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长城掠影
大概是因为我不够“好汉”,在北京待了十多年了,一直都没有去长城看看。直到开始一个人打发在京的日子,这才真正把登长城排上了日程。八达岭长城就算了,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那里一直都是“人城”;箭扣野长城又太过凶险,一个人还是不要去了;最终,我把目标投向了离京城更近的居庸关长城。居庸关长城地处昌平山区,离北京城大概60公里车程,开车过去非常方便,停车不收费,几个停车场也足够大,再加上知名度远不如八达岭,游人相对来说要少得多,所以,居庸关40块钱的门票价格,实在是良心到家了。尤其对于一些挤过八达岭“人城”后表示这辈子不想再爬长城的人来说,居庸关还是可以去一次的。

- 标清
- 高清
- 超清
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
独攀天下第一关
提起“天下第一雄关”,人们首先想到的多是嘉峪关,但这“天下第一”却并不是嘉峪关的专有称呼。因为居庸关的城楼上,也挂着一块“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额。至于这个“天下第一”到底是谁先挂起来的,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无从考证。所以,嘉峪关和居庸关只好并列第一了。虽然都是“天下第一雄关”,但是居庸关的名气明显不如嘉峪关。也正因为如此,居庸关的门票相对嘉峪关和闻名世界的八达岭来说,真是便宜的一批,本就只要40块钱了,赶上有的网购平台还能再优惠个三块两块的,也算是没谁了。而且去居庸关长城如果提前网上订好了票,现场刷身份证就能直接进入景区,相当方便。
不到长城非好汉
很多人去长城,就是冲着毛爷爷那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去的,这里面就包括我。至于“不到长城非好汉”说的是哪里的长城,都已经不重要了。总之,这句极具号召力的广告语八达岭在用,居庸关在用,所有的长城都在用。慢慢地,也就变成真理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登顶长城一身“汗”。居庸关长城相对于极难攀爬的野长城和相对平缓的八达岭来说,尽管难易程度适中,但也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山势忽陡忽缓,台阶忽高忽低,路面忽宽忽窄,基本没有一成不变的地方,这也是居庸关有别于八达岭的魅力所在。
户曹行署城隍庙
居庸关长城景区内的户曹行署,是从明朝起户部就在居庸关常设的一个衙署。前院有中厅,后院有寝室,左右两边是“文移、吏胥”的生活用房,当然,现在无一例外都已改造成游客购物休息的场所了。商业化,怕是大多数景点永远过不去的一道坎。更搞笑的是,这个户曹行署里还专门设了个“好汉证”的颁发点。原本挺有意义的一件事,现在设点收费50块钱办一个所谓的“好汉证”,我也只能呵呵了。不到长城非好汉,500块钱就能办!这个证,像我这样的伪好汉是万万不能办的。走走看看爬爬长城也就行了。
云台关楼衔远山
在居庸关的关楼之内,2号停车场里面,还有一处元代建筑:云台。元朝的时候,它是大型过街喇嘛塔的基座,云台上面曾经建有三个喇嘛塔。到了明朝,云台基座上的三个喇嘛塔被毁,就又在上面建了一个寺院,名叫安泰寺。直到清康熙年间,云台上的寺院又整个被毁,就只剩下了这个巨大的云台,知道今天。居庸关云台全部用大理石砌成,底部东西长26.84米,南北深17.57米,台顶部东西长24.04米,南北深14.73米。台体的中间开一南北向券洞,高7.27米,宽6.32米,券洞的顶部用五边折角的砌筑方法砌筑而成。云台上的镌刻,可以说是居庸关云台的灵魂。券门两旁刻有交叉金刚杵组成的图案,以及象、龙、卷叶花和大莽神,正中雕金翅鸟王。券洞内两壁上刻佛像、四大天王像,造型各异,神态栩栩如生。拿度娘的话来说,居庸关云台浮雕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堪称元代雕刻艺术的精品之作。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