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里是距离兰州市最近的草原,只有一百三十多公里,世代生活着藏民族,饲养的牲畜是天祝独有的白牦牛,这个民族,还被称为华锐民族。最近在天祝县乌鞘岭下发现了唐代吐谷浑王族成员墓。 提起甘肃的天祝藏族自治县,乌鞘岭,可能好多人都不知道,但是河西走廊你一定知道,天祝县属于武威市,与兰州市的永登县相连。天祝县是从兰州通往河西走廊的一个天然屏障。 乌鞘(shāo)岭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中部,属祁连山脉北支冷龙岭的东南端。为陇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也是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分界线,也是东亚季风到达的最西端。东西长约17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主峰海拔3562米,年均气温-2.2,志书对乌鞘岭有"盛夏飞雪,寒气砭骨"的记述,是古丝绸之路上河西走廊通往长安的重要关隘。 我在天祝县的游记就从这里开始。
乌鞘岭国际滑雪场
乌鞘岭国际滑雪场位于天祝藏族自治县县抓喜秀龙乡永丰村双岔沟组,是由天祝县煜翔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具有国际标准的大型滑雪项目。项目区紧邻G30高速公路安门出口。冬季滑较期长。 中文名称 乌鞘岭国际滑雪场 外文名称Wushaoling International Ski Resort 地理位置 武威市天祝县 占地面积 1353亩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著名景点 马牙雪山。这里是一家大型滑雪场,冬季我没有来此滑过雪,夏天路过进去参观一下,也还不错。有蒙古包,有游乐场,还可以射箭,有个窑洞式宾馆,可以住宿,可以就餐。
天祝乌鞘岭长城
永登县和天祝县都有很多长城遗迹和烽火台,这处长城一直从山脚下,延伸到山顶。我驱车前往,看个究竟。 乌鞘岭长城 位于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镇乌鞘岭段。乌鞘岭为祁连山系有名的大山之一。汉长城位于明长城东部,始筑于汉元狩三年(前120),为夯土板筑,因长期自然风化基本被毁,沿线烽燧墩绝大部分成为馒头状。中文名 乌鞘岭长城 地理位置 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镇乌鞘岭段 建筑时间 前120 朝 代 汉明长城则大部分保存较好,筑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墙体均系夯土板筑,基宽约2.5至3米,高约2.5至6米。..**
抓喜秀龙草原
在这高原之上,远处高山上的雪水融化的溪水滋润着这片草源,名曰抓喜秀龙。近年发展成旅游景点,可以吃饭住宿。 抓喜秀龙草原地处乌鞘岭-歪巴郎山-代乾山及马牙雪山之间的金强河谷,及其支流的狭长地带,海拔在2878-3425米之间,地势比较平坦,草原广阔,牧草丰富,山水宜人。 抓喜秀龙草原属高寒湿润气候,粮食作物以青稞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籽等。畜牧业以高抓喜秀龙草原山细毛羊、白牦牛为主,是天祝重点牧区之一。这里有宋、元时期的马营口沟大营盘古城和代乾古城遗址,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文名称抓喜秀龙草原行政区类别天祝藏族自治县 地理位置距县城40千米著名景点柔旦尕擦寺抓喜秀龙乡位于县城西北38公里处,东北靠安远镇,东连打柴沟、炭山岭二镇,西接青海门源县,北依哈溪镇,面积459.2平方公里,有农牧户1087户4588人。其中藏、土、汉、满、回等少数民族占64%。乡政府驻抓喜秀龙滩。抓喜秀龙,藏语,意为吉祥富饶之沟,为清代五世命名。建国前属永登县天祝乡所辖,建国初属天祝县自治区第7乡。1952年为永丰乡,1958年成立抓喜秀龙公社。1966年抓喜秀龙公社改为永丰公社,1966年 永丰公社并入乌鞘岭公社,1983年4月成立抓喜秀龙乡。现辖代乾、红圪塔、南泥沟、炭窑沟、永丰5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
武胜驿石家滩度假村
仲夏时分的石家滩,放眼望去,遍野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和怒放的格桑花。山原上,民间艺人唱起了动听的原生态“花儿”,吸引游人侧耳聆听。这里,凉爽怡人的气候吸引了无数的观光客,永登县武胜驿镇石家滩渐成近郊游的一处“避暑胜地”。 永登县武胜驿镇历史文化悠远厚重,辖区内曾出土过国家一级文物。石家滩是一处典型的民族风情区,水草繁茂,森林茂密,吸引了很多人来此避暑度假、体味民族风情。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