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十天,行程6800公里。经西安上青藏高原,走青海湖大环线进新疆到哈密。回程沿河西走廊过嘉峪关,重走丝绸之路~一路上,雪山相伴,草原驰骋。大漠飞沙,戈壁苍苍。穿无人之区,赏壮美风光!一路上,雄关漫道,古寺名城。丝路繁华,人文风情。踏先辈足迹,感璀璨文明!
第一天:9月29日,古都西安
西北之行归来几日,应兄弟要求,趁着余热未消,写了这一通胡思乱语,权做留念,供日后回首一笑。定的早上六点出发,等锋哥从单位唱罢"打靶归来"已经中午11点了。兄弟几个行李早已收拾妥当,就等他上车出发!这次时间紧,行程长。最迟10月3号还要赶到新疆哈密,前去探望一位兄弟,所以每天路程都在600公里以上。还好五人都是老司机,轮换着开也是相当轻松!
第一天,行程666公里,夜色中开进西安城。钟楼“文武盛地”的原匾,早在稳割中被红小将们革了命,空留钟楼一座在人间~西安不愧为古都,丝路起点,声名远扬。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乏金发碧眼番邦友人。
去洒金桥街,路过都城隍庙,建于明洪武二十年,也算一景。走进去看看,里边商铺林立也是条古街。猛回头间,四个大字赫然高悬~“你来了么!”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面对次匾,只有那些坦荡无惑的人才敢应一句~~额来咧!美食裹腹之后,寻思路上正好过乾县,不如明天一早去乾陵看看,为了节约时间,于是就夜宿乾县了!
第二天:9月30日,唐韵长风
乾县县城不大,赶到景区人家工作人员都还没上班,里边只有几个晨练的附近村民~山下远观乾陵,气势非凡,巍峨壮观!传五代十国时期,温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唯独乾陵风雨不可发。18座唐陵有17座都毁在这个盗墓掘金祖师爷的手里,真是可恶!
无字碑,由整块巨石雕刻而成,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碑首八条螭龙缠绕,碑身未刻一字。现在上边的字是后人题上去的。正是:一代女皇,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女中豪杰,风姿才情留无限遐想~
其实乾陵的原有规模,比现在大得多的多。原有的阙楼、献殿等等,在后世之乱中已尽遭破坏!历尽千年,大唐盛世的辉煌,到今天依然无法超越,依然是中华文明的巅峰!唐朝政策开明、社会开放包容,吸收融合了各种外来文明。思想的自由,文化的强盛,经济的繁荣,科技的领先,成就了世人瞩目的大唐盛世~
乾县到西宁,770公里。大早起爬了个山,从乾陵景区出来直奔西宁。还是一个人开车,后边四个扑克牌耍起来,一路上热热闹闹,几百公里转眼就过去了在西宁住宿的时候闹了个笑话,宾馆房间竟然没有空调!哥几个很是不解的打电话问服务台,答曰都没空调。后来才知道,人家西宁人根本用不着空调制冷。因为海拔和气候原因,即使夏季夜里也很凉爽,又涨姿势了~[捂脸]
第三天:10月1日,西海牧歌
20多分钟的车程,来到湟中县。县处湟水流域,古为湟中地,故名。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之一,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距今已有640年!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先有塔后有寺,故称塔尔寺。山顶的玛尼堆正对着塔尔寺大门,为迷途的人们指引着佛的方向~
塔尔寺里边很多地方都禁止拍照。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另外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壁画多绘于布幔、墙壁和栋梁上,颜料采用石质矿物,构思奇特,色彩鲜艳,经久不变。堆绣内容题材大多来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也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品种之一。酥油花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而又十分艰难,而且保存时效有限,是塔尔寺独有的一种高超油塑艺术!只是现在会这门技艺的艺僧是越来越少了。
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和黄教圣地,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最兴盛的时期,寺内有僧侣3600多人,解放初期尚有 1983人,目前共有寺僧800余人,其中活佛 11人。历史上,藏传佛教在西北和西藏地区有着巨大的影响,而黄教首领往往左右着当地的政治形势,影响着人心的向背。出来塔尔寺,不远就是座清真寺。青海这地方文化多元,不同信仰共存,看起来也很和谐。其实宗教信仰人人自由,你信你的真主我信我的佛,各依自心罢了。但如果自己不吃猪肉,却也让别人去清真,那大家就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纵观历史,以武力胜者,能久远否?如强秦一统六国,又如蒙元横扫欧亚,都不过是转瞬即逝,匆匆过客!而当今美帝强盛,难道靠的只是几个导弹航母?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次西行路上,我们也将会看到不少这样的身影,如张骞、班超、玄奘、左宗棠、常书鸿等等。。。后面会一一提到。中华民族的脊梁一直都在,历朝历代,层出不穷!
原子城、金银滩景区在海晏县,原本不在计划之列,为同行兄弟临时起意。现在已经偏离计划路线,只好又沿青海湖环湖路折回来奔向二郎剑。青海湖大门,遇一队骑友,聊天得知是河南老乡,从郑州过来环青海湖骑行。我对运动爱好者身上那种坚韧的毅力一直都是比较敬佩,顺便帮他们拍照留影。
青海湖,古称西海,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进入十月份了,竟然还有不少盛开的油菜花。不少游人进去拍照留念。这种通向湖边的路是当地人自己的开的,进去骑马、玩耍都要收费,价格比景区要便宜些。青海湖湖边微波粼粼,柔风抚面。踏着湛蓝的湖水,看远处蓝天下金黄的油菜花映衬着雪山,草原上牛羊点点,甚是令人心旷神怡!
青海湖海拔在3200米左右,最高处为橡皮山垭口,3817米,也是本次旅行最高海拔。在垭口处停车休息,下车跑了几步稍微呼吸困难发喘,还真有点高反的感觉。小郑同学因心宽体胖,一到橡皮山,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头晕、恶心。打这开始他便有了借口,一路专心斗牌,打死不再去碰方向盘
朝登古刹听梵音、夕至西海逐牧歌。此时,斜月高悬,追着落日余晖,我们一路豪歌向天涯!
第四天:10月2日,天空之镜
按原计划昨天应该是住德令哈的,但是上午原子城误了时间,无法赶到,只能夜宿茶卡。这样也好,顺便领略一下茶卡的网红景点~今天天气不错,迎着太阳光还是很刺眼,高原早晚温差较大,早晚外套秋裤,中午只穿短袖。景区广场上买票有活动,买小火车联票,赠送当地产的大清盐礼盒。这个景点应该是浙江老板参与开发的,因为~浙江人门票全免。
不愧是网红圣地,很多红衣墨镜红头巾的小姐姐过来打卡拍照。不过拍照受天气因素制约较大,百度上还有专门讲茶卡盐湖拍照技巧的帖子。纯净的天空下,置身湖面,宛如仙境,美的令人窒息。茶卡再见,下一站~敦煌!
莽莽苍苍兮,群山巍峨~放眼四望,无边的苍凉。雄浑壮阔的画风给人以深深的震撼,让人顿生豪迈之情!正值十一假期第二天,说好的人山人海呢?除了偶尔快速驶过几辆车,连个鸟毛都看不见。只有满地的骆驼刺,在这荒凉贫瘠的高原大地,顽强地生长,诠释着生命。
蓝天白云是西北高原的特色,厚厚的云朵千奇百怪。漫过山顶,飘在眼前,仿佛触手可及。不知有多久没看到过如此的白云蓝天了~
柴达木盆地的无人区里,不时出现奔跑的野马,骆驼等野生动物。茫茫的戈壁沙漠上,旋风阵阵,卷起漫天黄沙~
当金山垭口,海拔3648,过垭口下来是一连串的弯道大长坡,务必保持谨慎驾驶!这一段有很多的车辆应急避险道,可见坡度之大。到了山底,也就从青藏高原下来了。这时耳朵嗡嗡发鸣,居然有点不适应。
到达敦煌,沙洲夜市逛一逛先。停好车已经快十点了,还怕夜市要打烊,到了才知道里边依然是灯火辉煌人山人海,。敦煌~这座曾经的西域重镇,沙漠中神奇的绿洲,丝路上耀眼的明珠,佛教艺术的圣地!今夜~梦回千年,穿过历史的云烟,伴着鸣沙山的悠悠驼铃,去感受那丝路的繁华和历史的厚重。
第五天:10月3日,莫高朝圣
因为出发前没能在网上预约到莫高窟的门票,所以赶个大早去碰碰运气。还好顺利的买到B类票,虽然只有四个窟,也算不白跑一趟。其实我们已经做了打算,如果真买不到票,回程过瓜州的时候就去榆林窟了。票上参观时间是中午12点,正好上午去鸣沙山月牙泉转转。在月牙泉景区门口吃点早餐,一小碗稀汤小米5元,勾兑的豆浆也是5元,一嘴能吃两个的包子,3元一个!还好路边的煎饼摊坑的不厉害,10元的杂粮煎饼来一套~
鸣沙山下观清泉,路遇美女三剑仙。锋哥有意去攀谈,却被小郑抢了先。吾愿追随侠女去,万里千山不回还。~俺老郑要追随三位女侠,仗剑天涯见财劫色去也。
鸣沙山月牙泉黄沙万里,蔚然蓝天,芦苇荡荡,楼台若现。清泉一泓,水波潺潺,山奇水秀,鸣不虚传。苍苍大漠的沙梁之上,一行商旅驼队渐行渐远,夕阳的落霞中,那悠悠的驼铃,在耳边久久回旋~
道士塔的主人,就是发现了藏经洞的道士王圆箓。在那个国家民族内忧外患,挣扎图变的年代,莫高窟这个曾经辉煌的佛教圣地,已被遗忘在岁月角落很多年。王道士的到来,为了自己生存的同时,也为莫高窟注入些许活力,他清理积沙筹款维护,使得残败的石窟有了一些生机。藏经洞被发现后,王道士为了保护这些文物,也曾经数次做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包括涉险送这些古籍到地方政府,最后冒死写奏章给慈禧太后。但是在那个政府腐败无能的年代,这一切努力换来的都是徒劳。没有人去关注这个偏居西北一偶的石窟和那个微不足道的呼声。鲁迅说:“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
莫高窟另一个不得不说的人,就是被称为敦煌艺术的“守护神”~常书鸿。常书鸿1927年去了法国学习绘画,1935年他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一个旧书摊上因缘邂逅敦煌,便一心决定归国奔赴这座艺术宝库。因当时国内时局动荡,在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建议下,经多方努力,1943年常书鸿肩负着筹备“敦煌艺术研究所”的重任,历尽艰难来到敦煌莫高窟。这时离他从法国回来已过了整整八年!时间没能磨平他那颗炽热的心,从此以后,为了敦煌这座人类艺术宝库在浩劫后能得以保存并获新生,他投入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5万余件的珍贵文献,百分之七十流失海外,分散于世界各地。后人总结说,藏经洞的文物,藏于英国者最多,藏于法国者最精,藏于俄国者最杂,藏于日本者最隐秘,藏于中国者最散乱。这些公元四至十一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对研究1000多年前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等等方面,提供了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被称为人类进入中世纪历史的钥匙。敦煌莫高窟,这座博大精深的艺术殿堂,匆匆一瞥,已令人震撼不已。无数虔诚的心曾踏上这条路途,朝圣这片荒芜当中的精神家园。遥遥千年之后,当我们走过三危山下,趟过大泉河,时光交错间,依稀还能听到当年那叮叮当当的开凿声~
终于到达哈密,本次行程也已过半,几日来一路游山玩水,奔波狂狼。纵使体能好如小任同学(部队苦练十几载,身体素质不是白给的,五公里跑现在依然不超21分。),现在也是东倒西歪,有点扛不住了,哥几个决定在哈密要好好休整休整。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