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到云南豆沙关
2008年,国庆长假,临时起意,一家人决定自驾去云南昭通大山包旅游。事前没做功课,对前去的路线、路况,沿途的景点,以及目的地的天气、住宿等情况等毫无准备,我们就这样出发了。
汽车导航此时也被设置成了“最短路程”,一路的故事发生了:
从泸州出发,伴随着淅淅沥沥的细雨,我们穿过纳溪进入宜宾境内,然后转而长宁、筠连,沿途是曲折狭小的国道,甚至乡村公路。第一次自驾旅游,妻子一直在担心我的驾驶,儿子一路在提醒肚子饿了,没有人对道路是否走错而产生怀疑。
就这样,除了在路边的沙河镇吃了一顿被儿子直到现在都说“最好吃”的豆腐宴之外,在夜幕来临之时,我们赶到了一个叫豆沙关的地方。此时,该镇正在举办美食节,七尺道景区周遭人满为患。在镇上寻了不下十家旅社,终于在一个百货铺二楼临时加设的床位,安顿下了一家老小。
豆沙关,出川入滇的第一个景点。次日清晨醒来,推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远处的山形、山石已然与四川不同,连鸟儿的叫声也显得清脆许多。吃过早饭,对这个镇作了一番走马观花,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是,所有店铺的店招书法均有一定造诣。一问,才知道是盐津县专门组织云南书法家集体创作而成。
继续往黑颈鹤的故乡大山包进发,中午时分过昭通,看见一老师拖拉机伸着长长的烟囱,冒着黑烟,大摇大摆从城中间拉风而过,儿子兴奋得直喊“我看见火车了!”,成为我家到现在都还时常提起笑话。
昭通往大山包去的路上,沿路均是苹果园,不时有车停下来购买。脆脆的、略微带点酸味的昭通苹果,不知道又增加了我多少油耗。
就这样边走边停边玩,我们还是安全到达大山包,可惜,是浓雾弥漫的大山包。景区已经停止开放,临近景区的一个小镇所有旅店均已客满。好心的景区服务人员告诉我们:赶快下山,这山的大雾说不定几天都不散呢!
恰巧此时一辆当地的大货车呼啸着向我们来时的山下开去,在大雾中,我赶紧跟上它,一步也不敢跟丢,否则,我们如何能走出这茫茫的大雾。
我家的第一次自驾游就这样宣告失败了。
后来,我们每个长假几乎都要出去旅游,或者是亲戚组团,或者是自己随意而行,但到达目的后,总留下许多遗憾,甚而是抱怨。相反,路途中的故事,却成为大家至今津津乐道的故事。
人生中很多事也是如此,我们都曾经多么渴望去往一个目的地,去寻找期望的美景,然而结果却不一定都尽如人意。只是,在路上,从来都不缺故事,正是这些故事,串起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带来希望,带来温暖。
儿子今年十岁生日之时,对着所有宾朋,我曾有感而发:每个人的一生,在浩瀚的宇宙之中,都短暂得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不必在意我们曾经有过多少向往,有过多少失望,重要的是,我们心中永远有一条去往一个假想目的地的道路,并且珍视在去往这条道路中所经历的故事,足矣!
第二天:豆沙关到大山包再到大关县城
第二天是个非常伤心的旅程。
千幸万苦抵达大山包,却遭遇大雾,无缘见识她的美丽。
连夜返回宜宾的途中,出昭通城,在高速路上却遭遇“陷害”,连爆两胎,被敲诈近两千元换了两个最差的三角胎。
之后,就没有照相的兴趣了。胎换好后,连夜赶回离宜宾最近的大关县城住下。第三天,一路赶回泸州。
这是我第一次远足自驾。失败的经历,却给了我很多教训。从那以后的很多次自驾,我都提醒自己小心再小心。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