绵,直到1400米高的山顶。 (二)最大的舞台工程。舞台面积方圆5公里,如此大的舞台工程在文艺演出史上绝无仅有。 (三)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月亮。月亮从嵩山密林中冉冉升起,月亮由电脑控制可圆缺变化,直径达20米。 (四)世界上难度最大、飞腾最高的真人武打表演。在月黑风高的夜空,武僧腾空而起,在约80米的高空飞翔、翻滚、打斗。 (五)世界上声势最大的僧侣现场唱颂。少林寺武僧团数百名武僧和多名高僧亲自上场现场唱颂是国内外最正宗、场面最大、水平最高的。
D10:后记温馨提示:
文明旅游,尊重他人及风土人情,对寺庙的僧人、道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对住持僧人应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喇嘛庙中的僧人称其“喇嘛”,即“上师”意,忌直称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 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荤等话,以免引起僧人反感。游历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最后,感谢大家阅览此游记,欢迎点击【关注】成为好友,谢谢大家!!!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