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贝加尔
这是一场期待了一整年的旅行。来之前,我对冬季 贝加尔湖 的期待不过是蓝冰。在这里,才发现这里拥有预期之外的风景和欢乐。法国 记者西尔万· 泰松曾在 贝加尔湖 畔雪松北岬的小木屋中独居六个月,他在二月的隐居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更喜欢那些类似于冰冻湖泊的人性,表面上坚硬冰冷,底下却深沉、翻腾、生动。或许这就是贝 加尔 的性格,冬季的荒凉冷寂里,藏着蓝冰、雪原、林海、雾凇种种风景,也给我们留下了关于狗狗和孩子们的可爱回忆。到达胡日尔村第一晚,手机被冻关机,GoPro充电线莫名失踪,被狗狗抢走了手套,屋子里的木柴已经烧光还是热得像蒸桑拿。为了降温,去民宿里的咖啡店喝杯威士忌酸,回房间的路上,一抬头看见了满天的星星和隐约的银河,没有带三脚架,那就自己旋转360°看这夜空。能看到繁星的夜晚总是难忘的,再一次相信,旅途总会带给我们惊喜。
简介
时区伊尔库茨克 位于东八区,所使用的时间与 北京 时间一样。〖知识点〗:发现网上关于 贝加尔湖 夏令时的说法都不一致,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研究了下,作为课外阅读 俄罗斯 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时区的时间,目前横跨9个时区。1981年开始,苏联交替使用冬令时和夏令时,夏令时期间 伊尔库茨克 时间为UTC+9;其余为UTC+8。2011年3月27日, 俄罗斯 改为永久夏令时,不再交替使用,也就是说 伊尔库茨克 时间变为UTC+9。2014年10月26日, 俄罗斯 恢复永久冬令时, 伊尔库茨克 时区重新变为UTC+8,与 北京 时间一致。……请脑补我的风中凌乱脸
穿衣
我们在的那个礼拜气温不是很低,白天基本零下十度,晚上也就零下二十度。因为一个月前那会儿非常冷,看天气预报已经零下三十多度,所以带了很多装备。【帽子、围巾、手套】一定要,最好不要有肌肤裸露【面罩】多先生一直说脸冷,非常喜欢这个面罩;我没什么感觉,南线北线在外时间长了偶尔带一下。【棉裤】我在TB找了一家卖 东北 棉裤的店,上来就问哪一条最厚 我俩一人买了一条五层加厚的,穿上绝对不会冷(代价是腿也粗了五层)【防水防滑靴】我的靴子虽然跟一半的 中国 姑娘都撞款,但是真的还挺好使,防水防滑,加了羊毛鞋垫穿了羊毛袜在室外待很久也基本上脚不会凉。(我是脚很容易凉的人,时间长了脚趾头还是稍微有点儿凉,不过车上都暖和,一上车就好了)【防风防水裤/牛仔裤】我里面穿得多,所以穿防风冲锋裤和牛仔裤都没问题,不过冲锋裤可以往雪里扑,还是比较爽的哇哈哈。【速干衣】强烈建议,尤其是爱出汗的,否则室内太热,进屋内衣会湿掉,不舒服也容易生病。【冰爪】到底需要不需要?看鞋子,看地面。我穿的防水防滑靴,多先生穿的PLA的防水棉靴,一般地面都没有问题,最滑的不是冰面,而是有薄薄一层雪粉的冰面,走起来稍微有点儿滑,不过用不着戴冰爪,小心一点儿就可以。同行的朋友穿的雪地靴和其他普通棉靴,在冰上走起来就比较滑,穿这种鞋怕摔的话最好带个冰爪,淘宝上最便宜那款就可以,用完就扔。【羊毛袜】好穿哭 极大提高了我的幸福指数,软软的很舒服,还特别保暖,回来之后成了我在家的家居袜。【羊绒衫】我的羽绒服是普通款,没有特别厚,又加了一层厚羊绒衫超级暖。【夏季睡衣】室内真的超级热!暖气片会烫伤人!总结一下,供大家参考:南北线两天最冷,我上身薄羊毛衣+羊绒衫+羊毛毛衣+羽绒服,下身五层加绒裤+厚呢裙子,脚上羊毛鞋垫+羊毛袜+防水靴,完全不会冷(废话,穿这么多 )。市里相对暖和得多,我有一天去吃饭甚至只穿了两层薄秋裤。多先生除了夜里和早起,连羽绒服都没穿,只有速干衣+卫衣+抓绒+加棉冲锋衣,腿上经常只穿两条薄秋裤。鞋:TB搜户外雪地靴,我买的店铺:聚优户外袜:TB搜羊毛袜,我买的店铺:enjoyit旗舰店速干衣:TB搜速干衣,我买的店铺:迪卡侬旗舰店棉裤:TB搜 东北 加厚棉裤,我买的店铺:冬天加厚保暖装面罩:TB搜保暖防寒面罩,我买的店铺:军嫂子服务社
行前准备
保险:自己看着买 电话卡:TELE2三合一免剪卡,4个G流量,350分钟本地通话。除了南北线游玩时的部分地方,其他地方都有网络信号,但是速度比国内4G慢不少。〖重要知识点〗:电话卡显示的号码是类似:+7 *** *** ** **,实际拨号时要拨“+7“或者“8” 换汇: 中国 银行,1万人民币兑换8.8万卢布华夏信用卡从2018年1月1日起不再有境外取款免一次手续费的优惠了,新标准为12元/笔逐笔收取。奥尔洪岛 胡日尔村不大,没有取钱的地方,最好带足现金上岛。 必备物品插头转换:德标保温杯:室内温度高基本用不着,室外最好带着充电宝:带了三个,但手机很争气,关机次数不多,只用上了一个墨镜:阳光很强很强润唇膏、面膜:室内比较干吹风机:胡日尔村Nikita家是没有吹风机的,如果要用记得自己带。(其实室内很热不用吹干得也挺快)暖宝宝:带了太多,但是实验证明贴手机不管用,完全不热;佳能相机抗冻能力非常强,也用不着;我穿的很厚很厚,也用不着,最后全都扔了。如果鞋子不厚可以带那种鞋垫形状的暖宝,还挺好使。拖鞋:岛上住宿一般没有,最好自己带上 电量相机电池:佳能电池超级抗用,不放心可以再备一块电池。手机电池:华为没有关过机,我的ip7拿出来录视频平均每天关机两次,暖一暖就可以打开。云台电池:超级耐用,使用频率还挺高,只充过一次电,还不是没电了,不放心才充的。Gopro电池:我的电池不知道是有问题还是gopro普遍情况,太冷掉电比较快,就没怎么拿出来用。 导航提前安装了俄文键盘(设置---通用---键盘---键盘---添加新键盘,找到俄文),但其实没用过,实在懒得对照那些字母。2GIS: 俄罗斯 当地人常用的地图APP,下载后首先要选择“ 伊尔库茨克 (Иркутск)”定位到当地,可以下载离线地图,从网上找到景点的俄文名字粘贴进去就可以搜索公交或者步行路线。也可以提前把酒店、景点等地点先收藏起来,方便随时导航。Google地图/苹果地图:导航公交不太好使,看个步行距离没什么问题,如果嫌那个俄语地图麻烦,不坐公交的话用这个也差不太多。 翻译旅行翻译官:可以离线问候、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分类精选语言包,可以搜索关键词,可以将常用语句收藏。也可以在线翻译,不过不太好用。google 翻译:支持文字、语音、拍照输入,可以离线,可以收藏译文。有历史记录,方便找,可以将翻译后的内容全屏显示,方便给别人看。拍译比较准一点儿。有道翻译官:支持文字、语音、拍照输入,不过俄语没有离线包。识别普通话很准,是我此行最常用的翻译软件,不过拍译从来识别不对。
住宿
优点:位置非常棒,离马克思大街很近,附近餐厅不少,还有超市;两个前台妹子英语都还可以,交流没问题,可以帮你叫出租车;除了房间内有热水壶,每隔一层楼道内还都有饮水机和一次性水杯,接饮用水很方便。电梯好复古,虽然每次停之前都会“蹬蹬”两下略吓人;洗脸水水质超级好;大床房也是两个床垫两个被子,互不影响,我比较喜欢;另外,Booking上写的只接受现金,但实际上前台付款可以刷卡。缺点:床对我个人来说有点儿过软了;WIFI特别特别慢;行李寄存的不太严谨,就在公共区域的角落随便放着。
缺点:没有WIFI;房间内没有热水壶,热水和饮用冷水要去餐厅打;洗澡水还可以,但是洗脸水是一缸 水里 放出来的,尤其是刷牙感觉好脏,买了大瓶矿泉水用。以及,晚上房间真的超级超级热,但估计村子里哪家都差不多。优点:房费包含早晚餐,比较划算,胡日尔村的餐饮不算便宜;自己有一家咖啡馆,晚上在走两步就可以喝个酒玩个桌游什么的,咖啡馆里有wifi;卫生间虽然不大,但是比较干净,还是马桶,相比村里有的是旱厕实在是好太多了;后门出去就是湖边。总体硬件和服务都还算可以,不会踩雷。
机票
北京 往返 伊尔库茨克 ,直飞只有西伯利亚航空和 海南 航空,单程3小时上下。海航往返都白天飞,时间好,不过只有周三、周六有航班。西伯利亚航空往返都是红眼航班,虽然辛苦,不过比较省时间。大多数游记里提到的往返机票价格都在2000左右,我们的出行时间是2月14日至2月21日(大年二十九 —— 正月初六),虽然做好了春节假期贵的思想准备,但是提前五个多月查机票发现贵了一倍多,还是有点儿不忍下手,心想是不是太早了还没出什么票。等了一个星期,发现又涨了几百,赶紧下单,到手人均4500+。虽然比平时贵不少,但还算可以接受。等到一月初,无聊又查了下,直接被吓晕:春节直飞往返价格已经涨到了一万左右!真的是贫穷限制了我说走就走,公共假期一定要提前提前提前买票呀!
S7 Airlines行李额问题
西伯利亚航空的航班,有基础经济舱和灵活经济舱,两种经济舱行李额不同,如下:基础经济舱 : 手提行李一件,重量不超过10公斤,尺寸不大于55х40х20厘米。灵活经济舱 :1件23kg以内的免费托运行李、三边(长宽高)尺寸的和不超过203cm; 手提行李1件,重量不能超过10公斤。若有变化,具体说明见官网此页: https://www.s7-airlines.com/info/baggage.dot 我们往返两程在值机的地方都有一个框框检查行李体积是否满足登机要求,基本上20寸行李箱放进去没问题,如果放不进去,就需要买行李票啦。
行李重量倒没有特别严,我和多先生的两个箱子一个小于10kg,一个10kg多一点儿,往返也都没说什么。 在官网预定的话可以选择定哪种经济舱,价格不一样;去哪儿网据说也有含行李的套餐;在飞猪和携程上定的票大多是基础经济舱,也就是不含托运行李的。这时如果你需要托运,可以在官网或者现场购买行李额,现场购买3390卢布,约380元,提前网上买可以打八折,大概省75块钱。 官网购买行李不用注册,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进入S7 Airlines官网: https://www.s7-airlines.com/选择“我的预定”,输入姓和电子客票号(ETKT NBR),选择“检查级别”。(客票号在航旅纵横或者机票行程单上都可以查到)
签证
俄罗斯 跟团游免签,若是自由行的话,需要提前办好签证。签证材料不需要在职证明、存款证明等,但是个人前往大使馆办的话要出具邀请函。部分预定的酒店可以帮你出具,不过也要收取“签证支持服务费”。为了省事,依然淘宝找的旅行社代办,只用提交护照、身份证复印件、一张超级简单的申请表、以及两张照片,邀请函就不需要自己找了。听起来很简单是不是,我们却折腾了不短时间,问题全出在照片上。我们四个人一起送签,竟然只有我一个人的照片通过了旅行社初审:一个带了眼镜,一个太白过曝,一个像素不够……我和多先生的照片明明是在同一家店一起拍的,我的通过了他的却像素不够,只能是颜值原因了 重拍补交之后多先生的还是没过,又被打回来,说是照片中头部大小位置不对,what???多先生懒得再出去拍,坚持让我在家里白墙前面拍了一张,抠图羽化换个白背景,交给旅行社裁成了合适的头部位置,然鹅,送签后又被大使馆退回来了,这次的原因是有PS痕迹。。。集齐五种照片不合格原因,仍要保持微笑。所以虽然普通套餐也只需要8个工作日出签,也还是不要拖到最后再办签证啦。(强行说教)
【贝加尔湖】南线
贝加尔湖 上有二十多个小岛,奥利洪岛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也是 贝加尔湖 边唯一有人居住的岛。岛上一半原始森林,一半草原,还有一小部分是沙漠。每年1月 贝加尔湖 开始结冰,到5月之后才解冻。〖知识点〗:蓝冰为什么是蓝色?从网上找到的资料是这样解释的:冬季严寒,结成的冰日益致密坚硬,挤压掉内部的空气,其间的孔隙不断缩小以至消失,慢慢地变得晶莹透彻。这时,阳光中波长较长、衍射能力强的红橙光都能穿透冰层,而波长较短的蓝光被致密坚厚的冰层散射。冰块便呈现出蓝色,这与天空(大气层散射)、大海(水散射)呈蓝色的原因一样。
【贝加尔湖】北线
北线每个人要再额外付100卢布的门票,虽然一天下来不知道是买的哪儿的门票。之前就听说 贝加尔湖 一线路况差车况也差,今天刚出门就遇上了本次旅程的第一次修车,司机大叔从后面座椅下面抽出满满一大盒工具时,我开始感受到什么叫“车况差”。捣鼓了二十分钟,终于修好了(或许也没修好,谁知道 ),再次出发。第一站,浮冰。 冰洞里饮个冰
我们因为修车耽误了一些时间去的比较晚,刚到达时游客还挺多,慢慢把其他车都“熬”走了,冰面上也基本上没有其他人;原本厚厚的云层也开始飘走,阴沉的天气开始出现一线蓝天。今日份儿的“塞翁失马”。(天,这是一个鸡汤博主) 人好多,先拍个大大的浮冰
还是再说一句吧,第一天南线会停在一个小木屋旱厕,里头到底有多脏我实在不想回忆,反正比我去的最脏的 中国 农村旱厕还要脏几倍……更可怕的是,同车前一天去过北线的小伙伴称,其实比北线的厕所好一些……总之……哎呀呀,说好了这儿是午餐站呢。
胡日尔村
胡日尔村是奥岛的“首府”,村子虽然不大,但相比于奥岛其它村落可以算 大城 市了,住宿餐饮都有,冬天上岛的游客也基本都住在胡日尔村。胡日尔村最大的网红店可以说是Nikita家了,住宿餐饮游玩一条龙服务,但是在Booking、Agoda等住宿预订平台上都没有,只能从他们家官网上查询发邮件预定。 我们住的小木屋,左下角那个外面堆满了木柴的就是我们的房间啦。可能是习惯了国内那些“伪天然”的布景,看到木柴的第一反应是为了营造原始质朴的感觉,后来一想不对,房间是真的烧这个木柴取暖呦。
烧木柴取暖的好处是很暖和,缺点是太暖和了……住这里的第一天晚上,热得像在蒸桑拿,我俩听着木柴爆裂的声音,热得面面相觑。去跟酒店前台沟通,他们找了烧火的小伙子来看,结果火已经灭了,他们也无能为力。我们只能把屋门开了个大缝,让屋外零下二十度和屋内三十多度的空气对流。化工原理老师曾告诉过我们,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在很多年后终于真切体会到了:我俩坐在床上,腿脚是凉的,上半身是热的……(冷漠)最后,我俩躲到了Nikita家的咖啡店喝饮料玩五子棋。第二天也没有好太多,四个人“避暑”去咖啡店玩桌游。然鹅也不能烧的不热,因为第二天早起会冷(冷漠)继续村里第一天的旅行~放下行李就开始在酒店溜达,看见吉普车合影技能自行启动
从Nikita家后门出去就能看到 贝加尔湖 ,远处那座大石头就是胡日尔村地标性建筑——萨满岩石。当地的布里亚特人信奉萨满教,认为这里是世界的“五个萨满能量极点”之一,总之这里与萨满教有些渊源,所以在村里的纪念品店,我们理直气壮地买了一个有浓浓异域风情的萨满巫师挂饰。
吃过早饭,收拾好行李退房寄存,下午两点半才出发回市里,于是和多先生就又去村里闲逛。刚出Nikita的大门不就就遇到了大黄。大黄这只狗在胡日尔村的 中国 游客间可以说“恶名远扬”,刚来到村里的那个傍晚,我挂在脖子上的粉手套就被它冷不丁扑到我身上嗅来嗅去、然后扯断了线抢走了。幸好不远处有一个刚从南北线回来的当地司机,才夺回了我的手套。后来一天晚上我们在小卖部买了东西回Nikita路上,它又一直围着多先生提的塑料袋,还缠着我跳上跳下往我身上扑,最后他们挡住了大黄,让我脱身先跑回酒店,他们才 成功 回来,据说大黄还把别人买了东西拎的塑料袋扯破了。我们跟酒店前台告状,前台不以为然说它只是想跟你们玩。不过当地狗狗确实都很怕村里人,吼他们一句就乖乖不敢动,却爱欺生,尤其是欺负小姑娘。后来还听说这只大黄见到女孩子的围巾手套帽子就爱扑上去抢,甚至把之前在南线我偷拍的那个“小黄”拽到地上了。有时候在Nikita家看到我们要进房间,还踅摸在门口想一起进去。所以看到大黄我第一反应就是藏好手套把围巾掖好,结果它还是扑上来咬我围巾,多先生赶它也赶不走,眼看跳起来都快一人高,真的有点儿吓人,我俩赶紧躲到了不远处的小卖部里。大黄还想跟着进屋,老板娘一声呵斥怂了,留在了屋外。跟老板娘用翻译软件稀里糊涂聊了几句,说这只狗好可怕一直扑人,老板娘也是相同的论调,它就是想跟你们玩。怕怕的,不想跟它玩。我俩躲在屋里吃冰棍,大黄竟然坐在屋外跟我们对峙了十分钟。直到又有两个 中国 小姑娘经过,大黄才起身,跑去扯她们的围巾。我俩像地下党接头一样提心吊胆溜出小卖部,往反方向跑去,跑了一下躲在墙后面探出脑袋,确定大黄没跟上,才放下心继续溜达。只是没有帮忙解救那两个姑娘实在有点儿不太人道。这就是我们和大黄的故事,以及我手套破了的原委。
上岛下岛
伊市往返奥岛都是从 中国 留学生处预定了拼车,早上司机陆续前往各个酒店接人。我们在市区住的 维多利亚 酒店有很多 中国 游客(因为酒店前台英文不错),等车的早上酒店大堂坐满站满了拖着行李的人,好像是个客运集散中心 窗户上都结了窗花,没办法看外面的风景,只有用手掌的温度化开冰花时才能看几眼。一路上,或是白桦树林从车窗不停后退,或是茫茫雪原,风景还不错,如果是自己开车就太赞啦。
市区来的车只开到码头,夏天的话,有大型渡船往返码头和奥岛。看蓝冰的冬季,如果冰层够厚,可以直接换乘岛上的汽车,开上冰面上岛,预定拼车时都会告诉你这两段的车牌号,找到上车就可以了;如果冰层不够厚,就需要额外付费乘坐气垫船(似乎也有破冰船)到达对岸,再换乘岛上的车去胡日尔村。冰层厚度的界定似乎要根据伊市官方发布的通知。我们上下岛时都可以直接开车上岛,在车上初见蓝冰,忍不住按快门。
回伊市的车有上午的也有中午的,留学生安排我们乘坐的是下午2:30的,如果南线只玩半天,也可以坐这个点儿的车回市里。途中没吃饭,只在我们的要求下停车上了个厕所,回到伊市也已经九点多钟,因为我们的车又坏在了路上,前挡风玻璃还有个大裂缝……司机捣鼓了老半天,我都怀疑车会坏在这荒郊野岭,看看手机还有信号,想万一坏了还能求救,不至于像《白夜追凶》里那样露宿冰天雪地 所幸后来车能继续上路了,安全到达 伊尔库茨克 。
木屋博物馆
塔利茨木屋博物馆位于 贝加尔湖 的东岸,展现的是几百年来西伯利亚民居木屋的发展演变。凭着对“木屋博物馆”这个名字的直观感觉,来之前我对这里的期待不过是 俄罗斯 “ 雪乡 ”,以为只是看一看积满雪的小木屋,想着门票也不贵,就来吧。然鹅,参观之后才发现,比小木屋更好玩的是那一大片被我们包场的雪中树林,还有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相比博物馆,更像一个大公园,总之很喜欢这里!买完门票顺着指示牌就进了一个树林,刚开始没有别的游客我还以为是因为来的太早,撒欢了快一个小时都没人才发现原来跟团的游客都集中在木屋那边,基本上没有人进树林里玩。 桦皮帐篷
穿着防水鞋防水裤的好处就是:可以扑进厚厚的积雪里!好好玩!其实这里的积雪已经是很久之前的“陈年旧雪”,有点儿沙子的感觉,进鞋里一些也不太容易湿。不过因为太散聚不到一起,也堆不成雪人,本宝宝不开心。
安加拉河口
下一站来到了安加拉河口,安加拉河是 贝加尔湖 唯一的流出口,由于入河口水流湍急所以冬天也不会冰封。一下车,看到这壮观的雾凇,仿佛置身仙境雪国。
我还在拍拍拍,突然发现怎么也找不到多先生了,找了半天才发现他早下到山坡下了。正在准备降落时,一阵风吹过,树枝上的积雪落在身上,我一边惊呼“啊我的相机”一边赶紧抓拍,看来我已经初步具备了摄影师的自我修养(邪魅一笑)。
鱼市场
在安加拉河口又是计划之外的玩了半天,已经将近午饭时间。高山观景平台下午四点才有缆车上山,我们果断放弃爬上去,直奔鱼市场吃东西。(据说高山观景平台看日落还不错,留下一个小小小遗憾)鱼市超级小,中间有一些摊位,每家都只卖两种鱼,找一家看对眼的尝尝就可以啦。门口有几家小饭店,我们去的那家还能说几句汉语, 中国 话统一全球指日可待。
狗拉雪橇
狗拉雪橇是此行最期待的项目之一啦,不过体验之后有点儿不过尔尔的感觉。对 卡帕多奇亚 的热气球、 伦敦 的 伦敦 眼摩天轮都是这样,期待越大,反而没有惊艳或者深刻的感受,所以有的时候做完攻略就不想再看目的地的游记和图片,想让真实的风景和体验留在心里。不过体验狗拉雪橇的机会不多,玩一玩也是值得的。强烈推荐提前预定,同一家狗拉雪橇(似乎利镇在林子里玩狗拉雪橇的都是这一家)我们在网上提前预定10分钟的价钱竟然比别人当时买的5分钟的还便宜。(也有可能是春节假期的缘故)在预定的3点钟到达,前面还有几个人在等,狗狗竟然不是二哈,
初遇伊尔库茨克
去程S7航班右侧可以看到日出,不过一毛不拔的我们没有付钱选座,所以只能远远看一眼朝霞。
早听闻 伊尔库茨克 入境要排很久的队,在入境队伍里排的还算靠前,很顺利出境,却等了接机司机半天。到酒店入住,稍作休息,看到伊市Top3的Antrekot餐厅就在附近,就在这里解决了午饭,味道得到了一致认可,从奥岛回来之后又在这里吃了晚餐。等同伴时候,初入北境的我迫不及待在酒店附近玩起了雪。 超喜欢酒店的电梯,特别复古,乘坐体验也特别“复古”,每停一次就会咣咣抖两下
虽然是战斗民族,不过 俄罗斯 人开车还是非常规矩的,不像大帝都这么”战斗“。在伊市,汽车哪怕车速很快,看到斑马线旁有行人也必定会停下来 礼让 ,让初到这里的我们受宠若惊。不过,个别没有斑马线的路口就算你想过去车也不会让你,非常教条
喀山圣母大教堂
午休到三四点钟,准备去 喀山 圣母大教堂打卡。伊市的出租车很便宜,不过都要打电话叫车,而且没有英文服务。我们请酒店前台帮我们叫了一辆出租车到了大教堂。或者也可以乘坐4路电车到Улица Юлиуса Фучика站,15卢布/人。后来听同住一家酒店的 中国 姑娘说,这里也有“当地滴滴打车”可以用手机叫车,用“当地百度地图”2GIS查询路线后选打车就可以跳转过去。教堂正面照,色彩鲜艳好像童话世界里的城堡。
进入神圣庄严的教堂内部,正在不知所措要看些什么时,一个年轻女人冲我们比划,开始我以为是不能拍照的意思,还想莫非网上的信息不对,后来懂了是让我们用围巾把头包起来。我以为她是内部工作人员,赶紧围起头跟她道谢,这时她在她的LV大logo围巾下偷偷冲我们搓拇指中指,我假装没有看懂她的数钱手势,要往旁边走。这时一个小女孩直接拽住我们衣服,不让我们走,不停示意我们给钱,后来没办法,给了仅有的30卢布零钱,没想到她们还不满意,仍是缠着我们,过了好一会儿才得脱身。这件非常不神圣庄严的事情,让我对 喀山 圣母大教堂的好感度直线下降。(以及这儿真的没什么可逛的)
绿线“Green line”
伊尔库茨克 市内的另一处旅行线路就是“Green line” ,也就是绿线。绿线串起来了市区的30个景点,其中有教堂、博物馆、广场、雕像等等,总长度大概5公里。看到以上简介,我其实是并没有什么兴趣的,之所以最后一天计划走一走,只是因为有这么一天的时间。没想到(对,又要转折了),这一天竟然丰富又欢乐,看到了很多玩闹的熊孩子,看到了传说中的“喀秋莎”,看到了冰捕和钓鱼的当地人,有一种生活在此处的烟火气息。而且,伊市的旅游体验很不错,地面上画了真实的绿线,每个景点也都有讲解牌,有俄、英、中三钟语言的解说,对我这种英语渣可以说很友好了。一张绿线地图 有需要PDF版本的评论里说吧。
从酒店出发,走了一会儿到了一处街心公园。公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冰雕,还有成群结队的熊孩子。我们就看着熊孩子们争抢着滑滑梯、打架、追逐嬉戏,觉得好有趣!战斗民族的孩子全都可以站着滑下来,服不服!
我们就站在这艘小冰船前看着这几个小孩儿打架,看了五分钟才发现船身里还有一个小男孩,被压在最下面挨打……最后的结局是,打人的小男孩一动不动,让挨打的小男孩在自己脑袋上重重敲了三下,这场大和解的阵仗震惊了在场的老阿姨我。
在这座老房子似乎也是个博物馆,入口处有我们在伊市找到的唯一一家纪念品店,如果想买纪念品其实可以去机场,入口有一家小店铺卖的东西品种挺多,而且同样的小狼比我在奥岛买到的还便宜,套娃也比下图这家便宜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