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土生土长的道教,在中华大地上,反而不如西来的佛教势大,要不怎么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一说呢。先不说名山那家儿占的多,北京城里寺庙就比道观多的多,什么潭柘寺,戒台寺,镇国寺………,有名的古刹数不胜数,为人熟知的道观却没有几座,可偏偏在西便门外就一有这么一座不管,规模宏大,香火旺盛,久远的历史也不输帝都任何一座知名的古刹。元朝时,这里曾是北方道教的中心,而观主就是金庸先生笔下的全真七子之首-丘处机,这座道观就是白云观。白云观始建于唐朝,几经损毁几经重建、修缮,数易其名,1957年被定为中国道教协会会址。这里不仅传颂着邱道长“万里西行,一言止杀”的传奇,也蕴藏着许多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
大影壁墙上的大手笔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我们遥不可及, 如今到白云观,从北京西站出发,骑上共享单车,只需十几分钟的时间。有机会到北京的朋友们完全可以抽出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去白云观游览一番,感受道家文化,聆听历史给我留下的传奇和故事,也是一件美事! 切记,从北京西站出发,一定要走莲花池东路辅路,向东约1.9公里,十字路口往北,再沿着白云路走一百多米,看见路东的一大片古建筑,那儿就是白云观了。 开放时间:5月1日-9月30日,8:30~16:30 10月1日-4月30日,8:30~16:00 门票:十元 建议游览时间:二小时 可以到达的公交参考:26、特19、80、695、717、特5、特6白云观下车,3、19、42、46、662、691天宁寺桥北下车,78真武庙三里下车。9、40、47路天宁寺桥西下车 。具体请自行导航。
山门
白云观始建于唐,为唐玄宗奉祀老子之圣地,名天长观,因为老子姓李,唐朝的皇帝也姓李。金世宗时,大加扩建,更名十方大天长观,金末重建为太极宫。 元初道教全真派长春真人丘处机奉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诏驻太极宫掌管全国道教,遂更名长春宫,为中国北方道教的中心。 金正大四年(1227)丘处机逝世,其弟子尹志平在长春宫东侧建立道院,取名白云观。元代末年,长春宫等建筑毁于兵燹,白云观独存。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重建前后二殿和一些附属建筑,正统年间又大规模重建和添建,使观之规制趋于完善。明正统八年(1443),正式赐额“白云观”。明末,白云观毁于火。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在原来基础上重新大规模重修与扩建,今白云观的整体布局和主要殿阁规制即形成于此时。(百度) 想必大家和我一样,知道丘处机和尹志平,都是通过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合《神雕侠侣》,小说让全真教在几百年后再一次名扬天下,但也使得人们对丘处机和尹志平有了一些误解。丘处机被塑造为一个行侠仗义的武林高手,尹志平就没那么幸运了,成了一个武艺平平,又行为不检的悲催道士。历史的真相却不是那样,丘处机和尹志平都是全真教有名的道士,得道的真人,尤其是丘处机,有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之称,却唯独不会武术。听说后来金庸先生把小说里的”尹志平”改成了“甄志丙”,也算还了尹志平一个清白。
灵官殿
灵官殿主祀道教护法神王灵官。神像为明代木雕,高约1.2米,比例适度,造型精美。红脸虬须,怒目圆睁,左手掐诀,右手执鞭,形象威猛。其左边墙壁上为赵公明和马胜画像,右边墙壁上为温琼和岳飞画像,这就是道教的四大护法元帅。
玉皇殿
玉皇殿是奉祀玉皇大帝的地方。神像为明代木雕,高约1.8米,身着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手捧玉笏,端坐龙椅。神龛前及两边垂挂着许多幡条,上面绣有许多颜色各异的篆体“寿”字,一共是一百个,故称为“百寿幡”,此幡为慈禧太后御赐。左右两侧的六尊铜像均为明代万历年间所铸造,他们即是玉帝阶前的四位天师和二侍童。殿壁挂有南斗星君、北斗星君、三十六帅、二十八宿的绢丝工笔彩画共八幅,均为明清时代佳作。
老律堂
老律堂原名七真殿。供奉全真七子,即全真派祖师王重阳的七大弟子:中座为邱处机,左边依次为刘处玄、谭处端、马钰,右座依次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小说里的七位都在这儿了。清代高道王常月曾奉旨在此主讲道法,开坛传授戒律,求戒弟子遍及大江南北,道门玄风为之一振。后世为纪念这一盛事,便将七真殿改称“老律堂”,即传授戒律之殿堂。老律堂建筑面积较大,是观内道士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每天早晚道士们都要来到这里上殿诵经,逢道教节日或祖师圣诞,要在这里设坛举行斋醮法会。(百度)
邱祖殿
邱祖殿是观里的圣地,殿内正中摆放着一个巨大的“瘿钵”,系一古树根雕制而成。此钵为清朝雍正皇帝所赐。传说观内道士生活无着落时,可抬着此钵到皇宫募化,宫中必有施舍。邱处机的遗蜕就埋藏于此“瘿钵”之下。丘处机是全真教的第五代掌教,是一位极有智慧和胆识的真人,同时受到南宋、金、元皇帝的赏识和推崇,真称得上是道教第一人了。丘真人以七十四岁高龄,带领尹志平的人跋涉三万余里,远赴西域(今阿富汗地区)劝谏西征的成吉思汗止杀爱民,因次壮举而闻名天下。观前影壁上的“万古长春”并不夸大。
三清四御殿
三清四御殿是观内位于的二层阁楼,上层奉三清,下层奉四御。三清是道教最高的神,塑像为明朝宣德年间所塑造,高2米余,神态安详超凡,色彩鲜艳如初,富丽而又不失古朴。四御即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和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四御像都是清代中期泥塑金漆沥粉造像,高约1.5米。殿前院子中的鎏金铜鼎炉,为明嘉靖年间所铸造。香炉造型浑厚,周身雕铸着精美的云龙图案,共有43条金龙。
西线景观
西面住的神仙不少,各路神仙都有自己的院落,有我们熟悉的八洞神仙,也有不太熟悉的碧霞元君、六十甲子神等。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