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秘境之地
藏东,西藏东部,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流域,是四川和云南入藏的门户,也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康巴人都比较能够接受外来文化,融入自有的藏文化之中来,在藏族人中的商人更多的都是来自康巴人。
在藏东,有无数条冰川,来古冰川就是一组拥有六条冰川的冰川群,相距不远的仁龙巴冰川,规模也很庞大;当然本段旅程自驾路上最深爱的依噶冰川和萨普冰川。在藏东,有无数有意思的寺庙,第一大寺强巴林寺,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孜珠寺,类乌齐寺的查杰玛大殿和比如参透生死的骷髅墙。在藏东,有无数美丽的湖泊,西藏东部最大的湖泊然乌湖,世外桃源般少有人探访的三色湖。
说到西藏旅游,羊湖纳木错藏北无人区人尽皆知,藏东明珠却少有人提起。这是我的第十次西藏之旅,45天自驾,走遍藏A至藏G,几乎涵盖了所有我想去的西藏的景点。在第二十七天,结束了阿里中北线的一错再错,我们踏上了前往藏东的路。
从追冰开始,体验嘉黎县至忠玉乡的超级无敌烂路,只为一眼正在消融的依噶冰川,再去一时之间成为网红的萨普神山住了一宿,之后是好看三色湖和无数神奇的寺庙。
详细行程路书:那曲段:D27 班戈-那曲-嘉黎-忠玉乡D28 依噶冰川-嘉黎县D29 嘉黎-麦迪卡湿地-比如骷髅墙-比如D30 比如-萨普D31 萨普-桑达寺-边坝
班戈至那曲
我们在国庆前两三天抵达了班戈,在几年前相对较好的纳木错宾馆休憩了一晚,之前有一年华姐他们在九月底来到班戈是排着队都找不到地方住,连夜开到凌晨回到了拉萨。现在的班戈县已经有许多新的宾馆,就算是国庆期间也不太需要担心住宿问题了。
近在咫尺的纳木错我们没有去打卡圣象天门,因为我们的目的地是藏东大环线。从班戈开到了那曲,全程柏油路,眼前出现了熟悉的青藏铁路,让我们开心的事终于又一次见到了红绿灯,自打出了拉萨,到了山南,我们之后更多的路线都是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自驾。
从班戈出来以后还是会遇到一些湖泊,阿里中北线的一错再错让我们无力再举起相机记录下来,倒是成片高寒丘陵上一个个的高压线有点意思。
我们在那曲吃过一顿午饭,那曲永远都是在搞基建,这么多年来每回经过,不是这里修路就是那里建房,仿佛永远都建设不完的城市。不过出了那曲就好了,我们向东念青唐古拉山的方向行走。
很明显能感受得到车窗外是非常寒冷的,那曲高寒缺氧,昼夜温差极大,平均海拔在5000左右,在这住一晚大多数都会高反的。一路的高原丘陵,车窗外美丽的风景晃晃而过,我总是在想象着在这里的人们,高原上五月的初春,是如何挖着虫草的。
那曲的高原山地是绝对的地广人稀,经常要车开过好久,才能见到一个村子。不过几百公里,我们从那曲的东部开往西部,海拔也渐次渐低,开始呈现高山,并且有树了,大块的谷地平原出现在眼前。
我们穿越过羌塘草原,来到了嘉黎县,即将开启一段新的旅途。
依噶冰川,正在消融的绝美冰川瀑布群
如果我说那曲至嘉黎,是西藏至今我走过的这些路段里路况最烂的,我想反驳的人不会太多吧?忠玉乡(尼屋乡)山高沟深,知道的人尚少,我们就在并不清楚这是怎么样的一片藏地的情况下踏入了这段旅程。
路过嘉黎县才下午四点钟,心想这里距离忠玉乡不过一百公里的路程也不至于需要走多久吧。毕竟藏地的天黑通常都是北京时间八九点钟,谁知道我们是低估了这等烂路。
这条路全程只有颠簸,没有分毫舒坦的时刻,眼下的路时不时下一块落石,也时不时遇到瀑布飞流直下,当然更有可能的是不小心的话,就时不时冲到江里面去了。
这里虽地处那曲,但景色和风俗与林芝相似,尼屋与波密仅一山之隔,却因为路况交通难以抵达,鲜有人知。忠玉乡森林覆盖率也很高,不像那曲给我们印象里的一棵树都没有的高原美景。
正常来说,从嘉黎县到忠玉乡需要五个小时,然而,我们在吃饭时打听了一下,没修路前,三小时就能出去外面,这一修路吧,五小时八小时都是说不准的。
就是这么一个荒芜之地,我们用了接近六七小时摸黑才走完这一段路,而且还是麻烦前面的司机带我们走的份上才能较短时间抵达忠玉乡。如果不是眼前的援藏干部热心地给我们带路,我们分分钟都会这深山里迷失了方向。
到达忠玉乡前的那个铁索桥,显示着危桥,若不是刚那个热心的朋友说了一声,我们肯定错过走向金岭的路了,过了桥整片村子乌漆麻黑,幸好还有一家川菜馆开着门。
常常在非常辛苦地前往一个目的地的时候,都会不断地问自己值得吗,藏地的风景已经阅了无数,不清楚依噶冰川是否是心里所想要的风景。这是前往依噶冰川前一夜的想法,毕竟住在条件又差又贵的宾馆里,心情总不是那么美丽。
忠玉乡政府住宿有个扶贫宾馆,每晚每间220元,没有水、没有电,最惊悚的是小姑娘带我们进入房间时,打开厕所的门,脸盆里还有一盆子的烂苹果,WIFI在这儿更是不要想了,不可能有的,没得洗了早点睡吧。
早上七点起床,七点半往山里走,这趟旅程就是奢华与吃苦并存,饥一顿饱一顿的,既住得起好酒店,也住得下藏民家。逆来顺受,有什么样的条件就吃住什么样。
车子往山里开了40公里,才来到了忠玉乡14村,从8村的白塔开始,我们一直都穿梭在原始森林里,沿着尼屋藏布的上游走,直到我们看到了藏在深处的依噶冰川之时,我们都惊呆了。
依噶冰川是大陆性冰川,最早以前的冰舌应该是整体往下倾泻并且与尼屋藏布相交的,冰舌以前肯定是深入公路边的。来的时候已经只剩下少有的一点点而已了。车子往山上走,转过几个弯路,瀑布声轰隆轰隆地响。
停下车之后亲近瀑布,这是依噶冰川最漂亮的地方,一条多级瀑布群,无人机的视觉可以看得出来这段瀑布群长达百米,落差很大,可惜的是那个让我心动的蓝洞也所剩无几了。
我自打知道这个冰川以后,就已经心心念念一定要来,可看到它的时间还是太晚了。那些裸露出来的岩石表层,从前可全是冰啊。
如果不是李衍将依噶冰川写上网去,我想我过了很久也不知道在东念青唐古拉山脉的深处,有一个依噶冰川,又名“亿格冰川”。依噶冰川位于嘉黎县尼屋乡(忠玉乡),是那曲和林芝的交界地带,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通麦也有一条路可以通易贡来到尼屋乡。
依噶冰川距离最近的14村也就只有3公里的样子,之前在网上看到的那张有马有屋子的照片,现在肯定是绝版了。因为全球气候的变暖,依噶冰川的冰舌末端一直在消融,也就这一两年的时间,冰舌的海拔又上升了许多。
冰川的纹路是我见过最美的大地的纹路,它甚至比绝美的湖泊都还让人震撼,一层一层的冰塔林显现出幽幽的蓝冰,它是我爱而不得的美景,我喜欢它,可我也怕它,我甚至都不敢亲近它。
站在依噶冰川旁边,就如同冰箱打开门的那一刹那,身上的每个细胞都觉得冰冷,这个日渐消融的世界,让我爱得心痛。从前看过《藏地密码》,书里面所描述的“冰下暗河”,想来在依噶冰川的这条穿过蓝洞的瀑布里是能体会得到那是什么样的场景的。
依噶冰川不仅仅只有14村这个震撼人心的冰川瀑布群,就在12村往里走徒步三五公里也有一个冰川。我们那会没有好好地在村子里找住宿,由于时间的关系,便没有再往里进去探险了。
行驶在依噶冰川所处的这些村子里,眼前的这些树都是野桃树,每年的春天人们都趋之若鹜地前往林芝,殊不知就在林芝隔壁的那曲尼屋乡,竟也是漫山遍野的桃花花海。想象着三四月的冰川冰雪还未褪去,纯白的冰川下,是粉红的桃花和嫩绿的青稞田,马儿悠闲地吃着草,该是多么美的一幅画面。
我们沿着山路继续往前看,看着是没有路的了,依噶冰川附近的树很特别,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山路上居然还有苍松古柏,还能与冰川来个合影。趁冰川还在,早点出发吧!
雪中穿越麦迪卡湿地
原本打算老老实实从嘉黎到那曲再去比如,柏油路走起来多爽,走依噶冰川的路是真的把我们给走怕了。就在我们停下来休憩的时候,一辆粤S的霸道也缓缓停了下来,大叔摇下窗户,问:要不要一起穿越麦迪卡湿地。
麦迪卡湿地有二十多公里是完全没有路的,如果穿越成功,到比如就仅有一百多公里,相比我们原本计划的先到那曲再到比如的四百多公里,那距离是差得太多了。
当然,想要穿越是要付出代价的,导航没有路,只能沿着以往的人们在网络卫星地图上标记的轨迹来走。我们心一想,既然有辆车相伴,不如大家一起博一次,大不了原路返回,只要不陷车,这个是最重要的。在进入湿地前的一个村子,正好对向一辆车挡住了去路,粤S大叔问了同一方向的藏E皮卡,这么巧,他也要去比如。
这一路白雪茫茫,我们只能跟着藏E一路往前,雪一片一片地下,说是鹅毛大雪也不过分了。那一百多公里路,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麦迪卡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藏族同胞都难以抵达的地方,平均海拔高达4900米。
雪地里的牦牛们被雪洒得雪白,有趣的是,有一群牦牛围成了一个圈,中间是小牛。想来,爱子心切,适用于任何生物了。麦迪卡湿地是在念青唐古拉山脉中发源,经过多年的融化汇聚成了拉萨河源,它滋养着千里之遥的拉萨河谷。
下着大雪的那曲草原,人们忙着赶牦牛也不知道是回家还是躲雪。沿途的村子被一整夜的雪给白了头,此刻的大草原就如同童话般一样美好。麦迪卡湿地里都是高山沼泽、高山草甸、湖泊湿地等,只有大雪,只有白色,这一路都是吊着胆儿过的这段路。
我们的车刚刚淌着水过,前面的粤S突然停了下来,而领头的那台藏E早就不见了。粤S大叔说我们似乎走错了方向,我一看导航的方向,确实有点问题,刚刚那个三岔路口想来我们走错了路。
还是粤S当头,我们就顺着它的车辙子印走,真的是这路越走心越虚,作为一车的南方人,肯定是没有人开过这十几厘米高的积雪厚的路了。更何况这分分钟就到沼泽湿地下面了吧,真是让人害怕。
原本以为名声在外的麦迪卡湿地应该会是很美的,这里可是四周植被茂盛的地方呢,今儿个就只剩白雪茫茫没有别的风景了。相信如若不是大雪纷飞,这里定当是湖泊密布,车行之处,水面都倒映着蓝天白云,鸟儿在天上飞,牛羊在湿地里吃着草。
终于我们在湿地的尽头遇到了一群当地人,经过确认,我们行进的方向是没有错的,离开了高原湿地,即便是行走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我们总算是安全的了。
比如骷髅墙,来世无人可知,今生做个好人
我们在良曲乡吃完饭,兴冲冲跑到了比如县,是哪个坑货告诉我骷髅墙在比如寺的。到了以后一问,才知道骷髅墙在茶曲乡,距离良曲乡只有二十几公里。这下可好了,都下午五点半了,一来一回一百多公里,山高路远,路途中两个多小时肯定是跑不掉的。如果去了喇嘛没在,那我就看不到骷髅墙了,不就白白跑了一趟。
西藏加油都是必须要实名的,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缺一不可,常常都要排队,还请你耐心一些。我们在等加油的过程中,我纠结得不行,甚至跟阿东说,要不这样吧,我们来剪刀石头布,三局两胜,我输了我就不去了。阿东直接回我说,你不去的话,你会遗憾的,接下来这一路恐怕你都会碎碎念说都到了比如县,却为了五十公里,没去看骷髅墙。
随即决定那就出发吧!许是上天眷顾着我,我们从比如县前往茶曲乡的路上,遇到了横跨整个天空的彩虹,甚至出现了淡淡的双彩虹!彩虹本来就十分美丽,又是在我前往骷髅墙的路上,我的心似乎就不再那么虚了。
我们车上有三个广东人一个福建人,说实话在一起四十几天我还没有被吃掉也是幸运的,我们大家都还是比较迷信,他们都不太愿意看骷髅墙、天葬等。我倒是还好,不太担心这些,所以当我们都到了景区门口,就我一个人上去了骷髅墙。
上了达木寺,喇嘛们正准备做饭,我似乎有点冒昧,但还是说明了来意,我就是为了看骷髅墙而来。达木寺东边的骷髅墙上了锁,需要找到喇嘛才能进入,门票一百。这是仍然还在使用的非常著名的多多卡天葬台。这里的天葬习俗比较特别,在西藏绝无仅有,人们保留死者的头骨,时间长了将成千上万的骷髅整齐地垒成了骷髅墙。
看着骷髅墙的我,心想着,即便是人各有命,富贵荣华,贫贱疾苦,死后都是过往云烟,不会留给这个世界什么。
进入骷髅墙院内,喇嘛告诉我眼前这块居中的空地是天葬台,而下方的是非正常死亡的人的天葬台,有区别的。禁忌是不要脚踩着天葬石台,在院内还能看到天葬师用的斧头、刀具。
面对着这些人骨骷髅头,最大的感受是人生短短,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倒不如放宽心生活得更好一些。无论人是否真的有轮回,我们能做到的只是这辈子,认真做个好人,努力做个能让自己过得幸福的人。
萨普神山,想要到的地方,终将会抵达
上天对萨普肯定是偏心的。——这是我来到萨普以后最大的感触。藏东秘境,最先成为网红的点应该是萨普神山。两年前因为舒小简的一个帖子,把萨普绝美的面容展示给了世人。等边三角形的雪峰,让人为之疯狂心动的雪山,在萨普神山的雪山群里一下就拥有了大大小小共三座。
2017年夏天在拉萨呆了两三个月,那时候都还没有听过萨普神山,2018年连着春秋冬进藏三次,每次都想将萨普作为目的地,却不巧都未成行。特别是在2018年的冬天,首要目的地就是萨普神山,飞往拉萨的那天,拉萨下了一场几十年来的大雪,那曲地区想来是大雪封山了,只能放弃。
2019年秋天,我终于踏上了萨普神山的路。我们从比如县出发,从萨普是有路直接去边坝县的,正好与我们的路线一致,好安排。我们跟着高德地图来到了羊秀乡,一路的路况很不错。进入乡里后,眼前的牌子显示着前往萨普神山的方向,我终于离它越来越近了。
前往萨普神山的路上都会路过桑达寺,这意味着即将开始新的一段烂路了,往前一公里就是开始山路,路边有个路牌很可爱:“前方一公里开始没有信号喽,在这里该报平安啦”。
这个时代的人怎么能没有信号没有wifi,于是我们直接把车停在路边各自报平安。想起了我们在仁龙巴冰川,司机小刘都是拿着手机到处找信号给我们蹭热点,这会儿也差不多是这种状态了。
玩完手机之后我们准备进山了。一路沿着河流逆行,我们往山的最深处寻觅萨普的踪影。一路颠簸,但对于我们已经走过尼屋乡的人来说,这根本根本不算什么了。幸运的是,我们刚到就看到了这个标准的正三角形雪峰,萨普的二儿子。
萨普神山,名曰“色浦岗日”,在当地来说是神山之王,最高峰萨普海拔6556米,萨普是群山中的最高峰,而其余诸多雪峰都是它的一家子,依次是:萨普的妻子、妻子的私生子、萨普的二儿子(最俊朗的等边三角形雪峰),还有萨普的长子、萨普(这次探访并没有见过它的真面目)、萨普的女儿和萨普的医生。我就纳闷了,是他家人太多了,人们顺便安排个医生给他了?
两年前看到的萨普神山的照片,冰湖下面是一块一块的浮冰,我住在萨普神山的这一天是9月30号,高原已经渐渐进入秋冬季节,可冰川湖泊上却只有寥寥无几的几块浮冰。全球气候变暖,冰川的融化速度不断地再加快。
萨普神山山脚下的湖泊有两个,中间有一块地可以开车过去,不过到了第一个湖泊,过桥之后,路变得十分险峻,开车一定要小心。我们小心翼翼地开过这片山路,只是想更进一步靠近萨普神山。
阿东和小刘不满足于仅仅在湖的对面看着萨普冰川,想亲近它,于是拿起了登山杖往山里走。而我跟华姐两人在原地等候,此时此刻我只想静静地看着这幅画面。只要看一眼萨普的二儿子,便永生难忘,刻骨相思。
真的不能低估高原上的气候,即使上一秒还阳光明媚,下一刻它就会狂风骤雨,不,下的是雪和冰雹。距离他们俩离开我们去探险已经有两小时,天也是分分钟在变化,当缓缓下起小雪时,华姐开始担心他们俩,萨普神山里面完全没有信号的。
华姐带上干粮,拿着登山杖进山找他们,而我依然在原地等待。她才刚刚进去不过一刻钟的功夫,我们整辆车已经被雪覆盖了,看着车窗外的暴风雪,越来越害怕。
正巧来了一辆霸道,华姐在山的那头看到有人来了,太激动,甚至摔进了山沟里,喊着救命。因为无论进山怎么喊,他们俩都不回。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小刘他们是有听到华姐在喊的,只是风向关系无论他们怎么大喊华姐也听不到。
车里有两个藏族人,就算戴着近视眼镜的我,都还是不如他们的眼睛来得亮。他说远远的山头间有两个人在动,我一直以为他们是在骗我们,让我们放心,眼睁睁看了许久,才真的看到有,心总算是落下了一块大石头。
刚刚无人机飞到冰川边上,天下着大雪,我却无论如何也看不到人时,我的心都悬得慌。回头再看相片时,在电脑上放大御二那2000万像素时才勉勉强强看到了他俩的冲锋衣的颜色,人在大自然的面前就如同蝼蚁一样渺小。
他们仨都顺利回到车上,我们立即迅速逃离萨普神山最里面的这个湖泊,原本要去的寺庙也没有再爬上去了。路况不时地上下起伏,坑坑洼洼,但是只要有他们在,我的心就是安的。刚我吓得,我觉得我只能走出去报警了,因为我根本不敢开这个路!
萨普神山一共有七座山峰和七个湖泊,萨普应该是有一条绝美的徒步路线的。不过萨普神山至今为止来的人还是太少,户外路线估计还不是很成熟,要探险的朋友可以选择根据网上前辈行走的卫星轨迹,一定记得叫一位本地向导一起走比较好些,毕竟萨普神山经常时不时要出现棕熊的。
我们才到回到第一个湖泊面前,萨普神山一改之前的狂风暴雨,天又渐渐变蓝了,我们停车又呆了许久,天渐渐黑了,舍不得回去的我,让他们先回去准备晚餐了,我就在此等着日落。这才发现那个一开始关门的集装箱,居然还是个大通铺玻璃房,住在这里就可以直接看到萨普神山和圣湖了,我是有多瞎!
结果我们还住在距离湖边三公里外接待站的藏族人家。不过外面的住宿条件还算不错,住宿的屋子有个玻璃屋,白天可以在里面晒太阳喝茶,每间房住两个人,还有电热毯,日出日落时刻,开个5-10分钟就可以到湖边,这个住宿条件在如此遥远的萨普神山来说是很完美的。
日出和日落的日照金山没有看到,但对于今天的萨普神山来说,我已经非常满意了!第二天是普天同庆的国庆节,为了躲避人流我们都愿意多呆一天的,不过一早的日出天气就不是太好,而且云层特别厚,我们随即决定还是前往下一站了。我们已经在极度偏远的藏东,路上压根毫无国庆人来人往的热闹气象。
桑达寺
我们从萨普出来以后,来到了桑达寺。桑达寺建在高山平坝上,一路都是在河谷里奔驰,远远就能看到桑达寺模样。
桑达寺是苯教寺庙,萨普神山山坡上的那座寺庙也是属于它的。整个寺庙精美绝伦,十分漂亮,好好参观一番之后我们便准备出发前往边坝了。
萨普的必经之路现在正在修建,时不时就会被停在路上一辆小时等倒水泥或者单向放行,这天堵在路上的我们在车里看起了直播的国庆阅兵,祖国的繁荣富强,蒸蒸日上,一派美好的生活画面。
旅行小贴士
冬游西藏现在十分火热,藏东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主要是在大横断山脉有非常多的冰川,而且冬天的冰川是最美的,还可以走过结冰的冰湖近距离接触冰川。冬季出行一定要做好防寒措施,羽绒服冲锋衣一样都不能少。藏东行程推荐:拉萨→那曲→比如→萨普神山→边坝三色湖→洛隆→丁青孜珠寺→类乌齐→昌都该行程建议自驾或包车,如果还有时间或精力,可以搜索这两个目的地:布加雪山环线、拉妥夏久寺,也是十分不错的点。
进入高原注意事项:1.初到高原当天千万不要洗头洗澡、不要喝酒,让身体先适应高原地区。2.初到高原时,看美景不要过分激动,尽量减少跑跳等大幅度动作,体力消耗尽量少。3.可以提前吃点红景天预防高反。4.在高原上多吃水果蔬菜,高反了放松心情,可以喝点红牛、葡萄糖,多喝热水,如若不停咳嗽或已经发烧感冒几天都没有好,建议立即返回。
谨记念第十次进藏——详细路书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事看着看着就淡了有多少无人能懂的不快乐就有多少无能为力的不舍有些人想着想着就忘了有些梦做着做着就醒了一曲成都道声珍重二货们再见第一段(丙察左):丙中洛——察瓦龙——左贡——然乌(仁龙巴冰川)——波密——林芝——墨竹工卡(思金拉措)——拉萨第二段:拉萨休整第三段(山南线):拉萨——白玛林措徒步(库拉岗日雪山)——色乡(洛卓窝隆寺)——回头路——普莫雍错第四段(亚东+阿里南线):山南——康马——亚东(卓木拉日雪山)——岗巴(曲登尼玛冰川)——定日——萨嘎——仲巴——塔尔钦(冈仁波齐转山)第五段(阿里中北线):冈仁波齐——亚热(错那错)——仁多(昂拉仁措、仁青休布措、扎布耶茶卡、塔若错)——措勤(扎日南木措)——文布南(当惹雍错)——班戈(色林错)——嘉黎第六段(藏东大环线):嘉黎(依嘎冰川)——麦地卡湿地——比如(骷髅墙)——萨普神山——边坝(三色湖)——洛隆(卓玛朗措)——热玉——丁青(孜珠寺)——昌都——白玉(噶陀寺)——新龙(措卡湖)——上木居——冷噶措(贡嘎神山)——新都桥——成都未完待续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