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西安至平遥古城西安,平遥古城
春天到了,蛰伏了一冬的心又躁动起来,于是趁着这几天天气好,带上老妈和媳妇出发啦,老妈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长时间坐车受不了,所以行程定为三天。话不多少,走起。
第二天,平遥---王家大院--洪洞县城大槐树王家大院 ,洪洞县
王家大院其实应该叫王家城堡,气势恢宏,由两个城堡组成,城堡之间架有一座高桥,整个大院用了300年才算正式完工。王家世代为官,家里珍藏有数道皇上的圣旨,可惜不能拍照,王家重视教育,有书房数间,所以子弟大多为秀才举人,还有武举人。院内木雕,砖雕及其精美,可惜清末民初家道中落 ,国运衰,家运也衰。
王家大院--洪洞县洪洞县大槐树
元末统治者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中原一带群雄割据,战乱频繁,加之黄河决口,连年灾荒,造成“生民百遗一,千里无鸡鸣”的惨景。朱元璋创建明朝后,曾数次从山西一带向中原地区移民,恢复农业生产。由于洪洞县位于晋南,靠近中原,便于迁徙,故多次组织当地“有丁无田”或“丁多田少”的农户迁籍。传说,当时负责选民的后军都督佥事李恪,采用多种方法,诱迁不愿意开故土的农民。有次扬言:凡自愿迁籍的农民可到广济寺内办理手续,凡不愿迁籍者可到寺左侧的大槐树下等候裁定。此言一经传开,应迁农户多数挤至大槐树下。结果,凡到树下的农户,全部被迁徙。据说,当时大槐树上有个鸦巢,被迁农民望着鸦巢,触景生情,纷纷说:老鸦尚有个窝,咱到上才有安居之日啊!由此,广济寺侧的大槐树,便成了先人忍别故里的标志。 洪洞迁民的传说,已历600余年。另传,迁民时,被迁农民多把自己初生子女的双脚小趾咬裂,以示纪念。因而,至今境内多数居民的两脚小趾甲盖仍是两瓣。
第三天,壶口瀑布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面对着壮观的景色立刻心里涌现出多少感慨,可惜自己不会写诗,那就上图吧
展开全文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