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大多数人印象中的石油城市,但正是这样的地方,却隐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奇景。这些人少景好的地方,并非全都人迹罕至,恰恰相反,它们大多都在城市附近,只有当地人才知道。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克拉玛依秘境探险的那些神奇经历。
在魔鬼城徒步,捡了一口袋的金丝玉
新疆魔鬼城是非常著名的雅丹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陡峭的山丘”。“雅尔丹”这个发音最早是由瑞典的科考探险家斯文•赫定传向世界的,至今已经有120年了。在景区入口处的地方有一个小型的博物馆,记录着这里的历史和地质变迁。
普通游客参观的话一般都是坐景区的观光小火车,如果想全程徒步也不是不可以,40几度的高温徒步将近10公里……嗯。一般游客会给安排三处下车观看的景点,第一处是一个废弃的油井,过去在这里曾经进行过真正的石油开采,所以这里看到的一切都是完全真实的油田景象。
最经典的应该就是这几座“磕头机”,当地人给它起这个名字不是没来由。这机器每从地底运输一桶原油上来的动作,像极了“磕头”,不过这个过程有点长,要两三分钟才能完成一次——这应该属于“磕长头”,嗯。
据说在这地下还有很丰富的石油储备,不过考虑到地表上面的这些奇景更为珍贵,于是现在这里就不再进行石油开采了。这也算是有舍有得,如果当年把这里挖成油井,虽然短期利益得到了收获,但是石油总有一天会采完,那时这里就会变成一片工业废墟。而像现在这样开发旅游,可以一直这样持续下去,世代相传,只要雅丹地貌还在,这里的旅游和相关产业就可以一直沿续下去——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可持续发展”。克拉玛依人在这方面,想得还挺明白,当然,能这么考虑可能也跟他们其他地方的油实在是太多了有关系。
进入魔鬼城腹地,周围形态各异、层峦叠嶂的雅丹地貌已然尽现眼前。我选择了更深度的体验,在普通游客停靠的两个站点之前,还可以多停一个地方。这是一处看起来十分荒凉的山坳,不远处有一道石拱门。向导跟我说,从这里走出去,外面地上有很多金丝玉。
从石拱门往过去,外面是一大片开阔的荒野,此时烈日当空,地表估计得有50多度。别说是走到那种暴晒的地方,就算是我们现在躲的阴凉处,也有至少30多度的高温。估计向导也觉得到这么热的天气,大概没人愿意出去暴走吧。
不过听到这金丝玉的事儿,我决定还是去挑战一下!毕竟,如果能捡到一块价值连城的金丝玉,我不是就可以提前退休了嘛,然后买房买车周游世界哈哈哈哈哈……临行前,我问了向导一个让他崩溃的问题:什么是金丝玉?
向导一边满脸擦汗一边给我大概讲解金丝玉到底长啥样,那地方手机也没信号,无法上网查看图片。他只能跟我说,你看地上一般有黄色的那种,或者红色的也有,那些基本都是。经过了1分钟的速成培训,我开始徒步进入荒漠深处,一走到太阳地马上觉得整个人像是被扔进了巨大的烤箱一样,超级小包子就这样成为了“超级烤包子”。
在烤箱里啊不是,在沙漠里徒步最大的挑战就是口渴,走了大概20分钟,我嗓子都要冒烟了。后悔刚才没带点水出来,要知道在沙漠里徒步,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很可能在几个小时内就因为脱水而挂掉。
走出山坳前面是一大片开阔地,我发现,地上全是黄黄的、红红的小石头!于是我便开始了寻宝之旅,仔细观看这些黄黄的小石头上真的都有细细的条纹!这一下我可挑花了眼,看看这个挺精致,那块也挺漂亮。最终我做出了一个直击灵魂的决定:全都拿吧!
可毕竟没有背包,我那两个可怜的裤兜容量又实在有限。所以没过一会儿,我就开始变得像狗熊掰棒子一样,一边捡一边扔——只能挑我觉得最值钱的装了!最后挑了好几块大的,纹理最好看的,还有颜色很鲜亮的。徒步走回石拱门那边,我整个人都快被烤干了!不过,心里还是非常激动的!坐车继续前行,到达了游客停靠的第二站。这是徐克当年拍《七剑下天山》的取景地——这里的奇峰怪石实在是太符合武侠和玄幻的气质。为了让游客能更有代入感,景区还特意立了七剑下天山中赵文卓等人的一比一雕像,除了可以和他们合影之外,还可以骑上马与各位英雄为伍,成为“八剑”……嗯,总觉得哪里听起来怪怪的。
在这里我终于又到了刚才的向导,赶紧掏出一裤兜带着沙子的金丝玉让他鉴定鉴定成色。向导也是很热情,主动拿过来帮我一块一块地看,看到后来他说你这些都是在刚才那捡的,我说是啊,怎么样,有没有价值连城的?
他沉吟了一下说,“嗯……你能捡到这么多也是不容易,不过你看要是觉得太沉呢在这扔了也可以,或者你带回家留个纪念也挺好的哈。”我说:“你啥意思,这玉都不值钱吗?大概值多少,你给估估价呗。”“这个金石有价玉无价……”“那大概值多少钱啊,好歹给我个数我心里也有底。”“不好说,不好说……”“100块钱总有了吧?”“应该到不了……”“为什么啊,这不是玉吗……”“石头。”
啊!我竟然捡了一堆石头,我不服气“你怎么判断的,你不是说黄黄的红红的都是吗。”他举起一块放在太阳下面给我看,“你看这块,透亮吗?如果是玉,起码应该是透亮的。”我这才恍然大悟,当时光顾着看谁更漂亮谁块儿更大,却忘了最根本的,应该看看谁最透亮才是基本原则啊!
这下我慌了,一块一块举在阳光下看,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比到最后我终于发现有一块还是很透亮的,问向导这块怎么样,他仍然笑而不语。弄得我这一路上也没心思玩了,第三站卧虎藏龙的取景地也只是匆匆打了个卡就撤退了。最后,我在出口处的玉器店找到了和我捡到的成色差不多的玉石……68元一块。不过,正常景区门票才63元嘛,而且这毕竟是我亲手捡的玉,这绝对是无价的,俗话说:千金难买我乐意。
来克拉玛依必体验之凉皮
除了美景,克拉玛依的美食也不少。这里有一家薜栋兰凉皮店,据说是全市最正宗的凉皮店,从1986年开张到今天,一直没有停止过它对美食的执着和追求。
虽然店面不大,但是这里生意火得不得了。如果不是“运气好”赶上早上停电,包包是不可能在下午3点多还能吃到凉皮的,因为中午就全卖完了!
幸运地赶上了最后几份凉皮,吃到一半的时候,凉皮就已经卖光了。新疆人的午饭时间一般在2点,想来这里吃凉皮一定要赶早,12点左右就得来,不然很有可能你来的时候人家已经卖完关门了。就是这么横,只做午餐也可以火成这样。
一吃就知道这里名不虚传。据当地人讲,这里的凉皮最精华的在于汤,吃一大口凉皮,再啖上一口汤汁,那味道真的是绝了!如果凉皮不够,还可以再配上一块馕,掰开小块泡进去吃,风味独特,最重要的是还能扛饿。
来这里吃的多是当地人,看来这家店的名气和口碑都不错。如果你跟当地人打听,有的人甚至都不记得这家店的全名叫什么,但是几乎所有人都会告诉你“国贸那边有一家还不错”,这就是薜栋兰凉皮店,专注凉皮30年,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油城记忆
很多人对于克拉玛依的印象就是油田,这座城市确实是因为发现石油而从沙漠里建出来的。到现在已经是第三代人了,而这段历史却鲜有人知。想了解历史,通常只能去博物馆,但对游客来说,如果不是很喜欢,那专门跑一趟博物馆又会略微觉得无聊,而有一家油城记忆主题餐厅,却正好能起到博物馆的作用。
现在餐厅五花八门,玩概念玩复古,搞怀旧主题的层出不穷,但是走进这家餐厅就会发现,这里不一样,因为这里不论是装修还是摆件,所有用到的东西都是真的!
一进门左手的墙壁上挂着许多老照片,这些都是60多年前刚发现石油时克拉玛依的样子——根本就是一片荒漠。寻着这个时间线的顺序一步一步参观下去,照片的年代越来越近,照片中的克拉玛依也一步一步发展成现如今的沙漠绿洲。
不仅照片是按时间顺序,就连餐厅的包间也是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来的,所以在入口左边这一间是最古老的,据说连墙上的那扇窗子都是专门从拆迁的老房子上弄过来的。
随着时间推移,楼上的包间就是典型90年代的样子。而最里面也是最豪华的,当然就是现代主题了。
如果是游客来的话,强烈推荐去90年代主题包间!这里的所有东西都是真正的老物件儿,一推开门就有一种穿越回当年的即视感。七零后八零后的可能在这里会更容易找到小时候的回忆,来这里要是再穿件海魂衫或是国防绿,那拍出来的绝对是大片。
听说这里还经常会被当地的剧组取景拍一些怀旧主题的内容呢,所以来这吃个饭,不仅可以学历史,还可以拍各种复古照片,最重要的,这里的饭还很好吃!
他们家有一个怀旧系列的菜,强烈推荐,点上两道即可,上来的菜全部是用过去的铝制饭盒盛的。
最经典的白菜粉条豆腐,据说现在很多四五十岁的人来这里专门要点上一道,怀念当年的味道。想象一下当年我们的前辈,就是吃着这样的菜,一手在荒漠中间建起了如今有迪拜即视感的现代化大都市。
另外还有糖醋鱼,这也是90年代的经典味道,因为它的汁完全是用糖稀熬出来的。能从环境、装修一直到菜品、餐具都精细地还原当年的感觉,老板绝对是有情怀的人!所以,如果你在克拉玛依只有一天时间,既想学习当地历史、又想体验克拉玛依最地道的老菜,那推荐去油城记忆,还有很多布景可以打卡拍照。如果住在克拉玛依的话,可以去吃晚餐,因为在大厅中间的拖拉机上还会有民谣乐队演唱怀旧风格的各种老歌。
顺便介绍一下,拖拉机,也是真的。
克拉玛依凉粉鸡
凉粉鸡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陌生,其实就是大盘鸡加凉粉的版本,但这个版本的发源地就在克拉玛依。据说这附近有位大娘,自己做了凉粉加进大盘鸡里面,没想到这个做法一经推出,就受到当地人的广泛欢迎,据说他们家就靠做这个凉粉鸡声名鹊起。而且最有名的是不论你是在那吃还是打包带走,都会连个钢盆一并给你端上。如果打包的话,改日再来还钢盆。
现在这种做法虽然在克拉玛依已经广为流传,但总体来说凉粉鸡这种做法仍然是非常具有克拉玛依特色。如果想要吃最正宗地道,最有本地特色的凉粉鸡,来克拉玛依一定别错过!
独山子“一把抓”
克拉玛依市下属还有三个远郊区县,独山子、白碱滩与乌尔禾。其中独山子便是著名的“独库公路”起点处,每年夏天有大量自驾爱好者来此慕名体验。独山子也是一座新兴的石油城市,修得干净、漂亮,这里也有一样非常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一把抓”。
看形状大概也能猜出来“一把抓”因何得名,这东西有些疆内的朋友甚至都没听说过,可见其小众,但这绝对不影响它独具特色的美味。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位置并非市中心,但很多当地人仍然会早早开车来这里买上一大盘当早餐。
和克拉玛依市里那家凉皮一样,这里的生意也很好,基本上每天卖到午餐之后就关门休息了。如果是自驾走独库公路的话,不妨路过这里尝尝最具本地特色的“一把抓”再继续前进。
乌尔禾的羊拐抓饭
乌尔禾附近就是著名的世界魔鬼城,每天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不论是单日往返克拉玛依还是打算在魔鬼城夜游然后住在乌尔禾镇上,你都可以去尝试一下当地最有名最好吃的这家“羊拐抓饭”!这家餐厅的全名叫“阿吾丹的烤羊”不过当地人也许更喜欢直接称它“羊拐抓饭”,可见他们家的羊拐抓饭有多深入人心。羊拐就是羊小腿上的一部分,通常吃到的抓饭都是羊肉,或者羊排,这整条羊拐放在饭上,不仅肉不老,而且味道还非常惊艳。和这一大条羊拐比起来,下面的抓饭看着更像是陪衬了。
如果来的人多,一定要尝尝他们家的秘制烤羊排,相当入味!据说是新鲜的羊肉要用料腌制7、8个小时,再入烤箱烤熟。吃的时候可以就皮牙子(洋葱)、干料,竟然还可以就腊八蒜。(当地人竟然管腊八蒜叫糖蒜……作为一名北方人,我表示不接受这个叫法。)
你们这么叫,有考虑过糖蒜的感受吗……还有羊脖子,也非常新鲜,也可以就着皮牙子吃。
这应该是整只羊身上最鲜嫩的部分了,一咬之下便是满口的羊肉清香!夏天来,还可以喝到鲜榨的沙棘汁!
还好,当地人管这个也叫沙棘汁……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