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狮子山下
一说到 香港 ,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都市森林。在这座寸土寸金的国际大都市中,崭新的,破旧的,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高耸入云,生活其中的人们行色匆匆, 香港 犹如一座巨型的机器,在 狮子 山下高速运转着。
也许是文化,也许是美食,亦或者是处处熟悉却新鲜的味道,大家慕名而来。而我也已经记不得第几次在 香港 转过机,却从未真正踏上这片熟悉而陌生的土地。拿着终于在北方寒冷的冬日,我决定向温暖的南方出发,去解锁这座都市森林。
港铁站·流动的色彩
对 香港 的初印象,从地铁站开始。和其他 大城 市一样, 香港 地铁繁忙拥挤,但地铁站却如此与众不同。与很多城市追求整齐划一的设计截然相反, 香港 每个地铁站有自己的色系,无论是大红大绿,大黄大紫,大胆的色彩运用让冰冷的车站有了活力,丰富的色彩在这个城市中流动了起来。加上那些好听有趣的地名,让 香港 的地铁站本身也成为了一道风景。难怪有不少人会在地铁站一一打卡,这分明才是 香港 最著名的网红打卡点。马赛克的运用让色彩有了质感和层次,既传统又特别。如果有时间,这些彩色的车站都值得逛一逛。
香港 地铁价格丝毫不逊于 日本 ,往往一两站地也要10几块港币,对于游客而言,除了八达通,买一张港铁全日通票非常有必要,65港币的价格,基本上坐四趟就值回票价。
太平山·东方之珠
很多攻略都不约而同的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来 香港 只去一个地方,那么一定是太 平山 。没错,这里的夜景实在太震撼。哪怕要排两个小时才能坐上上山的缆车,再排一个小时的队才能下山,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1888年便开始运营的山顶缆车是历史的见证,上山的路程虽短,但却可以看到窗外的建筑倾斜的奇妙体验,来太平山 一定不能错过。
对了,山顶缆车的运营时间是早上7点到凌晨12点,所以大可不必担心来得太早或者离开太晚,当然,对于不想排队太久或是已经来过的朋友,小巴车也是不错的选择。从缆车的终点站凌霄阁出来,视野更好的卢吉道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此时落日的余晖已经将天际染上了 金边 ,维港的百万景致已然浮现眼前。
继续向前,差不多一公里,便到达了维港夜景最佳的观赏点卢吉道。这里的视野只能用完美来形容。
之前在日本看过函馆的夜景,虽然和香港同为“世界三大夜景之一”,但显然逊色不少。 函馆山的夜景太远,星星点点连成一片,模糊的星星点点,而维港的夜景却如此之近,疏密有致。耳畔还有隐约的汽车轰鸣声,标志性的摩天高楼清晰可辨,仿佛触手可及,整个香港的繁华尽收眼底。这一刻才真切的感受到什么叫“东方之珠”。
彩虹邨·斑斓美学
除了太平山 ,此次香港之行我最想去的地方便是彩虹邨 (Choi Hung Estate)。彩虹邨是香港早期兴建的公共屋邨(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廉租房)之一,在房价顶天的 香港 ,如今有三分之一的居民都居住于这样的屋邨。虽然是政府或者社会团体建造的廉租房,但房屋的品质和设计却丝毫不逊色于商品房, 比如 彩虹邨 就荣获过 香港 建筑师学会的银奖。
彩虹邨 的设计深受包豪斯(Bauhaus)风格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兼顾了建筑的美观和实用性,同时又大大节约了建造成本,这在人口密度极高的 香港 意义不言而喻。不得不让人感叹当年设计者的意识如此超前。邨内有九栋大楼,七条街道,五所学校、一个停车场,以及便利店、药店、钟表行等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有意思的是九栋大楼的名字非常古典而诗意,紫薇楼、 丹凤 楼、碧海楼、锦云楼……而更有趣的是七条道路则完全按照彩虹的七色作为首字命名,红梅路、橙花路、黄菊路、绿柳路、青杨路、蓝钟路、紫葳路,连周边的地铁站也因为彩虹邨 而被命名为“彩虹”。
虽然我早知道这里太过网红而人满为患,但 彩虹邨 的魅力足矣让人忽略这一点,毕竟我并不在乎是否能拍一张空无一人的个人美照。清新而饱和度低的色彩是这里的特色(实际观感会比图片上的淡一些),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栋在现在看起来依旧时髦的建筑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我看来, 彩虹邨 可以说是将色彩美学用到了极致,大楼外墙的色彩丰富而不凌乱,整个邨的楼宇有着高度的统一性,仿佛有一种夏日的薄荷味。彩虹邨 停车场楼上的运动场便是大家打卡拍照的圣地,好在虽然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络绎不绝,但毕竟不是如同励德邨、祖尧邨这样需进到居民楼内部,所以相对而言对居民的打扰较小,但请勿大声喧哗也是基本的礼貌。
因为坪石邨离彩虹邨不远,所以顺路又去了那里,虽然只是“一图流”,但建筑的对称美感仍然让人惊叹。
南山邨·田园诗意
和彩虹邨 一样, 南山邨 (Nam Shan Estate)同样是早起兴建的公共邨屋。但和 彩虹邨 的多彩不同, 南山邨只有绿色。然鹅,却因为深浅不一明暗有致的各种绿色混在一起而有了丰富的层次。
虽然这里的楼宇没有 彩虹邨 那么具有设计感,也显得更加陈旧一些,但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绿意则让我更爱这里。比起 彩虹邨 的火爆,这里冷清许多,更适合静静的欣赏感受。
南山邨的名字很诗意,和这如同田园的绿色很是相配,同样,这里的楼宇的名字也和“ 南山邨 ”这个名字高度统一,八栋建筑都是以南字为首字,如同兄弟一般,一家人果然就要整整齐齐。
这里不仅楼宇是绿色的,就连 通道 的 马赛 克也是浅浅的绿色,就这样各种绿色组成了一个极富田园诗意的南山邨 。
鲗鱼涌·怪兽大厦
很早之前在朋友圈偶然看到过怪兽大厦的照片,便被压迫感强大到仿佛会让人窒息的楼宇所吸引。恰巧此次 香港 之行我们住在北角站附近,离 怪兽大厦 所在的鲗鱼涌仅一站地铁,于是在行程接近尾声时,来这里看看。与两个邨宽敞整洁的观感不同,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 怪兽大厦 以及周边一些老楼外墙充满了泛黄的沧桑感,加上巨大的身形的确如面目狰狞的怪兽一般。因为当天没有网络,我只能凭着攻略标明的路线寻找怪兽大厦的位置,走了很长一段距离并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没想到误打误撞的进入了这里。
这里的市井气息更加浓厚,墙面褪色剥落,地面也不太干净,猪肉摊,水果店,各种老商铺占据了一层。对于慕名而来的游客,这里的居民似乎早已习惯,也没有保安制止,但会写有标语让拍照者注意人身安全,责任自负。虽然拍照很酷,但如果真的居住在这里,那种压迫感却让人忍不住想逃离。
维港游船·穿透云层的光
维港的游船也是在香港不能错过的体验之一。在中环九号码头,我们将搭乘古色古香的游船“ 永安 号”。
可能是因为天气原因,船上的人很少,游船的票包含了酒水饮料,自己去吧台任取就好(除了饮料,也有Martini这样的酒,小酌一杯也不错)上船之后,浓重的雾气居然在这时慢慢散开,蓝色的天空又探出了头。
虽然云层太过厚重,落日时分的阳光依然奋力的穿透了云层,在海面泛起了金光,于是“耶稣光”就这样出现了,比起夕阳,这样的景致更难得吧。
维港的游船走了一个小时,这和太平山看维港是截然不同的感觉,我想下一次该体验一下夜游维港吧。
香港大学·“最高”学府
行程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去了 香港大学 。学渣也有名校梦~
已有百年历史的 香港大学 是 香港 的最高学府,也是世界闻名的高等院校,而的确这座学校也很“高”,依山而建的 香港大学 层层叠叠,居高临下,虽然没有内地大学那种视线宽阔营造出来的气势(甚至连一个够“气派”的正门都没有),但就是这样一座藏匿 于都 市丛林之中的学校却成为了一段传奇。
从地铁站出来,已经到了高楼之上,上坡下坡成为了必经之路。港大就是由这一栋栋高矮不一的建筑组成。我不由感叹,在港大上学还真锻炼身体。
与其他现代的建筑不同,港大的本部大楼却足够复古。虽然不大,但味道十足,时常可以看到身着学士服的毕业生在这里拍照留念,有意思的是,他们手里都拿着各种各样毛绒玩具,而不是我以为的毕业证书。
参观名校的传统似乎在哪里都一样,偶遇一队来港大参观的中学生,大家心不在焉的听着老师的讲解,对他们而言考不考得上知名学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刻不用上课的片刻自由。
街头·寻常皆风景
我相信只要喜欢摄影的人,一定会爱上 香港 的街头。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叮叮车,红色的计程车,老旧褪色的中文牌匾以及神态各异的人们,这些都是 香港 街头迷人的风景。可以说叮叮车是 香港 街头最瞩目的标志,就像是在城市中游走的铁皮罐头,仿佛是从童话故事中穿越而来。每每看着叮叮车穿过,总忍不住想会按下快门。很遗憾,这次没能乘坐叮叮车,心想着下次一定不要错过了。
我们住的酒店位于北角 ,这里是香港繁忙的老城区之一,这里交通便利,离铜锣湾步行可达,物价也不低。
春秧街,这条街不长的街道居然有百年历史,因早年有不少 上海 福建 外来移民人送外号“小上海 ”“小福建 ”。这里就是一个热闹的批发市场,卖什么的都有。可以说是香港市井气息最真实的写照,而最特别的是叮叮车要从这条街穿过。
到了尖沙咀,一定不会忘记来这里看看,王家卫在这里拍了《 重庆 森林》,而其实香港和重庆真的很像,彼此分明就是世界上另一个自己,或许我们终其一生,不也是在寻找另一个自己么~
《大黄蜂》要来了,不过camero回归了动画版的设定,变成了黄色甲壳虫。
在街头随处可见的好看设计~
西 九龙 中心是深水埗的一个老商场,而它的顶楼有个游戏厅,充满了童年的回忆~
这种大斜坡时常让我想到重庆 ~
在中环的天桥上聚集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家。这位大叔用涂鸦的喷枪作画~
小贱贱正火,于是他的模仿秀同样很受欢迎~
都说来港富豪雪糕车不可错过~但口感偏太软,不够浓郁,我觉得一般~
在港岛工作九龙生活的上班族买完菜就可以坐船回家了,很方便~
城市中随处可见的红~
香港的街头,时不时会出现网红的打卡点~ 比如 套着毛线玩偶的栏杆~
时不时可以看到的街头涂鸦,也是街头文化的一部分。
庙街 很热闹,但都是大路货没什么意思,反倒是外面的算命摊值得一逛。穿大褂的大仙,穿西服的老师, 日本 语English,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算命这一行现在都如此专业细分,不得不让人佩服~
美食·吃不停的港味
在香港 ,怎么能错过正宗的港味,所以这次在 香港 吃饭虽然都很随性,基本都是临时起意就去吃吃看。但本着一定要吃地道的港味才可以。没有想到的是,港味居然非常合我这个 四川 人的胃口,与重调料的重口味川菜比起来简直是鲜美的小清新。在吃吃吃的过程中发现了两家不错的店,推荐给大家。(翠华也吃过了,比想象中差一点,就不推荐了~)一家是位于北角的“明星海鲜酒家”,这家是 香港 的老字号了,有很多分店。早上去吃他家的早茶,果然很港味。
可能是因为工作日的关系,这家店的食客基本都是老年人,游客也寥寥,因为是正规酒家,所以装潢自然不是路边小店能比,但他家的价格却相当平易近人(后来去一家路边小店吃了煲仔饭也花了50港币)
强烈推荐葱花鱼骨腩粥,很大一碗(应该叫一锅),有大块的鱼肉,鲜美不腥,只是没想到七七八八点了太多,两个人吃到了撑~
明星海鲜酒家( 北角 店)地址:北角英皇道294-296
第二家,则是在机场吃的“池记”。池记 大名 在外了,经常需要排队,机场这家好在不用排队,但真的很好吃,云吞皮薄馅儿多,牛肉分量够足软烂爽口,人均消费在一百港币左右。
池记云吞面地址:香港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离港层L6(登机口附近)
在离港前一天, 香港的友人请我吃火锅(出发前我绝不会想到在 香港 会吃火锅,而且还是吃到饱的那种。)比起 台湾 的吃到饱日式火锅, 香港的料会好很多,最关键是不到两百块港币每人的价格,有手切肥牛、花胶、鱼鳔、田鸡、龙趸(一种鱼,吃上去很脆)等等食材,啤酒是嘉士伯的,对于物价比内地高不少的香港来说,相当超值了。很有意思的是,小料区豉油是用饮水机的桶装的,看来豉油在港的地位也许就是 四川 火锅里面的香油吧~
花园酒家任饮任食火锅专门店 地址:油麻地弥敦道469号这次根本没吃够,下次继续吧!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