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响应红人的号召在成都集结
个人对于成都的记忆第一个就是来自初中的地理,那时候就知道了成都是天府之国,这是一道必考的选择题,所以到现在还记得;第二个记忆就是在2013年的时候曾经在重庆呆了一段时间,有一次因为去成都见朋友,与成都的一面之缘,匆匆而过,当天就返回重庆,可谓遗憾;第三个勾起我去成都欲望的便是那曾经火遍全国的大秦帝国,我第一次读历史小说还能读得热泪盈眶,满腔热血,当李冰带着他儿子回到咸阳告诉秦王,蜀中已经成为秦国的粮仓的时候,真的太激动人心了。 所以得知旅行家红人在成都有一站培训后,毫不犹豫的我就报名了,盼望着早一天飞往成都,感受这座千年历史的现代化都市,探寻那些不可不说的故事。
文殊院,八戒偶遇白骨精
去文殊院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也没有提前做什么功课,只是在地图上多看了一眼,发现离春熙路很近而且地铁也方便,就一路的过来了。 文殊院属于成都十景之一,是免费的景区,虽说是院其实景区很大,殿宇五重,进山门往里走依次是天王殿、三大土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与东西两侧的钟楼、斋堂、廊房等建筑浑然一体,庄严肃穆,古朴宽敞,为典型的清代建筑。两旁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职事房,各殿堂之间有长廊密柱相连结,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兜兜转转一般需要2个小时才可以转一圈,当然,这类历史建筑如果不知道其中的故事真的只是看一个热闹,如果要真正的去认知了解,必须要慢慢的去看去听去翻开历史的尘埃,寻找那些遗落在岁月里的故事。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城北文殊院街,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清朝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慈笃禅师来到荒芜的古寺,在两杉之间结茅为庐,苦行修持。传说慈笃禅师圆寂火化时,红色火光在空中凝结成文殊菩萨像,久久不散。人们认为慈笃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从此改信相寺为文殊院。康熙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697—1706年),官绅军民捐资重修寺庙。嘉庆、道光年间,文殊院方丈本圆法师又采办了82根石柱,改建、扩建了主要殿堂,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
上午参加完红人的活动,下午就成了空闲的时间,之所以选择去都江堰,一是因为大秦帝国的吸引一个就是红人朋友之前在群里晒照感觉这个地方值得寻源,都说这里是天府之国的源头,怎么能错过呢? 说走就走,在等待班车的间隙,我百度了一下相关的咨询:都江堰市(DujiangyanCity)地处四川省成都市城西,距成都市48km。以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之上,距今22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保存最完整且还在使用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其实这些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人来说根本看不懂,我去主要还是看一个热闹,感受一下风土人情。
在清朝初年有一个姓何的教书先生,是当地出了名的多管闲事的人,有一次他和他的妻子何夫人去游山玩水,到了岷江,看见了官船在摆渡人们,他们夫妇也想去对岸,过去一打听,妈呀!一人乘船10两银子,夫妻过河30两银子,这些狗官的行为使夫妇二人高兴而来扫兴而归。回到家里,何先生彻夜难眠,在想如何在两岸架一座桥断了狗官的财路。 一天、两天、三天,何先生不吃不喝想了三天,何先生一筹莫展,在第三天夜里,何先生看见何夫人在刺绣,看见了那块布,它架在框子的上面,而不会掉下来,心想:我为什么不能在空中架一座索桥呢,说干就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奋斗,终于架好了一座索桥,那些狗官记住了何先生的过,要报复他,桥的两旁没有扶手,再加上不稳定,很容易掉下去,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因为一个酒鬼喝醉酒过河不小心淹死了,狗官们抓住时机迅速将何先生逮捕并处死,何夫人的知此事后悲痛欲绝,想投河,可想到丈夫不明不白便死了,她也死了,会对不起天上夫君的亡灵,所以她决心为夫君洗冤。 一天,她漫步大街,看到一个耍杂技的人,只见那人两手抓住两根立着的木棒,全身腾空,她忽然想到在桥上装扶手,人们走在桥上就安全多了,经过两天便装上了扶手,从此,人们称安澜桥为"何公何母"桥。自从那以后就再没有人见过何夫人了,一个渔夫说他在河里看见了何公何母的身影,何母完成夫君的心愿去陪夫君了,他们夫妇在河中共享天伦之乐,与日月同生,天地共存!
春熙路,夜色撩人
从都江堰坐大巴到春熙路,刚刚好夜色降临,离我离开成都的飞机还有3小时,让我们继续来看看撩人的夜色吧。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