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天外村
2000年开始对天外村路进行综合治理,首先建成"天圆地方"广场,"天圆地方"是"天人合一"之意,古帝王封禅大典即是在泰山极顶设圆坛以告天,然后在山下设方坛以祭地,以示"天圆地方"。广场占地总面积3.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方形广场和圆形广场(方形广场边长为36米,面积1000多平方米;圆形广场直径为108米,面积1万多平方米,全部用泰山花岗石材铺装),在两广场连接通道两侧,安置12根高7.2米、直径0.9米的龙柱,表示从秦始皇至乾隆皇帝曾有12位帝王祭告泰山。 在连接通道中央安置长27米、宽3米的以唐玄宗封泰山为内容的浮雕。 方形广场四周栏板刻制历代名人关于泰山的名言名句,并对广场及其周围实施绿化。 在圆形广场内建六个售票亭、配备建设门禁系统、实行刷卡检票,有序乘车;内圈为行车道,能同时停靠12辆旅游车,每小时发送游客8000多人,可满足旅游高峰期游客乘车需要。 广场建成后,使天外村不仅成为集交通组织、信息展示、售票检票、游客购物和景观效果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示范景区,而且与周围道路相连,成为景区与城市交汇的重要交通枢纽。泰山门票115元一位,有效期三天。天外村到中天门乘车30元一位,只售单程票,只售单程票。中天门天南天门的索道100元一全,也只售单程票,没记错只售单程票。如果全程乘车和索道上山下山,每人375元。不含山上的另外两条索道。
中天门
中天门建于清,为两柱单门式石坊。泰山古时多虎,古人在坊北建庙祀黑虎神,现庙内塑财神赵公元帅执鞭跨虎,东为仿古茶楼,西南为中溪宾馆,西北为中天门索道站。中天门位于黄岘岭脊背之上,海拔847米。黄岘岭因其土色黄赤而名,黄岘岭东面为中溪山,1989年台胞陈英杰捐资在山巅建慈恩亭,亭内放置澎湖同胞捐赠的澎湖石,上书碑文,表达希冀海峡两岸早日一统之愿。
中天门索道
中天门索道下起中天门西侧的凤凰岭,上至南天门西侧的月观峰,1981年7月1日起开始建设,1983年8月5日建成通车。该索道为单承载双牵引三线往复式,设备从日本引进,具有8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线路斜长2078.71米,两站高差602.93米,车厢容量为30人,运行速度每秒最大7米,单程运行时间6分42秒,单向小时运量为240人,是当时国内第一条、也是最大的客运架空索道。1995年,中天门索道更换车厢,车厢容量扩大至40+1人,索道运量增至单向每小时320人。2000年,中天门索道改造为单线循环自动脱挂吊厢式客运索道,全套设备由奥地利引进,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客运索道。索道运行全部实现计算机控制,液晶触摸式显示索道运行的各种参数,并实现了人机对话。索道运行速度为每秒6米,单程运行时间5分48秒,全线有46个8人吊厢,单向小时运量1630人。1.2米以下的免费。只卖单程票每人100元。
南天门
在山东泰安市泰山上十八盘之尽处,旧称三天门、天门关,海拔1460米,山于此为最危耸,飞龙岩与翔凤岭之间的低坳处,双峰夹峙,仿佛天门自开。元中统五年(1264年)布山道士张志纯创建。门为阁楼式建筑,石砌拱形门洞,额题“南天门”。红墙点缀,黄色琉璃瓦盖顶,气势雄伟。门侧有楹联曰“门辟九霄仰 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南天门是泰山的骄傲。南天门以上围绕着泰山极顶的区域,被称作岱顶景区,面积约1.6平 方公里。岱顶海拔已高,由于气压、温度诸因素的影响,景观与山下迥然有别,堪称奇妙,因此人们又称岱顶为“妙区”。置身岱顶只觉日近云低,几千年来人类社 会不断营构的“天府仙境”与大自然赋予的奇异景致交相辉映,使人感到虚幻飘渺,不知这里是人间天上,还是天上人间。 在神话传说中,南天门是人界和仙界的入口处。泰山的南天门其实也是告诉大家,你已经到达山顶了!说明你已经进入仙界。
天街
天街,顾名思义就是天上的街市。天街位于岱顶,西起南天门,东止碧霞祠,全长0.6公里。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买卖兴隆,商铺林立,亦市亦街,形成了特有的风俗,是国内“十大特色市场”之一。进了南天门再上两层台阶就是天街,天街自古以来就似悬在天上的一条街市。古代的香客,现在的游人都对这条街存有深刻的印象。天街上布满了宾馆、饭店、商铺。据记载,天街从清代就开始繁华,当时的一些店铺老板用实物作为招牌,有笊篱家、葫芦家、双斗家等等。这些店规模大点的有五、六间房,小的仅一、二间,白天卖香火元宝,晚上供香客住宿。 天街石坊向东路北,为乾隆行宫及唐代文学家苏源明读书处旧址。街北侧均为以后改建的仿古建筑,街南面筑起了一条长长的石栏,游客凭栏可远眺中天胜景,泰城夜色。走进天街无论购物还是观景,都是十分惬意的。 看这介绍也太美了,其实我个人认为现在的天街都走样了,那些古建筑确实很有威严,但是街边的商铺真的影响这风景。
碧霞祠
碧霞祠位于泰山极顶南侧,初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原名昭真祠 金代称昭真观,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改名碧霞灵应宫,又称碧霞灵佑宫,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后改称碧霞祠 沿用至今。碧霞祠大殿为五楹,九脊歇山式顶,瓦垄三百六十条,以象周天之数。盖瓦、鸱吻、戗兽、大脊等均为铜铸 檐下高悬雍正帝「赞化东皇」、乾隆帝「福绥海宇」巨匾。整个大殿雕梁画栋,睛天朗日之下,金光璀璨,蔚为壮观。殿内正中神龛内的碧霞元君贴金铜坐像,凤冠霞帔,慈颜安详端庄。 碧霞元君是道教尊奉的女神,俗称泰山娘娘、泰山圣母、泰山奶奶,传说是东岳大帝之女,宋真宗时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经中说,碧霞元君是西天斗母的化身,在泰山修道成真,位证天仙,受玉帝之命,统领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中国民间传说碧霞元君能福佑众生,特别保护妇女儿童,有求必应。每年有逾百万的香客游人登泰山朝拜碧霞元君,心香一瓣 祈神福佑。大殿左右为东、西配殿。东配殿祀眼光娘娘。传说眼光娘娘能治疗各种疾病,保佑人们眼明心亮、身体健康。西配殿祀送子娘娘。送子娘娘掌管人类生儿育女之事。香客往往在殿中用红布包一个石膏娃娃带回家去,放在床上,以求娘娘赐子,称为"拴娃娃"。东、西殿之间是香亭,祀碧霞元君。封建时代,大殿轻易不开,只有帝王大臣才有资格进大殿朝拜元君,普通百姓只能在香亭中求祷泰山娘娘。 大家都听过那句“求爷爷告奶奶”这句话吧!爷爷就是岱庙的泰山爷爷,奶奶则是这碧霞祠内的泰山奶奶。听当地人说,一年中泰山奶奶生日还有一个日子,泰山是免费的,不过那时上山朝拜的人会更多。
十八盘
泰山有3个十八盘之说。自开山至龙门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为“不紧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门为“紧十八”,共计1630余阶。“紧十八”西崖有巨岩悬空, 侧影似佛头侧枕,高鼻秃顶,慈颜微笑,名迎客佛。 十八盘岩层陡立,倾角70至80度。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600余级,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处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十八盘路侧有一块石头形似鲤鱼,头在地面,半截身子在地下。相传古代皇帝怕江山不稳,派许多阴阳先生到各地去查访和破坏龙脉。 这天有一位来到云台山,发现了鲤鱼石,又见这条岭上有个第一天门。他知道鲤鱼只要跳过天堑便成了龙,托生在山主家,长大就会抢坐皇帝的江山。阴阳先生找到了山主,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他。山主很高兴,便问怎样才能使鲤鱼跳过天门。阴阳先生对他说,只要在鲤鱼石旁修个十八盘,就能顺势飞上天门。于是山主雇人昼夜施工建成了十八盘,阴阳先生也就放心地走了。原来鲤鱼跳过天门才能成龙,若是落在十八个盘子里,那只能是人间的一道菜,风水也就这样被破了。 此次上泰山,先乘的游览车,然后是索道,下山如果不走走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于是决定下山走走,然后到中天门再乘车下山。因此,我下面的图片主要就是沿十八盘路上的景色。个人觉得这一路不只是美丽的景色和那攀登的乐趣,两侧石刻也能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汉字的魅力。也正是这下山,我才意识到,为什么人要成功之时才登泰山,也许只有到一定的年龄才能体会到这种山川与文字的魅力。
友情提示:
泰山很大,泰安与泰山两个城市基本为一体,一般情况下高铁是到泰安站,而普通车到泰山站,如果到泰安站换乘公交就可以到泰山市内,记得岱庙和泰山都在泰山这边而不是在泰安。因为山很大,谁一天都走不完,所以门票有效期为三天,但我估计很多人如果第一天爬完山第二天就是抬你你也不想再上山了。 1、泰山基本分三条路,东御道,其实才是各为皇帝祭天走的路线,这条线不收门票,当地人一般都是去那边玩,顺便在山下玩水(听当地人说,我没去,但真实性比较可靠。)第二条路是红门入口,这一条就是一条道走到黑,中间没有索道,所以一定要有准备,全程都要步行。第三条路是天外村,这条路是行车路,景区中巴会把大家直接拉到中天门,一定要记着这条路只能而且必须乘车,不许步行上山,所以步行的走红门,乘车的走天外村。尤其是一大家子出行的,一定要商量好,如果意见不统一,一定要分开走。 2、听当地人说,登山回来后记得不要用热水泡脚,而应该是用凉水冲腿和脚,过一天以后才能用热水泡脚,个人觉得有道理,尤其对大部分没受过训练的人来说,这一上一下软组织会受伤,先冷敷再热敷是有道理的。 3、泰山被喻为五岳之首,含义为登顶之人,是向天宣告你已达人生顶峰,所以一些官宦和学生都不会到最高点“玉皇顶”。当然如果没有忌讳这也不是什么问题,毕竟很多人一生只准备顶一次泰山,如果不到山顶好像白来一趟。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