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心中的江湖是什么?是鲜衣怒马,快意恩仇,还是侠剑天涯,谈笑人生?人生在世,说长不过百八十载,若是不能肆意畅快,享人间恣意之事,岂不是算虚度时光,约上三五好友,行走江湖,看日升日落,尝人情冷暖,享受和大自然的浪漫之约,享受在纷扰城市中的热闹之感……这一场江湖行走,我们选择在甘南出发,一路向南,经过重庆、湖北,再到江南,约定在桑科草原,享受一望无际的广袤,约定在长江边,享受车响河鸣的变奏曲,约定在恩施土司城,享受土家族的文化气息,向往这样的无忧无虑,不用顾忌以何填腹,亦不用担心下一站去往何处。
古时,人们都崇尚的闯荡江湖,是行侠仗义,而如今我的闯荡江湖,不过是能在想要停留的地方,见识从未听说的轶事,喝上两杯小酒,再和朋友聊聊人生趣事。
作者介绍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沈小娴童鞋,喜欢用自己的脚步走遍各地,如果说有哪件事情值得我一直坚持到底的,那就是旅行。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办公室 里永 远遇不见的人,那些遗世独立的孤傲美好,那些奇幻迷人的热情,你没去过,就永远不知道,在这个星球上,还存在着各种不一样的美景……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喜欢我的照片,就请关注我哦,有任何旅行中的攻略,我都愿意为你解答与分享,图文原创,未经允许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关注我的小窝:微博:Miss-沈小娴公众号:记忆中的橡皮擦微信:175568038
云端之梦,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属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米以上,草原面积达70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却很少,只有4000多的牧民居住,被河流包围其中,像是被熙熙攘攘的溪流分成了破碎却又完整的几块,绿意止不住地蔓延,无边无际……
在这里行走,每一寸肌肤都沐浴着芳草的清香,随手记录的都是珍贵的回忆,我想,对于江湖来说,在草原上的静谧休憩,与大自然的亲密交融,就是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
驱车驰骋在其中,仿佛驶入一片青翠的图画世界,弯弯的河水自远方蜿蜒而来,仿佛一条丝带,自带无限风情。
在这片辽阔草原上,人们骑马放牧,安然自得,享受着草原独有的安逸岁月。
当地人说这个季节的桑科草原是非常美的,但是天气不太好,但这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心中有江湖,四处都是可以歇脚的美景,在这里,永远不会觉得什么叫做单调,因为它把草原、湖泊、河流连缀成一体,让刚烈与温柔相济。
藏族同胞们都很热情,给我们献上洁白的哈达,表示欢迎,还有有丰富的歌舞表演,无不展现着藏族的独特风情。
草原上的牛羊肉可是征服了无数挑剔的吃货的胃,晚上和朋友们一起享用了一顿烤全羊大宴,肥美多汁,当地人告诉我们,他们有独特的烤制方法,从肥羊的饲养,羊肉的选择,到烤料的调制,都有着特别而又严密的工序,相信每一位吃货都要对着屏幕流口水了……
拉卜楞寺,修行之地
沿着桑科草原一路,我们朝圣拉卜楞寺,在藏语之中,拉卜楞寺的意思就是活佛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它有六个大经堂组成,而且,拉卜楞寺作为《天下无贼》的拍摄地,现如今已经成了大西北的重要景点之一。
白塔琉璃瓦,雕梁画栋,红褐壁砖,拉卜楞寺院的建筑都很粗犷,却又有着古韵,整个建筑都呈现出庄严巍峨却又精心雕刻的独有的属于藏族的风格。
虽然说是“活佛的府邸”,但是,一般而言,活佛是不可接见游客的,我们有幸见到了活佛, 身穿着红色袈裟的僧侣随处可见,在树荫之下静坐修禅的,或是在巷内门前,或在辩论着佛教之理。
这里有着世界上最长的转经筒,一千七百多个经筒,传达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抚摸着转经筒,感受它上面的温度,几百年来,虔诚的朝拜者就这样一个一个地转动着……
拉卜楞寺保留了全国最完整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从六岁到50岁,都有在拉卜楞寺学习的僧人,很多僧人七八岁就来到寺内,历经十二年的学习才算学成,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一生的修行。
在这里,有瘸着腿低头诵经左手转珠右手拨动转经筒的信徒,有坐在屋檐下敲击石片的老僧,有些歇坐低语,有些肃步向前,还有一群在寺中广场上玩闹的小僧,当你去了解他们,会发现这是另一个相似却又不相同的世界。
进入寺庙内,推开厚重的木门,在幽暗的佛殿内,上百年的彩绘壁画和大幅唐卡呈现在眼前,时间停在了百年前,佛祖的慈悲,僧人的凄苦,藏民的虔诚让人动容,满目的泪水。
兰州中山桥,历史的见证
离开甘南,一路往兰州出发,在我看来,夜晚的兰州中山桥别有一番风味,中山桥旧名镇远桥,也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经过战火的摧残又经过了多次反复的修补,这座因为纪念孙中山所命名的桥,更具有一丝历史的厚重感与沧桑感。夜晚的中山桥没有白天如此冷冰冰的形象,反而因为密集的人群和斑斓的灯光显得富有了活力,变得热闹起来。
一个个拱形的钢筋设计,横跨了整条黄河,在中山桥的另一岸,亮着暖黄色灯光的房子仿佛是一座座美妙而不可侵近的天堂宝地,沿用跷角屋檐的古典式建筑,使得中山桥也变得明亮了起来。
繁华的都市也是另一种江湖,在这种江湖之中,我们见到了历经江湖变化沧桑的中山桥,仿佛这百年间的历史也刻画在了我的心神之中。
山城重庆,江湖气质
山城重庆 , 中国最具有江湖气质的城市,没有之一。巴山绵延,雨水纵横,寻国共遗址,叹岁月沧桑,重庆人脾气火爆,利落,直来直去,果断不屈,就像重庆火锅一样,快意恩仇不喜忍辱负重,觉得对的就会出来力挺,觉得不对的就会用拳头解决问题,正所谓市井之间有侠气,那种江湖气质无处不在……
短短一天,我们辗转于兰州黄河之岸,又到了重庆长江之边,见到属于祖国广袤山河的时候,我好像成为这江湖中的一粒尘埃,只顾享受自己的江湖便好。有人说, 重庆是一座神一样的山城,也有神一样的交通,就连日常的交通工具都能成为一种旅游景观,当轨道交通2号线经过李子坝的时候就会上演一场“穿越”,这里的轻轨会在高楼中穿过,震惊了很多歪果仁,表示纷纷臣服于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大火后的李子坝,每天都有游客站在公路上等待轻轨的到来,看似惊险,却是重庆人心中的骄傲。
山中有城,城中有山,道路多如曲折的山路,上下坡极其多,我们驱车来到著名的弹子石码头,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前期,是重庆轮渡公司最辉煌的时刻,随着轨道交通和过江大桥的修建, 重庆很多地方已然看不到轮渡了,但当重庆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之后,山城的地理优势让整个城市像3D建筑,很多人期盼多角度欣赏这座城市,于是,这个几乎要离开人们视野的轮渡,又成为了外地游客趋之若鹜的打卡地。
在岸边思绪放空,静静看渔夫捕鱼的场景,阳光透出来照亮了江面上的一切,这里的时光过得很慢,无需寻找耀眼的风景,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一汪平淡,但就是这样的平淡足以冲走心底的繁杂。
但凡是来到重庆的,没有人不到著名网红打卡处洪崖洞一看的,最最特别的就是它的吊脚楼和仿古商业街,沿江全长约600米,以具有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通过分层筑台、吊脚、错叠、临崖等山地建筑手法,把餐饮、娱乐、休闲、保健、酒店和特色文化购物等六大业态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立体式空中步行街”,成为具有层次与质感的城市景区、商业中心。
洪崖洞总共有11层,可以走过道然后到达每一层,也可以坐电梯,你能想象从一楼出来拍全景,看街头歌手表演,然后坐电梯到达九楼之后结果出来还是马路的场景吗?
我们顺着步梯一层一层往下走,每一层都是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和餐饮小吃,酸辣粉、钵钵鸡,重庆真的是一个美食搭建起来的城市,到处弥漫着各种食物的味道,就好像永远也走不到尽头一般。
这种虽然在嘈杂人群中拥挤却丝毫没有觉得恼怒的事情也只有在重庆这种充满了热情和火锅的地方才不会让人觉得烦躁,只是觉得是人生常态的一种罢了,就像有人沉醉于西湖边的悠闲惬意,也有人崇尚火辣的重庆,这大概就是生活,这大概就是江湖百态。
到了火辣辣的重庆 ,怎么能不吃一顿火锅你说是不是!重庆的火锅全国文明,一个“辣”字,一个“爽”字便是全部,开车来到南山,南山枇杷园是重庆规模最大的火锅店,而且最特别的是这家火锅建立在山上,规模足有半座山那么大,许多人慕名而来,尤其推荐夜幕降临的时候,简直是南山上的一道风景线。挑了个半山腰最好的位置,和好友一起喝酒畅聊,到了夜晚便灯火通明,所有的彩灯节节亮起,火树银花,除了美味的火锅,还能欣赏到迷人的风景。
重庆 ,是一座属于夜晚的城市,从油灯渔火,到电灯流光,再到动感灯饰的年代,每一个夜晚都是那么地令人心醉神迷,每一个角落都融汇于城市之中,白天的 重庆 和晚上的 重庆 完全是两个世界。
江岸灯火若隐若现,山水之城就这样在宁静中陶醉,朦胧的江景就这样弥漫着温馨,抚慰着疲惫的身心。
醉美古意,恩施土司城
穿过隧道,翻过山坡,从重庆一路自驾行驶至恩施土司城,这里的建筑都比较有特色,门前两柱蛟龙盘踞,尽是古城所用的木质材料,走在古楼之上,甚至还能听见木头嘎吱声,颇有古色古香却又庄严的味道。
巍峨庄严的土司城门楼,它被称为“土司朝门”或“看楼”,是土司的威严和丰功伟绩的象征,原始、雄奇,是恩施留给世人最深的印象,但它同样也是神秘的,遥远的巴子国、浮沉跌宕的土司王朝,都在历史长卷里留下了灿烂的一页,而恩施土司城就是这一方文化艺术最明亮的展示舞台。
大门不远的地方就是风雨桥,它是一座新建的仿古廊桥,两座桥亭耸立于桥廊之上,雕梁画栋,十分精美,风雨桥下是河漏,桥廊两边专设有栏杆和长坐板,是遮风避雨、消闲纳凉的好去处。
土家族独有的“步伍惊阵桩”,是土家族人“行走江湖”必备的秘诀之一,用来习武练身,有一技之长才可纵游江湖。
九进堂前有一片广场以供表演使用,当然,想要看到土家族的特色表演可得提前做好准备,由于没能提前知晓这一点,我们很遗憾没能够欣赏到精彩的表演。
九进堂的两侧山崖上各有两尊巨型石像,是四名武士,他们怒目而视,各持武器,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这一方宝地。
中间的九进堂便是整个土司城的核心部分,由333根柱子,333个石柱,330道门,90余窗,数千块雕花木窗以及上万的木桩组成,进深99.99米,宽33米,总建筑面积3999平方米,也是国内目前国内罕见的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建筑,这座土司王宫屹立中央,奢华的建造之中却又饱含了土家族的民族色彩。
每一道门后都藏着动人的土家故事,穿过一进又一进堂楼,路过典雅的古楼、栩栩如生的廊上木雕、与历史一般厚重的屋瓦、宽阔喧闹的庭院...一重楼上一重景。
庄严而又神气的廪君庙,也是土家族非常崇尚的先祖廪君庙,是一座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传说廪君是土家族先辈巴人所奉养的生命之神,他率领巴人开拓疆土,开启了农耕生活。
当岁月翻过百年,土司的故事也已成为了史书上的一页记述,好在还有这一座“城堡”,讲述、传递着它们的文化与传奇。
土家族信仰多神,所以经常会有一些仪式和互动,在灯火通明的小吃街上还会有充满土家族风情的表演 ,比如一些互动实景剧,或者是赛歌会,将土家族的热情好客和火热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结语
从北到南,走过了广阔的草原,开过了繁闹的城市,感受了神圣的寺庙,也感受到了人心的火热,在一次次的碰撞之中,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色,尝遍了从未耳闻的美食,看到了属于自然的静谧,属于都市的繁忙,这一切好像都存在于我的心中,我心中的江湖有多大,我就能走多远,它可能只是饭后与好友的闲聊散步,也有可能到世界的最极点,或者永远没有尽头……
我想我明白了古人行走江湖的意义,真正的行走江湖,是找到心里所敬畏和渴望的那个地方,那个人,你可能永远在寻找,其实你永远在寻找中前进,看人间风景,尝世间冷暖,江湖之大,心便为家。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