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陇右名山兴隆山
深秋初冬的阳光灿烂日子里,驾驶我心爱的车子,领着爱人,到处逛逛,来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游。现在的高速公路,使得出游更加的便利,几十分钟车程,就来到了位于兰州市榆中县的兴隆山,今天到兴隆山观秋景,稍稍晚了些,最佳赏秋景应在十月底。 那个时候,红叶挂满枝头,与满山的松柏,松柏上的松塔相映成趣,顽皮的松鼠在树间跳跃,仔细观察停留在树枝上的一只松鼠,双手捧着一颗松塔,从里面扣出松籽,用锋利的前齿磕开,享受着美味,一阵山风吹来,山间的树叶发出的声音,象是指挥家有序指挥的一场交响乐,并且嗅到一股淡淡的植物香味。 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60公里。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早在西周时已成为道人凿洞修行之地,清康熙年间取复兴之意,改名“兴隆山”。本世纪五十年代,全山亭台楼阁以及庙宇就达70多处,景点24处,成为佛、道胜地。基本信息中文名:兴隆山所在地区:中国,甘肃淡季门票:30元/人旺季门票:30元/人开园时间:8:00
永登红城大佛寺
游完兴隆山,继续开车来到住于兰州市永登县的大佛寺,这是一处始建子明代的藏传寺庙,他的神奇之处,就是保存原址原貌,透着历史的沧桑,寺庙前还保留有一段古城墙,所以我很喜欢来这里。 永登县红城感恩寺,俗称大佛寺。它是一座汉式建筑的藏传佛教寺院,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为鲁土司五世鲁麟所建,开建于明弘治五年(14 92年),竣工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历时三年。 该寺在永登县城南80里红城镇西南隅。次年弘治帝敕名“感恩寺”。1963年文物普查时的寺院十分凄凉,早已停止了宗教活动,住寺的一位喇嘛已在当地生产队入户劳动。当时红城市面相当萧条,已失去当年商阜的繁荣,没有饭馆和旅社。 寺内主要建筑是大雄宝殿(大佛殿),殿内是前拜殿后回廊的结构,造像仍为明代初建寺的原作,保存的相当完好。安排在拜殿内正面的是三世佛二胁侍弟子,两侧列两身十一面观音、八大菩萨和两身护法。拜殿外侧是可供穿行的回廊,这是一般寺院的常制。使我们感到兴奋的是布满壁间的那些小影塑,数量众多又兼神态各异,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观赏价值。统计起来正壁及左右壁(北壁和东西壁)各分上下层,塑造影塑高浮雕像七十八身,每身高50厘米左右。主要是佛菩萨像占居大多数。其次,有佛姥、天王、明王、护法、金刚、大黑天、部分十大弟子、部分十六罗汉。更值得注意的是尚有二十余身印度佛教宗师和佛教故事人物,及西藏佛教大成就者和上师。它们是通达佛理的高德大僧,或某一教派的创始人,在这里给予它们适当的位置,对于研究佛教人物是至关重要的,人物形象生动,表现了个自不同的身世气质。
参观感恩寺
永登红城大佛寺的明代《西游记》雕塑全国罕见永登县红城镇大佛寺的大雄宝殿中,明代《西游记》微型雕塑长27米,人物有1800多人。这样类似连环画的《西游记》雕塑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收纳了“九九八十一难”故事 来到了红城镇的大佛寺,在大雄宝殿里的山墙上方,除正门方向之外的三面山墙顶端是排列有序、栩栩如生、形态逼真的《西游记》故事人物雕塑。水帘洞、花果山、大闹天宫、蟠桃会、西天取经、法门寺、流沙河、通天河、青牛精、李天王、火焰山……大大小小的《西游记》故事多达上百个,用雕塑的形式全面展示了《西游记》神话。
永登树屏小镇
在永登县树屏镇的一片山坡上,政府投资修建了一处农家乐项目,有吃有玩有住。夏秋季节的好去处。 古朴而不失时尚的建筑,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典雅,树屏小镇旅游度假基地综合建设项目就这样带着浓浓的田园气息,走进人们的视线。“这里包括养生娱乐休闲区、户外野营区、特色花卉观赏区、越野赛车、智能温室种植区、湖景别墅住宿区、生态养生餐厅、垂钓休闲区、林下生态养殖区、办公区、滑雪场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将建成集林业观光、生态休闲、健康养生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基地。”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