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风光
飞来峰,在主峰区,衔珠峰南700余米,海拔1424米,相对高度400余米,峰之巅有大石横眠,如帽、如盖、如牛眠、如虎卧。乡人传说,此峰不断上长,仙家路过,摄巨石压顶,抑其长势。有诗曰:“飞来原不是飞来,都是胡猜与乱猜。既是飞来飞得去,缘何万古立苍台。”石名飞来,亦以飞来名峰。
三台峰,在主峰区,天柱峰南约750米,飞来峰东,在龙吟虎啸崖上,海拔1410米。峰顶巨岩相迭如三级大台阶。《旧志》:“上台如丽,中台如倚,下台如随”。
蓬莱 峰, 天柱 峰西南约100米,海拔1350米。峰腰时有烟云缭绕,峰顶时隐时现,宛若 蓬莱 仙境。
山中幽幽云雾处 探得梦境似蓬莱。正由于山上空气清新湿润,雨量充沛,这时的天柱山上,几乎都是云雾深深,阔是梦境。
青龙峰,在主峰区,天柱峰东约500米,西邻柬之洞,东接莲花峰,海拔1370米,乌以风以“坦腹石”代此峰名,谓为“登西关石级约三百,右转见大石横卧,上圆下垂,如人仰卧虚空而坦其腹者,呼坦腹石。平坦处可坐百人,东望龙舒诸山,重岩迭嶂,亘绵千里”。
青龙背,峰顶之青苍石冈,狭长陡险,似青龙卧伏,人称“青龙背”;峰之西巅,怪石高翘,有如青龙昂首,故名青龙峰。
石楼峰,在主峰区,天柱峰东约500米,青龙峰西,海拔1328米。整个峰体巨石层迭,如楼阁高矗,巍峨壮观。
迎真峰,在主峰区,天柱峰东南约4.5公里,佛子峰东,海拔1109米。相传是迎拜司命真君处所。
飞来峰景观,整座山峰为一整块巨石构成,顶有一石长约3丈有余,围长30余丈,高丈余,浑圆如盖压在顶峰,似从天外飞来,石称“飞来石”。
这次天柱山自驾游得益于“与国同庆 皖人免费游皖山”活动而成行,时间8月10日—9月30日,对喜欢旅游的人来说,是一场很人性化给力的优惠活动,一定不容错过。 金秋九月,在这中秋佳节的好时节里,我们约上朋友一起,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欢快的旅行、、、 美丽的天柱山位于神奇的北纬30°线上,自然风光刚柔相济,既具北山之雄,又有南岭之秀。峰雄、石奇、洞幽、水秀被称为天柱山“四绝”。天柱山在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西部,又名潜山、安徽省简称“皖”,后改为“皖山”由此而来。天柱山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公元前106年,汉武大帝封天柱山为“南岳”,此地的风景区面积为82.4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为1488.4米,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 这里还是黄梅戏之乡、京剧的发源地,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天仙配》和《小乔初嫁了》等爱情故事的都是从这里发生而传承下来的。建国后被开发为风景名胜区,景区获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地等称号,并于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天柱山风景区
天柱山风景区自驾攻略推荐
这是我去过之后总结出的自驾游最佳游玩线路:第一天下午:自驾:芜湖—天柱山风景区—入住天柱山镇宾馆(靠近游客中心旁)第二天早晨5:30开车进景区(5:50前没有人值班)—参观佛光禅寺—开到大龙窝索道停车场(大约7:15开始售索道和门票)—上索道到达振衣岗游西关环线—飞来峰—象鼻石—神秘谷—天池峰—天柱峰 下午:天柱峰—拜岳台—青龙背—西关寨—莲花峰—炼丹湖景区, 1,到这里如感累的话就可以顺炼丹湖右道—天柱山庄—南大门入口,等大巴上车15元到大龙窝索道拿车回家—行程结束。也可在炼丹湖入住度假酒店一晚,第二天游玩东关景点。 2,体力还行的话可以继续炼丹湖左道去东关单边环线—画眉岭—迎真峰—飞虎峰—丹砂亭—天柱山索道下到东门口,等大巴上车15元到大龙窝索道拿车回家—行程结束。 温馨提示:(1).上山矿泉水2瓶/人,蛋糕、面包、零食,备用(最好在带点水果),后程游东关,又因东关很险,体力消耗很大,风景又非常秀丽,望量力而行,注意安全。 (2). 天柱山 住宿非重大节假日,均不紧张,住宿价格比较便宜,一般商务宾馆100-200就够了,看自己喜好。景区内住宿稍贵。 (3). 特别提醒: 所有的吃的,喝的都在西关核心景区,过了飞来峰一直到东关都没有卖水和吃的(一般旅游团只会在振衣岗-飞来峰给你弄个来回,飞来峰-东关那边因为太险,特别难走,一般人不会去,建议去,不然美景就错过了)。东关只有在 天柱山 庄、炼丹湖有吃喝可以买。
天柱山风景区
自驾天柱山风景区
芜湖离天柱山295公里,开车3小时40分钟,由于13号是中秋佳节,于是我与朋友约定14号一早出发天柱山,顺便看看沿途风景。
天柱山高速收费站,现在车辆都从ETC经过,快捷方便,还享受95优惠,很赞!!!
开了将近4小时的车了,正好下车,大家活动活动筋骨,伸伸懒腰,换换空气。
这片滩涂水流不大,两边河床低洼处已见河底,下到河边可以看两岸风光,远处大桥及山峦云川。
看完滩涂,驱车向前,沿着导航开始走两个车道,进盘山道路,慢慢的盘山,又盘山,向天柱山风景区驶去。
天柱山游客中心前的石碑地标,看到红红的石块“天柱山”三大字,分分之中唤醒起,游看天柱、叙述天柱的豪情雅致, 中国最美的花岗岩山峰基本集中于皖南赣北交界地区,尤其以“三山”为经典。黄山:花岗岩侵蚀溶蚀地貌。天柱山:花岗岩崩塌堆积地貌。三清山:花岗岩峰林地貌。三山奇峰怪石景象,无时不吸引广大游客慕名游览、赞誉、把三山之美传向四方。
前面就是天柱山游客中心大门,门票130元/人(网上120元/人),上下山公交大巴30元/人。
售票厅里,游客寥寥无几,因是下午的时间,游客已基本上山游玩的很少了,一下午你根本就玩不了整个天柱山,你也不可能,下午玩一段,下山,明天在去爬山吧。哈哈,那要累坏人的喽。
靠近游客中心的右边小山下,尽是当地村民,盖得一排整齐的三层搂屋,每家三四间开着特色的酒店,我们随便找了一家,环境不错,里面还有个麻将机,每个标准间都是按正规旅馆配置,舒适安静,房价100元/间,很划算,点个赞,为别嫌疑,不说哪家了,店主很热情,告诉我们,明天一早可以把车开进景区,每人还可以省下30元/人的大巴车费,山上大龙窝索道停车费25元,时间不限。给力的建议,推荐了。
天柱山风景区
山中佛庙—佛光禅寺
清晨5:30我们准时启动汽车,直过景区门岗,向景区内大龙窝索道开去,路上不时也有其他车辆从我们身边飞驰而过。由于时间还早,天柱山南门有个佛光寺,正好浏览一番。
清晨5:30,天空还是一片切黑,山路陡峭,一定要缓慢而行,安全最重要。
佛光禅寺位于天柱山镇茶庄村上冲组,座落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南大门处,原称马祖庵,源于唐代高僧马祖道一名。 佛光禅寺依山势呈梯状布局。中轴线取东西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主体建筑。轴线以东建有回廊及寮房。山门建成三滳水牌坊式,天王殿、大雄宝殿一律使用琉璃歇山顶,整个殿宇占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重建后的佛光寺已成为天柱山南大门一处新的景点。
佛光禅寺的山门:造型独特优雅,整个山门成三滳水牌坊式,徽派建筑风格,游人可免费参观浏览,请香拜佛。
进入山门就来到了天王殿堂,细看整个佛光寺,古朴典雅,灵秀而神秘,若翠螺置于玉盘中,展示着古老的佛、道两教文化和神话色彩。历史上也是道教、佛教视为宝地之所在。
进入寺内,山后林木葱笼,山径深邃,整个寺庙依山而建,气势磅礴,历春秋千载,传千年古刹。
佛光寺古朴典雅,灵秀而神秘,千百年来,众多名道高僧在此讲经传道,采药炼丹,留下许多奇妙传说,给天柱山景胜增添一层神幻色彩。寺内中间有块很大“佛”的巨石,石头上方站着一尊释迦牟尼的塑像,鎏金塑身,气势辉煌。
宁静于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佛教予以人的修行之道。
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也是佛教普遍采用的一种修习方法,源于婆罗门经典《奥义书》所讲的即:静坐调心、制御意志、超越喜忧以达到“梵”的境界。修禅,可以静治烦,实现去恶从善、由痴而智、由染污到清净的转变。使修习者从心绪宁静到心身愉悦,进入心明清空的境界。
站在寺内观四周,整个佛光禅寺被群山绿树所环抱,中轴线取东西走向,清晨站在寺内山顶可看东边日出晨光。
大雄宝殿一律使用琉璃歇山顶,梁、枋、柱及门框则布满祥龙浮雕。整个殿庙宏大庄严,富丽堂皇 ,画栋雕梁, 玲珑别致。
这是屹立在景区南大门的天柱山石碑,它的左边是佛光禅寺,右边是停车场,前方就是上天柱山景区的山道,山道右边是一排,游客等上下车的候车棚。虽然广场不大,可这里景色依然很美。
南门上山道路,这里离振衣岗精华景点1700米山道,大约用时1小时30分钟,基本上没景可看,体力好的可走此路,可省80元/人的索道费用。只怕你到了振衣岗,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后面的景色行程将无法继续,所以建议,去大龙窝索道上山直到振衣岗,从振衣岗为起点开始美丽的景色之旅。
佛光禅寺
游天柱山主峰—西关大环线美景
天柱山因主峰如柱倚天而得名,其中西关大环线路各景点更加展现了天柱山的精华之所在,让人游览其中,犹如仙境,景内的峰雄、奇石、洞幽、水秀等奇观,无不让游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
从佛光禅寺上车,随手在小贩处,花10元买了两根拐杖,一路山道风景,缓缓开过。
山道边,悬崖陡峭,一眼不见山底,远处的山峦灰蒙一片,绵绵相连。
前方就是大龙窝索道停车场了,两边山道,树林密布,晨曦辉映,景色很美。
大龙窝索道停车场,这时山上已停放了不少车辆,因6:00后景区大门有人值班,车辆禁止上山,所以山上停车场的停车位依然很多。
美景总是看不厌烦,下车后,手握相机,下意识地把周围景色,看个遍。
大龙窝索道广场前,竖着一座天柱山大的标徽,颜色鲜艳夺目,喜庆十足。
上山索道80元/人,门票免费,身份证给工作人员看下过关。
景区入口上山进索道路线,前方就是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地标石块,网红打卡,游人留影取景之处。
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属花岗岩峰丛与超高压变质带地质遗迹公园,面积413.14平方公里,大自然亿万年神奇的演化造就了天柱山独特多样的花岗岩峰丛地貌与水文地质景观。每当游人经过石碑,都不知不觉拿起手机対它拍个两张。
走过地标,右边木屋是天柱山索道旁纪念品购买区,左边是索道上山道路,两旁高山林立,树木丛生,气候宜人。
走进索道,工作人员按规则让游客陆续坐上缆车,随着缆车,始终缓慢、匀速地向山顶升去。
坐在缆车里,看着光秃秃的山峰就像在面前一样,触手可及。
光秃秃的山峰露出的条条槽痕是山地气候、雨水汇聚或雾气凝聚形成的线状水流,经过长期侵蚀脱落而形成,造就了这种奇特的天柱山山石景观。
索道上山可要省力多了,有时出门旅游,想玩的舒心,合理的花费还是少不了的。
出了索道站,这里就是登上天柱山的第一个景点振衣岗。我们的精彩旅程将从这里正式开启。
振衣岗位于天柱山景区天柱峰南的飞来峰下,海拔1330米。古代先民看到大山大岳很神秘,云出于山,水流于谷,鸟兽也在山林中栖息,于是他们认为,有司元真君神主宰。于是他们对山岳产生崇拜,这种遗风沿袭下来,朝山前,为调整心态,在这里稍作停顿,整理衣冠,振作精神,以虔诚的态度朝山,故称“振衣岗”。
这是在振衣岗出索道后的半山空旷地带,抬头就望见“飞来群峰”全貌,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让人惊叹。
天柱山属大别山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在上升地区形成河流侵蚀地貌,尤其是在上升急剧的山区,由于长期的风化剥蚀,从而形成了今日的天柱山雄伟奇特的自然景观。
飞来峰东南侧、石印峰的两侧是一深切狭窄的箱状谷地。上方山峰岩石为各组节理切割,在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下,形成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块、巨岩。它们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了频繁的崩塌现象,坠入谷中,错落有致,这就形成了扑朔迷离的神秘谷。来天柱你一定会被它的奇特景象所迷恋,所陶醉。
这里是上总关寨的线路。这里又是小西关到天池峰为终点的线路,然后绕回到振衣岗下山,体力跟不上的游客可走这条小西环线游览,不过要错过天柱山大部分美丽景色了。
这里是一个三叉路口,左边走是总关寨,进入乌龙峡,乌龙峡下至南关口,上至天柱松,全长1400米,奇松,怪石,烟云吞吐,一派峡谷风光。前方擎霄凌云的飞来峰和衔珠峰所夹峙的峡谷,经百步云梯上去,便是总关寨。右边走是神秘谷游线,两条游线虽然景观不同,最后一并到天池峰会合。我们因为要走西关大环线,所以我们选走神秘谷线路。
天柱山,因主峰如柱倚天而得名。又名皖山、皖公山,有“江淮第一山”、“古南岳”之称。坐落于大别山南麓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交汇处,天柱山为古皖文化荟萃地,人文景观博大精深。道教尊天柱山为第14洞天、57福地;佛教禅宗二祖、三祖曾在此往来驻锡;唐佛光寺、南梁山谷寺显赫一时。
飞来群峰是由1.28亿年前早白垩纪花岗岩形成的峰丛景观。这种花岗岩的节理分布比较密集,风化作用非常强烈,形成三台峰、飞来峰、衔珠峰及“金鸡唱宛”等景观。下方为飞来群峰乱石阵。
树林从中有一亭,名“古南岳亭”驻足南岳碑亭,从这里可以看到天柱一景,美不胜收。
来天柱旅游的游客,陆续不绝,一路上不时看见美女,俊男个个拿着手机视频直播,来分享这里的绝美风景。
一个不大的圆形观景台,挤满了激动幸奋打卡的游人,面对迷人的风景,都很自恋的取景留影,发视频、或朋友圈、、、
大石挤出来的山道,弯弯曲曲,石头也是千奇百怪,右面迎面的石头宛如半边人面老人像,左边石头像一个小孩睁大着眼睛在静静地听老人说着古老的故事、、、
在人行道转弯处,独树一怪石,高约3米。长约5米。石体东缘挺起一柱,粗不盈抱,如象鼻朝天,饮天柱之雨露,吸日月之精华。石体西部如象首,维妙维肖,故名 象鼻石。
通天谷是天柱山新开的一个景点,为天柱山著名洞穴景观,怪石嵯峨交互叠架,形成天然的石门、石厅、石洞,曲径幽深变幻无常,向上进入神秘谷直达天柱峰,故称通天谷。
石洞为多个巨石堆积而成,相互依靠,有千年穿越之感,深深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变化。
衔珠石:上方大石夹在两石之间,欲坠不坠,悬在半空,像闸门御锁,分割两边世界。
云雾朦胧,能见度很低,就这样也挡不住旅游爱好者对大自然美景的执着追求,从中寻找自己满意的画卷。
近观飞来峰一景,云雾太浓,没照出理想的景观。没办法,凑合着看吧。哈哈、、、
飞雁石,天书峰下,一石傍崖兀立,顶端前伸,势如横飞大雁。
谷中有多处垂直节理的山峰,岩体上垂直的裂隙宽窄不一,很多山石很奇特的相互依恋,形成了石头山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称奇感叹。
小人对石的好奇无可厚非,这位仁兄一直对着石头拍个不停,估计也颇有研究吧。此石为笑佛石“笑口常开”。
峡谷上方悬空巨石,摇摇欲坠,走到跟前有一种快掉下的感觉,让人心跳。
浓浓的迷雾遮挡了悠长的石门,向前望去,门前仿佛挂上一块朦胧的纱帘,若隐若现。
走出通天谷,山外一片迷雾,上行一段石阶就来到了一个休息亭“高隐亭”。这时大雾弥漫,什么景色也看不见了。
过了高隐亭,继续再向上行就是天柱山最精华景点之一的神秘谷。因有山峰奇景,云雾怪松,一边看来一路上,也不感觉很累,老人、小孩奋勇向前把山跨、、、
神秘谷, 天柱山 奇景之一,由峰巅崩塌的巨石叠置的谷地,形成花岗岩崩积洞群奇观,被誉为全国花岗岩洞第一秘府。道家视此为洞天福地。全长600米,垂直高差150米。分为四宫(逍遥宫、迷宫、龙宫、天宫),洞上有洞,洞内有洞,洞洞相连,神秘莫测。
洞上有洞,洞内有洞,洞洞相连,这是神秘谷的特点所在。
神秘谷是一直向上的盘山石路,走走停停,拍拍风景,非常惬意。
大壑之上,一孤松生于岩缝间,刚直挺立,屹立不衰,展示出了小松超自然的生命力。
这是一处景点,叫“石头也会平衡术”之风动石景观。为花岗岩沿水平节理风化坍塌之后留下的残余岩块,“悬立”于母岩之上,看似风生石动,实则平衡有术,故名“风动石”。
雾越来越浓,想它放晴恐怕很难了,美丽的远景始终不见踪影,但是云雾中的山中近景也是有很美的地方哦。一路上行,前面就是天池峰山顶景色了。
天池峰,在主峰区,天柱峰南约500米,海拔1426米。有天然凹宕两个,深不盈尺,积水莹澈,终年不涸,人称天池;峰名源生于此。
大雾弥漫,天池凹宕,一望无物,随自独留影像,以作留念。
松树上挂满了众多游客的许愿卡,颜色各一,有了它,单调的枝丫瞬间增添了不一样的生命活力。喜气非凡。
此峰与天柱主峰隔壑相对,晴明天气,可历数主峰木石,是饱览天柱雄姿的最佳处。壑中云蒸霞蔚,紫雾晴岚,时或出现“佛光”。
蓬莱峰,天柱峰西南约100米,海拔1350米。西、南、北三面崖陡壁削,巨壑万仞;峰顶狭长险绝,纵百余米,宽仅二三米,古木藤蔓盘绕,往来其上,无人不胆战心惊。今已修建石级和护栏。峰腰时有烟云缭绕,峰顶时隐时现,宛若蓬莱仙境。还好,一阵阳光一阵雾,瞬间抢拍了一张蓬莱山景象。
天池峰上有二池,一方一圆,深不盈尺,不溢不涸,碧水清冽,久雨不盈,久旱不涸,俗称天池,天池峰由此得名。
茂盛的松林,枝叶葱茏,一支支粗桠长长伸向登山步道,似万人展臂欢迎游客状。形神兼备,堪与黄山迎客相媲美。
天池峰海拔1426米。顶峰宽平,约为十余平方米,一裂为三,这里有两段石条连接在一起的“渡仙桥”,有句俗语:“人到桥头皆是仙”。上图一横石就是“渡仙桥”石条,游客们纷纷上桥把仙渡!!!
这要是晴天就好了,站在峰顶,你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慨经历。
天池峰山顶,游客大多数都坐在石凳等阳光出来、云雾散去,看天柱山佛光奇景,我们也不例外,等了大约1个多小时,看看这天气,估计遥遥无期,于是,收拾行囊,辗转下一个景点目标而去。
天池峰山顶上的游人,有的在耐心等待日出,有的人和我们一样起身前行下一个景点。
在整个天柱山,松树都是景观最好的点缀。雾气、翘石、松枝,LO组合在一起,无不配出一副秀丽美图。
探海松,松枝向外延伸,下临千仞,微风吹过,时有云海翻腾,故得名。
双乳峰景观。双乳石是花岗岩被节理切割后经差异风化而成的。惟妙惟肖,展现出了女人的优美曲线。
别直高大的松树也展现出了青松的高贵品质,坚韧不拔,傲雪凌风永不倒。
馒头石:两个大馒头一样的大石头堆在一起,就像一个葫芦娃。
满山松树,空气清爽,登山徒步,一点也没有出大汗的感觉,小风轻吹,还有凉意。
唐李白: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对天柱山风景的赞美。
一路前行,山道平缓,山风吹来,凉意十足,上山前最好再带件把衣物,以防着凉。
奇松怪枝,姊妹松,高粗相等,紧相依偎,如同亲昵姊妹并肩而立。犹如姐妹翩翩起舞。
奇特的怪石,我们每走几步,就歇下来,往四面八方看,每个方向,每个角度,都是美景,都是画面,都是让我眼睛不舍得离开的奇峰怪石。 此为天柱山一帆风顺石。
前方一条条水槽形成的石瀑是一种独特的流水侵蚀现象。当大气降水时,雨水汇聚或雾气凝聚形成的线状水流,自岩石的顶面向下流淌,岩石已风化疏松的部分被流水侵蚀脱落,形成横断面呈“U”型的流水侵蚀沟,即石槽。它们紧密排列,远望如瀑布下泻,故名石瀑。这是大自然几千年来锲而不舍的杰作。
木鱼石,这石酷似和尚敲着念经的木鱼,中有一条横缝,俗称“木鱼石”。
我们穿行于岩石山路中,触摸,观看,细心体会山石的千年遗迹。时间慢慢的流过,我们浑然不觉。
仙人洞,北宋仁宗侍御史李柬之游天柱曾宿此洞,并在洞前石壁上题书“大宋李柬之宿”六字石刻。
仙鞋石,祭岳台西南侧,柬之洞前,峰顶横一奇石,长约5米,高约2米,上宽下窄,南端宽厚,北端尖削,似一只放大的尖脚女鞋,口朝下,底朝天,故名。俗称“仙女晒鞋”,亦很逼真。
天柱山的迎客松:两松并起合成迎客之势,不是黄山似黄山。
舞女松:酷似美女,一展身姿,翩翩起舞,婀娜多姿,让人陶醉。宛若凤尾长拖,也称“凤尾松”,是天柱山十大名松之一。
青龙峰:系造山运动时花岗岩体在地壳上升的过程中被抬起出露地表,并经过长期风化、侵蚀而形成的一条峰脊。
峰顶东侧是一巨崖石岗,两边陡峭,狭长而又险峻,俗称青龙背,又称鲫鱼背。
走上青龙背,这时雾越下越大,近在咫尺的山景也被浓雾所遮掩了。
青龙背整个脊背高低起伏,如一条蜿蜒蛇行的青色巨龙。
雾气在大,也不能阻挡游客们的拍景热情,骑上青龙背,穿越在云雾之间,回去说给别人,这是多么“牛”的故事啊!!1
青龙背是天柱山最为震撼的地方,与黄山鲫鱼背,华山苍龙岭有异曲同工之妙。
青龙背的尽头是万丈悬崖的万景台,三面峭壁,不是云雾天气,四周景色美轮美奂,目不暇接。
欣赏过青龙背景色,我们继续沿石缝中的石阶路向下走,转身后望,又一拨游人匆匆而来,青龙的背今天可轻松不了啦。
秘境石林,看似斧头形状的石头,又像是小人木偶在石林行走。
雾凇景色,一个字“美”、、、山里有雾,才有仙气,山里有水,才有灵气,山里有人,才有魂气,如此的时运佳气也造就了如今的天柱山的勃勃生机。
这座石头我看了很久,感觉就像孙猴子的脸,我就叫它“猴头石”了。
这上方的一线天还长出了高大的树木。就像一把大伞撑在上面。
从上下望,人显得很小很小,大自然的雄伟壮观让人感叹、让人惊奇。
山崖栈道向前,上一道山岭,又一个天地,云雾阴晴,变幻莫测。
石楼峰,在主峰区,天柱峰东约500米,青龙峰西,海拔1328米。整个峰体巨石层迭,如楼阁高矗,巍峨壮观。
一路沿山道轻松下行,中午1;00左右,我们来到了来到步云桥,吃了带在身上的面包、茶干及矿泉水。稍作休息,补充体力。
整装完备,继续出发,这时的体力已得到恢复,精神抖擞起来,劲头十足,哈哈。
过了步云桥,我们走过一段平缓之路,拐了几个石头的弯道,就来到了一条向上长长的天梯的石阶,此天梯石阶就是“朝天阶”。朝天阶:陡长的天梯让人看了就感到头晕,这么高,这么长,爬上去有点费事哦,不管了,先来几张再说吧。
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上了朝天阶,向外一望,心情突然大好,一片仙境出现眼前。前方就是“莲花峰”了。由于雾大,远景就看不见了,不过近景还是很美的。
海拔1306米的莲花峰。峰顶巨石分裂如瓣,似荷花争芳吐艳。
走过多条弯道石阶,就来到了西关寨景区,这里由石级、寨垛、石墙构成,左山壁崖为径,乌道一线,右山合谷为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险关重地。
“坦腹石”谓为“登西关石级约三百,右转见大石横卧,上圆下垂,如人仰卧虚空而坦其腹,呼坦腹石。 坦腹石前方就是涧谷之地,其险无比。
下莲瓣岩石阶因陡峭,再加上这一路,上下登山,前方美女下山,腿都不听使唤了,两手不停地扶着山石一步一步向下艰难地前行着。
莲瓣岩上一条长长的沟槽,是山水长期流淌侵蚀风化而成。已成一道景观了。
前为莲花峰旁的一小岩,中间建有小亭,旁边危石削耸,如莲苞出水。有花有蕾,巧趣横生。“莲瓣”中有天然洞穴,称莲花洞,可容十余人栖身。这一带风景不错,多拍几张,留着纪念。
离开莲花峰,再回头望时,雾里看花,花已不在了,哈哈哈。
山峰挂壁瀑布,有瀑无水,是这带山石典型奇观,天晴甚为壮观。
南山八挂阵:不看介绍,估计大家都看不出什么玩意儿,我也是。
天柱山风景区
美丽炼丹湖
炼丹湖:原为良药坪,为汉左慈炼丹处,潜阳十景“丹灶苍烟”即为此,1998年辟为炼丹湖,海拔1100米,为国内第三大高山人工湖,湖内波光山影,幽明幻变,气象万千。炼丹湖北面有一崖,岩石峥嵘,横卧如麒麟,崖旁有一洞,洞前置一八卦石台,相传是东汉末年左慈炼丹之处,“潜阳十景”中的“丹灶苍烟”就在这一带。在中国名山中可以和天山“天池”、长白山“天池”相媲美。
炼丹湖四周群山罗列,环境优雅,水面碧绿如玉,清澈见底,四周峰峦,苍崖青松倒影其中,如锦如织,给这平静的水面增添了生机;微风徐来,湖水荡漾,波光粼粼,又是一番景象,泛舟其上,如入瑶池。
站在山高处,凭空眺望华丽的炼丹湖,如同镶嵌在崇山峻岭中的璀璨蓝宝石,光彩夺目。
过了栈道,我们终于一路下行,来到了炼丹湖畔。水边空气清新,带着浓浓的雾气,有仙丹梦境之感。
美丽的炼丹湖,西可观群峰历历,翠松云雾,近可看湖光山色,苍崖倒影,环境优雅,度假胜地。
走在石块搭起的水上桥路上,游览湖面风光;微风吹过,波光粼粼,荡漾湖面,又是别一番景象。
雾气中的炼丹湖岩上,站一异人,很有一番金庸小说里的,大侠练功壁崖之上的境遇。
炼丹湖
天柱山东关群峰
炼丹湖稍微休息了一会儿,补充补充体力,喝了些水,整装出发去东关,天柱山东关景区只开了个单边环线,不过也很陡峭,难爬,既然来了,风景就不容错过,看下也行,我说是吧。
东关画眉岭的观日台,当你面向东南发音约三秒钟后会有三声回答谷应山鸣,连绵不绝,令人情趣盎然,观日台也称回音台。
路途小憩,蹲驻崖边石凳上,背后无靠,甚是心跳,前方缺口就是下山之路。东关之险果然不假。
前面就是“迎真峰”景观了。相传是迎拜司命真君处所,山高路陡,惊险刺激,如要攀登,注意安全。
迎真峰山下,大家都有累的感觉,实在不想在登山顶了,爬了一天,上山下山,小腿肚都有点发胀,恨不得赶快到索道,就可休息了,哈哈。
迎真峰:很难爬,很刺激,要小心,晴天山上风景很美,可观更远处的山峦奇峰。
飞虎峰:海拔1066米。峰上有巨石如虎,作仰天长啸、势欲飞腾状,因以名峰。
鹊桥:给牛郎织女相会之用的。每年7月7,你来,可看见他们。
这鹊桥,可是清晨看日出的好地方,四面空旷,日出日落一定很美。
东关群峰雄姿,后两座峰,覆盆峰、天狮峰因云雾覆盖,拍的不是太完整,晴天拍,一定很美。
终于到达了天柱山索道站,座椅式索道,简易式的两人乘坐,有点惊险,坐在上面你不敢做太大的动作,生怕一不小心就掉了下去,有点危险,乘坐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下了索道就到了天柱山风景区东大门,这时小腿有点打飘,我一人在工作人员处买了一张大巴票15元,等了大约20分钟,上车直到大龙窝索道停车场,取车回头接上LO和朋友,这时已经下午4点10分,一车开到高速路口找了一家饭馆填饱肚子,过后,驱车上了高速,一路回味的影像在脑海闪现、、、、、
天柱山风景区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