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天气不热不凉,又不如多事的秋季经常台风吓人。经过多次邀请与沟通,将迎来两位北方名校的老教授夫妇来江浙游玩,初步选择普陀山与苏州,这是江、浙人文与风景俱佳的地方。攻略做了多遍,既想让两位尽可能地饱览江浙好风景,又要考虑两位教授均年已七旬体力不如年轻人,咱是工薪族既要不失体面也不铺张奢侈,所以一切都以“平衡”两字为宗旨。后面说说我们自己,我和老婆都1964年出生的,也算是老人了,文化也都是高中毕业,放到现在也只能算是文盲,好在当年社会要求不高,总算派点小用场,有口饭吃吃,呵呵。
海天佛国普陀山
5月8日(周三),下午1点在杭州东站接上客人,客人说午饭已在车上吃过,考虑路上要花5小时才能到宾馆,咱也就不说客气话了,上车就走,一路上问个好、拉些家常,也介绍一些路过的城市,过了宁波就介绍舟山的五桥连岛工程,觉得身为浙江人而自豪。4小时后到了朱家尖停车场,停好车我一路小跑到售票处买船票和门票,老婆陪着两位老人慢步过来,觉得朱家尖售票处管理乱、效率低。六点左右到了普陀山,说好的宾馆来车接我们,因为码头维修不能靠近,走了好长一段路才看到车,开车一会儿就到了宾馆竹香居,就在金沙滩边,面朝大海左手边是南海观音,右手边是南天门景区,也是离码头最近的宾馆。以后两晚都住这里,不是周末580元一间,如果周末得加200元一间,长假得超千了。所以故意不选择周末。晚饭在宾馆解决,一条鱼还有虾等花了350元左右,饭后赶紧休息。 5月9日早上八点起床,边上农家点心店油条、煎鸡蛋、米粥等,就漫步参拜南海观音,普陀的寺庙进去都要花几元香花钱,三支清香也是奉送,简单实惠。路上来自辽宁的队伍边走边跪拜很是热闹。南海观音面朝大海,是二十多年的新建景点,据说请建后舟山再无大台风。往回走就是紫竹林和不肯去观音院,说是普陀观音的“根据地”,当年日本僧人从五台山奉请观音渡海去日,船到此处便是大风,海面生出铁莲花无数致船不能行,僧人大悟:是观音不肯去日本。只得让观音在此安家,始得普陀山成为观音菩萨的道场,面对的大海也就叫莲花洋。 出了不肯去观音院,边上就是公共交通站(普陀每个重要景点边上都公共交通站,去下站的景点,每人近的5元远点的10元),便坐车去普陀最重要的寺院——普济寺,看到高五尺苍劲有力的五个大字“观自在菩萨”,心便会静下好多。再坐公交和索道上佛顶山慧济寺,此时已是中午,便在寺内用了斋饭,参拜后依我之意要走后山阶梯下山,看看“海天佛国”四个摩崖石刻,老婆不同意让老人走阶梯,只得让他们就地休息,我一人下山半途拍得四字,再到山顶坐索道下山。下得山又坐公交去法雨寺,此时明显感觉两位老人有点疲倦,坐索道下山是对的,三大寺院看后便在三点左右就回到宾馆休息。晚饭前去南天门景区小览,晚饭在边上农家解决,在此敬告各位,金沙边上的农家千万别去,花了450左右菜比昨天差远。 5月10日早六点就起床,是为了去普陀山边上的洛迦山朝拜观音,三个原因:一是人们说不到洛迦山便不算到过普陀,以前来过几次普陀均没去洛迦山;二是两家膝下都还没孙辈,便来讨个顺利;三是总想让客人多看点风景。便是排队坐船,我们加快上船抢座,待两老人过来就坐,请原谅我们此举。洛迦山的上坡很陡,幸亏我带得两根登山杖,助老人使用出了大力,走走停停临近中午便返回普陀山。三十年前我来普陀时去西天看过磐陀石和心字石,觉得此次不去便是遗憾,便极力“怂恿”前去,中午饭在渔港新村解决,也有一条鱼等大约花了280元。饭后上山阿姨明显体力不足,登山杖加我的搀扶,终于看到了磐陀石和心字石,顿时感觉不虚此行值得上来,因此我也为我的鲁莽释然。三点了,今天是周末了,咱去沈家门吧,食宿比普陀山要实惠很多,430元的宾馆条件好也有早餐,500多元的大排档点也上了小一点的象鼻蚌,算作是海鲜大餐了。 至此,普陀、洛迦二山,南海、不肯去两观音,普济、慧济、法雨三寺,盘陀石和心字二石,仙境南天门等普陀精华全数收悉,遥想当年第一次上普陀才23岁,人生真是南柯一梦。
南湖寻古探红船
5月11日不算起得太早,9点出发去苏州,中午刚好途经嘉兴,到南湖边找了土餐馆,南湖菱当餐,嘉兴棕当饭,也点不少菜,花了近200元。饭后就去南湖,当然重点是烟雨楼,我也没去过算是主客皆宜,烟雨楼因唐朝诗人杜牧《江南春绝句》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燕烟雨中。”的“烟雨”而得名,楼前水边有石取名“钓鳌矶”是希望嘉兴能多出人才,独占鳌头。又看到了“一大红船”,接受红色教育。后又去伍相祠,我对新建的不感冒,一目便过。上岸便赴苏州,新世纪大酒店也是450元左右,有早条件尚可,晚饭在酒店解决,点了苏州名菜松子桂鱼、响油蟮丝等,菜相当不错有点面子,也只花了480多元。晚上又一直“怂恿”去三塘古街走了一番,感受江南古街古韵。
姑苏园林寒山寺
5月12日早上便去虎丘,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一说"丘如蹲虎,以形名",山高只有34.3米,古树参天,还有剑池、虎丘塔、第三泉等,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出了虎丘便去寒山寺,说句大不敬话主要是去冲着那首“枫桥夜泊”去的,寒山寺的碑廊里,有一块石碑上面镌着唐代大诗人张继那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块由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书写的诗碑,已成为寒山寺中的一绝,也成就了今天的寒山寺。此时已午,便在边上吃苏州面,后回宾馆休息,且慢,今天换老城区狮子林边上的民宿了,设施古风刚开不久,拣了便宜300元,现在好象涨到500多了。晚饭前又在我“威逼利诱”下去了盘门景区,盘门作为元代古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国现存唯一的水陆并联城门,是苏州古城的标志之一.有"北看长城之雄,南看盘门之秀"之说。水陆二门、翁城不可不看。晚上边上苏州菜“太湖三白”白虾、白条加银鱼,价钿不贵270多元。
5月13日苏州园林渐入佳境,早上步行就到了拙政园,以前去过,今天再陪教授“读书”也是幸事,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宾馆对面又就是狮子林,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惟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游完两个景点便去边上“苏州太太”用中餐,苏州餐真的不贵,总是200多元便能点上象样的菜了,晚餐也是同样。考虑两位老人体力下午休息。看了这么多景,总感觉少了点文化,便打听哪里有评弹听,晚饭后去名声在外的苏州历史街区——平江路,逛了平江路选了一家评弹馆,上楼奉茶上座,听听吴侬细语真是惬意,客人不多大家点多首曲目,尽兴而归。
5月14日,美好相处总是短暂的,今天两位老人要回京了,11点的高铁,9点在民宿边上吃了苏州名面“奥灶面”后,便送客苏州站,依依不舍也得舍,告别客人后一路无话——回家。本次总行程约1000公里,费用13000多元,一位老人年过七旬基本无门票,一位七旬未过生日基本半票。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