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前言
2020年春节期间适逢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宅在家利用空闲时间整理2019夏天去川西旅行的图片和资料,感触颇多,觉得有必要写个游记以留存美好的回忆,图片和视频拍得太多,以致于费了很多精力去整理筛选图片。几进藏区,这是一趟难忘的高原避暑之旅!
川西藏区海拔高,雪山众多,仿如天然空调,散发的冷气包裹着整个川西大地,所以夏天在川西旅行非常舒适,不会有闷热的天气,盛夏时节行走在川西的大地上最大的感受就是舒适凉快。夏天去川西避暑再合适不过了,唯一担心的是怕下雨,容易引发泥石流。 自从2016年自驾滇进青出后,便深深爱上藏区高原,喜欢那里的高山、草甸、雪山、森林、溪流、湖泊,迷恋那里壮美的自然风光,热衷于驱车走在那蜿蜒崎岖、荡气回肠的山路,陶醉于山路间大气的山地风光和原始景致,感受藏区的风土人情。喜欢旅游的驴友常说西藏是“毒”(西毒),进藏就象吸毒上瘾一样没法戒除。我自从2016年去西藏回来后,感觉也是“藏毒瘾”越陷越深,难以自拔,经常想念藏区,总想驱车去那里撒欢,藏区的壮美风光真是令人难以忘怀。随后于2017年自驾游了川西小环线,2019年夏天再次自驾游走川西高原,来一次深度的川西旅行,也是一次难忘的避暑之行。 这次旅行虽然很早就进行了谋划,提前与防港的唐校长约定两个家庭组合两台车一起自驾旅行,但因工作繁忙,书面的攻略行程到出发的时候还是出不来,没法发给一同出行的防港唐校长。出于对藏区的热爱以及平时的关注,总体行程的线路还是了然于胸的。 原行程计划是从都江堰、映秀走国道317进藏区,来个川西大环线之旅,然后走318国道经康定、泸定,出雅安,再走高速回广西。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出发时正值四川的雨季,当时317国道塌方的新闻信息不断,走317进藏存在较大的危险,考虑安全因素,出发当天临时改变线路,决定从雅安走刚通车不久的雅康高速到康定,再走国道318进川西,看下一步天气情况再决定是否走317国道出都江堰。 这次旅程基本走完预定的一些地方,当然原计划要去的都江堰、映秀、汶川、理县桃坪羌寨、毕棚沟、米亚罗、卓克基官寨、马尔康等317国道路途中部分地方,因担心下雨容易发生泥石流没有走317回程,小有遗憾,留个下次再去的理由吧。 此次川西的旅程收获甚丰,盛夏时节在四川藏区避暑降温,玩得很开心,再次领略川西壮美的风光,深入藏区村落感受川西当地的风土人情。当然,整个旅程给我感受比较深刻的是祖国的强大,近年来国家对藏区和西部的基础设施和教育等方面投入力度很大,一方面是川西的公路建设飞速发展,中国的筑路大军逢山钻洞、遇水搭桥在高超水平在藏区也展现得淋漓尽致,一路上除了康定机场到塔公草原那段路因为修路比较坑洼外,甘孜州的其他公路都很好走,到处是柏油路或者水泥路,路面光滑很好走;另一方面我们在川西了解到,藏区的小孩上学,除免学费外,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吃和住都是免费的,他们太幸福了。
此次自驾主要目的地是甘孜州,途经贵州顺路游玩了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和六盘水,在外自由浪迹15天,总行4815km, 算是一次中长途的自驾旅行了,在行程前后一两天稍为赶路外,其他时间还是比较充裕和自由随心的。全程自己做饭,也在野外露营几晚,因此这趟旅程花销不大,还算较节俭,算是花较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喜欢用这样的自驾旅行去看世界。 实际行程线路:广西钦州-南宁-河池-南丹-贵州贵阳-遵义-鸭溪镇(宿)-仁怀茅台镇-赤水河谷旅游公路-赤水市-自贡市(宿)-乐山市-四川雅安市(宿)-泸定县-冷碛镇-磨西古镇(宿)-燕子沟-中国红石公园-雅家埂垭口-康定市(宿)-折多山-康定机场-江巴草原-塔公镇草原(走S215)-道孚县八美镇(走G350往道孚方向)-龙灯草原-鲜水河大峡谷(在松林口宿)-(各卡村)-(加拉宗村)-葛卡乡-道孚县城-炉霍县城-色达县翁达镇-喇荣五明佛学院(宿)-色达县城-(乃龙神山)-甘孜县城(宿)-大盖乡-措卡湖-新龙县城-理塘县城(宿)-村戈乡-喇嘛垭乡-章纳乡-格聂雪山-查冲西村(宿)-新冷谷寺-理塘县城-红龙乡(宿)-卡子拉山-剪子湾山-雅江县城-高尔寺山-新都桥(宿)-折多山-康定市(走雅康高速)-雅安市(宿)-乐山市-泸州-宜宾-贵州毕节-六盘水市(宿)-兴义-广西隆林县-田林-百色-田东-田阳-平果-隆安-南宁-钦州
D1(7.27).一路向北千里跋涉抵会议之都(钦州-遵义)
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园!有时间还是要和家人一起去远方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去观赏人家看腻了的风景,外出去改变一下恒有的工作生活模式。 每次长途自驾旅行,第一天都是在驱车赶路,基本在800-1000公里的行程。 与防城港唐兄约好出发的时间,在不同的城市出发,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为了节省时间多赶路,第一天还是全程走高速。在南宁的大唐服务区与防港的唐兄会合后,继续马不停蹄驱车向第一天的目的地--贵州遵义,考虑到校长他们已玩过遵义,我们就不进市区了,晚上在遵义播州区的鸭溪镇找个旅馆住下。 第一天行程850km。
很早就想去看看神奇的赤水河,因为这里是中国神奇的“白酒经济带”,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地方,这里有全国第一条河谷旅游公路--赤水河谷旅游公路,这里有红色文化、国酒文化、巴国文化、盐运文化。 赤水河也叫美酒河,中国60%的名酒都产自这条河所经的流域,如茅台、郎酒、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董酒、习酒、剑南春等等,这里的空气中都弥漫着酒香。 这次去四川甘孜州经过贵州,从鸭溪镇出发走一段路程进入仁怀市,我们决定拐进中国酒乡茅台镇,自驾穿越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在茅台镇先后参观了茅台酒厂、四渡赤水纪念园后,沿着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往赤水市方向游玩。因这条公路不是很宽,不太好停车,一路上没有太多的拍照。主要的停留点在茅台镇、土城、丙安古镇。晚上赶到自贡市住。 第二天行程385公里。
D2(7.28).穿越赤水河谷旅游公路(遵义鸭溪镇-自贡市)
D3(7.29)经历大雨洗礼到达雅安(自贡-雅安)
雨城雅安确实名不虚传,每次来都下雨。这次也不例外,当天我们从乐山去往雅安一路都在下雨,到了雅安后,当晚也是下大雨,感觉不是文雅的雨了,是粗鲁的雨了,看来要改变对雅安所谓三雅中“雅雨”的印象了。 一早从自贡出发时下大雨,当天唐校长他们去乐山大佛游玩,但最终因大雨景区关闭。因为我们在2017年已游玩过乐山,路过乐山进去转了一圈,又碰上下大雨,只好继续驱车前往雅安,当时想走高速去雅安,但当天乐山雨太大,在出城区上高速时我的车子差点被水淹,去到高速入口不让进入,说是大雨封路,不让走,我们只好选择走省道S305,一路都下雨,去到洪雅县,本想在那里上高速,但同样碰到封路不让进入,只好选择走国道G351,洪雅至雅安路程55公里,不算远,到洪雅时雨已变小,但雨季走国道还是有点担心泥石流,一路小心谨慎地开车和观察路况及沿路的山体,准备到达草坝镇时要爬一个长坡,翻越一座山,路过草坝镇时在镇上的狗肉档搞了点当地的白切狗肉,补充长途自驾的劳累,味道还是超赞。当天虽然风雨同行,还好一路顺风顺水到达雅安市区,在市区转了一圈后还是选择在体育馆做晚饭。饭后直奔唐校长他们帮订好的旅馆,住在雅安市雨城区的田家炳中学附近。到旅馆安顿住下后,刚到街上逛时又下起瓢泼大雨,想去看看夜色下的“雅女”都不给机会,没眼福。 第三天行程275公里。
D4(7.30).雨季首选雅康高速进川西(雅安-磨西古镇)
因为雨季,改变了线路计划,考虑到雅康高速刚通车,雨季走高速比走G317进川西相对安全,所以这次去川西在半路临时改走雅康高速进藏区。 走318进藏的人都很熟悉雅安,进藏前雅安是个休整点。这个城市也很特别,2013年4月的雅安地震也扩大了他的知名度,雅安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 一早从雅安上高速,发现雅康高速只能通行小车,当时大货车还不能走。雅康高速基本沿着G318国道修建。我们在天全服务区休整一下,加水和放好米进电饭锅准备一路煮饭,因为变压器只能在行车时才能工作,所以每天也是开车赶路的时候煮饭和煲汤,到时间点找个地方停车就可以吃饭,旅行中一直坚持自己做饭。 七八月份是旅游的旺季,一路上都是开车出来游玩的人,高速的车流量大。到二郎山时,在穿越13多公里的长长隧道后,出隧道后便是泸定出口。因为之前玩过泸定,入泸定后我们直接开车去磨西古镇,先游玩海螺沟。到磨西镇已是中午,当时攻略没做到家,排队购票、坐长时间的观光车和排队坐索道花了许多时间,上到冰川观景台后又遇到雨雾,游玩体验很不爽,逛到景区关闭才坐车下山。因急于进沟,时间没安排好,当时在山上决定二次进山,也在索道站那里进行了二次进山坐索道的预登记。 回来后在网上看了别人的攻略,建议上午早点进沟,先坐车到终点站四号营地下车后坐索道去看冰川,然后再慢慢游玩下山。大致的线路:磨西镇(海拔1600米)——15公里——一号营地(海拔1940米)——8公里——二号营地(海拔2660米)——7.5公里——三号营地(海拔2980米)——3.5公里——索道站——四号营地(海拔3600米) 第四天行程151km
D5(7.31)玩转雅家埂红石滩(磨西-康定市)
当天起床后发现天气不佳,吃早餐后计划去康定,驱车准备离开海螺沟时,从后视镜中看到远处洁白的雪山,我下车远眺,感觉远处天朗气清,顿时有二次进沟游玩的冲动,赶紧打电话给已走在前面的唐校长,和他们商量二次进沟。 再次进沟终于看到雪白的贡嘎雪山,游玩至中午才我们下山。校长他们看了冰川后直接在四号营地坐车下山了,他们提前去康定。我们在下午才从磨西出发,经中国红石公园、雅家埂、榆林一路游玩,当时还想在雅家埂垭口露营,但到傍晚时分山上云雾很逐渐变浓,风大气温急剧下降,感觉在下雨的样子,怕山上雷电,所以当时还是决定到康定市区住,我们晚上才到达到康定市区与校长他们汇合。汇合后得知他们中有人得高反了,估计雅家埂海拔高,适应不了得高反了。 当晚做饭后因太夜,没能很好到康定市区走走看看,之前也是路过康定,没有深入感受当地的市井文化和生活,还是小有遗憾。 第五天的行程是最短的,从磨西到康定全天行程88km。
D6(8.1)西出折多山再进藏区(康定-道孚松林口)
早上在康定找个面馆品尝当地的美食,校长他们因为有人高反不适,他们决定开始返程,不再西进了。毕竟出来才6天,我们还是决定单车走川西。与校长他们分别后,我们驱车开始爬折多山,在山脚的318国道边的油站加满油后,慢慢融入进藏的车流中。这是第二次走折多山了,一路上都是出来游玩或进藏的小车,私家车走进普通千家万户后,这几年自驾318确实非常火爆,我们也只能慢慢开。 2017年走折多山时碰上下雨,没能观看山顶的风景,这次天气晴朗,终能如愿游玩。到了折多山垭口后,停车场几乎停满了小车,在垭口可尽情远眺周边的山峦之美,步伐走快后还是心跳加快,高反明显,只能走几步再停住。考虑到2017年已走过折多山至新都桥这段318国道,下垭口之后我们选择走康定机场方向的道路,往江巴草原游玩,一路还是美景层出不穷,但也遭遇了烂路,从康定机场开始修路,一直至塔公草原。这也是整个川西旅程中公路最烂的一段,其实甘孜州各县间的公路还是修得很好的,起码路面光滑,非常好走。 玩了江巴草原,我们直奔塔公草原,因为2017年也来过,所以没进草原玩了,只是逛了一下塔公寺,感受一下寺庙文化后,再往道孚方向驱车。一路经过八美、龙灯草原也没玩,反证草原也大同小异,到了道孚的松林口后,感觉天色渐晚,决定先做饭吃了再决定是否前行,后来发现松林口有一幢新房子,估计是林业部门用上面的国家公园款建房子,2016年建好了,但发现房屋是空无一物,当天晚上在那里露营,忐忑中渡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早上起床后感觉还不错。 第六天行程161km
D7(8.2)行走于中国藏民居艺术之都道孚(道孚-色达)
旅途中超爽的一天。 一早就被冷醒,虽然在房子里面搭帐篷不受风吹雨淋,但鲜水河峡谷晚上的气温还是很低的,早上起床走出帐篷时还是感觉很冷。在这荒郊野岭外还是要自行煮面条吃,收拾好行李后我们的下一站就是色达。恰意开车行走在鲜水河大峡谷森林公园,一路沿着森林溪水穿行,风景也很美。风尘仆仆出来游了几天,车子也脏了,在途中的路边看见有藏民开了个洗车店,顺便洗车后再前行。 自驾去远方旅行总是惊喜不断,每天都有不同的景观和不同的感受。在道孚县,我们也玩得很Hi,这天最爽的还是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免费泡了温泉。在经过葛卡乡的一个村庄时,我们停下来观看村庄中美丽的藏民居,在路边遇到了一位善良的藏民,当时他停车在路边等人,我以为是搭客的,和他攀谈后得知他正在等他家人,准备去洗澡。当时我很好奇,为什么洗澡还要一起到外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问他要去哪里洗?得知他们是一家人去山涧泡温泉。当时气温很低,而且头天晚上露营没洗澡,心想能否跟他们一起去泡温泉。后来征得他同意,他很乐意带我们一起去山上泡温泉。一路跟着开车走了五六公里才到达一个偏僻的地方,温泉就在山脚下,共有两个池,男女分开。女浴池边还有一处长长的白塔,有些藏民先围着白塔转圈、念经后才下池泡温泉,这或许是他们的信仰吧。他们在泡温泉时都是集体裸浴的(当然男女分开),我们没这么开放,还是穿着内裤泡。据他们说一般一个星期来温泉池洗两次澡,因为经常泡温泉,所以村里的人都没有风湿病疼。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开发收费,他们说是不想对外开放,温泉池是村上人来泡澡的地方。当然还有一个地方流出的水也是温泉,专门洗头的。我们也是在那里来美美地泡了许久才出来洗头。 泡了几个小时,下起了小雨,向当地藏民道别后,我们继续驱车向着道孚方向,在路上遇到藏民刚从山上采摘下来的蘑菇,好几中野生菌,大都没见过,和他们买了一些鸡蛋菌。到了道孚县城后,我们还是在市场补充物资,在藏区牦牛肉肯定是补充能量的首选,每到一个县城就买牦牛肉煲汤或炒,或者牦牛肉炖土豆、白萝卜,都是非常的好吃的一道菜肴。在道孚县城我们还买了酥脆甜皮鸭,味道也是不错的。在道孚县城郊外的一处正开发建设的景点停车场吃自做的午餐后,继续往色达方向开拔,一路最赏心悦目的还是道孚的民居,道孚民居融建筑、宗教文化艺术、民俗民风为一体,格调鲜艳明朗,为藏区一绝,真不愧是中国藏民居艺术之都! 傍晚时分到达色达县城后,发现走过头了,喇荣五明佛学院在来时的路上,我们即刻调转车头折返,先去喇荣五明佛学院参观,毕竟这是每个色达旅游必去的一个景点。匆匆往回走二十多公里后到达佛学院下面的停车场,天色将暗,当时我们晚钣也没吃,就急于上去看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夜景,坐公交车直接上到佛学院红房子脚下,下车后被绵绵不绝的诵经声包围,被眼前山坡上的一大片红房子震撼到,画面太美了,我们直接爬山,没走几步就喘大气,感觉高反了,但震憾的夜景还是深深吸引我们继续向山上走,来迟了点,没能拍太阳下山的延时,我们一路拍照,爬爬、歇歇,4000多米的海拔还是缓慢走为妙,我们走上坛城,发现许多信众围着坛城三步一叩的五体投地的朝拜,据说只要在这边转上百圈,任何的疾病都会痊愈,因此无论早晚都有无数信众来此转坛,真不可思议,这或许是藏民的信仰吧。到处瞎逛玩了许久,因为夜深了,公交车停运,我们只好从坛城徒步至入口的停车场,开车出来在佛学院的停车场外面的公路边找个空地扎营,晚上近11点才吃晚饭。当晚的温度还是将近0度,因太深夜不好找旅馆,看看那里的路边都停了许多小车,都是在车上过夜的,饭后我们还是就地露营。 第七天驱车行程280km。
D8(8.3)在色达来一场视觉和心灵之旅(色达-甘孜)
去色达旅游,许多游客就冲着当地的两处独特的地方去的:漫山遍野都是红房子的喇荣五明佛学院、色达天葬台。在天葬台,感受那份生与死的震撼。 因为色达的海拔高,基本在4000米以上,佛学院晚上的温度低至0度,据介绍这里年均温度0度以下。早上起床时温度是1度,但中午的温度达到28度,温差变化如此之大超乎我们的想象。好在我们带有棉被和睡袋,晚上睡在在车里还是比较暖和的。 因为头天晚上看不清佛学院的景色,早上起床煮面条吃后,我们还是决定上午再进佛学院参观拍照,下午再去看天葬。 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在重重的群山环绕之中,沟里的僧舍,以佛学院的大经堂为中心,密密麻麻搭满了三面的山坡,不计其数的绛红色小木屋,延绵无数。这些红色小木屋,据说是一万多名僧侣的住所。 它与白玉县的亚青寺都是位列前茅的大型寺庙。据介绍,这里的出家男子称扎巴,出家女子称觉姆即女尊者。 我们基本是徒步走完整个喇荣沟一圈,行走在佛学院,阵阵梵音响彻山谷,边走边拍,有时还要停下来拍延时,所以费点时间,中午才从坛城下来,然后驱车到附近的天葬台参观天葬,天葬一般是下午13点至16点,所以想去看天葬的,逛五明佛学院时还是要掌控好时间。我们驱车几公里到天葬台的山脚下,开始堵车,只能慢慢地跟着前车挪动,想不到看天葬的人这么多。上山的路边停满了车,我们开到将近停车场的地方停下,然后徒步上去,天葬仪式还没开始,但已人山人海,估计也两三千人。山顶有一群秃鹫正静候大餐,天空也盘旋着许多秃鹫,不时掠过头顶,甚是吓人,远处传来的低沉的诵经声也很压抑。怀着好奇之心和压抑的心情观看天葬,虽然有隔离带不能靠近,但站在高处还是看得真切的,总之场面血腥,特别是天葬师放声引秃鹫下来的时刻,秃鹫从山坡上蜂拥而下,激烈抢食腐尸,吃饱后的秃鹫陆续腾空而起,飞到了天空中不断地盘旋,似乎代表生命开始了新的轮回。怕图片场面会引起不适,故图片就不敢晒出来。 天葬结束后,人群逐渐散去,因为车多,我们等了许久才驱车下山。一路向色达县城方向走,在县城的私人加油站加了200元汽油,没逛县城就直接往甘孜县驱车,毕竟还有170km的路才到甘孜县城。 走色达至甘孜新修建的县级公路也是之前做攻略了解的,路程缩短了不小,而且是新修建的,路面非常好走。一路风景变化不断,风景优美。在半路要爬一座奶龙神山,上下山要走30多公里,山路很爽,风景很赞,唯一担心的是车子高反,走得慢。奶龙神山虽然很高,山路蜿蜒崎岖,但公路刚修建好,路面非常好走。我的小车就是在爬这座山的时候高反了,在山脚的时候无论怎么深踩油门,都提不起速度,开始以为在色达加的油有问题,后来上到这里才知道是车子高反的原由,这里海拔太高了。在爬奶龙神山时遇到一辆桂A牌的小车,经攀谈得知他们一家四口从南宁自驾游四川。 晚上在奶龙神山的半山腰的小溪边做晚饭,也是一次挺有意思的一次户外做饭,主要是那里风景太美了,也引来不少自驾游客羡慕的目光。晚饭后我们继续驱车往甘孜县走,走了一段夜路,晚上10点多才到达甘孜,因为夜深不好找露营地,而且要洗澡,我们在县城郊外找了间客栈住下,80元的标间还过去。 第八天行程165km。
据介绍,奶龙山是朵康地区闻名遐迩的神山,藏语“奶龙”,“奶日”的“奶”意为“存在神灵之地”,“龙”沟谷之意,“日”意为山之意,“奶龙”“奶日”系圣地圣山的总称。奶龙山位于甘孜县东北,东谷区四通达乡境内,四面环山,海拔4610米。奶龙神山由观音、文殊、金刚手等三峰和一条长寿谷组成。绕一转约有十多公里。奶龙山神韵,多姿多彩。奶龙神山丛林密布,远远望观音峰,山形如孔雀开屏,峰峦重叠,构成了一幅天然奇景。登上高峻秀丽、云遮雾绕的中峰文殊菩萨神山巅上,举目远眺,沟壑起伏如龙狮起舞,敛气屏息还能听到“咚咚”的神鼓声。山上有天然图案,酷似雄鸡,相传四季交替之时,雄鸡就会发出鸣叫。 中心山(文殊峰)的东南方向称前山,前山为陡峭的悬崖, 后山为草坡。四周生长着柏木、云杉、柳树等各种树木花草。 奶龙山是一个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游人置身其中到一种天人合一,精神回归,反璞归真,遐想悠 悠的感觉油然而生。
D9(8.4)穿行在美景与危险相伴的砻龙江峡谷(甘孜-理塘)
早上起来在旅馆可远眺新龙县境内的卡瓦洛日雪山。因为昨晚住的地方是县城的郊区,洗漱退房后我们驱车到甘孜县城找早餐吃,顺便到当地市场补充物资。 甘孜至理塘的公路基本是沿着滔滔的雅砻江畔,开车行走在这条峡谷公路中,危险系数是非常高的。听说几年前有四个女孩开车走在这条公路上不慎葬身雅砻江。当车子驶到雅砻江畔公路时,发现公路确实危险,一边是汹涌滔滔的雅砻江,公路在悬崖峭壁下,路上不时有山上掉下来的碎石块,路窄、弯多,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开车。过弯要提前摁喇叭,还好当天走这条路的车子很少,到达亚吾寺时停车拍个照继续赶路。到达卡娘村,发现当地的房屋很有特色,停车玩了一会,顺便放好大米进电饭锅,行车时用变压器煮饭。 开车行走在雅砻江畔,发现雅砻江一路落差很大,所以一路的水势非常汹猛,进入新龙县的麻日乡,有一处路牌标明右拐可去措卡湖和麻日乡,看到这路牌,之前做攻略时知道措卡湖这景点在摄影界很有名,既然路过就不能错过,我还是驱车右拐往措卡湖方向,在山脚下问了当地的藏民是否可开车进措卡湖?当地藏民说路较弯,要慢点开,可开车上到湖边。开始我以为是平路去湖边,走着走着发现公路一直往山上延伸,但车子已开进一段山路,路非常窄,不能掉头,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开,越往上开山路越陡,而且弯多、弯急,会车的时候要很小心。越往上开心越紧张,道路很险,开到手心冒汉,开到半山时看到村庄,以为到了措卡湖,但只是行程的一半,半山腰的村庄倒像个世外桃源,也不敢停车照相,只能继续往上开,路上还要和几辆车会车,真担心会出半点差池,毕竟这里人烟稀少,找人帮忙都难。看里程表从山脚到措卡湖边的山顶走了10公里的惊险山路才到,到达山顶还是被那里的湖光山色美景震撼到,想不到这么偏僻的地方还有这么大的寺庙和这么漂亮的房子,在藏区旅行真是惊喜不断。当天也正碰到措卡寺的喇嘛搞活动,很多村民去那里帮忙。在措卡湖玩了一会下起了雨,雨停后湖面平静,倒影才显现出来,我们抓住难得的机会拍湖面的倒影,可惜没有蓝天白云,要不措卡湖就更美了。围着湖转了一圈,我们下山了,下山也是很危险,总怕刹车片出问题,一路挂低档位开下山,准备到山脚时在路边的水沟取满一罐水,最终总算平安下山。 我们继续驱车往新龙县城方向走,遇到下小雨,路上很少车走,感觉那段公路很好走,但意外往往就是在风平浪静时发生,我转过一个弯后,发现前面有一辆农用拖拉机,一个中年男子开车,旁边坐着个妇女,估计是他老婆,拉着一车小麦。跟着那辆拖拉机走到一段较直的公路时,拖拉机一直靠右行驶,感觉可以超车,加油超车到拖拉机旁边时,那辆拖拉机突然往左边甩,这紧急关头,吓得我下意识往左打方向,我的半边轮胎已驶出公路边,拖拉机差点就剐蹭到我的车,当时吓得心慌乱跳、直冒大汉。我就搞不懂为什么那家伙突然甩来甩去的开拖拉机,是不是他们开在路上很久没遇到过车了,所以开车很随意,想怎么打方向都不去想后果。我急忙开车到前面,拦停他们,大光其火地骂了一通他们。 这是我们整个旅途中最惊险的一天了,在去往新龙县城的路中差点发生意外,每每想起此事都是害怕和惊恐不已。出行在外安全第一,还是要牢记老爸常教导的“小心驶得万年船”! 新龙县城建在峡谷中,没有平整开阔的地方,显得很小,街道也较窄,后来在新龙县河口片区寄宿制学校门口停车吃午饭,然后继续赶往理塘。在半路还是遇到一段2公里长的水毁路,天黑时分才到达理塘县城郊的加油站,理塘海拔高,晚上温度较低,只有9度,在加油站的服务区吃晚饭后再去县城找旅行社。八月是进藏旺季,许多宾馆都爆满,我们当晚在县城转了几圈才找到一间合适的旅馆安顿下来,但那在晚上停电,没有电我们也洗不了澡,只能将就过一晚。 第九天行程295km。
关于甘孜县和十八军的故事,据资料介绍: 地处川、藏、青、甘、滇五省(区)结合部的四川藏区,是中国第二大藏区,也是内地链接西藏的重要通衢,自古称为“汉藏走廊”。在解放前,这片区域一条公路都没有。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祖国的统一和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和西北军区执行中央决策,派出十八军从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四个方向向西藏挺进。 1950年3月4日,十八军的热血将士们,在四川乐山举行了进军西藏誓师大会:一定把五星红旗插上世界屋脊,把光明和幸福带进西藏。时任十八军军长张国华喊出“背着孩子也要进藏”的豪言壮语。 从四川到西藏,沿途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40多座。雪崩、高原反应、“睡着了就醒不来”等一系列困难是十八军老战士当年进藏征程中最深刻的记忆。 十八军将士,用双手和原始工具建设出来川藏公路,这次进藏的漫漫征途,成为两万五千里长征后,世界军事史上又一次震撼人心的大行军。 十八军是从甘孜县挺进西藏的。
D10(8.5)勇闯格聂南线看川西最后一片净土(理唐县-章纳乡)
格聂是川西的最后一片净土。格聂神山海拔6204米,是四川的第三高峰(蜀山之王是贡嘎雪山,蜀山皇后是四姑娘的幺妹峰)。 自驾游优点众多,比如深入到一些尚未开发的地方,去人少的地方游玩。这次川西游我们就特地选择了人少景美的格聂南线自驾游,放弃人多门票贵的稻城亚丁。格聂神山沿线周边的景色原始美丽,这里虽然正在开发建设景区,但还没收门票,没有人挤人,更没有商业店铺的吵闹,有的是洁白的雪山、开满鲜花的草甸、原始的森林、清澈的河流、清新的空气,以及纯朴善良的藏民。环格聂雪山徒步也是近年来许多喜爱徒步驴友追棒的一条线路。 理塘是318国道川藏线上一个比较大的县城,考虑到格聂比较小众的一个地方,我们进格聂前有必要补充一些物资。早上去了县城的市场吃早餐,并在那里购买了新鲜的牦牛肉等。我们在甘孜州每到一个县城买菜,发现都特别难停车,基本没规划有停车的地方。 从理塘县城走格聂南线去格聂神山的冷谷寺,走格聂南线导航基本用不了,还好之前在家做了大量的攻略,不用导航也知道大概的线路。但我们一大早还是走了点弯路,从理塘县城出发到村戈乡那段路,我们直接用导航去到了村戈乡镇政府,乡政府很小,到那里时基本看不到上班的人员。我们从乡政府出来拐到了318 国道,直接往前开不远再往前一点左拐就走上去往喇嘛垭乡的乡道。其实从理塘县城出发根本不用经过村戈乡政府,直接往西藏方向走318国道,过了公路上的门楼,再往前走不远左拐即可。进入乡道不远处有一个地方要登记才能继续前往喇嘛垭乡,估计再过一年半载,格聂景区相关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差不多,就要收费了。所以想去的趁现在还没收费。 从理塘县到喇嘛垭乡全程是新修建的柏油路,从章纳至格聂神山附近的查西冲村是水泥路面,一路都是新修建的路,路面光滑好走,但章纳乡至查冲西村路面稍窄。理塘至喇嘛垭乡是新修建的公路,没有路标、路牌,也没划公路线,开车走在这路上一定要十分小心谨慎,毕竟是山路,比较多弯道,甚至是回头弯,稍有不慎很容易出意外。 从理塘出来过了村戈乡,跨过毛垭大草原,再爬上一座山,海拔不断提高,继续向前要经过一片到处是石山、石头的地方,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湖泊,估计那里的远古是冰川的地方,冰川退化后变成岩石裸露。继续向前我们走到一处不知名的地方,在那里有分叉路,好在当时附近有一帮拉电线的工人,向他们问路后才知道要向左边的道路走是去喇嘛垭乡的,一路要上下爬好几座山,越往里面走景色越原始,在下一座山的半山腰我们还碰到一群野猴子,那里的猴子对人很警觉。喇嘛垭乡偏远、人口少,我们路过时到一处正在建设的寺庙参观,顺便问路,我们没有往格聂之眼景点的方向走,而是继续往章纳乡方向,我们在章纳乡政府作了下停留,与当地的一个政府干部交流了,顺便了解一些当地的情况。毕竟偏僻,乡政府很小,人也少。过了章纳乡政府后往右边的道路走,就是去往冷谷寺和格聂神山的路,继续前行要路过乃干多村委。越往里走,里面风景越优美、河水清澈、空气清新,几乎没有游客,太喜欢那里了,很享受去到那里的每一刻时光。在路上我们还见到一群徒步的驴友,他们请了当地的藏民帮助,用马驼运物资。我们沿路游玩至查冲西村,不时看到格聂雪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那里的山地草原风光美不胜收,我们去的时候正是遍地草花盛开的季节,草花漫山遍野。 当天我们没去直接去冷谷寺,下午时分在查冲西村游玩时遇到一位骑摩托车、从山上采摘蘑菇下山的藏族儿童,他主动问我们要不要住宿,还叫我们去他家住,费用由我们给,在他带领下,我们当晚在当地藏民家住宿,他家是个藏式的四合院,院子全是草地。我们入住的藏民一家人很好客,他家爷爷80多岁了,据说是他们村里历史以来最长寿的老人,他的爸爸叫士登,妈妈在山上放牦牛,有一位弟弟,跟他在县城理塘读书,他读初中,弟弟读小学,还有一位姐姐,已不读书了。我们交流时大都和去学校读书的藏族儿童进行,上年纪或老一辈的藏民不太会讲汉语,很难交流。 查冲西村在当地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庄,那里有一所理塘县格聂小学,村子就在格聂神山对面,四面夹山,山环水抱,风景非常优美。 第十天行程约70km,也是玩得很随意的一天。
D11(8.6)艰难驱车进虎皮坝撒欢(格聂雪山-雅江县红龙乡)
头天晚上下了一晚的雨,早上起来雨停了,山上云雾飘渺不定,景色迷人,赶紧拿出设备拍几段延时。我们吃了早餐后,土登的儿子和姐姐骑上摩托车,约了村上的几个人一起上山采摘蘑菇去了,我们收拾行李去往今天的目的地--虎皮坝。我们的小八走虎皮坝还是很有挑战,从铺装的水泥公路拐进虎皮坝,要爬一段路面超多石头的山路,很容易伤及轮胎壁,因为车子底盘低,我们开得很慢、走得很辛苦,为了减轻负担,爬较陡的山路时还叫老婆下车走一段,大约有2公里多的石子路是最难走。一路有几辆越野车呼呼超过我们,费了不少时间进到虎皮坝,顿时被虎皮坝的绝美风光震撼到,新冷谷寺就建在虎皮坝的雪山脚下,一条蜿蜒九曲的河水在虎皮坝中间静静流淌,非常平缓,草地上马儿在悠闲地吃草,有一队徒步的驴友在山脚的草场间露营,人如同在画中游,当时都想在那里扎营的冲动,后来考虑到回程的路途远,晚上至少得赶回理塘才行。 新冷谷寺正在修建,有一帮工人在虎皮坝的草坪上休息。新冷谷寺估计是为了景区开发的需要而建的。因为去老冷谷寺的路较烂,越野车才能上,我们只在虎皮坝玩耍。徒步去老冷谷寺怕时间不够,所以就放弃了。玩到中午才出来,天气转晴,我们又跑回查冲西村看雪山,拍了几段格聂神山的延时摄影,顺便拿出衣服晾晒。 本想从穿越格聂南线从理塘至巴塘的,我们在查冲西村问了当地的藏民,知道从查冲西村至巴塘的路是泥路,雨季不好走,我还是担心陷车,况且人烟稀少,单车穿越格聂南线全程有点风险,保险起见,最后还是走回头路回理塘县,这次没能去到巴塘,小有遗憾,下次有机会再去。 傍晚时分才出到理塘县城,我们决定继续再往新都桥方向走一段,看时机再选择宿营的地方,回到雅江县的红龙乡(离理塘县城约35km),因为天色已暗,找了几间旅馆都不合适,最后在红龙乡政府大院内停车,在车上露营。床车就这么方便,当晚睡车上,一晚都下雨,非常寒冷。 第十一天行程167km。
据介绍,格聂雪山海拔6204米,是四川第三高峰,康南第一高峰,也是藏区有名的神山圣地。格聂的藏语名为呷玛日巴,是我国藏传佛教24座神山中的第13座女神,也是胜乐金刚的八大金刚妙语圣地之一。格聂山下的冷谷寺为藏传佛教第一世噶玛巴都松钦巴创建,建寺历史悠久,其寺址地形独特,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且寺庙珍藏的文物众多,相传2900年前释迦佛曾赞叹格聂圣山为殊胜的清净修禅之圣地,各地藏民前来朝圣者甚多。
D12(8.7)回程走G318体验山路十八弯(红龙乡-新都桥镇)
本来想继续往巴塘方向,走芒康--盐井--梅里雪山--奔子栏--香格里拉--丽江--大理--昆明线路回程广西的,后来考虑到时间有点赶,因此在理塘县决定往雅安方向回程,走一段重复的路程,当然理塘至新都桥这段G318还没走过,这段318有卡子拉山、剪子弯山、高尔寺山等几座有名的高山垭口,一直想去体验一下。 很奇怪在红龙乡电信的手机居然没有信号。早上起床洗漱后依然是自行煮面条吃早餐,然后才出发,回程的道路路面光滑,很好走,但进藏的小车特别多。在东来二村停了下拍照,有个藏族小朋友来缠着我们要东西,后来给了他几个果子。这段318沿路的观景平台还是比较多的,一路走走停停拍照。 路上驾车时和LP大人发火吵了几句,记不清是何原因了,当时没控制好情绪,回想起来觉得这是最愚蠢的行为,开车一定要控制情绪,不开情绪车。 好多地方感觉是在山顶上开车走,特别是经过卡子拉山,更像是在平缓的山坡上走。卡子拉山在国道318路上,海拔4718米,是理塘到雅江之间的最高峰。因海拔较高,树木稀少,都是高山草甸。在这里看山,层峦叠嶂,一层比一层更远,一层比一层颜色更浅,直至天边,真像行走在“天路”之上。 在半路的山谷水沟发现有藏民在打水,我们也停车取水,整个旅程基本是在野外取水,川西山清水秀,高原上的河流或溪水非常清澈干净。在经过剪子弯山时,我们直接走隧道,因为上垭口的老318国道已封路。出隧道不远不,就来到著名的剪子弯山的山路十八弯观景台,在那里可感受到G318在这里上演震撼的曲线美!我们在第一个观景台吃午饭后再继续下行,这里有好几个观景台可停车拍照。我们从蜿蜒的天路十八弯慢慢游玩下来,越往下开车,路越来越陡,下坡路无休止地延长,无数的下山弯道,感觉没有尽头,一路下坡很危险,只能改为手动档,用低档位降低车速,绝不能长期踩刹车,容易引发刹车片故障。走许久才下到雅江县城,雅砻江穿城而过,受地理条件限制,整个县城都建在山脚下和江边,有很多房子还建在半山腰,这县城发展受限,好在藏区人口少,整个雅江县不足五万人,还比不上我们家乡的一个乡镇。 因为停车地方少,我们路过雅江县城,没多作停留。出了县城又开始爬山坡,慢慢爬高尔寺山,自从高尔寺山隧道车后,重新修建了连接隧道的G318国道,有好几处高架桥用来解决提升海拔的问题,一路都是蜿蜒的山路,到了高尔寺山隧道口附近,我们向在隧道口附近的草地上打牌的几个下乡扶贫干部打听老318国道的路况,他们也是走老318国道上高尔寺山扶贫下来,路还可以走。为了体验高尔寺山垭口风光,听说高尔寺山是纵览大雪山(雅拉神山, 折多山和贡嘎神山)的最佳位置之一 ,我们没有走高尔寺山隧道,而是选择在隧道口附近向右拐,走老的318 国道,爬高尔寺山垭口。走了很多久都没遇到一辆车,爬山的道路还比较好走,就是到山顶后有一段路比较坑洼,较难走。上到垭口时天气不佳,没能看到远处的雪山,真遗憾。如果天气好,高尔寺山的风光还是比较美的。走老的318国道爬高尔寺山比走隧道多走了21公里山路,从高尔寺山下来后,沿路风光漂亮起来,当时我想应该是进入新都桥了。这是第二次来摄影天堂新都桥了,我们当晚上先到新都桥的河边做晚饭,在那里遇到来自眉山的同姓弟兄,叫我们去他家打自来水,他来新都桥收购破旧。晚饭后找了间民宿旅馆,100元标间在旅游旺季的新都桥来说还不算贵。新都桥现在到处是宾馆、民宿,成为318国道上一个热门的超有特色的摄影小镇。 第十二天行程176km。
D13(8.8)行走摄影家天堂新都桥(新都桥-雅安)
曾在2017年夏天来过新都桥,当时恰巧下雨,路过没怎么游玩。这是第二次来新都桥了,新都桥是摄影家的天堂,没来过前想象中一定很美。其实美景也要遇上好天气,如遇到阴天或雨天,还是突显不了它独特的光影之美。新都桥海拔约3300米,并没有突出的标志性景观,但沿着318国道线有10余公里被称为“摄影家走廊”。新都桥最佳摄影季节是在每年的深秋时节,深秋的色彩、层次和光影都是最好的,两次来新都桥都是在夏天,等以后有机会再选择秋天来看看。 上午在藏民旅馆外的草坪上做早餐吃,遇到从浙江来的一家子游客也住在我们同一间旅馆,交谈中得知他们从新疆、西藏一路自驾游玩过来,正准备起程时他们的小车没电启动不了,后来还是连接我小车的电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自驾出门在外,遇到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尽量伸出援手。我们住的藏家民宿就在G318路边,早上看到自驾车流不断,也有三五成群的骑行客不时漂过,深深感受到G318已成为各种游客最热门的进藏线路,简直是太火了,比我2017年来的时候还多车、多人。 上午开车在新都桥的村庄游玩、拍照,这里八月的青稞已成熟,增添了几分秋收金黄的景致,的确很美,可惜照相水平有限,拍不出那种光影之美。中午时分慢慢驱车往折多山方向走,发现路两边都是宾馆、民宿,比2017年多了许多,都快认不出来了,可想而知这几年新都桥旅游市场的火爆。2017年曾在折多山脚下的水桥村住过,这次路过水桥村停车玩了一下,但找不到当时住过的拉姆客栈,建的房子太多了。近年来G318旅游的火爆,直接拉动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可见一斑,产生了中国G318旅游经济带,带动了沿线经济发展。经过木雅圣地景区大门进去参观时恰逢下大雨,在那里躲雨时温度突降低,冷得直发抖。在爬越折多山时也遇到下雨,风超大,在山上可看到雨被大风吹得像雾一样飘渺不定。这是第三次爬折多山了,每次来都是很多车,经过垭口不再停车玩了,直接下山回康定,一上一下爬一座折多山就需要走40多公里,这或许是G318的魅力所在。在康定市区买了牦牛肉以及蔬菜,直接往高速入口,走雅康高速回雅安。康定高速入口的引桥还没建好,我们在一个简易的高速入口上高速,立即进入隧道,出隧道后就是宏伟的泸定大桥,康定至泸定段感觉一路都是走隧道、一路都是下坡,轻踩油门甚至都不用加油,车子都快速前行,甚至还要不时的踩刹车来限制速度,以防隧道内超速。据介绍,康定至泸定段的30公里中,共建10个隧道,8座桥,桥隧比高达100%。在康定进入高速后再走10个隧道组成的“隧道群”,出来就是横跨大渡河的泸定大桥。回到二郎山也要走10多公里的隧道,一路都走下坡路,回程油耗不大。回到天全服务区停车做晚饭吃了再回雅安市住。 每次来雅安都是在雨中与雅安相遇,这次回程路过也不例外,无情的雨加深了我对雨城的认识,印象太深刻了。从天全驱车回到雅安时天变黑暗,而且还下起大雨,在高速上只能慢慢开,找出口也很费事,通过导航带我们去了雅安新区,出了高速依然大雨不停,车子在雅安市区差点被爆涨的雨水浸泡,好在没熄火。黑暗中把车开上一个较高的路段停车好久,雨变小了才去找旅馆,搞得当晚心慌意乱,差点酿出事来。后来在市区开车乱闯,遇到一间民宿老板在路边招揽生意,才找到合适的旅馆安顿下来,当晚住宿是整个旅程中最好好的,经济实惠而且房间干净整洁,120块两间房子。不过被大雨吓得够呛!雨城就是这样待我们远道而来的客人!!!无语了 第十三天行程245km。
D14(8.9)在凉都六盘水感受盛夏的清凉(雅安-贵州六盘水)
回程不想走回头路,决定走六盘水、兴义方向回。一早从雅安出发,主要的目的地是贵州的六盘水。一般回程的后一两天基本整天都在赶路,傍晚时分才到达六盘水市。走进六盘水市,如同进入空调房,顿感清凉无比,凉都的确名不虚传。直接开车到市政府附近转了一圈,发现不好停车,才找宾馆住下,晚上出去逛了夜市和书店才休息。 第十四天行程650km。
六盘水,别称中国凉都,夏季月平均气温仅19.7℃,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的天堂。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云贵交界处,市名来自最初下辖的六枝、盘县和水城三个特区的头一个字组成,是“三线建设”诞生的一座年轻工业城市。1978年撤地建市后撤销两个特区设县,保留一个至今,即六枝特区。辖4个县级行政区,常住人口286万,人均GDP仅次于省会贵阳。 六盘水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以煤炭工业为主。交通四通八达,是西南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和物流集散中心之一。 六盘水市的特产有风猪、猕猴桃、杜仲、天麻、核桃。
D15(8.10)一路向南驱车八百公里平安到家(六盘水-钦州)
六盘水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六盘水乌蒙山等地方应该值得去看一下,但这个家漂泊在外多天,也想停靠钦州的港湾了,所以路过六盘水感受那份夏天特别的清凉后,还是决定打道回俯。 留个下次再去六盘水市的理由,待盛夏时节再去那里避暑。 上午九点半在六盘水市区出发,晚上九点多钟平安到家。开了12小时的车,跑了820km。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