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弥勒寺
2019年12月1日弥勒市避寒第三天,早上来不及自煮早餐的我们一行十人,驾车来到“红烟路”旁边的美食一条街,各取所需,我们几个来到颇具四川早餐特色的快餐店,一根油条一碗豆浆3.5元钱,可口又实惠。早餐后按照导航的指引,来到世界最大的笑佛塑像地——弥勒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句话便是对弥勒佛最好的诠释。他是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因总是一副笑脸和大大的肚子,所以又被称为“大肚弥勒佛”。号称世界最大的笑佛——弥勒佛,位于云南红河州弥勒市锦屏山顶上。车停10元收费的景区停车场,30元的门票,好像淡季60岁以上的游客不用门票,反正我们没有买票。进入锦屏山风景区大大门,顺登1999石梯,便可观看弥勒锦屏山风景区的百年古树、干年梯田,游至山顶,便看到一尊高耸入云、笑口慈开、金光灿烂的巨大笑佛-弥勒佛。笑佛长99.1米,宽24米,高19.99米,在海内外绝无仅有,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弥勒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笑佛。景区因季节的原因,游客寥寥无几,但无论男女老幼、信男信女都很虔诚,烧香拜佛,许下自己的商海成就、仕途发达的宏愿。当然我们也“心到神知”祷告神灵庇佑天下太平,世间和睦。
锦屏后海生态湖
离开弥勒寺顺着山路来到弥勒寺笔背面的锦屏后海,锦屏后海景区和弥勒寺是同一景区,还没有来过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一张门票两处有效。锦屏后海原是一个自然生态湖,四周青山环绕、垂柳拂岸,湖边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村落。因位于锦屏山后,并以“海”字延伸弥勒佛包容之意,故取名“锦屏后海”。锦屏后海以“亲近自然”和“文化体验”为主题,充分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形成了“可览、可游、可居”的生态环境和集“娱乐、餐饮、住宿、观光、茶品生产”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
弥勒可邑小镇
离开锦屏后海景点,驾车迂回在云南特有的山地之间,来到距离还有2.2公里的可邑小镇山门前,保安示意调转车头进入停车场。原来这里是“游客中心”,购票进入走近道,不购票就得沿公路步行2.2公里。40元的门票和步行2.2公里,我们选择步行。走过山顶白色老虎雕塑的虎啸山林景区,一路上坡来到可邑小镇村口。
可邑小镇午餐
进入弥勒市的可邑小镇,就必须得尝尝这里的本地特色美食。几番寻找,可邑彝族博物馆旁的可邑民族餐厅吸引了我们,号称吃遍云南特色菜,不如彝家八大碗更是刺激着我们的味蕾。进入餐馆我们选择八大碗280的风味套餐,叫上彝人包谷酒,品尝到了彝族众多的风味美食,体验了阿细人原汁原味的饮食文化。
观光可邑小镇
可邑,彝族阿细语意为“吉祥快乐的地方”。景区掩映在森林之中,青山环抱、空气清新、风景宜人。可邑景区共有原住民193户730人,彝族支系阿细人占99.6%,是世界十大名曲“阿细跳月”的发源地,也是阿细创业史诗《阿细先基》最盛行的地方,阿细跳月、阿细祭火、阿细斗牛、阿细摔跤等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具特色,是享誉海内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的故乡,先后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森林旅游示范村”“民族团结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走进可邑村,整个可邑景区远望群山环抱、林木布阴、万木葱茏,近看老树擎天、石壁如屏、百鸟婉转,自然生态和谐,天造景观奇特,让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陶醉于这一片神秘的“吉祥如意之地”。进入村内虽未在阿细跳月广场体验观看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阿细跳月》大型歌舞表演;在非遗传承四合院领略浓缩着阿细文化精华的《阿细的先基》演出。但领咯到彝族传统民居、民族文化民的古朴,感悟到古老纯朴的民族风情。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