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们背着包走过秀丽的华蓥山; 曾经我们出着雪杖爬上巍峨的贡嘎山西坡; 曾经我们手拉手艰辛的暴走了牛背山; 曾经我们一起奔向那美丽的彩云之南; 曾经我们一起背肩蓝蓝的天空和暖洋洋的阳光,用我们的眼睛和手上的相机去记录旅途快乐的点点滴滴…… 曾经我们糜在涠洲岛,细数疏光流彩,饱瞻情迷诗意; 只因为那儿有海,因为一望无垠的大海,让我的心平静了下来; 。。。。。。。。。。。。。。。 如今,深深体会; 旅行,对虔诚的教徒而言,是因为他们遵循神明的旨意。 旅行,对游牧民族而言,是因为生存与繁衍的需要。 旅行,对探索者而言,是因为他们认为有必要。 旅行,对商人而言,是因为有金钱的诱惑。 旅行,对我而言,是因为认知的愿望。 这不,青海行,旅行的路上让我收获美景不断。。。。。
戈壁滩--连绵起伏、飞沙走砾;(青海德令哈--大柴旦--香日德)
风日好,帽檐斜,蛮歌踏踏认儿家。 青海不仅仅有青海湖,更有戈壁滩,它的戈壁滩不是单纯的盐碱地班的戈壁滩,而是群山形成的山脉环绕的戈壁滩。。。。感谢@青海古路驿站张哥、@重庆华宇刘美女、@蒲公英等车友提供照片。
高山草原--漫无边际、一马平川;(大青海、四川阿坝州阿坝县)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湖泊日出--旭日初升、喷薄欲出;(青海刚擦县青海湖)
满天红云,满海金波,红日向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晶莹耀眼。这时,太阳惨白中带进一丝血般红的光波,放射出万道光芒。阳光穿过树丛,透过晨雾密密斜斜地洒满了大地天变相挂着一幅五彩缤纷的油画般婀娜夺目。
雅丹地貌--残垣断壁,龙盘虎踞;(青海大柴旦水上雅丹)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又称风蚀垄槽,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鲫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成为雅丹地貌。
翡翠湖--碧波荡漾、如诗如画;(青海大柴旦--大柴旦湖)
走进安静美丽的大柴旦翡翠湖,宛如仙境!颜色如同翡翠般青绿极美, 宛若一面镜子般的湖面倒影着蓝天白云和皑皑雪峰, 没有一丝波澜,这里简直就是天堂般的世界,既安静又美丽。宛如置身于仙境之中。 碧绿的湖水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阳光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微风吹来时,湖面上碧波荡漾,真像宋代诗人苏轼诗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 莅临湖边,总觉得:湖是静的,蓝天白云静静的织在这幅画卷上,静静地……;湖是动的,白日阳光,夜晚月光,被一针一针的缝在湖面上;湖是软的,微风习习,波光万道,像一块迎风舞蹈的绸;湖是硬的,似一璧绿生生翡翠,闪烁的光泽。
当然,沿途还有很多不知名的湖泊,名字基本记不住。。。
连绵雪山--群峰晶莹、白雪皑皑;(青海、四川)
高山雪域,以险、奇、美、秀著称于世,随着时令和阴晴的变化,有时云蒸霞蔚、玉龙时隐时现;有时碧空如水,群峰晶莹耀眼;有时云带束腰,云中雪峰皎洁,云下岗峦碧翠;有时霞光辉映,雪峰如披红纱,娇艳无比。
游玩心得--爬山涉水、开阔眼界;
常人说:“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奇景,怎知其绝妙。”“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只有亲身实践,身临其境,才有切身体会。登高一望,才会领略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驻足山中,才会感受到鲁迅先生“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奥秘;跋山涉水,才能体会到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迈,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追求。一旦大自然别样的风景去占据视野和思想,你会觉得,生活并不总是乏味,一切都是那么完美,处处充满阳光。 旅游,是人们多么喜欢的字眼,它能够使你中断每一天周而复始的凡人琐事,对平凡俗气的生活,是一种暂时的解脱。旅游观光,领略山山水水,感受每一处的风土人情,不仅仅陶冶情操,增长见闻,还能修身养性,解悟释惑。正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只有走出去,才能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使自己的胸怀得以舒展,心灵得以净化! 游一处风景,寻一处特色;见一处特色,悟一片心得。江南的绮丽,西北的广漠,能唤起我们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如果你能和此地人沟通结识,赋美景以人文,还自然以生命,你会觉得,还有比自然景观更深刻的领悟不同的水土养不同的人,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真是一花一世界,万花装扮春。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