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云南地名的由来: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开西地南夷,置县2 4,云南为其一。取县名为“云南”有三种说法,一是“彩云南现”说,建县时,县治驻地现云南驿村北面的龙兴和山出现五彩云霞,县城在彩云之南称“云南”;二是“云山之南”说,云山即(现宾川鸡足山,常凝云气高数丈,县城在云山之南称云南;三是“武帝追梦”说,相传汉武帝夜梦彩云,遣使追梦,在今祥云县境追到彩云,因置云南县。 唐朝时,南诏王阁罗凤遗使到长安拜唐王,王问:君在何方?使遥指南曰:南边云下。于是在朝庭心目中“云南”便为民祖国西南边疆地域的代称, 开元十六年(728年)唐王便封阁罗凤为“云南王”。
每次出去自驾都是一个心情放松的机会,之前也许需要做很多的功课。提前把线路规划好,查看前往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民族习俗以及饮食文化。出去玩嘛吃是很重要的,它也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历史渊源。虽然云南也是高原地方,也可能出现一些高反,但是去年已经去了青藏高原,走过318和青藏线,所以对于高原反应心里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但是也不能放松不重视,还是要提前做好一些准备,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出去旅行常备的一些药品,还是要准备的,所带的一些物品也要规划好,有了这几年出去的经验,所以准备起来也轻松多了,不像以前手忙脚乱,关键的地方是规划好整个的行程,住宿地以及所要去的景点,如果有临时变化,有预备的方案。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点,所以每次出行还是获得了很多不同的感受,感受到祖国之大、地形之复杂、山河之壮美。读万卷书同时也要行万里路,读了万卷书,才能更好地行万里路。 说到云南,头脑里不时呈现出美丽的西双版纳。随着葫芦丝那悠扬的音乐,各个民族的人们跟着节奏跳着欢快的舞蹈。还有快乐的泼水节,尽管衣服已经被水浇湿了,人们脸上还展现出幸福的笑容,人们尽情地参与其中。哈尼梯田、石林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美好的记忆有些淡忘,但是还是不时地会在头脑闪现。今天终于有时间了,我要实践那句网红语“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在以前这是多么遥远的地方,只能在脑海中进行一下脑补,原来是不可能实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道路的便捷。儿时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 有人问自驾游累不累,不累是假的,累并快乐着。驾着爱车,无论远近想去哪儿就去哪儿随心所欲,一边欣赏着一路的风景,一边感受这种“在路上”的生活... ...不得不说,驾车旅行真是件美妙的事情!常说“路越远,心越近”,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吧!。
云南地处祖国的大西南,是一个多民族融汇的地方。云南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平均海拔900多米。之前自驾已经到过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今年终于来到了云贵高原,四大高原已经集齐啦。
从天津出发一路奔袭到西安
天津到西安1100公里全程高速,已经跑过三次了。早上6点出发,晚上9点到达住宿酒店。前几次用不了这么长时间,今天早上出发时正好赶上大雾。天津所有高速封闭只能走国道,沿津霸公路一路向西快到河北省霸州市才上的高速。上了高速我的心也像高速路一样敞快。
西安到重庆穿越隧道之旅
今天从西安到重庆685公里,导航预计的时间是8个多小时,要穿越秦岭,其中著名的秦岭终南山隧道(18公里),包家山隧道(11公里),大巴山隧道(6公里),还有许多小的隧道。本来打算数一数到底有多少个隧道,结果数着数着就乱了,在网上一查一共68个隧道。
蜀道难,首先难在横亘千里蜀道上的一座凛然威严的大山。这就是秦岭。它像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将巴蜀水乡和关中平原严格地分割并区别开来。而2007年元月顺利通车的"世界第一隧"秦岭终南山隧道使得西安至柞水段130公里程缩短到65公里,秦岭在短短15分钟左右就可以轻松穿越。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是位于陕西省秦岭终南山的一条隧道,世界最长的双洞高速公路隧道。隧道单洞长18.02公里,双洞共长36.04公里, 我已经穿越了三条特长的隧道。分别是西安到兰州的麦积山隧道,(为连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的宝天高速公路的头号控制性工程,麦积山隧道位于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境内,隧道全长12.29千米,在国内高速公路中仅次于秦岭终南山隧道),麦积山隧道比较老旧限行60,灯光昏暗行驶在其中感觉都要吐了。其次西安到成都的秦岭隧道(在陕西境内的一段,以隧道群形式穿越秦岭,其中秦岭一号隧道6144米、秦岭二号隧道6125米、秦岭三号隧道4930米)。
古人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与时俱进的城市化建设,令交通的焕然一新,昔日天堑已成坦途。重庆是“山城”,也是“桥都”,无数巧夺天工的大桥横跨两江。除此之外,在重庆人生息的陆地上,一座座立交桥也描画着城市的绚烂,展示着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秉性。更令人惊叹的是,由于“山城”独特的地貌,重庆的立交桥修建得如此“任性”:惊险刺激之处不亚于过山车,想象力之新奇媲美F1赛道。
到了重庆肯定要吃火锅的,出了酒店旁边就是重庆春熙路火锅店。门外路边坐满了人在等座,听口音还是本地人居多,重庆人一周至少吃一次火锅,所以火锅店都十分的火爆。进店询问了服务员,拿号后估计要等二个小时,咱来这哪有那么多时间等,走人,在重庆这地方吃火锅的店遍地都是,想吃炒菜到不容易找了。快到洪崖洞了,看见了重庆刘一手火锅店,美团搜了一下,好评率挺高,进去就在这儿了。
游览石林
“昆明”一词的出现,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当时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写道:“西自同师(今保山)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由此可见,“昆明”一词是古代云南一个少数民族的族称。 昆明,享“春城”之美誉,昆明市为山原地貌。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多溶洞和溶岩地貌,溶岩盆地有石林坝子。属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278天,气候宜人。
石林风景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最佳资源保护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 石林风景区又称为云南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面积350平方公里,景奇物丰,风情浓郁,石林是阿诗玛的故乡。 石林形成于2.7亿年前,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的精华,拥有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演化历史最久远、分布面积最广、类型齐全、形态独特的古生代岩溶地貌群落,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风景区由石林、黑松岩(乃古石林)、飞龙瀑(大叠水)、长湖、圭山、月湖、奇风洞等组成,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
大石林由密集的石峰组成,有如一片石盆地。这里的石林直立突兀,线条顺畅,并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独立岩柱高度超过40米。其中有"莲花峰"、"剑峰池"、"千钧一发"、"极狭通人"、"象距石台"、"幽兰深谷"、"凤凰梳翅"等典型景点,最著名的当数龙云题词"石林"之处的"石林胜境",而"望峰亭"为欣赏"林海"的最佳处。
大石林溜的时间有点多,突然下起了雨还挺大,小石林没法去了,走吧。出来赶往下站-----大理,出来没多远雨停了。这里的天原来是三花脸,说变就变。
游览大理古城
大理,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素有“文献名邦”之称,也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常年气候温和,风光多姿多彩。“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是大理著名的“风花雪月”四景,大理是一个处处都能感受得到浪漫气息的景点,她的风情就是一部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写照。背负苍山、面朝洱海,这里的景致总是能让你摆脱喧嚣、放松身心,享受散漫时光,来到大理,真是就不想走了……
白族崇尚白色,其建筑外墙均有白色为主调。白族民居的大门大都开在东北角上,门不能直通院子,必须 用墙壁遮挡,遮挡墙上一般写上"福"字。 白族民间建筑普及于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等白族聚居区。多为二层楼房,三开间,筒板瓦盖顶,前伸重檐,呈前出廊格局。墙脚、门头、窗头、飞檐等部位用刻有几何线条和麻点花纹的石块(条)进行点缀,墙壁常用鹅卵石砌筑。墙面石灰粉刷,白墙青瓦,尤耀人眼目。 山墙屋角均用水墨图案装饰,典雅大方。木雕艺术也广泛用于格子门、横披、板裾、耍头、吊柱、走廊栏杆等,尤以格子门木雕最为显眼。
大理古城又名叶榆城、紫城,据说最早在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修筑了新城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这座南诏都城就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大理古城里的复兴路是连接南城门和北城门,总长1500米,路面为麻块石路面,是古城南北方向最长的主干道和最繁华的街道。复兴路两边商铺保持了民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这条街的古风古韵是大理古城的一个代表,也是大理古城主要商业街道。而位于复兴路111号的总统兵马大元帅府,也是这条街上“大理古城里最大的一座房子,最惊心动魄的一段历史”。这座大元帅府真实地记录了一段云南西部人民在回族人杜文秀的领导下,英勇抗清的可歌可泣历史。
仔细走了古城的大街小巷,终于明白了“洋人街”兴盛的秘密。大理古城布局是明、清以来的棋盘式方格网,有九街十八巷。“洋人街”是其中笔直贯穿东西的小街之一。白族传统建筑在大理的其他地方正逐渐消失,但在“洋人街”却被悉心保存下来,作了别有风情的茶楼食肆。这里每家小楼小院都可谓白族的精品建筑;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越过照壁、穿过每一廊坊都觉得别有洞天;白墙青瓦矮围栏,院门有檐有顶,而且是双横梁、四角飞檐的,梁上还饰以景致的水墨画;房屋的窗棂门栏都用雕花木格子。白族人的审美偏向精致秀丽,在这里,甚至从汉族地区传来的平顶砖房,都以青砖、红砖相配,调出悦目的图案来。
蒋公祠在大理古城玉洱路123号,是供奉清末腾越镇总兵、贵州提督蒋宗汉的祠堂,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现在也是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从蒋公祠门口进去是一个院子,主要为游客休息的地方;然后穿过一个过廊,里面主要卖旅游工艺品处,就是然后就到蒋公祠了。根据路标指引,进入到左边的第一个主题为神的传说、传统技艺、本主文化的展厅;第二个展厅主要介绍白族剪纸、白族面塑、甲马纸、刺绣;第三展厅为白族绕三灵、民居彩绘、扎染;第四展厅为下关沱茶;第四展厅介绍项目传承人、传统音乐和舞蹈。 来到大理白族文化为主的地方,重点了解一下白族的本主文化、甲马纸、绕三灵、扎染、下关沱茶这些重点,这些都是到目前为止白族的生活的。
游洱海观苍山
苍山十九峰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苍山十九峰,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奔泻而下,流入洱海,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苍山景色向来以雪、云、泉著称。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最。 苍山洱海,山水相依,洱海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大理下关,海拔1972米,南北长41.5公里,面积约251平方公里,因为湖的形状酷似人耳,故名洱海。
来到洱海边的码头,坐游船游览洱海,既然到了洱海旁怎能不登船游览呢?码头上的游船有好多,分别开往两个方向,我们选择去游览洱海中最典型的半岛——【罗荃半岛】,银苍玉洱、古城大理、三塔寺尽收眼底,是观赏苍洱风光的好位置,据史志记载,罗荃半岛上在南诏时就修建了成三足鼎立的一寺一阁和一塔。寺就是罗荃寺,寺址在半岛东面临海的坡谷里;阁就是观音阁;塔叫罗荃塔,曾耸立在观音阁北面的山脊上。
美丽的蓝月谷
离开大理去往丽江。先去的玉龙雪山(游玩时间半天),一路上走走停停到达时已是下午,上山的大索道已经没有票了,那就小索道吧。小索道上去只能远观雪峰,排索道的人山人海啊,天气不好上去也没有见到雪峰真容,耗费了大量时间。还不如在蓝月谷多溜一溜,蓝月谷还是很值得多看看的。以后建议不去看雪峰。
玉龙雪山亦是青藏高原范围内最边远的有海洋性冰川分布的高山。气候雪线在海拔5000米左右,地形雪线大约为4000~4500米。主峰扇子陡发育有悬冰川,海拔4500~5000米左右的高度则分布有冰斗冰川,现冰川总计有19条,总面积11.61平方公里,其中"白水一号"是最具游览条件的冰川。 玉龙雪山东麓有白水河与黑水河奇景,这两条河的一条河床发育在石灰层中,另一条则发育于玄武岩中。前者的河底全为白色的石砾,水质清冽;后者则正好相反,石砾黑黄。两河一白一黑,形成特别的景观。
蓝月谷,其前身为早前人们所熟知的“白水河”蓝月谷又名白水河,在晴天时,水的颜色是蓝色的,而且山谷呈月牙形,远看就象一轮蓝色的月亮镶嵌在玉龙雪山脚下,所以名叫蓝月谷。而白水河这个名字是因为湖底的泥巴是白色的,下雨时水会变成白色,所以又叫白水河。 玉龙雪山冰雪融化成河水从雪山东麓的一条山谷而过,因月亮在蓝天的映衬下倒影在蓝色的湖水中,又因英国作家瞻姆斯希尔顿笔下的《消失的地平线》中的蓝月亮山谷近似于此。故名“蓝月谷”。蓝月谷中的河水在流淌过程中因受山体阻挡,形成了四个较大的水面,人称“玉液”湖、“镜潭”湖、“蓝月”湖和“听涛”湖。湖岸四 周植被繁茂,远处雪峰背衬。湖水是透明的蓝,近乎凝固的湛蓝中,些许的绿意点缀其间。于湖心四顾,白云连横,浮于山际,倒影在湖面,如梦幻影,疑是仙境。 镜潭湖.这里的水很凉。偶尔听到当地的导游说,洗洗手,洗洗脸,可以洗去晦气。
速游束河古镇
从玉龙雪山下来回丽江的路上,赶到束河古镇已经是傍晚时分,正赶上古镇大门前的道路维修。这里比丽江古城更返璞归真一些,商业化不是十分严重。
束河古镇,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 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今束河古镇之古称。
游览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一共包括大研古城、束河古镇、白沙古镇三个部分。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地处云贵高原,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等景点。 丽江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 丽江古城有着多彩的地方民族习俗和娱乐活动,纳西古乐、东巴仪式、占卜文化、古镇酒吧以及纳西族火把节等,别具一格。丽江古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早上开始游览丽江古城。早上的古城没有了晚上的喧闹,人们还在熟睡中,这里的夜生活十分丰富,“艳遇之都”是人们意淫随便起的。以前总听说丽江是一个适合久居的地方,尤其是丽江古城,那里的一山一水都渗透着魅力,一花一草都展露着纯朴,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存在。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青年,他们向往悠闲、阳光、放松的生活,也给这座古城带来活力,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留在这个地方的原因之一。生活在这里人们日常十分的悠闲,开店的也是在享受这里的同时做着生意,没有都市里生活节奏的那种紧迫感,古城内本地的纳西族人已经很少了,大部分都已经搬出了古城,把原有的房子出租,到古城外居住了。 然而到丽江古城后你会发现:她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那么为什么那么大的丽江古城会没有城墙,难道不怕被侵略吗?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真正形成规模实在明朝时期。由于当时纳西族首领在云南地区第一个归附明朝统治,收到明朝统治者的强力支持,势力比较大,根本不需要设防。二是:纳西族的首领被朱元璋赐姓“木”,这位“木老爷”迷信的认为:木字外加一个口,就是困难的困字了,自己住在里面就相当于把自己困在里面了。三是:丽江古城处在丽江坝子的中心,周边全部是高山,守住几个主要的隘口,敌人绝对攻不进来。四是:为了与邻近的吐蕃、大理等国能和睦相处,因此没有设城墙。
夜游大研古城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
从丽江到香格里拉市180千米,大约需要4小时的时间。途中经过雄古观景台、金沙江松源桥、虎跳峡景区、彝族村寨、吉达姆草原、小中甸牧场、独克宗月光古城、依拉草原、碧塔海,期间可远观雄伟的玉龙雪山、多姿的哈巴雪山,俯瞰金沙江从两座雪山中间穿过,近距离接触世界第三大峡谷,感受虎跳峡汹涌澎湃、雄伟壮观的景象。穿越原始森林高山草甸,零距离接触“高原湖泊,原始森林,高原草甸”风貌,亲身感受世外桃源“香格里拉秘境”。
这次行程中最遗憾的是虎跳峡没去成,由于夏季多雨道路塌方封路不能前往,只能前往普达措国家公园。 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由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哈巴片区之属都湖景区两部分构成,以碧塔海、属都湖和弥里塘亚高山牧场为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香格里拉旅游的主要景点之一。海拔在3500米至4159米之间,属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普达措国家公园拥有地质地貌、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动植物等,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距香格里拉市城区22公里。其实今天只游览了属都湖这个景点,其它两个不对游人开放。
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
独克宗是已经历时1300多年的雪域藏乡古城,就是川藏滇地区的经济贸易的枢纽城市,更是汉藏民族文化交流的窗口,独克宗古城始终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节点。屹立在龟山公园山下的茶马古道重镇地名碑,尽管充满着沧桑感,仿佛看到远远迤逦而行的马帮,它让人们记住了独克宗那段辉煌的历史。 唐仪凤、调露年间(公元676-679年),土蕃在这里的大龟山顶设立寨堡,名“独克宗”,一个藏语发音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另为“月光城”,看着眼前这些重建的仿古建筑,多了些豪华,少了些质朴,那美丽、原始、古朴的独克宗古城永远消失在梦境里了。 2014年新年后的独克宗古城着了一场大火,成了一座真正消失的城。一个醉鬼引发的大火,烧掉了2/3的古城,五年后我游走于这座昔日繁华今日无比冷清的茶马古镇街头,依稀间似乎还能看到一些往日的痕迹。不幸中的大幸,独克宗还保留了一部分,像是断臂的维纳斯一般,让人更感珍惜。
神秘的女儿国----泸沽湖
从丽江到泸沽湖旧路230公里,耗时7小时,新线建成后里程缩短为130公里,需时4小时,但在雨季,路况依旧不好,随时有可能塌方,有很多不确定性。司机往往选择老路走,因而耗费时间较多。无论您想从哪个方位进入泸沽湖,您都必须首先到达宁蒗县城。县城离湖区75公里。 首先出了丽江市,驶入丽宁线行驶115千米到达宁蒗县。
泸沽湖位于宁蒗县北部永宁乡和四川省盐源县左侧的万山丛中,泸沽湖大落水村距宁蒗县城有73公里,距丽江古城200公里左右。泸沽湖为川滇两省界湖。为四川云南两省共有,四川约占总面积的2/3,云南占总面积的1/3。云南一侧湖岸线要比四川的湖岸线长得多。泸沽湖面积50多平方千米,海拔2690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处达93米,透明度高达11米,最大能见度为12米,湖水清澈蔚蓝,是云南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中国最深的淡水湖之一。湖中有5个全岛、三个半岛和一个海堤连岛,形态各异,翠绿如玉。 泸沽湖畔居住的纳西族摩梭人,婚姻独特,风俗独特,家家之主,皆为女性,其家庭成员血缘,均为母系血统。如家庭成员中,祖辈只有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辈只有母亲,舅舅和姨母。阿肖婚的子女则称走婚父亲为“阿波”或“阿达”。 泸沽湖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尤其是以摩梭人独特的文化和民族风俗使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是不可替代的世界文化遗产。 格姆女神山下的小落水村,是摩梭部落最古老的村寨之一。古老的民居建筑,原生态摩梭民风民俗,至今保存完整。近年来村寨对外开放,成为游客和专家学者体验摩梭风情的基地。
美丽的草海走婚桥
世界各国民间传说中的女儿国,存在至今的,恐怕只有摩梭人这一族了。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他们至今仍保留着由女性当家和女性成员传宗接代的的母系大家庭以及“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俗称走婚)。在全人类都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今天,在泸沽湖却仍然保留着古代早期对走婚特点的“阿夏”婚姻形态。“阿夏”是泸沽湖摩梭人中有情爱关系的男女双方的互称,彼此又称“夏波”“阿夏”婚姻的显著特点是:亲密的伴侣之间不存在男娶女嫁,男女双方仍然属于自己原有的家庭。婚姻形式是男方到女方家走访、住宿,次晨回到自己家中。因为是由男方的“走”而实现的婚姻,所以当地人又称这种关系为“走婚”。双方所生子女属于女方,采用母亲的姓氏,男方一般不承担抚养的责任。一般一个男子或女子只有一个“阿夏”,只有在感情不合的时候,才会断绝关系,这时才能再找一个“阿夏”。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阿夏”。
离开了走婚桥,沿着泸沽湖的另一边环湖而出返回丽江。再次经过宁蒗县城,随手拍了几张街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只用了22年的时间,走过了欧美国家80年的进程。在这大山里的小县城城市建设都如此的突飞猛进。
游昆明品尝当地过桥米线
从丽江到昆明500多公里,昨晚留宿丽江古城,早早休息明天好赶路。本来从泸沽湖就可以经盐城到西昌回成都的,但是我家的叔伯大哥在昆明工作七八年了,知道我每年假期都自驾出游,今年要来云南玩。一直邀请我们有时间到昆明来玩,所以我们再次返回昆明与大哥相聚,身处外地能够见到自己的亲人十分的期盼。前期大哥出差未在昆明,中午1点到达昆明。这两天大哥将成为我们的向导,兼职解说员,大哥在昆明的公司任职可是总经理级别的。
"过桥米线"是云南滇南地区特有的食品,已有百多年历史,五十多年前传至昆明。过桥米线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汤料覆盖有一层滚油;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盐;三是主料,有生的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以及用水过五成熟的猪腰片、肚头片、水发鱿鱼片;辅料有来过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葱丝、草芽丝、姜丝、玉兰片、氽过的豆腐皮;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烫过的米线。鹅油封面,汤汁滚烫,但不冒热气。
游金殿风景,赏历史文化
金殿风景区位于昆明市东郊的鸣凤山麓,距市区8公里,初建于明万历年间,明崇祯十年(1637)铜殿迁宾川鸡足山,清康熙十年(1671)平西王吴三桂重建现存这幢重檐歇山式真武铜殿,铜殿重250吨,是中国最大的铜建筑,它比北京颐和园万寿山的金殿保存完整;比湖北武当山金殿规模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纯铜铸殿,铜殿在骄阳下殿宇熠熠生辉,耀眼夺目,故人们称为金殿,是中国重点保护文物。 金殿自鼎建至今已380多年,现存鸣凤山金殿,是清初吴三佳重建的。殿梁上还留有“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大吕月,十有门日之吉,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等字样。 吴三桂在镇压农民起义后,率师进踞昆明,重建金殿。现在金殿大梁上尚可看到“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大吕月(即十月)六日之吉,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铜铸字样。里面的佛像、匾联、梁柱、层面、门窗、盘龙、装饰等均用铜铸成。金殿的阶梯、地板、栏杆均是别致的大理石镶砌。整个殿宇宏伟庄严,美观大方。 清代历朝,太和宫屡遇地震兵燹,但屡获修缮。最大的一次劫难是在文革。殿宇坍塌,神像捣毁,太和宫满目荒芜,不堪回顾。直到1999年,为了迎接昆明世博会,才对太和宫进行了全面整修。 大哥介绍说金殿在昆明旅游景点中排不上名,实际有很多的历史文化,值得一游。
滇族青铜器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在中国文物考古界,有两次惊人的发现:一是甘肃武威出土的铜奔马“马踏飞燕”,二是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的铜祭器“牛虎铜案”。从此这一北一南,一马一牛的精美雕塑誉满神州,轰动世界,并有“北有马踏飞燕,南有牛虎铜案”之称。同时也翻开古滇王国神秘面纱的一角。 战国至秦汉时期,西南夷(四川西南和云贵地区的各民族)的青铜制品。其青铜器物上,刻绘的装饰画和立体雕塑,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构思奇异,造型神秘。大多刻划着牛的形象,用它作为财富的象征。也有刻划着数百个人物形象的,也有描绘战争的。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广泛地表现了当时生产、生活和其他的社会景象,反映了奴隶主的残暴。 下面欣赏的都是仿制品
游昆明老城,赏昆明夜景
从金殿返回到昆明的市中心已经是傍晚时分,这边日落比北京晚接近1个小时,天还很亮。昆明老城,现在主要在南屏街、晓东街、同仁街、金碧路一带。 现在的老城大多实存名亡,大多都是从新修缮的。为了搞旅游开发吗,有的还能保持原汁原味,有的已经是不伦不类了。尊重历史的原貌的修缮和维护还是值得称赞的,留给后辈子孙一些值得纪念的东西。
福林堂始创于清朝咸丰丁巳年(1857年),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药店。创始人李玉卿,前清时期随父李德由湖北黄岗到云南。因深谙医道,便在光华街创立了这个药店,并效法三国董奉,为穷苦百姓治病不收诊费,只要求重病愈者在后堂植杏树三棵,轻者一棵,时间一长,逐成杏林,故药店取名"福林堂",意在"福泽杏林"。
金马碧鸡坊位于昆明市中心三市街与金碧路汇处,高12米,宽18米,雕梁画栋精美绝伦,东坊临金马山而名为金马坊,西坊靠碧鸡山而名为碧鸡坊,是昆明的象征。金马碧鸡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 当太阳将落,余辉从西边照射碧鸡坊,它的倒影投到东面街上;同时,月亮则刚从东方升起,银色的光芒照射金马坊,将它的倒影投到西边街面上;两个牌坊的影子,渐移渐近,最后互相交接。这就是60年才会出现一次的"金碧交辉"的奇观。相传,清道光年间,这个奇观曾经出现过一次。由于地球、月亮、太阳运转的角度关系,这样的景,要 60年才能出现一次。"金马碧鸡坊"的设计体现了古代云南人对数学、天文学和建筑学方面的造诣。
云南省牛肝菌类资源丰富,主要有白、黄、黑牛肝菌。白牛肝菌,又称美味牛肝菌,生长于海拔九百米至二千二百米之间的松栎混交林中,或砍伐不久的林缘地带,生长期为每年五月底至十月中,雨后天晴时生长较多,易于采收。该菌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舒筋和血、补虚提神等功效,是中成药"舒筋丸"的原料之一。经常食用牛肝菌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微循环。
游览真庆观
观滇池、攀西山
滇池又称昆明湖。滇池因周围居住着"滇"部落或有水似倒流、"滇者,颠也"之说,故曰"滇池"。滇池为地震断层陷落型的湖泊,其外形似一弯新月。 滇池东有金马山,西有碧鸡山,北有蛇山,南有鹤山。这些山连绵起伏,形成了昆明坝子的天然屏障。
结束语
看过了苍山洱海,游历了大研古城,品尝了过桥米线,是时候该欣赏回家沿途的风景了~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希望下一个明天,我还能再出发。我愿像三毛说的一段话,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