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起处乡愁起,好梦圆时雨露圆
太行水镇是一个适合寻找乡愁的地方,也是一个值得留恋忘返的地方。这个被称作北方乌镇的小小水镇,涵盖了江南水乡的妩媚和北方山水的磅礴,山是太行山,水是易水河,燕赵大地从来不缺少豪迈和雄壮,也不缺少温婉和妩媚。
四季如画的太行水镇迎来了秋天的盛世——农民们自己的节日。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在这里,让我们回归田野,亲近土地,融入自然,做一回地地道道的农民,掰玉米,剥花生、漏粉条,磨辣椒,感受民俗文化,品尝传统美食,采购农业特产,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
被拥抱在这青山绿水之间的太行水镇,呈现着一派丰收景象。
徜徉古镇街头,辣椒挂满梁,玉米堆成垛,高粱盖了帽,花生地上藏。再往古镇门口看,空心挂面良心秤,烟袋锅子布老虎,狼牙山烤红薯、蒸南瓜、再来一锅爆米花,传统手艺漏粉条,地方特长缸炉饼,辣椒坊,biangbiang面,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应有竟有,应接不暇。
村外碧水环绕,看易水河蓝色秋波如镜,夕阳西落,水镇内曲径通幽,青砖灰瓦间观霓虹闪烁,太行人家。
总能捕捉到你平时不易察觉的生活细节和片段日常的,琐碎的熟悉的温馨的可爱的,比如大人们端着黑茨湾玩摔碗酒的游戏,孩子却捧着小黑碗认真喝着平时最不愿喝的白开水,村外的河,村内的景,一帧画,一幅图,都在太行水镇的日常里呈现。
黄昏的水镇,显得格外宁静,最喜欢一个人走在铺着石磨盘的河堤上,夕阳的光芒隔着大柳树的缝隙洒在草地上,将绿的草灼亮,将河边的芦花灼亮,将天上的云燃烧,晚霞染红了易水河河畔,波澜不惊的易水河里,揉进一天的红霞,将河水染出壮阔的光芒。
夜色阑珊,水镇安静下来,枕水而眠,空气中有一股河水的甘冽和青草的清气,这何尝不是土地的馈赠和季节的给予?
最民间的满汉全席
记得有首歌叫满汉全席,当歌手唱出那一声:皇上有旨,上菜后,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便鱼贯而出,在太行水镇庆丰收的会场,一字排开的民间小吃有十几种,这又何尝不是最民间的满汉全席。
漏粉条的师傅手里端着一个打了眼的葫芦瓢,在他的轻轻拍打下,细细的粉条像流动的音符一样流淌出来,落在下面滚烫的大水锅中,粉白的芡变成晶莹剔透的粉条,传统手艺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围观
还有放了香葱花椒大料的清水煮花生,还没有煮熟,想起早已四溢。在冒着蒸汽的大蒸锅前,馋嘴的孩子们等着掀开笼盖的那一瞬间,干面的红薯,土豆和金黄的南瓜又引来一群人的围观和品尝,都说吃饭就是凑着人气吃最香,那一头,爆米花的香味吸引着孩子们,舞台上金狮狂舞,舞台下等待剥玉米比赛的游客早已按捺不住心头的兴奋,早已两两一组,跃跃欲试了。
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的广场上已经分不清谁是游客,谁是演员,所有的人都在期待一场比赛的开始,平日里的劳作变成一场趣味盎然的劳动竞赛,丰收让所有人变得兴奋,这是收获的喜悦,这是土地和季节赐予的狂欢。
当音乐像火苗一样熄灭的时候,颁奖的时候到了,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妈站在台上有些不自然,当拿着话筒的姑娘问她以前干过农活没有,她自豪地挥舞着胳膊大声说,俺天天在地里,这是一位劳动者最自豪最明白的表达,实至名归,抱着一箱刘伶醉酒的奖品,她的脸因兴奋而涨得通红。
最数乡淘院子欢乐多
与水镇隔河相望的乡淘院子永远是孩子们的欢乐场,除了各种供孩子们玩耍的器材,家长们最中意的就是这里的土锅土灶,在这里可以陪着孩子们种菜除草生火做饭,喂鸡养鸭还有体能训练
生活的细节体现在一把泥土和一棵菜蔬之间,养鸡喂兔子可能是孩子们平常接触不到的游戏,那只长着一双熊猫眼的兔子就吸引了一家三口人的目光,还有小水沟边的鸭妈妈领着鸭宝宝学游泳,那憨态可掬的小鸭子扭呀扭得,简直把心都萌化了。
人们都曾感慨回不去的童年,那么,不管你年龄有多大,带上家人来太行水镇乡淘院子吧,在这里一定能找回童年的快乐和记忆,还有挥之不去的乡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憧憬。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时,去一回恋乡太行水镇,掐一朵南瓜花喂蝈蝈,坐在河边数鸭子,哈哈,像个孩子一样童心未泯,在青山绿水之间,体验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欢愉和喜悦吧,那也是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诗和远方啊!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