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景地巡礼—《暮光之城》
离《暮光之城》第一部首映恰好过去了十周年,这次终于能来到取景地打卡。被称作罗琳第二的斯蒂芬妮·梅耶,选择了华盛顿州福克斯这样一个全美最多雨的小镇,作为吸血鬼故事的发源地。虽然电影的取景大部分是在波特兰和温哥华完成的,仍然有大批影迷前来打卡。此外,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雨林和沙滩,也是电影中挚爱的拍摄地。
华盛顿首府奥林匹亚
美国华盛顿州的首府在哪?西雅图吗?非也。跟美国绝大多数州一样,华盛顿州的首府也并没有选在本州最大的城市,而是一个四万人左右的小城,叫做奥林匹亚,因为能看到西边的奥林匹克山而得名。很久以前,当地土著就很爱在这里捕捞贝类,1855年成为华盛顿州首府。因为森林众多,伐木业也比较发达。伐木业也比较发达,这并不是一个面貌非常崭新的城市,却让人忍不住喜欢。走在市区的街道上,看到的是红砖白墙的老建筑,亦或是颜色斑斓的小屋,咖啡馆也好,剧院也罢,总是文艺气息满满。穿行在狭窄的弄堂,会发现两侧的墙上遍布彩绘,色彩艳丽,风格迥异。
华盛顿州议会大厦
市区走到头便是州议会大厦。华盛顿州的州府大楼论豪华,自然是比不上宾州的哈里斯堡或是德州的奥斯汀,不过论庄严肃穆,却也不输。周六议会大厦依然开放,还有和蔼的老奶奶带你参观讲解。它完工于1928年,有两大特色,其一,它有着世界上最高的石造穹顶。其二,议会大厦内部悬挂的蒂凡尼公司制造的水晶吊灯和各种照明设备,数量也是数一数二的。我们参观了会客室和众议院。红色的窗帘是手工打造,上面绣着华盛顿的头像。墙边的老桌子当年开价500美金。而华盛顿加入美国成为第42个州之后,本来已经设计好了新的国旗,可惜爱达荷在国庆前一天加入,成为第43个州,所以有42颗星的国旗便从来没有飘扬过。那面设计好的旗帜,如今也挂在会客室里。华盛顿的众议院相对于别的州政府大楼,朴素许多。桌子还是当年的,椅子倒是换了几茬。议员一共93人,会有一个代表作为发言人。
特色市场
不过这些,都不是奥林匹亚的精髓,奥林匹亚因为有了它的农贸市场,才变的活色生香。每天十点,这里的菜场就变得热闹起来。附近的农民已早早的摆好了他们宝贝,或是新鲜采摘的果蔬,或是最新到港的海鲜,或是精雕细琢的手工,或是亲手编织的毛袜。总之,这里有的是超市里见不到的新奇玩意。农场里做的果酱,一刀一个的生蚝,十几刀一磅的蘑菇,十五刀一大箱的蓝莓黑莓混搭, 喜欢什么买什么。这里温暖超市的气候适合鲜花生长,所以这儿什么美丽的花都有。
全美最大温带雨林
Hoh Rainforest这是美国最大的温带雨林之一。世界上有温带雨林的地方出了美国的西北太平洋沿岸,还有东南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南部,新西兰的塔斯马尼亚岛等。这里有游客中心,从旁边的入口进入雨林,有不少步道可以选择。我们走的是1.3公里的Hall of Mosses。进入雨林,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溪水淙淙,水底的水草泛着耀眼的绿光。健康的树木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衰老的树木轰然倒塌,红土漫漫。遍地的苜蓿草和小蘑菇给这个古老的丛林添了一份清新。霍温带雨林主要的树木是阿拉斯加云杉和加州铁杉,全部都高大至极,它们能达到95米高, 7米宽,实在是让我大开眼界。这些杉树的根系极庞大,我使劲张开双臂,也只能抱住一小部分。既然是温带雨林,这里还有很多阔叶植物,例如大叶枫和圆叶槭。雨林里的树木大多被附生藤蔓包裹全身,更显苍老和神秘,阳光偶尔有机会从树缝之间洒下来,明晃晃的照在如瀑布般倾泻的金黄根须上,分外耀眼。阴暗潮湿的雨林实在是适合吸血鬼生活,而《暮光之城》里拥有超能力的爱德华,就这样把贝拉带上了雨林之巅,俯瞰整个森林和湖泊,着实浪漫。这里的雨林早些适合遭到了大量砍伐,毕竟周边的福克斯就是著名的伐木小镇,不过现在坐落在国家公园里,已经受到了保护。
红宝石沙滩
Ruby Beach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自然环境非常丰富。从森林到海洋,应有尽有。公园面积巨大,景点比较分散,绕公园一圈超过六小时。最喜欢的景点,当属Ruby Beach,因为沙中的晶粒如红宝石一般得名。虽然沙滩哪里都有,红宝石沙滩却不同。它既不像美西明艳璀璨的圣莫妮卡海滩,也不像美南风情万种的迈阿密海滩,更不像美东湛蓝热闹的波士顿海滩。红宝石沙滩枯木横陈,巨石耸立,烟雾迷蒙,神秘莫测,仿佛是为暗黑的神话故事而生,也难怪《暮光之城》的作者选址于此。密林与海洋的交界,也许真的居住着吸血鬼和狼人。还未下山至海边,只是在高处远远的一瞥,你一定会像我一样惊呼一声:“哇,好美!”这里的密林,枯树,圆石,山洞,都令摄影变得格外有趣。海中的巨石任由海浪拍打塑形,与大洋路的十二门徒异曲同工。巨大的白色枯树干上,摆满了层层叠叠的圆石塔,童心十足的你,也可以来搭一个。这里是看日落拍日落的好地方,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多雨的地方,能碰到晴空万里的日子并不容易。许多摄影师支起脚架,看着满天乌云又默默的收起。不过,拍不了日落也不会寂寞,海边有太多好玩的。除了在巨石上跳来蹦去,当然还要脱下鞋袜,在岩石边细细的寻找五彩斑斓的海星和海葵,走过那么多海滩,还极少在海边看到这些。这些鲜艳的小东西可都是活的,海浪打来,便会收起触角。我们忘乎所以玩到天黑,突然找不到上山的路,而海滩早已空无一人,心慌慌的在枯树干里攀爬了好久,终于寻得出口。
《暮光之城》福克斯小镇
福克斯曾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美国乡村小镇,人口不过3000。所谓fork,就是支流的意思,小镇附近有奎鲁特河、博加奇尔河、卡拉瓦河和索尔达克河的支流,从而得名。然而,一本书,一部戏,让它名声大噪,它就是《暮光之城》。小镇的游客中心门口,摆放着女主贝拉那辆拉风的粉红卡车,店铺里也卖着《暮光》的周边。本来想去找贝拉的家和高中,无奈拍摄点都不在这个小镇上,只有电影刚开头一闪而过的路牌forks,总算被我抓拍到。不过,现在离电影首映已经过去了十周年,小镇似乎也恢复了平静,甚至有些落寞。虽然小镇的路牌上骄傲的宣称Logging Capital of the World,世界伐木之都,但如今伐木业依然没落,只有在小镇唯一的艺术厅门口,孩子们蹦蹦跳跳,给这个安静的小镇增添一丝生气。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