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
天国王朝—以色列 史诗级巨片中曾有一言“耶路撒冷欢迎所有的人,锄强扶弱。”爱德华-诺顿演绎了身患重疾而深具魅力的鲍德温四世,拼劲余生而保全耶路撒冷最后的风貌,雷德利斯科特还原曾经的风云战役,十字军东征的悲壮,攻城之下的尸横遍野。而今仍处在战事中心的以色列究竟是一派怎样的全貌,浓烈的宗教色彩是否让这座血肉筑成之国异于东方的细腻含蓄,西方的浓烈奔放。自驾的出行,攻略自然是第一步,早已听闻九十号公路的景醉人心,车便是旅途的重要单品,通过“租租车”租赁想要的车型,开启异国之旅。从新西兰至德法意大利再至以色列,每一次的汽车租赁都在“租租车”平台上完成,完善的各项手续也给自驾出行的我们带来了较大的便利。“租租车”APP中各式的车型会满足每一个人不同的需求,在与“租租车”平台近五年的接触过程中,满意颇多。 方圆2.2万平方公里的以色列适合小型车辆,山区绿地沙漠的交融更是对各个车辆有一定的要求,通过“租租车”平台获取自驾的适宜车品,机场取车,圣地归还,旅程也因此而假期的旅行还是值得期待的,10小时的飞行时间并不是很漫长,飞行是旅行的一个准备,时光让熟知的文明有了未知的转变,接近六小时的时差需要短暂的休整,但是目的地时间却昭示着一天的开始,万里高中就惊见的东升之景还是有那么点惊叹的。值得一提的是,周五的日落时分至周六的日落时分是以色列人的安息日,商圈及各大景点都不开放,因而我们租车驶向了周边小镇,高速无收费,阴雨与晴日交融下的以色列与战火丝毫没有任何的联系,因为不在特拉维夫这种都城,也不在耶路撒冷的宗教圣地,多的是类似乡村的风貌,没有高楼,没有商圈,少部分的农田,整齐的椰枣树,遍布各处的滴灌技术,这大概是以色列的风情吧。到达的第一天(2020年1月18日)的第一站是一座没落的古城,离特拉维夫50公里的车程,参观需要支付费用,大人与小孩的费用有差别,凯撒利亚,以色列的南边,曾经的帝王世家,大希律王为这座小镇赐名,意为“罗马皇帝之城”,确实是古罗马的风格,曾经的王城,毗邻地中海,湛蓝的海水与残存的破碎建筑相依,美还是在景与景的交融间。其间有一个小插曲,车行途径一个富人区,安静而毗邻海边的居住环境透着些许的高雅,年轻的女子推着婴儿车经过,问了个路,中东的女子还是很有风韵的,高挑的身材与休闲的服饰,本国的风情搭配欧美的随性,婴儿就更不必提啦,翻版洋娃娃。最关键的是一个静字,当然兴许是人少的原因吧。继续驾车,到达45公里外的海法老城,海法意为“美丽的海岸”,巴哈伊花园还是有其设计感的,三层叠加,建议从第三层向下眺望,海法的美外加地中海边角的景将花园呈现出古雅与静谧,最美的港口果然名不虚传。耗资2.5亿,加拿大设计师威廉姆麦克斯韦尔设计的金色穹顶白色楼阁,交融波斯花园的简约与古典欧式的唯美,大理石铺饰的阶梯作为整个花园的中轴区,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海法50公里外是拿撒勒的天使报喜堂,作为当今基督徒最重要的礼拜堂之一,教堂的墙壁上有各国捐献的圣母像,天使加百利托梦报喜,圣母受孕,耶稣的成长之地,圆顶的巍峨搭配琉璃的七彩之地,宗教的神韵一一展现。高速2号线到达第一个住宿之地,位于提比里亚的青旅,第一次住青旅,感觉相当赞,晚间与来自加拿大的背包客闲聊了一下,得知九十号公路的绝对安全性,与报道传闻大相径庭,因而开启最美自驾之路。
畅往
(1月19日)难得的雨季恰好被我们遇见,在去往戈兰高地的路上又被大雾所包裹,本以为制高点上战局的对峙点会有不一样的气势,却是在迷雾和风雨中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不过其间矗立着的巨大炸弹头还是依稀可见。驱车前往最大淡水湖加利利湖畔,迦百农的遗迹是断垣残壁下的些许传说,饱经风霜的大理石静静地矗在其该有的位置上,以另一种苍伤的坚挺告诉着世人,曾经这里也是有其该有的繁华盛世。群雁横飞,雨季淡退,水天唯有一个色调,圣彼得献心堂留下的传神召唤,三次是的肯定答复,彼得接过耶稣于人间的权利,“八福真谛”暗示八种世间福祉,坐落在八角山之上,一览加利利湖畔的湖光天色,八福教堂与圣彼得献心堂相近,与此相连的是五饼二鱼堂,意如其名,耶稣用五个饼两条鱼救活五千人,其开放的时间需要多加留意,每一个景点无需费用,但如果开车进去,便会收取一定数额的停车费,美金与谢克尔都可支付。时近中午,原本打算在其基布兹享用午餐,因为是共享之地,所以低廉的价格和自助的选择还是很有诱惑力的,但是兴许是时机不对,辗转多次却没有体验到共产主义理想国的那顿期望很高的餐点。回到今早的出发点提比里亚换了当地的货币,从整体看,不必急于在机场换取谢克尔,随处可见的货币换取处可以在相同的金额下换取更多的当地货币。午餐记忆犹新,正宗的以色列餐点,pita饼搭配各种蔬菜,可以另点当地的另一种特色---炸鹰嘴豆,因为交涉的些许障碍让我们迷惑了很久,其实很简单,套餐自助,一人17谢克尔,可以说是较为低廉的一顿午餐,因为以色列的整体消费非常高。开启90号公路的自驾,号称自驾必经之地的九十号公路,又会是怎样的一种风情呢,途径约旦河洗礼处,基督徒无比神圣之地,园中的泉是活水,从黎巴嫩流下的溪水是基督徒为之一生必受的荣耀之水,雨后放晴,空气还有些许的冷意,却是一位位身穿单薄白衣的人无尽的欢愉,走过生命之墙,圣灵于拿撒勒传音耶稣“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神圣之地,又带着田园的风味,留下难忘的回忆。驾驶是旅程的一部分,景与路的交融,加之极少的车辆,九十号公路在沙漠与绿野的交替间静静绵延,盘山而上的风貌,一马平川的视野,与所谓的战火那一丝丝的联系兴许是隔离栏的标示与定点的旗帜,但是整体而言,是一种韵味,是从未来过的人无法感知的中东风采。数小时的车程到达死海,漂浮的经典动作可以在各种报刊杂志看见,极高的含盐量让这片水源没有任何生物,海边的酒店设计了各种游玩设备,但兴许是天气的缘故,很多没有开放,如此看来,似乎气温回暖些更适宜来到这片幽蓝的海水,让海水托起身躯,静静地摆一个经典的动作。冬季酒店会将死海的水引入室内,进而加温,供游客体验。不过恩波其克周边的餐饮很少,但是像麦当劳这种快餐饮食还是随处可见的。
沉醉
从傍晚至第二日的上午(1月20日),逗留完死海便驾车前往马萨达遗址,险要的峡谷地形,缆车到达的山顶,是广阔无边的防御阵地,这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傲骨,是犹太人对罗马人攻城的最后一丝倔强,也是而今的无尽砥砺,颠沛流离的民族饱受岁月的磨难,却依旧的坚挺,这里留下不再沦陷的誓言,埋存白骨下的傲情,是其爱国教育必去之地。我们在其间享用了午餐,自助的午餐包括面,米饭及各式蔬菜肉食,所以搭配,相当不错。驱车前往圣地耶路撒冷,三大宗教汇集的古城,是战火风云间留下的奇迹,是硝烟下埋没的英雄泪,也是徒步感受风情的都市,在这里,我们归还了车,但是这一日雨水颇多,晚间去了著名的马哈尼耶胡达市场,琳琅满目的食品餐点酒吧街只留下无尽惊喜下的赞叹,可以说是必去之地,在那里,一定有一个值得舌尖味觉跳动的美食。雨停(1月21日),探访耶路撒冷古城,雅法门---圣殿山---锡安山—马可楼(最后的晚餐)---大卫塔---圣母大教堂---橄榄山----大马士革门—哭墙—苦路---圣墓大教堂,游走的痕迹下老城是基督教和天主教的遗迹,阳光与风雨交叠出现,给旅程带来小小不便的同时也很应景,圣母大教堂里听到了唱诗班,声音醇厚,大卫塔下男女分隔,还是带来不一样的宗教色彩,我们在苦路的一个店家吃了简单的午餐,pita饼搭配烤肉,一碗土豆汤,210谢克尔。 哭墙边上真诚的祷告,真的可以看到哭泣的人群,退出哭墙,从14站苦路到达圣墓大教堂,拥挤的人群,前来朝拜的使者,信仰还是很珍贵的东西,无形却悄悄指引着人生的轨迹。下午三点就结束了形成,晚间在Dolphin Yam用餐,特别喜欢这家餐厅,进去的餐前面包就相当惊艳,每一道菜品都非常有特色,几乎不会踩雷,餐后老板赠送了餐前面包,搭配各式的蔬菜,是第二天早餐不错的选择。继续停留在耶路撒冷(1月22日),天彻底放晴了,我们一大早就出发,直奔圣墓,圣墓大教堂凌晨4点05分就对外开放了,清晨的圣墓大教堂只有依稀的人群,我们循迹走完昨日残留未去的朝圣之地,转向圆顶清真寺,西墙下有一条路可以走向此地,阳光下的金顶,宽阔的视野,但是里面仅仅对伊斯兰教开放。公交前往另一个国家,巴勒斯坦的伯利恒,这里一定要带好护照和以色列的通行证,从巴勒斯坦回到以色列会有非常严格的审查。马巢广场留了一点点圣诞的气息,圣诞教堂需要每一个人弯腰踏进,冗长的队伍去参拜一下耶稣出生之地,广场外是一个很大的集市,也许是到达了一个小镇,里面所有的吃食都非常便宜,回到耶路撒冷后我们前往以色列博物馆,以色列博物馆前的餐厅相当不错,尤其是两道开胃菜,非常特别,博物馆很大,真正的藏品是圣经的复刻品,当然还是建议带一个解说进去参观,这里也是为数不多要门票的地方。原本打算前往犹太人屠杀纪念馆,但是因为第二天盛大的多国领导人的以色列犹太人屠杀纪念日活动而闭馆。
留念
(1月23日)乘车前往以色列的都城特拉维夫,高速公路上有一个小插曲,因为在迎接各国领导人,对向的道路全部清空,警卫随处可见,不过很遗憾,我们并没有看到所谓的领导人车队。特拉维夫相比以色列是另一番天地,绝对的现代都市,高楼耸立,到达住处后时间还早,我们走向了拉宾广场,不是很大的一块地方,匆匆略过,特拉维夫并没有很特别的景点,不过之所以为之旅行,就是不平凡的交杂,没有找到公交车充值点而误以为车上可以充值的我们一次次为自己免去了公交费用,当然这一切并不是恰当的做法,不过欣喜还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以色列拥有极佳的钻石切割工艺,那么DHC钻石中心就是不可错过的一个地方,特拉维夫的餐厅随处可见,各有特色,闲下来吃吃喝喝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特拉维夫的第二日(1月24日),正是国内的大年夜,我们并没有安排特别的旅程,下午去了一趟海边,晚间在住的公寓里烹饪,即将告别这座别样的都市了,很值得来一趟,生命夺取的寸土寸金能有而今当下的光景,犹太的民族又怎会不用才情去呵护。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