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北欧追光之旅第一站 赫尔辛基城市篇 https://you.autohome.com.cn/details/231042#pvareaid=2174305北欧追光之旅第二站 来自圣诞老人村的童话故事https://you.autohome.com.cn/details/231198#pvareaid=2174305摄影器材:Nikon D7000+坚果1代手机主要费用:罗瓦涅米 - 凯米火车票7.5*3欧元 凯米 - 基律纳车票3.3*3欧元+395*3瑞典克朗 凯米 梅里霍维酒店 120欧元 基律纳 spis hotel 926瑞典克朗 纳尔维克 斯堪迪克酒店 1049挪威克朗 Abisko 民俗和狗拉雪橇活动 (250+90+1600)*3瑞典克朗 租车 3179人民币
芬兰冬季很冷,但VR列车对旅客的关怀备至让人心暖
从这一站开始我们一行人可以说每天挪一个地,从芬兰经瑞典穿越到位于北极圈著名的挪威极光观赏城市特罗姆瑟,整个穿越过程经历了火车,大巴,自驾三种模式,也算是给我们这趟北欧追光之旅带来更为丰富的穿越体验。从罗瓦涅米我们先搭芬兰铁路集团VR火车前往位于波罗尼亚湾北岸的凯米。芬兰铁路是一家有着150多年历史的国营企业,在集团下芬兰铁路可谓是四通八达,东可去俄罗斯甚至中国,北可去北极,西可直达波罗的海海岸。像这次我们去凯米的火车便是一辆双层快速列车,白底配草绿涂装代表着芬兰境内广阔的森林和繁多的湖泊,更令人觉得有趣的是,列车还装扮有卡通猫形象的图案,难道这就是传说中VR的形象代言人。
时至芬兰的冬季,列车还专门设有滑雪器材的存放点。考虑到北欧有着世界闻名的滑雪场,这样的配备也不令人意外了,反而多了更多的理解和对VR列车的好感。要不是我们一帮南方人对滑雪一窍不懂的话,说不定真的会考虑带上滑雪板去刺激一番,不过这个草我心中默默地种下了,至于何时拔草就期待天时地利人和的那一天吧。
让我更加对VR佩服的是,列车上还设置有专门的儿童游乐区,虽然游乐设施看起来比较简单,不过对于带娃出行的家长们来讲,可以让娃沉浸在儿童乐园世界里总比无聊打发旅途时间来得更符合家长们的心意。
至于列车乘客区,其实和我们现在的高铁二等车并没有太多区别,可能唯一的不同就是VR列车左右侧都是2人座,并在车厢里提供wifi及电源插口,方便旅途出差时工作娱乐两不误。
VR列车的厕所间更像是飞机上的模式,除了该有的配套设施全都提供外,整洁、卫生让我对芬兰的列车好感倍增。在国内查资料和攻略时,就有人提到如果不是很赶时间的话,坐VR列车可能比坐飞机体验更好。这次两段VR体验(赫尔辛基——罗瓦涅米、罗瓦涅米——凯米)让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在列车车厢的前后区提供了休息区及行李存放区,有的存放柜还配有钥匙,可以寄存一些重要的行李或者物品。当然这种做法也要因国情而定,像芬兰这样的国民素质普遍很高的国家,根本不用担心柜子被占为己用。
芬兰最后一站凯米,一座小而精致之城
虽然VR列车速度快车内乘坐舒适,但依旧抵抗不了我们要去与寒冬气温拥抱的快感,1个多小时的迅速转移把我们带到了波罗尼亚湾北岸的凯米这座边境小城,这里的建筑风格退去了罗瓦涅米圣诞老人村童话般的场景,虽然依旧有一些木质结构的房屋,但大多数还是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把我们从童话王国带回了21世纪。
也许是北欧是世界公认的高福利国家这里的人民有着很长的年假,也许是这里不是首都赫尔辛基或者圣诞老人村这样旅游小镇人口密度稀少,也许是我们抵达这里的时间不对大家都在办公楼里上班等等,在这座小城里要遇见个人都是一件很新鲜的事。对于看惯了国内到处都是人头传动的景象,这样的情况我们还有点不适应。
凯米因这里有凯米湖而闻名,不过在冬季时节,湖面早已被冻上厚厚的冰层并且被大雪覆盖,要不是这里有还能看到几艘船和沿湖的堤坝的话,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抵达了凯米湖边。
自从湖面结上了厚厚的冰雪之后,这里其实真和陆地没啥区别,甚至有人为了抄近道直接踩着脚踏车穿湖而过。巡逻的警察也来到在湖面上似乎在和凿洞钓鱼的渔民聊聊今天他的收成状况,要不是我们时间有限,我也想去那边看看他到底怎么钓鱼的。
凯米虽然城市不大,人口也只有3万人,但城市的功能结构还是做的相当完善的,每天都有扫雪车将路面的积雪清除干净以保证城市交通顺畅,路基两侧的积雪明显被抬高了很多,看来不到春末夏初,这里永远就是一座冰雪王国。
警察叔叔大概和渔民聊完了,继续骑车执行他的巡逻任务。迎面走来一对母子,看装扮应该也是和我们一样到此一游的性质。另外在冰雪路面上大家有没有发现并不是除了雪就是冰,还有一粒粒小石子,通常在扫雪车清除积雪之后,后面跟着装满小石子的货车就会把小石子洒在路面上,用来增加车辆行驶和行人走路的阻力,也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抓地力。
北欧地区普通人家的用车都会采购像沃尔沃这样的北欧汽车品牌,除此之外像雪铁龙,大众,雷诺这样的欧洲汽车也能经常遇见,美国汽车和日系品牌就很难觅得踪影,看来欧洲地区的人民还是中意于Made in EU的汽车产品。
在凯米城附近有一座承担了芬兰北部2/3地区电力的伊索哈拉水电站,按理说凯米电力资源并不紧缺。不过我还是在凯米湖对岸发现了好几座风力发电设施,凭借着地处于凯米河河口、波的尼亚湾顶地理位置,在秋冬季节可获得丰富的风力资源,才造就了这些风力发电站的诞生,为芬兰北部地区电力添砖加瓦。
因为另一家赶着去参加破冰船活动,所以与他们告别之后,我们继续用脚印的方式将凯米小镇兜完。整个小镇楼房基本不超过6层,这就让那个尖顶高耸的教堂很是醒目,在很远的地方就能望到它。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发达国家正在面临的严峻问题,芬兰当然也被这个问题所挑战。在科技高度发达的芬兰,一位老人“驾驶”着特别的购物老人车在雪地上缓缓前行,从结构上来看就是在购物车做了改装,真是佩服芬兰人民的智慧。
这座粉红墙面满满少女心的教堂建于1902年,并且命名就叫凯米教堂,它也是一座哥德式教堂。它也是凯米小镇上唯一一座教堂,但很不凑巧的是,我们抵达的时候教堂内部并没有开放,也不清楚什么时候才能入内,可能只是在礼拜的时候才对外开放。
凯米教堂外面还竖立着两尊雕像,只是下面的芬兰语我看不懂,问了度娘也查询无果,那也只好心中默默瞻仰一番。
一圈逛下来我们已经来到了明天前往瑞典的汽车站,其实这里只是个公交车站,明天需要先在这里乘坐70路公交抵达芬兰与瑞典边境Haparanda后再坐6个小时长途大巴才能抵达瑞典第一站Kiruna(基律纳),所以明天一天基本上都是在路上。
很快天色又黯淡了下来,路上开始有私家车了,是不是这里上班族们到点下班了?冬天极圈附近白天时间也就4-5个小时,这样的上班制度我开始有点羡慕了。
偶遇一辆越野摩托车,并且已经换装了雪地胎,以保证在这个季节通行的安全。对于这个季节还用它通行的车主表示佩服,即便外界没风力的情况下,开动起来冰冷的空气穿堂而过,这种滋味相信北方的同学一定是刻骨铭心了。
中国有句话说“高手在民间”,这句话同样在芬兰适用,外墙的涂绘给这座冰冷的城市带来更多的神秘感和探寻冒险的求知欲。
一辆不知第几代的老捷豹XJ在凯米下雪的夜晚散发着诱人的味道,从车身上的积雪大家也知道我原本想在今晚凯米湖上观测极光的计划彻底成为泡影,那就早点洗洗睡下吧,明天有大段时间都在赶路。
进入比芬兰慢一个时区瑞典,一路美景相伴
按之前所说,在凯米乘坐70路公交车30分钟便可抵达位于芬兰与瑞典交汇的Haparanda换乘长途大巴。需要注意的是,进入瑞典之后时间将拨慢1个小时,在Haparanda长途站有两个分别对应瑞典芬兰的时钟提醒过往的游客。
因为购买的长途大巴还有1个小时才发车,所以趁着这个间隙在车站外无目的逛逛看看。这座雕像是不是寓意着在芬兰瑞典边境有一座代表两国友谊之桥的意思?不过我放眼看了一下四周,并没有发现有什么桥。
瑞典边境上的国门,真是简约到可以直接忽略的地步,更大程度上只是一个象征,随着申根协议的生效,申根国家之间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边境的含义,更像我们国家省与省之间的关系。
这就是Haparanda长途汽车站,规模同样不能和中国大城市里的长途汽车站相比,不过在管理方面,北欧国家还是有他们的一套先进方式,所以整个长途站内外环境不错,次序井然。
至于长途大巴,倒是和国内差别并不大,底下是行李堆放位置,上面是乘坐区。
接下来便开始了我们长达6个小时的长途穿越,不过幸好一路上车窗外的景色美不胜收,让原以为很无聊的长途长途穿越有了美景相伴也算让眼睛饱餐一顿。
中途休息期间我还意外发现了一个简易雪橇,我想这应该是哪个父亲给自己的孩子所做的雪地通行雪橇,娃坐在雪橇上面的椅子上,父亲拉着他或者推着她去上学去看电影去吃饭…
接着大巴重新上路,我们继续着一路白雪带给我们的恩赐美景。
租车遇到了小插曲,人品爆发看到了传说中的欧拉女神
几乎一整天长途大巴穿越,终于在夜幕之下抵达了纪律纳,之后洗洗刷刷的事也没啥可以多说的,只待明天去提车,从此开始真正的自驾行程。不过虽然当时在租车店提走了它,但不幸的是之后车辆失去了助力转向之后更是连电力系统都坏了,把我们抛在了路上,只好叫来了救援把车重新拉回租车店,然后租车店换了一辆更新的凯路威,这让我们惊喜万分,毕竟车况更好让之后的自驾行程变得更有乐趣和信心。虽然说车坏了是件不幸的事,但万幸的是车坏的时候我们还在基律纳,所以返回租车店换车还是相当及时,如果抛在了挪威的话,我想我们只能呵呵了。
人不够帅,大家凑合滴看吧,当时雪把这辆车盖得严严实实,好在我们有经验,先解锁认清哪一部车,不然扫了半天雪发现租的车是旁边的话就悲催了。
上车架上导航,我们出发了。自驾的第一站是前往瑞典Abisko“老爷爷”处,一方面是在那里休整一晚,另一方面我们在“老爷爷”预定了狗拉雪橇的活动。
在错过了圣诞老人村观测极光的最佳时刻之后,抵达凯米湖时天气状况不佳,所以我一直惦记着夜晚看极光的事情。在咨询了“老爷爷”他们之后,被告知这几天天气情况都不利于观测极光,要么有雪要么多云,但我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在“老爷爷”那晚独自穿上了保暖衣保暖靴子杠上三角架半夜11点前往Abisko托纳湖去碰运气。起初湖面上还是聚集着很多来此碰运气的人,大家都在湖面上寻找自己的位置随时准备记录下那美妙的一刻。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到了凌晨1点左右,大部分人都失望而归,我是可能在湖面上继续等待的唯一一个了,虽然言不放弃,但心里还是还是没底,就在这个时刻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原本乌云密布的天空突然在拖纳湖上空打开了一个空洞,然后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繁星点点,再然后那一道绿色神奇之光就越来越清晰,在激动万分的时候,我差点忘了用相机记录下那一刻的瞬间华彩,好在最后还是拍到了两张呈像效果还不错的照片。虽然整个过程不足半小时,天空又被云层给盖住,虽然极光的亮度及爆发程度也远远没有很多网上照片上那么奇异多彩,但对我个人而言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差不多我凌晨两点半才回到“老爷爷”住处,虽然心情依旧激动,但此时的眼睛就像这张照片一样已经困得不行了,直接放下设备,脱下衣服倒床就睡。第二天狗拉雪橇的活动因为特殊原因,我也无法进行拍照,而“老爷爷”家的摄影师提供的相片也不知道在拍点什么,脸都是模糊不清的,想想还是不放进来了,大家脑补6、7、8只哈骑士拉着你在雪域里穿行10公里,一路下来我已经浑身汗流浃背,更不要说狗狗他们气喘吁吁了,10公里的活动还是对狗狗有点虐了。结束了“老爷爷”家的活动之后我们继续自驾上路,穿越过瑞典进入了挪威。
匆匆别过瑞典,挪威峡湾水墨画等着你
在正式进入挪威峡湾前,车行所至的画面都是这样的。群山峻岭都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只露出一些高大植物的踪影痕迹,一座孤独的小木屋似乎是与被寒风肆虐下的植被们一起期待来年春暖花香的那一刻。
在翻越瑞典挪威接壤的山脉之后,我们便行至在犹如中国水墨画卷一般的挪威峡湾,白雪与星星点点黑色植被让水墨画的既视感更为强烈。
峡湾的倒影犹如被打翻的墨汁将让整个画面美的有些不真实。
依旧是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挪威峡湾的海面在冬季依旧是不会冰冻,画面感和凯米湖上的景色判诺两人。
但在峡盘旋在峡湾的路面上,冰雪还是相当严重,再加上我们租的是一辆9人座的凯路威,即便有雪地胎的帮助,我依旧时刻提醒自己速度不能太过,正常60多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是能够保证在每个入弯点可以把速度放慢到安全进弯和出弯,毕竟出来旅游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安全。
最后我们抵达了挪威峡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特罗姆瑟,并与朋友家人一起共度了中国传统佳节——春节。想知道我们如何在特罗姆瑟过得春节,请大家继续锁定北欧追光之旅第四站——领略“北方巴黎”之美。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