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秘境之地
藏东,西藏东部,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流域,是四川和云南入藏的门户,也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康巴人都比较能够接受外来文化,融入自有的藏文化之中来,在藏族人中的商人更多的都是来自康巴人。
说到西藏旅游,羊湖纳木错藏北无人区人尽皆知,藏东明珠却少有人提起。这是我的第十次西藏之旅,45天自驾,走遍藏A至藏G,几乎涵盖了所有我想去的西藏的景点。在第二十七天,结束了阿里中北线的一错再错,我们踏上了前往藏东的路。从追冰开始,体验嘉黎县至忠玉乡的超级无敌烂路,只为一眼正在消融的依噶冰川,再去一时之间成为网红的萨普神山住了一宿,之后是好看三色湖和无数神奇的寺庙。
详细行程路书:昌都段:D32 边坝-三色湖-洛隆D33 洛隆-俄西乡-当堆乡-丁青孜珠寺-类乌齐D34 卡玛多塔林-类乌齐寺-昌都
三色湖与祥格拉冰川
三色湖位于边坝普玉村,边坝,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吉祥光辉、祥焰”,西藏目前仍然有许多十分偏远却美得无与伦比的“处女地”,边坝就是其中之一。
行前做攻略时,边坝、洛隆、嘉黎、金岭等等这些地方都是比较少能搜索到材料,咨询了多方朋友才获得的信息。因为路太烂,深山老林里面,几乎都没什么人。我们开车来到了三色湖大门口,游客中心已经建得十分气派,全程双车道柏油路,收门票指日可待。
三色湖的海拔4100米,分别是黑湖、白湖和黄湖。我们在路边的停车场停车,往里走是黄湖,看够了阿里中北线的湖泊再来看黄湖,就认为这是小水潭了。
看了黄湖原本失望的我们在黑湖边看到一条小路,下了车沿着山路往山里走。几分钟后,一片水蓝蓝的湖泊呈现在眼前。三色湖每个湖泊都是不一样的颜色,草木葱郁,五彩的山倒映在湖泊里,真是赏心悦目。
凉凉的风轻轻缓缓地吹了过来,这时真希望可以带上烤炉鸡翅牛肉五花肉,在这里直接支起一个烤架可好?旅行即生活,在这么美的场景底下,我只能想起怎么吃喝玩乐了。
用上帝之眼照相,三色湖尽情地向我们展现它的大美,高原湖泊、雪山环绕、千年冰川、奇山异峰,都融合在这里了。三色湖是当地人心中的神湖,会有许多人来这转山转湖,山顶上还有古老成片的达宗遗址,三色湖简直就是藏东美景的一个缩影。
还记得烨告诉我,三色湖的尽头有一个冰川湖,名曰祥格拉冰川,别错过了。大概只开了七公里的全程柏油路,就看到冰川湖了。
在湖边拍照的时候时不时会听到轰隆轰隆地冰掉下来的声音。海拔仅有4200多米的这个三祜主冰川,全球气温不断升高,青藏高原也一样,怕是很快就只剩下雪山了。
无人机飞上去的视觉,一条长长的冰舍迎面而来,比较可惜的是我看得到的这些山体,从前也都是被冰覆盖的,消融速度太快了。祥格拉冰川位于念青唐古拉山的东部,长有9公里,1公里宽,眼前这块晶莹剔透的浮冰,想来是前两天从冰川上掉了下来,慢慢地漂浮到这来。
这段旅途不知不觉变成了追冰之旅,哪里有冰川就去哪里。冰川湖泊看得越多是越感慨,这个世界上有种风景会消失,那就是冰川,它会随着时间一点一滴地消融。真的,看风景也要趁早。
度母21赞,卓玛郎措
到达洛隆的时间为时尚早,我们秉着旅行四字箴言“来都来了”,那就去看看卓玛郎措。卓玛郎措在藏语里是“度母女神湖”,在卓玛郎措的周边有大大小小21个湖,是自然形成的度母21赞,卓玛郎措是当地的神湖,许多信徒都是不远千里而来。
平面来看,卓玛郎措着实没有太惊艳,到达的时间是下午五六点,车能开得到的地方是逆光,太阳也即将落到山背后,也正是因为夕阳的到来,卓玛郎措翠绿的湖水显得更加温柔,就像是一块镶嵌在群山中的绿宝石。
湖边的风缓缓吹过,水草茂盛,是个比较水汽十足的地儿。想象着杜鹃花开时,应该十分美丽。
洛隆县的水主要由卓玛郎措曲和怒江所供给,卓玛郎措就像度母一样哺育滋养着洛隆人民,听洛隆人们说卓玛郎措的湖水既不会干涸也不会溢堤,是个宝贝湖泊了。
从洛隆县前往卓玛拉措的路上很有小瑞士的感觉,卓玛朗措进来是一条大峡谷湿地,植物五颜六色的特别漂亮,木屋、秋叶、绿树和雪山,大概藏东风景里我最喜欢的一幅画面了。到了木头房子这瞬间让我觉得超像新疆的鹿角湾,一点都不像西藏。
前往卓玛拉措的路上,人们正在铺路,我们是问了一声何时封路是否有路可返回县上才开过来的,谁曾想我们返程走的是最早以前的沿江小路,那路到处都是深入路边的树木枯枝,仅仅勉勉强强够一辆车能经过,幸得对面没有来车,要不可就完全无法错车了。
回到洛隆县,我的老乡们已经在等我了,当我看到一桌子的泉州菜,醋肉、炸地瓜片、紫菜丸子,居然还在高原上搞了一盘椒盐虾。泉州的对口援藏就是洛隆县,在这里时不时能看到闽C的牌子,在洛隆,很亲切。
洛隆到丁青
洛隆是在藏语里是“南谷”,自古洛隆就是昌都地区的粮仓,它也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驿站。进出洛隆的路,山高谷深,峰壑纵横,需要越过层层困难才能抵达。
我们不是有意走烂路,却总是不小心走了最烂的路。原本想从洛隆县穿新荣乡到桑多乡,一出去就是孜珠寺了,可就在我们要出发的前一晚新荣到桑多之间就被大石头给堵住了前往丁青的路,无奈之下我们只选择俄西乡。
怎么形容这段路呢,全程无柏油路,都是土路,几乎没什么围栏、标识,脚下就是滚滚怒江的万丈深渊,没有导航,只能仅凭着手机上的卫星地图看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是否正确。
这一路开得那叫一个惊心动魄,当我们抵达目的地的时候,我看到大神的朋友圈发了“有些路段开车的时候脚发软手心出汗,西藏境内竖着危险路段请谨慎驾驶的警示牌,可真不是用来吓唬人的。这是第一次没有轨迹的情况下盲穿,还好顺利到达目的地。”想想这位大神(粤S大叔说要叫帅哥嘻嘻)单人单车独闯西藏,大神从一三年就已经开始走过边坝洛隆这一块了,没想到却在俄西乡的这段路惊吓了一回。
许是最偏远的地方总会给我们带来最美的风光,沿途是极美的。朴实而又低调的村子,老鹰在天空中盘旋。当你眼前的山体变成了成片的红,意味着丁青到了。按照原计划我们是要从丁青去环布加雪山的,而且还要去一个布托湖,但这已经是我们旅途的第33天,疲惫的我们决定略过冰川和湖泊,直奔孜珠寺。
孜珠寺,悬崖峭壁上的寺庙
在藏东,有一座美得震撼人心的寺庙——孜珠寺,第一眼看到孜珠寺的照片魂就已经被它勾走了,脑海中久久不能忘记那幅美丽的画面。我们拐到317国道上就是丁青县了,往西继续行走二三十公里,远远就看到孜珠寺在高高的山顶上,三千年来它一直在高山之巅。
路牌显示岔路口转右就是孜珠寺方向,在山脚下也仅仅只写了12公里路,不过因为大多数是土路、砂石路和弯道,行驶在这样的路上车速总是快不起来的。小司机老刘不停地告诉我们,再转两个弯就能看到寺庙了,三个弯过去了我也终于见到了星罗密布、沿着峭壁腾空而出的孜珠寺。
“孜珠寺不是一般人能去的,除了非常有缘分的人……”来之前一直担心会不会拍到逆光的孜珠寺,那样也许我们就该在山上住一晚,幸运的是下午的阳光正好金灿灿地洒满了整片山头,小小的房子在乱石绝壁中丛生。
车子过了天葬台,继续往前开,在孜珠寺的最右边可以停车的,正前方是木栈道观景台,沿着栈道一直往里走,是拍摄孜珠寺全景的最佳机位。孜珠寺的天葬台,今日就有四具躯壳在此消失,走过藏地无数寺庙,似乎也渐渐看透了生死。
孜珠寺建在孜珠寺山上,我想奇峰怪石、挺拔险峻的寺庙西藏其他地方也有,但是这有着空洞的山峰却是少之又少,连着过去还不止一个空洞,十分有意思。其中有个空洞还架着一个天梯,供人们穿梭在山洞之中,脚踩在孜珠山之巅,感受着佛菩萨的加持。
呆在海拔4800米的观景台上,眼前的孜珠寺光影变幻莫测,耳边缓缓地风吹来,山谷中有着阵阵梵音,与之相遇的这一瞬间,心久久不能平静,孜珠寺绝对是人间仙境!
舍不得离去,当我在飞无人机的时候有个喇嘛凑过来看一眼,不能放过聊天的机会,师傅说他在孜珠寺已经有十几年了,还要学几年才能完成学业。孜珠寺的修行条件看起来十分艰苦,但有时候强大的信仰总能抵得过贫瘠的物质。
卡玛多塔林
卡玛多塔林很容易被人略过,川藏北线上疾驰而过的车辆,想来很少能专门停下来静静地随着当地人转一圈塔林。
我们的司机小刘也是,两次经过塔林都是匆匆而过,要嘛天已经黑了,要嘛已经到了饭点,都来不及看一眼塔林。这一天我们的目的地只到昌都,特地返回来卡玛多塔林。
在317国道旁,能看到一些陈旧的白塔和两个大殿,阳光明媚,大殿上的金顶金光闪闪。卡玛多塔林原名是“曲雅玛”,是“水草丰美”的地方,有许多人围绕着塔林在转经,我们也静静地走向这片斑驳的塔林。边上有许多黑帐篷,想来居住在塔林边的牧民也是很多的。新旧塔林在这里毫无违和,人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这里放牧、生活、转经。
卡玛多塔林经过时间的洗礼、修复在此能看到古老的白塔,这是由泥土、砖石和木条建造而成的塔身,与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白塔是不太一样的,卡玛多塔林的佛塔看起来更像是一座房子。
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塔林密布在这片半山腰上,伴随着它们的是随风舞动的经幡,顽强地在塔边缘生存下来的小草,藏地里一直最爱的蓝天白云,与巨大的玛尼堆,这些玛尼堆既有六字真言也有好看的佛像图案,都值得细细品味。
类乌齐寺,查杰玛大殿
类乌齐境内山势开阔、水草肥美,自驾在路上仿佛一桢一桢的电影里。我想象中的类乌齐寺应该与藏地大多数寺庙一样,有大大的围墙,除了佛殿经堂,应该还有僧舍等其他建筑,可是当车子开到这个镇上,没曾想类乌齐寺就是一个大广场,中间一座查杰玛大殿。
类乌齐寺所属派别是噶举派寺庙,可它却拥有着红、白、黑三色条纹的装饰,这是明显的萨迦派外观。据说是因为类乌齐寺的宗教仪式和学经内容与萨迦派有关系所致,所以类乌齐寺是两种教派、教理并存的混合型寺院。
查杰玛大殿呈正方形,长56米,宽51米,是比较独特的建筑造型,建筑高达30米,最底层是一周的绕寺转经筒,人们在此一圈又一圈地转经朝圣。这座由藏、汉、尼泊尔等相结合的寺庙风格,特别是黑白红三色粗旷而又美丽的线条感,类乌齐寺在我心里就如同桑耶寺的寺庙风格一样的别致。
我们走出查杰玛大殿,每次走过一个特别有魅力的寺庙,我的脑海里总是久久念想着它的细节,那些佛像、那些文物、那些建筑……
昌都,繁华大都市两年前我就到过昌都市,这个城市夜间的繁华刷新了我对藏区城市的认识,时隔两年再来昌都市,它干净整洁、商贸繁荣、配套还很齐全,我想它的繁华程度仅次于拉萨。
旅行小贴士
冬游西藏现在十分火热,藏东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主要是在大横断山脉有非常多的冰川,而且冬天的冰川是最美的,还可以走过结冰的冰湖近距离接触冰川。冬季出行一定要做好防寒措施,羽绒服冲锋衣一样都不能少。藏东行程推荐:拉萨→那曲→比如→萨普神山→边坝三色湖→洛隆→丁青孜珠寺→类乌齐→昌都该行程建议自驾或包车,如果还有时间或精力,可以搜索这两个目的地:布加雪山环线、拉妥夏久寺,也是十分不错的点。进入高原注意事项:1.初到高原当天千万不要洗头洗澡、不要喝酒,让身体先适应高原地区。2.初到高原时,看美景不要过分激动,尽量减少跑跳等大幅度动作,体力消耗尽量少。3.可以提前吃点红景天预防高反。4.在高原上多吃水果蔬菜,高反了放松心情,可以喝点红牛、葡萄糖,多喝热水,如若不停咳嗽或已经发烧感冒几天都没有好,建议立即返回。
谨记念第十次进藏,详细路书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事看着看着就淡了有多少无人能懂的不快乐就有多少无能为力的不舍有些人想着想着就忘了有些梦做着做着就醒了一曲成都道声珍重二货们再见第一段(丙察左):丙中洛——察瓦龙——左贡——然乌(仁龙巴冰川)——波密——林芝——墨竹工卡(思金拉措)——拉萨第二段:拉萨休整第三段(山南线):拉萨——白玛林措徒步(库拉岗日雪山)——色乡(洛卓窝隆寺)——回头路——普莫雍错第四段(亚东+阿里南线):山南——康马——亚东(卓木拉日雪山)——岗巴(曲登尼玛冰川)——定日——萨嘎——仲巴——塔尔钦(冈仁波齐转山)第五段(阿里中北线):冈仁波齐——亚热(错那错)——仁多(昂拉仁措、仁青休布措、扎布耶茶卡、塔若错)——措勤(扎日南木措)——文布南(当惹雍错)——班戈(色林错)——嘉黎第六段(藏东大环线):嘉黎(依嘎冰川)——麦地卡湿地——比如(骷髅墙)——萨普神山——边坝(三色湖)——洛隆(卓玛朗措)——热玉——丁青(孜珠寺)——昌都——白玉(噶陀寺)——新龙(措卡湖)——上木居——冷噶措(贡嘎神山)——新都桥——成都未完待续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