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前言题记
来到云南丽江古城已经三天了,先后探访了丽江拉市海湿地公园、丽江束河古镇等景区。按照预先制定的游览计划,今天前往丽江古城(大研镇古城)游览。丽江古城很大且景点很多,而木府景点就位于古城西南端,来丽江古城游览,木府是不可不去打卡的景点之一。从丽江古城停车场沿着街西侧小河步行前往木府,木府建筑群中轴线长369米,占地46亩。坐西朝东,“迎旭日而得木气”,左有青龙(玉龙雪山),右有白虎(虎山),背靠玄武(狮子山),东南方向有龟山,蛇山对峙而把守关隘,木府怀抱于古城,既有枕狮山而升阳刚之气,又有环玉水而具太极之脉。

- 标清
- 高清
- 超清
- 1080P
《纳西族往事 探访丽江木府记》视频鉴赏。视频制作~汽车之家旅行家红人【火炉伴你永相随】
丽江古城木府景区门前打卡
大研镇古城坐落在玉龙山下一块海拔2400米的坝子中心,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这里居住着纳西、栗栗、普米、汉、白、彝、藏等十多个民族,其中、纳西族18.4万人,占总人口的57%。【景点介绍】:丽江木府位于古城西南端,原建筑毁于清末。1996年大地震后,用世界银行贷款经三年时间重建,使丽江木府再现于世。木府建筑群中轴线长369米,占地46亩。木府坐西朝东,“迎旭日而得木气”,左有青龙(玉龙雪山),右有白虎(虎山),背靠玄武(狮子山),东南方向有龟山,蛇山对峙而把守关隘,木府怀抱于古城,既有枕狮山而升阳刚之气,又有环玉水而具太极之脉。穿过古城里的石板路,跨过流水小桥,一座刻有“忠义”二字的三层结构大理石牌坊展现眼前,气势恢弘。据《丽江府志》记载,木府殿堂巍峨,分别有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三清殿等大殿,两侧房屋罗列,楼台亭阁数不胜数;花园回廊,风格别致,徐霞客叹曰:“官室之丽,拟于王者”。木氏土司一共传了22世,前后达470年之久,从阿木阿得得到朱元璋赐姓改为木得开始,到明末木懿为止,木氏土司共传承十四世。木府广场上的一面照壁上,徐霞客叹曰:“官室之丽,拟于王者”。木府布局沿中轴线依地势展开,建有玉带桥、忠义坊、义门、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配殿、阁楼、戏台、过街楼、家院、走廊、宫驿等15幢,162间,挂有几代皇帝钦赐的十一块匾额,上书“忠义”、“诚心报国”、“辑宁边境”等。府内的木牌坊上大书“天雨流芳” 四字,为纳西语“读书去”之谐音;议事厅端庄宽敞,是土司议政之殿;万卷楼集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粹,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士书画,皆是翰林珍奇,学苑瑰宝;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是土司议家事之殿;光碧楼乃后花园门楼,史称其建筑“称甲滇西”;玉音楼是接圣旨之所和歌舞宴乐之地;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产物,而狮山古柏深处,还有木氏土司祭祀天、祖大自然的场所,丽江木府充分体现了纳西民族广纳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玉带桥,护城河从北、东、南三面玉带般环绕木府,桥如玉带上的扣饰,故名玉带桥、明代木氏土司所建,长3米,宽9.6米。【景点地点】:丽江木府位于古城西南端,【门票价格】:40元/人。【开放时间】:09:00--17:00【游玩时间】:3-4小时,四季皆宜。【交通信息】:一、丽江木府景点就在古城内,徒步前往即可。二、自驾游:车辆可以导航到丽江古城景区停车场,下车徒步前往木府景区大门口。【注意事项】:1、停车场内请将车辆的门窗锁好,谨防意外。2、景区内湖泊、溪潭、池塘比较多,注意自身安全。3、保管好您的随身物品。4、保护景区内的一草一木,不要随意采摘。5、爱护景区内的昆虫及野生动植物,不要随意打扰,伤害它们。6、园内有假山流水,带小朋友去的话注意要看好小朋友。
参观木府议事厅
进入木府景点,展现在眼前的是木府议事厅。木府议事厅位于明代丽江土司衙门的府邸木府的中轴线上,议事厅端庄大气,气势恢弘,是丽江木氏土司议政之处。木府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等建筑。中轴线两侧建有配殿、阁楼、过街楼、家院、官驿、长廊等共160多间屋舍。
丽江古城木府景区参观木家院
忠义”石牌坊木氏土司在建造自己的宫殿式木府时,座向未按“坐北朝南”为佳的中原风水理论,而是朝向太阳和东方。东方属木,太阳和木为纳西东巴教中的崇拜物,亦为皇帝所赐纳西族之姓。 因此,欲得“木”之气而盛的想法使木府的建筑采取了坐西朝东的方向。木土司的府第虽有王者气度,却一反中原王城“居中为尊”的传统,将府第建于城西南一隅。
参观木府护法殿
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位于明代丽江土司衙门的府邸木府的中轴线上,是木氏土司商议家事的地方。木府是丽江古城内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原为明代丽江土司衙门的府邸,是当时丽江地区政治、文化中心,有340多年的历史。素有“北有故宫,南有木府”的美誉。
木府玉花园由此进
木府是纳西民族发展史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留于世的明、清木府古建筑,建筑之宏伟、宫殿之辉煌、雕刻之精致、构件之玲珑、绘画之璀璨,真可谓美轮美奂,无与伦比。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气质,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而其座西朝东,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则又见纳西传统文化之精神。木府又是纳西古王国名木古树,奇花异草汇聚一所的园林,将天地山川的清雅之气与王宫的典雅富丽皆融为了一体。玉花园内花木繁多,光杜鹃就有30种,堪称玉龙山杜鹃王国的一个缩影。紫薇树,夏季满树红花,如火似霞。在树干上挠一挠或拍一拍,整棵树都会抖动起来,所以又叫挠痒痒树。山玉兰,又叫夜荷花,夏季开花,花白而香,是云南八大名花之一。金爪玉兰,已有千年树龄。
木府玉音楼打卡
丽江古城木府玉音楼又叫做五凤楼,是仿福国寺的五凤楼而建的。一楼和楼前是土司歌舞宴乐的地方,一楼的大厅内有好几副白沙壁画的复制品。二楼是供奉凤诏鹤书的地方,玉音楼是接圣旨之所和歌舞宴乐之地。
木府三清殿览丽江古城风貌
木府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产物。木府玉音楼景点打卡后,沿着很长很长的一条山路攀爬,便来到了木府的三清殿景点。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丽江古城和木府的全貌,可以说木府占尽了古城的天时地利,感受到了丽江丰厚的历史文化和壮美的自然风光。在这里可以鸟瞰古城和木府,我们可以看到徐霞客笔下的古城" 居庐骈集,萦坡带谷",可以看到木府的"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参观木府光碧楼 了解纳西族往事
从三清殿景点下来,再沿着很长很长的山路前往木府的光碧楼,到那里去了解纳西族的往事。纳西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为云南特有民族之一,绝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数分布在西藏芒康县。科普一下纳西族。纳西族有多种自称:居住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古城区、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永胜县、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盐源县达住等地的纳西人自称“纳西”。居住在云南省宁蒗县永宁、翠依、四川省盐源县、木里县的雅砻江流域和泸沽湖畔的纳西人自称为“纳”或“纳日”(或音译为“纳汝”)。居住在宁蒗县北渠坝和永胜县獐子旦的自称“纳恒”。居住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的纳西人自称“纳罕”(或译为“纳汗”)。此外,还有少数自称为“玛丽玛沙”(居住在维西县)、“路路”(又音译为“鲁鲁”,居住在丽江塔城、鲁甸等地)。上述自称中,以纳西、纳日、纳罕、纳恒几种称谓居多,自称纳西的人占纳西族总人口的六分之五。因此,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于1954年正式定族称为纳西族。“纳”一词有“大”、“宏伟”、“浩大”、“黑”、“黑森森”、“黑压压”等意思,“西”、“日”、“罕”等皆意为“人”。直至族称正式定为“纳西”之前的20世纪50年代初,各地纳西人填族别时填“麽些”或“摩西”。藏族人则称纳西族为“姜”(Hjang),白族自古称纳西族为“摩梭”(麽些),但通用的他称仍为“摩梭”(麽些)。主要居住在中甸县(现为香格里拉县)东南部东坝等地的部分纳西人(自称纳西或纳罕)被称为“阮可”(又音译为“若喀”)。
途径玉花园回廊 结束木府游览
对木府的了解,不是简单的一走一过,只有了解它的历史,才能懂它的美……纳西人说起“木老爷”来,就跟我们提到自己的老祖宗一样亲切。木老爷,从前就是这座浩大宅第的主人。简单一点说,五六百年前的木府,就是丽江古城中的“紫禁城”。木府是纳西民族发展史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有学者指出,“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留于世的明、清木府古建筑,建筑之宏伟、宫殿之辉煌、雕刻之精致、构件之玲珑、绘画之璀璨,真可谓美轮美奂,无与伦比。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木氏土司家族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鼎盛时期木府占地一百多亩,有近百座建筑,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脏所在。尽管它只是一座土司的宅院,但它的奢华与恢宏,并不亚于任何一座王公贵胄的官邸。丽江木府位于丽江古城,是丽江木氏土司当年在丽江的宫殿,纳西民族首领木氏自元(1253) 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所以木府是丽江地区政治、文化中心,2013年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讲述丽江木氏土司风云故事的电视剧《木府风云》就是在这里拍摄的。今天的木府既是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招揽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让他们在游览古城风貌时,信步跨入一个民族曾经辉煌的历史;又是纳西人为自己的祖先自豪骄傲的象征。这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充分体现了明代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在明代中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纳西、白族各地方工艺风格,同时又是纳西古王国名木古树、奇花异草汇聚一所的园林,它介于皇家园林与苏州园林之间,将天地山川清雅之气与王宫的典雅富丽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了纳西广采博纳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一座木府,凝聚了丽江这座世界名城的千年文明精魂和各族人民的博大智慧;这火中再生的凤凰,在古城向天长舞,舞出了盛世的辉煌,呼唤着新世纪。
后记
陪父母西南之行回武汉后,就立即整理旅途的采风素材并用心创作游记,与大家一起分享旅途中的那些美景。西南之行旅途的秀美风光,在汽车之家旅行家平台依依发表。为了有个连贯欣赏顺序,我把此次西南之行发表的游记作业和作业的链接如下:
那接下来的游记和旅摄,我会抓紧时间创作,敬请关注汽车之家旅行家平台。我是炉宝宝,汽车之家旅行家红人【火炉伴你永相随】。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