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准备】
刚好7月底公司放1周的假期,准备带着父母和孩子自驾旅行;目的地有两个选择(青海或是山西),百度了一下后,考虑青海湖太远了单程要1千公里,果断放弃了,等孩子大一些再说吧。 ★山西的话单程有6百多公里,高速费230元左右;这次旅行的行程如下:天津(7/28出发)—平遥古城(7/29)—王家大院(介丘市7/30)—山西博物院(太原7/31)—云冈石窟(大同8/1)—恒山(悬空寺8/2)—天津(8/3返程天津);总共7天6晚—3晚住平遥古城、1晚住太原、2晚住大同; ※自驾路线:天津出发——平遥古城:608公里——王家大院:60公里——山西博物院:100公里——大同(云冈石窟&恒山:288公里)——天津:430公里; 下图是出发时天津到平遥古城的百度地图
第一天【平遥古城】
一路无话,下午5点半左右到达平遥古城;途中路况较好没有堵车,只是在中途有一小段路道路养护施工,关闭了一个车道;全程就只有一个500米的隧道,孩子盼了半天。到了古城后按照客栈前台的指引把车停到了城外的停车场,收费30一天;然后步行走到和客栈约定的地点可以坐车到客栈。我们是从小南门进入的,也就走了3分钟。
【客栈】-平遥古城内
平遥古城住宿是在乔家庄园客栈,3晚连住;客栈古色古香,第1晚到客栈比较晚了,没有出去溜,直接在客栈吃的晚饭,在点评上团了个双人餐,又自己点了几个菜,平遥牛肉是必点的,味道很不错,口感细腻。还有一个菜叫‘’肥牛栲栳栳‘’也是这块儿的必点菜,上图右边那个大圆盘就是,像蜂窝状的面食,吃着还不错;
上边3张照片就是客栈里照的,这次选的客栈是在平遥古城里的,位于南大街上,位置还不错晚上车水马龙,到11点还是人来人往的。预定的土炕房间,为了孩子别轱辘到地上;整体环境还不错,古香古色,楼梯下扶手那有个小雕塑,活灵活现;屋内设施齐全,只是房间小一些,男士顾客最好带上刮胡刀,前台没有;洗漱用品和拖鞋是有的。第一张是闺女的照片,露个脸吧,小伞撑起来,不要晒伤
。第三张是儿子的照片,正在吃香瓜;
第二天【参观县衙】-平遥古城内
刚好客栈内有驻店导游,入住当天就约了隔天的行程,导游费270元(包括讲解费和包电动车的费用);包含县衙、银行票号、镖局、古民居(醋厂)、古城墙景点的讲解和电瓶车费用。这里先介绍一下进入平遥古城是不用买票的,古城内有十几个收费的景点需要购票进入(通票125元/成年人;60岁以上老人和1.2米以下孩子免费;学生票半价)平遥县衙很大,仅戏台就有3个,内部大堂、二堂、三堂、衙役班房、花园、牢房、厨房、居室等设施一应俱全,平遥县太爷是7品的官衔领6品俸禄,可见当时平遥县还是很繁华的。每天9点半在县衙大堂有县太爷办案的演出,时间10分钟左右;当天刚好下雨,尽管没有取消,却也匆匆结束了。孩子兴致勃勃,到处拍照。
第二天【参观镖局】-平遥古城内
县衙逛完了之后,坐着电瓶车去了镖局。电瓶车有4排能做12个人;由于外地车不能开进古城,违反此规定要扣分罚钱的,所以电瓶车是古城内参观浏览的主要交通工具。镖局内有练功房和镖师住宿等房间,还有可以尝试射箭的地方,3支箭10元钱,镖局不大20多分钟就能逛完。
【古城周边】-平遥古城外
第三天-【王家大院】
第三天清早开车直奔王家大院,是本地最大的家族庭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总占地25万平米,可参观的有5万平米左右。人称“王家归来不看院‘’。是晋升王家历经明清两朝300多年修建,我们到时正在修整外围道路,正门没开,从侧门进入。停车场也在整修,停车不收费。看见土道路后最好问一下当地人,导航是走的正门,现在进不去。门票60/成人,60周岁老人免费,学生半价。导游讲解费120元。
【乳姑奉母】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虽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吴牛喘月】画面上一棵叠茂的老松树,一头水牛卧身于地,回首仰望,流云际有月半弯。寥寥几笔神火状的暑气雕凿,把吴牛怕热的形态瞬间描绘出来。吴牛是江浙一带的水牛,由于南方气候炎热,牛很害怕太阳晒,晚上月亮出来了,牛以为是太阳,吓得直喘。这里是主人告诫后人不管将来做多大的官都要象吴牛一样小心谨慎、严守本分,以免触犯朝廷。同也也告诫子孙,求知必穷尽,不做喘月牛。
【五子登科】说的是在燕山一代,有一个叫窦禹钧的人,不仅博才多学,而且教子有方,五个孩子相继考取功名,号称窦氏五龙。这也就是孩子们都读过的《山字经》中“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也是“五子登科”成语的由来。画面中五个孩子站在桂树下,因为古人都把科考及第称为是“瞻宫折桂”,还有小娃拿着兵器戟,有的是乐器磬,再加上底下的如意,连起来就是“吉庆如意”。另一小童拿着三个桂圆,这就是希望能够连中三元。另两个小童,一个高举着戣,一个在夺,这就是“一举夺魁”之意。整个画面,都是寄望于子孙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联袂获取功名、前程锦绣。
【行佣供母】江革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东汉末年,兵荒马乱,盗匪四起,江革背着母亲逃难,不幸遇到匪盗追杀,江革便跪下来哭告:杀了我没关系,但一定要放了我年迈的老母亲。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母子二人性命难以保全。逃难的过程中,他一路做雇工供养母亲,后来朝庭举孝廉时,便让他做了官。这幅石雕的构图甚是巧妙,利用了矩形的斜线对角径,左上角是背着母亲仓皇急走的江革,一边跑还一边回头看;右下角则是来势凶猛紧追不舍的强盗,举刀追着,胡须都飘起来了,可见追赶的速度极快。林间还有一只被吓得躲到了树后的梅花鹿,可见当时情况的危急,表明了古人的典型礼教熏陶——孝义大于生命。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