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关于雷州半岛
其实很久之前就想写写关于雷州半岛的游记了,但一直没做好准备,借这次半命题作文的机会,就先做个练笔吧,写得不好的地方,还望各位大咖多多拍砖指点,先在此谢过各位了! 雷州半岛,地处中国大陆的最南端,是这只亚洲雄鸡矫健有力的大腿,同时也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合称中国三大半岛,这三大半岛在近代历史上都是有着相似的命运的,在那段列强入侵中国的岁月里,这三大半岛都曾经被列强侵占——辽东半岛先是被俄国占领,后被日本占领;胶州半岛则是德国人强占;至于雷州半岛,则是法国人占据:1899年11月,法国与清政府签订《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雷州府遂溪县、高州府吴川县两县所属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间的麻斜海湾(今湛江港)划为法国租界,统称“广州湾”。 再将历史的年轮往前推动到二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雷州半岛的徐闻港和雷州港就已经是当时雷州半岛两个主要对外贸易港口。徐闻港位于今雷州半岛南端徐闻县 ,是秦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雷州港位于今雷州半岛中部雷州市 ,秦汉以后取徐闻港而代之 ,成为雷州半岛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雷州半汉代的雷州半岛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是当时闻名全国的采珠业和商贸业十分发达的地方,也是海外交通和对外交往十分频繁的地方,其政治经济地位非常重要。两汉朝臣因获罪而流放合浦,实开唐宋名贤谪迁雷州半岛之先河。雷州半岛扼琼州海峡的咽喉,不仅是汉朝控制海南岛的关键所在,而且是汉朝对交趾等地实施有效管辖的关键所在,其战略地位亦十分重要。 虽然近代以来,雷州半岛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导致雷州半岛的本土文化也渐渐不为人知,许多古迹文物亦是明珠蒙尘,弃之一隅,就连雷州半岛上的本土新生代,也对自己家乡的历史所知甚少,对北上广等大城市的了解都要远远超过对雷州半岛的了解,实在是令人叹息,本土文化的传承一直处于一种青黄不接的尴尬处境。 为了更好地了解雷州半岛的历史文化,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一家大小也陆续去参观了一部分雷州半岛现存或修复的遗迹古建景点,让我们对这些景点在雷州半岛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在我就用一部分照片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吧,也作为我2019年旅行的一个总结。
硇洲古韵
硇洲岛,位于雷州湾东部海面,面积56平方公里,四面环海,孤悬海上,地势险要,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硇洲古称硭洲,宋末皇帝赵昺在岛上登基。升格为翔龙县后,始改硇洲。 硭洲虽改硇洲,但民间仍两地名共用。高雷地区现存最早一本明朝万历年编纂的《高州府志》,《记事》中仍用硭洲地名。据说,直到清道光皇帝品尝硇洲鲍鱼后才钦定硭洲为硇洲,成为稳固地名。硇洲籍的广东福建水师提督总兵窦振彪朝贡硇洲鳆鱼(即鲍鱼),道光吃后有如梦初醒之感,极为欢喜,遂问产地。窦回复说产自硭洲,民间俗称硇洲螺鱼。又是硭洲又是硇洲把皇帝弄糊涂了,后方知是南宋赵昺帝立国的翔龙府,便钦旨把硭洲定为硇洲纪念宋皇。从此,历代编纂的《辞源》及编著的史书,开始正式出现硇洲地名。由此推测,窦振彪贡鲍,道光定硇洲名,也许确有其事。“硇”字也成了中国汉字的独特字,连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没有北京、上海的地名组词,竟独一无二有一个硇洲地名条载。 硇洲岛现在也是湛江八景之一,名曰:硇洲古韵。从湛江市区到硇洲岛有两种方式:一、公交车。1、可以搭乘公交车1、2、12、14、24、30路车到霞山分站下车向东面海边(海滨公园)方向步行300米左右,投币2元,另外22路车到霞山延安路站下车也可以向东面海边(海滨公园)方向步行300米左右,投币2元。2、在长堤车站坐直达东南码头的班车到达东南码头,票价15元/人。3、在东南码头坐水上巴士(票价11元/人)或汽车轮渡(票价8元/人)均可到达硇洲岛,上岛后可以租电瓶车或乘坐三轮摩托车到各景点游玩,租电瓶车80元/辆.天,三轮摩托车根据景点距离,80-150元不等。二、自驾根据导航直达湛江东海东南码头,然后搭乘汽车轮渡到硇洲岛,七座以下小车62元/辆(含司机费用,乘客8元/人另购),上岛后可以沿环岛公路到达各景点。
第一站:津前天后宫
硇洲津前天后宫,还以文物众多而闻名粤西。明朝万历三年,雷州推官顾以锡为报天后显灵庇佑他在硇洲海面战胜海盗之恩,在津前天后庙前建石牌坊一座,上面书刻“海不扬波”4字,留下了一段美好的佳话。清朝道光年间,硇洲振威将军时任福建水师提督窦振彪,也专程献上产自福建的石雕狮子,安坐于庙前以酬谢天后庇佑神恩。同治年间,半岛吴川状元林召棠亦专门亲临硇洲,书题天后宫匾额。 天后宫也叫妈祖庙,妈祖是中国东南沿海渔民供奉的保护神,硇洲岛民众十分信仰妈祖,每逢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津前天后宫都要举行盛大祭典,岛上渔民必行斋戒,以示对妈祖的崇敬。
第二站:宋皇井
宋皇井相传是宋端宗兵退硇洲岛时留下的。当地人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宋皇井来历的传说。 《宋史·二王纪》有载:“景炎二年三月(1277年)罡硇洲。四月,罡殂硇洲,众立卫王昺为主,升硇洲为翔龙县”。1275年,元军挥师南下,攻破南宋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将臣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等文武百官及十万士卒,护送年仅11岁的宋端宗和其弟卫王赵昺,避元兵追杀,1277年3月,从东南沿海逃亡到硭洲岛。正当他们人困马乏,饥渴难耐的时候,宋端宗在睡梦中看到南海龙王朝他走来对他说:“陛下,离您十步之处便有不断之泉,就此掘井可解兵马之困。”龙王话罢便飘然消失了,端宗顿时醒来,只见他的赤马正在龙王所指之处用蹄子挖土,便当即命人就地掘井,不久果有源源不断的清泉冒出,由此,解救了宋端宗和他的几万人马。宋皇井也因此叫“马蹄井”。现今在这眼古井的旁边有两个村子,一个叫宋皇村,一个叫赤马村,也因这个传说而得名。 传说难免神化,但历史上这口深沉而寂静的古井,却见证了一度繁荣的大宋皇朝在这个荒芜的小岛上留下的最后足迹。
第三站:窦振彪墓
根据窦振彪墓碑上内容显示其共有三名後嗣︰孝男窦熙,福建候补知县,赏戴蓝翎;义子窦壮龄,候补营千总;孝孙窦继光,五品廕生。还有一名侄子窦壮怀,署硇洲营都司。光绪十四年(1888 年)官方纂修的《吴川县志》,里面有如下记载︰窦熙,以父振彪恩廕知县,署泉州府同知;窦壮龄,振彪子,松山营参将;窦壮怀
第四站:硇洲灯塔
硇洲灯塔是世界三大灯塔之—,与伦敦灯塔和好望角灯塔并称为世界三大灯塔,而该灯塔也是世界目前仅有的二座水晶磨镜灯塔之一。硇洲灯塔建于塔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广州湾法国公使署主持设计和建造,而承包和主持该塔建筑工程的则是硇洲岛名工匠招光义。历时三年,至1903年竣工。建此塔之前,这里已有一座石塔。元代名儒刘耿阳曾登石塔作诗抒怀:“卓耸奇观障碧川,势吞宝丽与云连。几来高处抬头望,撑起高凉半壁天。”硇洲灯塔建成后,主要作为法国军舰和沿海商船进出广州湾、湛江内陆的航标灯塔。1945年,中国收回硇洲灯塔管理权。
硇洲岛上的景点,除了上面介绍的几个之外,还有翔龙书院、那晏海石滩、海龟城等景点,另外据说硇洲码头的夜景也是很不错的哦,现在来硇洲岛旅游的除了省内的游客外,还有不少北方的内地游客,这部分游客一般是岁末年初的时候过来,一来可以避寒,二来可以品尝美味海鲜,硇洲岛周边的海域盛产龙虾、鲍鱼等名贵海鲜,告诉大家一个秘闻:当年尼克松访华,品尝的鲍鱼就是硇洲鲍鱼哦!可见硇洲鲍鱼已经达到了国宴级标准食材,在国内,硇洲鲍鱼和大连鲍鱼可是齐名的哦,喜欢品尝海鲜美食的朋友可以过来享受一下美味的海鲜大餐了!岛上有民宿,要过夜的话可以登岛之后向岛民打听,沿街也有住宿的招牌,很好找。如果之前已经有民宿老板的电话,登岛和离岛的时候,还可以让老板接送一下。硇洲岛上的民宿都是岛民自家的房子,条件相对简陋一些,不过这种简陋也更有岛上原始风味,不是吗? 作为中国著名的渔岛游览胜地和最大的火山岛,硇洲岛见证了南宋王朝的覆灭,在中国历史记下宋元两朝交替最后一笔,原来默默无闻的硇洲,也因此备受史学界关注。到硇洲岛旅游,既可品尝美味海鲜,又可了解一段历史岁月,还可以享受喧嚣闹市里稀缺的宁静与休闲,放飞压抑已久的心情,让身心彻底融入这片蓝天大海,这不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吗? 硇洲岛旅游推荐指数:★★★★★ 游玩时间:1~2天 门票:无
下面来几张硇洲海上风光,对了,在硇洲岛上拍日出日落都很好看,喜欢摄影的朋友怎么能错过这里的风光美景呢?
邦塘古村
雷州邦塘村位于中国历史名城雷州市西郊,古称石奇村。邦塘村历史悠久,早在明朝中期,邦塘村李氏始祖李德重从鹿洲岛(现湛江东海岛开发区东山镇东头山)迁居此地,至今二十三世,历经四百多年。邦塘村分南北两个自然村,同是李氏家族的后裔居住,现有3500多人。 邦塘村距二0七国道仅百米,东距雷州古城不足5公里,南距粤海铁路雷州火车站2.5公里,从湛江市区出发,自驾前往邦塘村非常方便,沿雷湖快线可以直达雷州城,也可以经湖光快线和沈海高速直达雷州城,两条路线相比,个人认为走高速会好些,雷湖快线部分路段容易塞车。邦塘村距离雷州汽车总站不远的,导航能准确找到。
邦塘村现有一百多座古民居,可以说是一座古民居博物馆了,对古建筑有兴趣的朋友一定要趁早到这里来看看,毕竟这些古民居都早已历经沧桑,以现在的维护条件,是无法让这些古民居永留人间的,说以说这样说有点残酷,但这也是事实。 邦塘村的古民居大部分集中在邦塘南村,由四条巷道连成一体,现保存较好的有“中和”和“谦让间”两条巷道。
在邦塘古民居最具特色的是李云龙的家宅。全宅以“回字形布局”,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共72间房子。按清朝的例律,近于王公府第的规格。李云龙的家宅在邦塘村古民居里的建筑等级是最高的,前檐是狮头琉璃瓦,深院的正宅和厢之间还有一道青龙门直通后院,其间还有一个只有0.5米宽的小门口,这是古时富家府第的钱库。后院一排排瓦房,是佣人居住的地方。
邦塘古村是一个有历史底蕴的古村落,村里也有不少农家乐,看完古建筑还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何乐而不为?更何况,时不我待,看老建筑还是要趁早。 邦塘村旅游推荐指数:★★★★ 游玩时间:1天 门票:无
吴阳文化
说到雷州半岛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说吴川的吴阳文化,吴川是湛江最富裕的一个县级市,吴川的富裕,与吴川人的思想观念分不开,吴川人务实,做什么事情都能踏踏实实去做,哪怕是收破烂,都要比别人做的出色,一样能做成百万乃至千万身家的富豪! 吴川人的成功,固然有其务实处世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吴川人开明先进的理念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所以,吴川人无论是在工程行业,还是在服装、食品行业,乃至收破烂的行业,都能做的风声水起,成为地区龙头,行业楚翘。 说吴川是粤西地区思想文化最开放的县级市也并不为过。具体在语言、风俗和观念等方面都与粤西其它市县有着不同独特的风格。在改革开放初期,“吴川模式”与“温州模式”并驾齐驱,在当时“南有吴川、北有温州”享誉全国。 吴川模式的产生,与吴川人高度重视文化的优良传统密不可分,而吴川文化源自雷阳文化,是雷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吴川文化很好地传承了雷阳文化,并将之融入生活中发扬光大,其中黄坡镇和吴阳镇就是吴川文化的核心,所以如果你来湛江旅游,想了雷州半岛的文化历史的话,这两个地方千万别错过哦。
吴川第一站:陈兰彬故居
【相关资料信息】陈兰彬(1816年—1895年),字荔秋,广东省吴川市黄坡镇黄坡村人,晚清时期大臣、学者,首任中国驻美公使。 咸丰三年(1853年)中进士,同治十一年(1872年),以留学监督身份、率领第一批留学生30人赴美。光绪四年(1878年),以太常寺卿身份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后奉调回国,历任兵部、礼部侍郎及会试阅卷大臣等职。晚年归里,先后主编《高州府志》、《吴川县志》、《石城县志》,著有《使美纪略》、《使美白咏调》、《重次千文》、《毛诗札记》、《治河刍言》等书。
吴川第二站:李汉魂故居
【百度资料】:李汉魂(1894—1987),字伯豪,汉族,广东吴川人。1919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军长、军团长、集团军总司令,广东省政府主席。1949年李宗仁代总统职,他应召回国任上将参军长:3月,何应钦继孙科组阁,李汉魂任内政部长。作为湛江地区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本土抗日名将,李汉魂将军是湛江人民的自豪,他的精神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
吴川第三站:状元故里
【百度资料】:林召棠是粤西地区唯一一位
吴川学宫位于吴阳中学校内,建于元代至正九年(1348年),为主簿唐必达和教谕吴仲元所建。原有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由戟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五座建筑物组成,是古代文人的读书地,清代状元林召棠、我国首任驻美大使陈兰彬等均曾在此求学。按照《吴川县志》记载,原有建筑五座,沿中轴线,依次为戟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总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学宫现仅存大成殿,殿面宽20.3米,进深12米,前檐深1.5米。学宫建筑颇具特色,红墙绿瓦,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其内无墙,靠8条圆石柱支撑屋顶。
第三站:状元故里
清朝道光年间,吴川吴阳镇出了一个粤西地区唯一的状元——林绍棠,从此,林绍棠成了吴川的文化形象大使,为了纪念林绍棠,当地政府和群众修缮和扩建了状元故居和林氏大宗等一系列林绍棠状元文化建筑。 状元故居是林绍棠考上状元之前居住过的地方,外观规模不大,平日里都不对外开放,据说正月十五会开放,可惜我来了两次,都没遇上故居开放时间,只能二过其门而不入了,据说故居里面还有一口林绍棠用过的水井,林绍棠高中状元后,这口井就被命名为状元井,当地群众还会在这井里打水给家中孩子喝,希望孩子能象林绍棠一样高中状元。 林氏大宗是林绍棠宗族的祠堂,始建于明代初年,三进四廊,飞檐斗拱,是林氏吴阳始迁祖永公的纪念祠堂,是全族子孙祭祀、议事之所,后作为宗族乡学之地。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林氏大宗与吴阳学宫的命运如出一辙,在解放后,林氏大宗先是被作为镇政府所在地,后又被水产站借作渔仓立用,再后来,成为学校用地,几经变迁,历尽沧桑,文革期间,也是饱受摧残,破败不堪。至1993年,林氏后人拆除地面建筑,按旧貌复建宗祠,历时二年乃成,重建之大宗,虽然错落有致,宏伟壮观,做工精细而不失其势,但终究是新建之物,再不属文物矣!
清朝道光年间,吴川吴阳镇出了一个粤西地区唯一的状元——林绍棠,从此,林绍棠成了吴川的文化形象大使,为了纪念林绍棠,当地政府和群众修缮和扩建了状元故居和林氏大宗等一系列林绍棠状元文化建筑。状元故居是林绍棠考上状元之前居住过的地方,外观规模不大,平日里都不对外开放,据说正月十五会开放,可惜我来了两次,都没遇上故居开放时间,只能二过其门而不入了,据说故居里面还有一口林绍棠用过的水井,林绍棠高中状元后,这口井就被命名为状元井,当地群众还会在这井里打水给家中孩子喝,希望孩子能象林绍棠一样高中状元。
古吴川八景,吴阳独占六景,具体分布如下:凭高一览:位于吴阳中学(为吴川学宫之圣殿所在地),古代有一小山,山上长满蓬蒿,山底部周宽六丈,高不到两丈,登上山顶,朝东南可望见大海帆影,于西北可见江流如带,景色迷人。后因吴阳中学扩建新教学楼需而平整。文翁耸翠:位于吴阳文翁岭,又称“文翁耸翠”,高近十米,岭巅四周长满茸茸茅草,岭上往东远眺,即见滔滔南海,蔚蓝无际。西即一望田丘,形如网状,更有带泥丸小丘陵,布列周围,又如网泡,因而得名。为李族始祖李穆公、乡贤李凌云之墓地,千年祭祀,长盛不衰。延华弄月:位于吴阳城里村,在吴川学宫傍,有延华池,延华井。池水清澈可鉴,当月亮正空之时,俯视池水,风光云影,幻成奇观。极浦渔归:位于吴阳中街,始建于南宋年间。它地处江口,渔艇纵横。每当夕阳西下渔船归来之时,灯光点点,有如繁星满天,彼时商贾云集,买鱼沽酒,击掉讴歌,热闹非凡。古景已烟消云散。限门飞雪:位于吴阳限门海域,乃鉴江出口及通往湛江之内河口与南海交汇处,为吴川乘船到湛江或远洋的必经之道。该海域险狭,水流急湍且两旁有礁石,故称限门。限门海边流沙细白,有时风飞浪卷,如雪花飞舞。有时波涛浪涌,巨浪冲天,蔚为壮观。东海朝阳:东海朝阳(即今的吴阳金海岸),位于镇东的南海沿岸,18公里的海岸线,碧海银沙,视野开阔,8平方公里,被联合国定为“人与生物圈”考察点的防风林带。是观海戏浪的好去处,东海朝阳一景古今并无二样,凌晨渔民出海捕鱼,是一道非常美丽的风景线。 吴阳作为雷阳文化的传承点,自然还有许多文物古迹,限于篇幅,我就不一一在此赘言了,大家可以实地参观一下。 吴川旅游推荐指数:★★★★★ 游玩时间:1~2天 门票:无
安铺古镇
安铺镇位于廉江市西南部,地处九洲江入海口,绝大部分属冲积平原,土地平旷肥沃。曾与中山小榄镇、顺德容奇镇、东莞石龙镇并称为广东四大古镇。 安铺骑楼面积约14400平方米,大多建于清末民初,整合西洋风情和岭南特色,数量多且建筑旧貌保存较为完整,是目前粤西城镇中保存连片最大、且体现河海文化的骑楼群,已成为该镇一张独特的城镇文化名片。 安铺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人文底蕴厚重,骑楼文化街道较为完整,是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岭南特色建筑,真实地体现了安铺的古镇风味和历史风貌,承载着几代安铺人的记忆,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和记住乡愁的载体,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对拉动该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据安铺镇史记载,安铺中山公园座落于安铺镇东北面,始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国民党陈济堂就任广东时,驻军特务营长梁传楷和商绅发动民众与官兵义务劳动,进行兴建,清晨士兵们背上枪,抬起锄头畚箕,从海关驻地唱着军歌,出发到工地,三五一组架起步枪,脱下军装,辛勤劳作。历时三年,初具规模。当时园内南建中山亭,东南有法式四角小亭,还建有池塘、拱桥、苗圃等。
在安铺不但有这些饱经沧桑的老建筑,还有远近闻名的安铺美食,每年元宵,安铺都会推出美食节,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来安铺来看看吧! 安铺旅游推荐指数:★★★★ 游玩时间:1天 门票:无
昌公书局
昌公书局是雷州足荣村一位叫陈英昌的老人创办的,昌公是村民对英昌老人的尊称,所以书局也叫昌公书局。 昌公书局其实就是一座简单的农家小院改成的乡村图书馆,因为昌公知道,读书能改变村子的命运,让村子更好更强——这就是昌公心里朴实而不平凡的强村梦。 昌公清楚地认识到,在农村,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强大动力,只有让村民掌握一定的文化技能,才能把握住机会,让自己和村子强大起来,所以他决定创办一个供大家学习和练字的平台。于是,肩负着强村梦这个光荣而又平凡梦想的乡村图书馆——昌公书局就此诞生了!
少年强则中国强。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已经阐明了国家民族的未来所在,乡村儿童多为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关注乡村教育,昌公书局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书局,它肩负起了培育梦想,放飞梦想的重任,希望更多的善心人士加入它的团队,希望它今后的路越走越宽,为国家,为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昌公书局旅游推荐指数:★★★★ 游玩时间:半天 门票:无
雷州天成台
雷州市天成台度假村位于北部湾畔的乌石国家级中心渔港西岸海滩,该海滩由于长年受潮汐堆积海沙而成为乌石渔港的防风前沿地带,自然天成像一案台,故取名“天成台”。
乌石天成台的沙滩沙层深厚,沙质柔软,颗粒适中,洁白无瑕,被专家评价为世界一流沙滩。度假村面临北部湾,海水清洁,波平浪静,无暗流,无鲨鱼,是一个适合全年性游泳的海滨浴场,很适合北方游客来玩海冲浪。 天成台主要景点有:北部湾落日、玉海歌涛、观海亭、听涛茶馆、东图岛珊瑚礁群。这里是中国最美的日落观赏地。要说这是中国的马尔代夫一点都不夸张。 天成台的海滩在湛江最美十大海滩里名列第一,有“北部湾畔小蓬莱”的美誉。
乌石天成台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喜欢看海的朋友,在这里住上一晚,你不但能看到海上日落,还能看到海上日出,是个拍摄风光大片的好地方。 乌石天成台旅游推荐指数:★★★★★ 游玩时间:1天 门票:10元/人
写在后面
地处祖国南疆的雷州半岛,在文化底蕴上虽然比不上中原地区的浓墨重彩,但是作为多民族文化交流汇集的地方,雷州半岛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也在不断地积累和沉淀,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雷州民俗文化和景观文化,同样,在雷州半岛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欣赏的美景和文物,可以说,在雷州半岛的旅游,是一次文化之旅,我们这旅游中收获的不仅仅是风景,还有等待我们传承下去的各种非遗文化,来吧,我在这个天涯海角的雷州半岛期待大家的到来!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