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卦山玄中寺卦 山,玄中寺
交城县有两个著名景点,一个是卦山,另一个是玄中寺。印象中,早些年这两个景点已经浏览过多次,大约是景区扩建和道路重修的缘故,此次浏览,这两个景点竟然都感觉很陌生,倒有第一次逛的感觉。卦山天宁寺,玄中寺都是千年古刹,文物众多,庄严非常。
卦山距离县城也就四五公里的样子,站在石佛洞向山下望去,新县城一幢幢高楼清晰可见,颇为壮观。正因为此,通往景区的道路修好后,每日前来爬山锻炼的人们络绎不绝。
玄中寺距卦山天宁寺约7千米,坐落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西北的石壁山中,又称石壁寺,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之一,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视为祖庭。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卦山:
卦山因群峰环列形同卦象而得名,位于吕梁山东麓,距太原约67公里,八峰耸峙,层峦叠嶂,古柏参天。古柏为卦山的一大奇观,其树形怪异,趣味横生,别有风韵。卦山是融自然风光和千年古刹为一体的三晋旅游景点。它以山形卦象、古柏参天、寺宇巍峨、华严道场而早在唐代就闻名遐迩。宋代书画家米芾将它跻身于三山五岳的行列,称誉为“第一山”。 清代,曾有人将“黄山之松、卦山之柏、云栖之竹”列为华夏树木奇观。卦山古柏扎根于悬崖绝壁,钻岩抱石,姿态各异,有龙抓柏、牛头柏、连理柏、文武柏等,惟妙惟肖、情趣盎然。
卦山天宁寺创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是卦山诸多寺庙中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相传中国佛教华严宗初祖法顺(亦称杜顺)(557-640)曾在此山讲经说法而建寺,又因为有太原节度使李说夫妇的捐助扩建而成为唐代华严宗巨刹。明清时代,又增建了圣母庙、卦山书院、朱公祠等,殿堂楼阁,鳞次栉比,成为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卦山山峰耸峙,层峦迭嶂,古柏苍翠,千姿百态,衬托出古宁寺幽雅风姿。
玄中寺:
玄中寺始创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年),建成于承明元年(476年)。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太宗李世民以其天子之尊亲临瞻礼,施舍"众宝名珍",重修寺宇,并赐名"石壁永宁寺",为长孙皇后祈福消灾。
玄中寺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经磨难,历尽沧桑。重修后的玄中寺面貌一新,佛殿雄峙,禅堂栉比,神像或庄严,或慈祥,或威武,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但寺内更值得一看的东西,当推历代碑刻了。这里有北魏、北齐和隋朝的造像碑,唐朝的戒坛碑、寺庄山林四至碑。石壁寺铁弥勒像颂碑。此外,还有宋、元、明、清的碑刻数十座。这些上至北魏,下至明、清时期的碑刻,不仅是一批艺术珍品,而且也是一批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
寺庙依山迭起,隐在丛山绝壁之间,殿宇辉煌,楼阁宏伟,寺外清泉翠柏,院内毛竹青育,景象万千。正如玄中寺大殿极联所写:“梵境入幽玄,端坐莲台,妙法千秋光禹甸;慈云遍广宇,流传中土,风涛万里到扶桑。”20世纪20年代,日本佛教史学者常盘大定博士历尽艰辛,多方考证,终于找到祖庭--山西省交城县城西北10公里石壁山里的玄中寺。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