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驿早就去过,但在它旁边的鸡鸣山却从来没有去过,在网上搜了一下,才发现,鸡鸣山原来也是张家口地区的风景名胜,正好,今年的旅游年卡也有这个景点,再加上最近立秋了,天也逐渐的凉快起来,所以,在2019年的8月13日,达成了宣化鸡鸣山之旅。早上8点多,老两口开着我们的CS95,从金安桥上阜石路,走西六环,转京礼高速在延庆转G6京藏高速,一直杀下去,不到10点,在鸡鸣驿下路,路过鸡鸣驿,向北转到鸡鸣山北侧,一直开到鸡鸣山的停车场,这里海拔791米,已经到了半山腰了。鸡鸣山自古即为名山,北魏文成帝、唐太宗、辽圣宗、萧太后、元顺帝、明英宗等历代帝王都先后登临鸡鸣山,观赏北国风光。鸡鸣山顶存有清乾隆四十六年的一通古碑,碑文中有:"唐太宗驻跸其下,闻雉啼而命曰鸡鸣",即是说鸡鸣山为唐太宗所命名。清圣祖玄烨自康熙三十五至四十五年的十年间,曾四次驾临下花园,两次登临鸡鸣山。他休息过的"卧龙石"至今仍静"卧"小道旁。鸡鸣山原有庙宇112间,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塑像200余尊,是高僧念佛讲经、祈福社稷吉祥的历史文化胜地。每年农历四月十三至四月十八为庙会日,来自各地的善男信女、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形成当地一大风景线。现山上已恢复建设多处旅游景点,并有僧尼居住,四季香火不断。鸡鸣山海拔1140米,被称为小泰山。从停车场到山顶不过350米的绝对高度,但因为山路陡峭,垂直拔高很快,所以上山也是感觉很累的。鸡鸣山山石耸立,危岩峥嵘,谷幽壑深,孤峰插云,傲立平原之上,其伟岸之势如同巨从参天。夏秋之际,鸡鸣山雾霭缭绕,白云环腰,藏匿在林中红墙碧瓦的寺庙和鸟儿和鸣叫,使用权人如同进出口入仙境一般,鸡鸣山绝壁上有一形似引颈啼叫的雄鸡巨石,尖嘴、鸡冠、鸡尾,上面块块岩片宛如鸡身上的根根羽毛,惟妙惟肖。看到这只东方报晓的雄鸡,不问便知鸡鸣山得名的原由。在鸡鸣山顶,迎面一座城楼把关,石匾上写道"南天门"。南天门前有一汉折玉石活飞架两侧岩体之上,走在桥上耳边风声阵阵,身上却一点儿也感受不到。桥面间有一个用石块盖信住的小孔,挪开石块地股山风喷涌出来,大家面面而视,无法解释。一本地游人讲:"此桥名为’避风桥’,是宣化地区著名的八景之一,也是鸡鸣山独有的景观。鸡鸣山是最近几年才大规模修缮的,所以很多庙宇及避风桥都是新的。在山顶上,可以向下俯瞰鸡鸣驿古城。
中午1点多,从山上下来,然后驾车前往怀来县城,在董存瑞东街附近的一家粮油店,买了两桶浓香胡麻油,然后去天皇山石窟,到了那里才知道,天皇山景区已经被开发商买下来,景区的山下变成了别墅区,我们开车一直上到一个没有完工的小庙前,问山上的巡视人,石窟还要上到山上,要走很长时间,考虑到时间已经是下午了,回家要很晚,就取消了看石窟的打算,导航回家,结果下山转了一个弯,竟然已经到了北京延庆区的古崖居景区,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所谓天皇山石窟就是古崖居河北省的部分景点,和印象中的石窟不是一回事,倒是鸡鸣山下有个北魏石窟,由于事先没有做功课,错过了,没有看到。晚上近5点,回到家中,此次出行,用了小半箱油,高速费92.5元,停车费10元,门票用年卡,不要钱,买胡麻油两桶160元。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