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杰拉什罗马古城遗址位于约旦安曼市以北50公里处,它是世界上保存完好的古罗马城市之一。它被称为中东的庞贝,有“罗马之外的罗马”的美誉。有资料称,公元前1600年时,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并繁衍生息。到了公元前65年,罗马将军庞贝占领了杰拉什,并按照自己的风格,修建了神殿、庙宇、音乐厅、剧场、角斗场、赛马场等,此后,尽管古城风云变幻,先后经历了拜占庭、阿拉伯王麦叶王朝和阿巴斯王朝的更迭,几度盛衰、几多扩建,但罗马建筑风格基本维持不变。
随着古罗马帝国的崛起,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最鼎盛时期,杰拉什作为其向外扩张的战略据点。杰拉什是罗马远东地区最大的一个城市、中东四大名城之一。哈德良是罗马帝国最发达和最繁荣的时代的第三位皇帝。公元129年,为了迎接哈德良皇帝的来访,杰拉什人专门在城市南门外兴建了一座雄伟的凯旋门,命名为“哈德良凯旋门”。
随着占领者的更迭,杰拉什古城经历了盛衰交替、兴亡跌宕,尤其是几次强烈的地震给杰拉什致命的打击,城市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居民逐渐迁徙离去,古城荒废了。12世纪十字军东征,将废旧的杰拉什城内的许多建筑拆去修建碉堡。十字军失败溃逃后,杰拉什也成为“失落之城”,到处是四处散落的大石块和一根根直插云霄的大石柱,之后黄沙侵袭了这里,掩埋了一切,杰拉什销声匿迹于历史的长河。
1806年有个叫欧里赫的德国旅行家来到这里,偶然发现了这座地下古城。但直到1920年之后,经考古队慎重的考古发掘,杰拉什古城才得以重见天日。古城遗迹近年得以逐渐恢复,成为了约旦最具影响力的旅游景点之一。下面就随我一起去看看这座在沙漠中沉寂千年的罗马古城吧!
先讲一个小插曲。首先必须承认约旦人民十分好客!其次是他们对中国游客有着锲而不舍的热情。一走进小市场,摊贩见我们一群亚洲长相的游客,立刻就迎上来,并朝我们喊:“你好!”接着就跟在我们后面嘘寒问暖,聊个不停。
古罗马竞技场
进入哈德良凯旋门后,左手边就是古罗马竞技场。这是当地贵族和军民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杰拉什面积最大的建筑,大约长260米,宽50米,十部马车同时驰骋绰绰有余,赛马场三面是巨石垒起的阶梯看座,可容纳1.5万人。你看那与凯旋门同侧的一面,竟然有十一道拱门,可以想象当年赛手从此门驱车而入,尘烟滚滚的比赛场面,交织着震耳欲聋的人嘶马鸣,那是何等的热血贲张和扣人心弦。
古城的南城门
出了竞技场,踏着雨后湿滑沙土路,远远就可以看到建于公元四世纪的南城门。从这里开始才进入到古城里,也是从这里开始买票进入古城。
宙斯神庙
杰拉什最早起源的是希腊文明,不得不赞一下罗马人,在占领这里以后,文化上采取了包容和发扬的态度,按照当地人的信仰建起了希腊主神宙斯神庙和位于北门的阿尔忒弥斯(月亮女神)神庙。从仅剩的残垣和高耸入云的石柱上不难想象当年的建筑是多么的巍峨壮美。导游带着我们向左拐先参观了宙斯神庙。宙斯神庙修建于162年,分为宙斯神庙和宙斯神殿两部分,分别坐落在高低两层的大平台上,神殿区在低的一层,现只剩下马赛克地板和矮墙,神庙区在高的一层上,与神殿区有台阶相连。站在这里视野开阔,可以俯瞰从广场到罗马大街的大片地区。
南露天剧场
宙斯神庙的隔壁就是南露天剧场,它是约旦现存三个罗马剧场中最大的一个。呈露天半圆形,有一个堪称豪华的舞台,三面是层层凹陷的的阶梯式看台,容纳观众3000余人,这种凹陷形的剧场有着完美的回声效果,据说舞台上的声音可以清晰地传递到每个角落。可叹2000年前罗马人就懂得利用声学原理巧妙设计,不禁为他们的聪明才智点赞。这个剧场至今仍在发挥余热,约旦的一些大型文艺演出和音乐盛会都在这里举行,世界歌王帕瓦洛蒂和卡雷拉斯都曾经在此一展歌喉。从1981年开始,每年杰拉什艺术节也是在这里举行,我国也有派团来参加艺术节。
椭圆形的罗马广场
杰拉什中心位置是一个椭圆形广场,始建于古罗马时代,后期又进行拓建,但留下了年代的痕迹。广场的地面由同心圆方式排列的石板铺成,古罗马时期的石板路斑驳凹陷、块头较大,扩建的部分则比较工整。广场中心以前建有灵动的喷泉,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根石柱。广场四周的64根爱奥尼克石柱如竖琴琴弦般优雅的环形矗立,最后又呈漏斗状整齐排列向北门延伸,使整个古城显得格外气派,富有情调。广场的周围建有边廊供人行走。广场是以前古城聚会、狂欢和集市的重要场所,现在一年一度的夏季文化节也在这里隆重举行。椭圆广场南端连接着宙斯神庙,北端连接着卡多大街。
卡多(Cardo)大道
豪华气派的科林斯式石柱从广场笔直地延伸至北门,构建起著名的罗马大道,又称“列柱大街”和“加冕大道”。大道两侧是密集的建筑,布局着各式教堂、市场、水神殿、公共浴场、阿尔忒弥斯(月亮女神)神庙、小型剧场等公共设施,虽大多破损严重,但从残垣断壁中依稀可见当年的雄姿。“千柱之城”有这么多的石柱,据资料说风格有科林斯式的,如宙斯神庙和卡多大道。还有爱奥尼亚式的,如椭圆形的罗马广场。科普一下,科林斯式的石柱,实际上是爱奥尼克柱式石柱的一个变体,两者各个部位都很相似,科林斯式的比例比爱奥尼克柱更为纤细,只是柱头以毛茛叶纹装饰,而不用爱奥尼亚式的涡卷纹。呵呵,不信你去向林徽因他们两口子求证吧
其他掠过的景点
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导游一直在催,让我们往回走。据介绍再往里面走还有阿尔忒弥斯(月亮女神)神庙、水神殿、大教堂、北露天剧场、西浴池等等遗迹。我们只能匆匆掠过了,很是遗憾。
观感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的:“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动容。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拨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很可惜杰拉什这古罗马城池遗址没有申遗成功,据说是因为在修复古迹的时候用了现代的化学粘合剂。不过眼前这古城杰拉什气势恢宏,柱廊丛丛,神殿屹立俨然一古罗马帝国的缩影再现,令人印象深刻,不枉此行。(完)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