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地重游
七月份刚过一次格鲁吉亚,因为时间原因没来得及去走梅斯蒂亚到乌树故里的4天经典徒步路线,也没来得及去海边城市巴统,这次故地重游,了却夙愿~最初的梦想,一定会到达~
之前很有多次故地重游,国内的就不说了,基本上西部的雪山我都去了不止一次,国外的目的地,有一些是预谋已久,另一些是机缘巧合。
2014年徒步完尼泊尔安娜普尔纳大环线ACT的时候,我就继续把珠峰大本营环线EBC列入遗愿清单,隔了不到8个月开启了第二次尼泊尔之行;2013年初次造访埃及走了19天,2015年2月Gap Year的时候又从约旦亚喀巴穿越红海到了埃及努韦巴,为了重回锡瓦绿洲,也为了弥补之前没去的阿拜多斯和丹达拉神庙,应验了那句:“once you drink the water of the Nile, you will always come back. ”
第一次印度之行是我Gap Year的第二站,足足走了2个月,但是错过了拉达克地区和著名的默纳利-列城公路,于是2016年秋天带队徒步赞斯卡的时候,特意就是冲着北印克什米尔而去的。2014年秋天在美国东西部自驾了一个半月,意犹未尽的就是纽约这个城市,尤其是大都会博物馆根本没看过瘾,这次借着从欧洲去墨西哥赶亡灵节的机会,取道纽约呆两天,就是为了再去好好逛一下大都会博物馆,然后在曼哈顿大桥下置身一次电影《美国往事》海报封面的场景。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这些则不必多说,无论是爬火山,潜海岛还是度假,都很容易去第二次甚至更多。
但这次格鲁吉亚的故地重游,算是间隔时间最短,目的也最明确的一次!7月份的那次格国之行时间匆匆,只在梅斯蒂亚呆了一天两夜,走了一条Koruldi Mountain的巅峰之旅,超近距离拥抱Ushiba雪山。但这并不能填补因时间不够而错过的梅斯蒂亚-乌树故里经典徒步路线的缺憾,尤其是看到8月份尼佬带队走了这条路线,景色波澜壮阔,心中的执念便愈发撩人。
刚好几个好友也想走这条线路,于是仅仅隔了75天,我又火速回到了这片外高加索上斯万涅季亚地区——夜里11点到达第比利斯,次日一早的火车风尘仆仆赶往祖格迪迪,紧接着包车奔赴梅斯蒂亚。路上的一切都那么熟悉:Enguri Lake所在的位置,休息站的餐饮小店里的服务生姑娘,甚至拐到第几个弯就可以远眺Tetnuldi以及周边的雪山仪仗队,我都记得分毫不差。故地重游的感觉就像是拜会一个老友,少了些许新鲜感,但是多了份温情脉脉的亲切。
上次来格鲁吉亚的时候路过old house家庭旅馆就觉得这家视野好棒,于是这次毫不犹豫选择住在这里,安顿好之后,夕阳西下,走到露台上往东边看去。Tetnuldi雪山的日落金山如此迷人,粉红色的山尖呈现着完美的等腰三角形,这像是整个上斯万涅季亚地区给了我一个非常贴心的重聚见面礼。
日落之后,也是轻车熟路地带着伙伴们前往日落餐厅,这家餐厅生意依然火爆,上次我来的时候就等了位置,这次也是一样,不变的是依旧蛮多中国游客的身影,当然徒步开始之后,便很难见到国人的身影,这条线路上不多的旅者都是欧美背包客。
7月夏天时候梅斯蒂亚的夜晚已经微凉,如今10月初是这里的深秋季节,山里的最低气温是零下。夏天里所有的山都是绿色的,而到了秋天,这里的山坡上,无论是树林,灌木还是草甸,从火红到金黄再到嫩绿,层林尽染的绚烂秋色更让我觉得秋天才是外高加索山徒步的最佳季节。
徒步的第一天,我们跳过了梅斯蒂亚到Zhabeshi这段,而是包车前往Zhabeshi村,然后徒步到Adishi村。7月份我从梅斯蒂亚返回的时候,司机为了多赚一些钱也是先把三个徒步者送到Zhabeshi,再往回开的,当时我跟司机小哥聊天的时候还说,下次合适的季节我还会回来走这段徒步路线,这话好像就是昨天才刚刚说。
从Zhabeshi一开始就是沿着山坡爬升,回望来时的方向,之前被山脊挡住的Ushiba雪山也渐渐探出头来,印象中夏天Ushiba雪山的双峰积雪还是蛮多,这次似乎被吹落或是融化了很多,没有我初见她是那么漂亮了。而Ushiba雪山前边那座Koruldi Mountain,我夏天时曾经登顶的地方已经覆盖了积雪,现在的路应该更难走了吧。
徒步的第二天,我们途径了这条线路上最接近冰川的地方,是Tetnuldi和Laartkol两座雪山中间鞍脊处,落差巨大的冰川从粒雪盆一直冲到海拔不足2500米的地方,甚至比一部分林线还要低。这跟我此前见过的大多数冰川还真不一样,眼前的景象是把西藏的雪山冰川和北疆的秋色山林结合到了一起。
翻过垭口之后,不急着走下山的路,而选择西北侧的山脊路前往一处山顶观景台,往返2km左右,路上遇到一些欧美背包客从那边走下来,竖起大拇指告诉我们风景很棒很值得前往。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光是在山脊上行走就已经觉得雪山触手可及,到了海拔2900米的山顶感觉被雪山环抱,Tetnuldi,Adishi,Laartkol,Jangi等山峰自西向东依次排开,闪着耀眼的皑皑雪光。我放下背包,坐在草甸上喝着啤酒放空自己,所有疲惫都已经值得。
徒步的第三天,我需要非常感谢尼佬以及他队伍里的明明,我们结识于两年前的赞斯卡之旅。今年8月尼佬带队走过了梅斯蒂亚这条线,除了建议我们省去梅斯蒂亚到Zhabeshi这段的行程外,明明同学几乎是在“命令”而非“推荐”,让我们在第三天的线路里选择山脊加强版线而非传统的山谷线,事实证明这才是整条线路的高潮!
当我们站在海拔2885米的Latpari Lake时,从西北方向到东北方向一排5000+的高加索群峰赫然眼前,威风凛凛的雪山仪仗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梅里十三峰,俯瞰山谷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通往乌树故里的公路以及山坡上传统的徒步路线——简直弱爆了,完全没有视野可言。我们也格外庆幸选择了更难但更美的路,尤其是当我们爬上海拔3020米的一处山顶,也是全程海拔最高点时,有一种当奔走在山巅,世界都在我脚下的豪迈之情。眼前那垂直落差的3000米,相对于大气层或地壳的厚度来说微乎其微,但却集中展现了地球上不同垂直气候带里最丰盛多变的自然风光
原以为这样史诗般的风景已经到了极致,但站在山顶看到的一个不起眼的灰绿色小湖却再一次给我们超乎想象的惊喜。我们从山顶下降至这个小湖旁边时,看到的是完美的镜面倒影——北边那一排雪山倒映在湖水中!小伙伴们彻底兴奋了,完全没想到走在山巅居然会遇见如此梦幻的天空之镜画面。微风的时候有点波澜,风停的时候湖水如镜,画面非常干净。
姑娘们走在湖边,或装酷,或跳跃,或踢腿,我这边快门声响个不停。平心而论,眼前的雪山风光是比不上尼泊尔的EBC或者ACT的,但因为远远超出了预期,所以更让这次故地重游之旅的选择显得尤为明智,甚至很庆幸我这么痛快地就选择如此短时间内回到梅斯蒂亚。天气这么好真的也许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
离开格鲁吉亚的时候,坐在前往机场的出租车上,我还在想,这次离开,是否还会再回来?这些都不重要,足够喜欢便是缘分,便是最好的理由。想到这两天马蜂窝问答上的一个关于是否故地重游以及为什么故地重游的问题,我的回答特别简单:你真喜欢一个人,难道一次约会就够了?
拥抱未知
除了故地重游的温情脉脉,这次旅行也有许多拥抱未知的欣喜。
上斯万涅季亚地区的星空璀璨。
傍晚柔和光线里,雪山下的乌树故里小镇
巴库老城的美女与野兽。
老城区看现代建筑“火焰塔”的视角,像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
据说已经燃烧了千年的火焰,从未熄灭过。
在巴统的海边见证Ali和Nino的爱情故事
然后在这个黑海边的城市里撞见各种色彩
还有西格纳吉小城里那一辆辆酷炫至极的老爷车。
同行伙伴
1.Eva,她是在网上看了我的游记,随之关注公众号,然后加了我微信希望有机会能够一起徒步。典型的北京大妞,大气豪爽不矫情,平时不轻易拍照,一旦在镜头前那可是专业级别的模特,偶尔也非常逗逼。
2.绻绻,北京线下活动饭局认识的姑娘,当时跟她都还不熟,后来听闻我要带队徒步外高加索就毫不犹豫报名参加。非常可爱非常好相处的姑娘,拍照时也是风情万种,被我们成为迪丽热绻。
3.包子,同样也是在北京一次聚会结识的伙伴,那次我是组织者。当时就觉得这哥们儿特别细心特别暖男,他是在得知绻绻要跟我一起徒步时临时报名加入,也是此次旅行中最热心最体贴的伙伴。
这样想起来真的很神奇,与他们三个人都是认识不过3个月,而且是通过马蜂窝的平台相遇相知,然后就开启了一场结伴徒步之旅相伴相依,缘分就是这么美妙。
Day3 徒步,启程!
为什么一开始就是Day3,耐心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昨晚接近三点才睡,今天七点钟起床,睡眠依然是严重不足,洗了个澡赶紧收拾东西退房,我在前台找小哥帮忙打印了火车票订单,两个女生下来之前我让包子去找出租车,等了十分钟不见他回来我有点着急,就让他赶紧回来,刚好青旅门口有出租车。语言不通根本不是问题——随便找张火车的照片司机就知道我们要去哪,一开始我还打算给10GEL,司机只收5GEL,非常厚道了。
提前半小时到了火车站,之前我在格鲁吉亚也没坐过火车,才发现我们的电子票只要打印出来就可以直接上车,其实也没有人查护照。上车之前我买了点吃的,当是早午饭了,外边风超级大,上了火车之后终于可以休息会儿吃点东西了。
前往祖格迪迪的车需要5小时40分钟,我吃饱之后修了一下照片,很快就困意袭来无法抵挡,昏昏沉沉睡去,等醒来时候已经过去三个多小时了,剩下的时间里继续整理一下照片,看看窗外的风景,心情很惬意。我们的座位就在列车最前边挨着驾驶室,几乎就是列车驾驶员的视角,靠近祖格迪迪的时候火车行驶也比较缓慢,因为铁轨上时不时还有一些牛,在西藏牦牛拦路见多了,在格鲁吉亚牛拦铁轨还是头一回见。
到了祖格迪迪之后我们迅速包了一辆车前往梅斯蒂亚,是一辆大的商务车,司机开价就是100拉里,比我心里价位还要低,所以我们也没什么犹豫就上车了,另外还遇到两个落单的中国女生。于是一起拼车,六个人一共150拉里,人均25,还蛮实惠的。这时候的天气也很不错,晴天多云,北边的山脉连绵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隔着很短的时间再次故地重游也是很开心,一切都很熟悉。
进山没多久就能看到Enguri湖,只不过这次大坝已经完全修好,我们不是像之前一样在前往梅斯蒂亚的公路路边上看,而是直接拐了一段去大坝那边看,视角更好,当时我走在前边,跟另外一辆车的几个老外一起走到大坝边,当那一片碧波荡漾的清澈湖水出现在我们眼前时,一起不约而同说了一句:“Oh~My~God”,然后相视一笑:)这个因为大坝拦出来的蓄水湖非常大,绵延几十公里,我们之后开了好长时间依然可以看到湖泊。
人类还是很伟大的,许多工程永久性地改变了一小部分地表,比如欧洲的围海造地,埃及的阿斯旺水坝拦出诺大一片纳赛尔湖,比如中国的三峡工程等等。
eva明明是名模范儿却总是逗逼,绻绻平常像是小盆友拍照确实高冷范儿
之后海拔渐渐升高,已经能看到一些雪山,傍晚的阳光色温特别合适,山坡上的树木已经有了一片一片的金黄色和红色,果然这里的秋天比夏天要美太多了。
在一处公路边缘可以看到远处的Tetnuldi, Adishi, Gistola等一排雪山在顺光的阳光中闪着耀眼的白光,每次看到雪山连绵的风景我都会特别特别兴奋,隔了两个半月再次来到梅斯蒂亚,天气好得无法要求更多。
大约傍晚6点左右到达梅斯蒂亚,一切都很熟悉,把车上另外另个姑娘送到她们预定的客栈之后,我指挥司机一路开到预定的old house酒店。上次在这边徒步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家酒店地理位置特别好,可以在房间里直接看到东边的Adishi雪山,而我们办理完入住之后,刚好赶上日落时分的日照金山,近处的山虽然没有终年积雪,但是夕阳下染上一层鲜红色也是非常漂亮,Adishi雪山的傍晚日照金山更是无比妩媚。
天气已经比较冷,但我还是披上大衣在房子外边找到开阔的视角慢慢欣赏这一场日落。
等完日落之后大家一起去吃饭,是一家攻略上推崇的餐厅,还遇到好几波中国游客,看来最近格鲁吉亚的旅游真的是越来越火了。吃饱喝足之后找取款机取了一些钱,大家都觉得梅斯蒂亚太冷了,哆哆嗦嗦中巴不得早点回酒店,房间里开着电暖气还是非常舒服的。我又自己背上相机出门拍了星空,回来修片,写日记,更新游记,忙活的事情还蛮多,又是超过12点才睡。
Day4 徒步第一天
梅斯蒂亚地区的徒步,秋天才是王道,今天的天气是晴天,而且从早晨到傍晚,一直是万里无云,天气好得无可挑剔,而这边的秋色也真的出乎我预期得美!
早晨7点半左右起床,然后把不徒步的行李都寄存在old house酒店,尽可能轻装上阵,我们去镇上找了一家餐厅吃早饭,点了培根和肌肉的三明治,外加四杯咖啡。等待早餐的时候我和包子一起去附近采购一些食物作为今天的路餐,但是兑换钱的地方一直不开门,梅斯蒂亚很多店铺都是早上10点才开门,简直是悠哉的生活。
吃完早餐,发现老板娘又给我们上了一份培根和一份鸡肉三明治,原来这里的一份就是两个,我们也吃不掉,刚好旁边来了一桌中国人点了相同份的早餐,直接给他们桌端上了。随后我出门找车,一个人20拉里,我以为是4个人20拉里,最后跟司机讨价还价,4个人60拉里,前往十几公里外的Zabeshi——即我们为期三天徒步的起点。今天的行程是从Zabeshi翻越一个山脊到达Adishi,手机app上显示的路程大约是16km,海拔爬升1400米。非常轻松的一天,也是风景超美的一天。
从Zabeshi村子出来,就开始翻越北边的山脊,一开始是山坡丛林之间的路,路迹非常清晰,就是有点儿泥泞,有些冻土和石头上还结着冰,我穿得不多,走起来刚好很舒服。而包子和绻绻则都在中途脱了衣服和裤子,白天阳光强烈,而且一直在走,一件速干加一件厚外套就够了。
梅斯蒂亚的秋天超乎想象得美,让我想到了稻城和北疆,山坡上绿色的草甸,金黄的栎树和红色的灌木让近处的风景层林尽染,而随着海拔的爬升,远处的Ushiba雪山以及其他一些积雪山峰渐渐在古老的岩砾山脊背后出现,英姿勃发。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Ushiba雪山,包括上次我七月时候来徒步的Koruldi Mountain,如今Koruldi Mountain山顶已经有一些积雪覆盖了。今天一天徒步的行程里大多数时候都可以回望威风凛凛的Ushiba雪山。
丛林里阴暗处还有点冷,但走到阳光照耀的地方不仅体感温度舒适,而且光线里那些树林草甸灌木的色彩都很鲜艳,加上背景里的Ushiba雪山和万里无云的蓝天,这样的自然风光让每个人心情都超好,步履也很轻快。今天的路程不多,我们完全不需要匆匆赶路,遇到好的构图就可以一直凹造型拍照。
eva和绻绻是非常出色的麻豆,我和包子也是兢兢业业当着摄影师。eva特别能搞怪,有时候拍照总是有非常逗逼的姿势,但是装逼起来那都是国际大模范儿,一个快门一个姿势,要忧郁有忧郁,要不羁有不羁,要迷离有迷离,非常专业。而可爱的小绻绻也是特别会凹造型,时不时来能来个hip-hop和抖音网红视频,有一张雪山背景下的她超级妩媚漂亮,因为我们喊她迪丽热绻。
走累了就坐下来吃点儿干粮,我从北京一路带过来的猪肉铺可以说是美食饕餮了,偶尔也会遇到其他几个徒步的格鲁吉亚人或者欧洲人,打个招呼,彼此都能感受到大家都很放松很享受,这样的徒步完全不累,全是美景。
大约过了海拔1900米之后,开始爬升到林线之上,开始进入高山草甸,而这里刚好也是山脊,有一条土路通向滑雪索道的最高处,大约有两公里的路是跟公路重合,这一段视野极佳,360度雪山环绕。走到更高一些的地方,更是可以俯瞰整片山坡的金黄色,鲜红色,近处不知道名字的灌木花丛颜值极高,放眼望去整个梅斯蒂亚山区的风光简直是秋色无边的绚烂,随手按下快门都是无比漂亮的画面,大家都陶醉了。
高山草甸之后又可以看到东边的Adishi雪山群山了,那么近,金字塔状的等腰三角形三体非常美妙,南坡几乎是光滑的雪面,特别耀眼。这座雪山从西北边的Ushiba雪山手里接过结果风光C位的接力棒,后半程的徒步几乎都是在这座雪山的光芒之下。
本来在滑雪索道最高处的站点之前就有一条路可以下山通往我们今天要入住的Adishi村,但显然时间还很充裕,而且山脊上的风光要漂亮太多,我们选择继续沿着山脊往高处走,多绕一些路,但能多收获一些风景。想起以前书里看过的一句话:丛林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人迹罕至的一条。有一处岔路口的路牌上写着前方小径通往Tetnuldi雪山,我们继续沿这条路前进,越来越接近东边的雪山群。
路上我们还遇到了一对欧洲情侣,他们还带了气罐烧着热水,完全不着急赶路,而是坐在山坡上欣赏着眼前所有波澜壮阔的风景,绻绻说她手机找不到可能是掉在路上哪里了,包子陪她回去找,万幸,没有走多远就找到了。我则就地放了无人机,信号不太好,视角也一般,真的不明白这么远离尘世喧嚣而且开阔宽敞的地带怎么总是会信号不好。
休息一阵子吃点东西,之后我们继续出发,这一段山坡的路让我想起来四姑娘山越野跑从大峰大本营到大黄棚子山坡横切的那段,不知不觉中,我手腕上卡西欧户外表的显示的海拔数值一路攀升到2612米,也是今天徒步海拔的最高点。在一块大石头上我们放了无人机环飞航拍,并且还各种摆pose,拍出人比雪山更加高大挺拔的性感照,为此Eva还把外套都脱了只穿了黑色背心拍,为此还着凉有点感冒发烧。
下午4点左右我们终于开始下山,下坡比较陡,非常考验膝盖,山坡上到处都是蓟草,沐浴在傍晚的光线里也非常美,从高处能清楚看到下边的山谷,而Adishi村子就在山谷中。下山还是比较快,西北方向的Ushiba山又一次出现在视野里,只不过傍晚逆光看着并不犀利,Adishi山倒总是在山脊东边若隐若现。
连续下降600米左右,来到了一条主路,在此之前经历了绻绻第二次丢手机,包子陪她又重新爬回山上去找,好在再一次找到了(此处心疼包子一秒钟)我则用无人机拍了一段eva在山坡金色的野麦田里徒步的视频,等我走到她旁边时发现她躺在地上拍自己的脚,“大猪蹄子有什么好拍的?!”Eva说:“你才是大猪蹄子,你是老猪蹄子!”
最后一段几百米的路缓坡下到Adishi村,从高处俯瞰村子的感觉非常好,碉楼以及彩色的屋顶很有魔幻色彩,作为权游迷的圈圈也说村子非常像权力的游戏里的场景。在这里我给eva拍了一张效果很好的照片。到了村子之后,拿着早上客栈老板写给我的纸条问人,找到她推荐的这边一家guest house,住宿还是比较简陋,但是对于徒步者来说已经是非常舒适的环境。
我放下背包之后又出门去爬山,从海拔1950的村子又爬升到2100左右,在一处野山坡上正好能看到Adishi雪山,于是耐心守候日落,看着金字塔一般的雪山南坡在日落余晖中被染成浅粉色,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
这边guesthouse是管晚饭和早饭的,虽然餐饮本身还比较朴素,但摆满一桌给人非常丰盛的感觉,还有米酒和chacha高度葡萄烈酒,除了我们四人还有格鲁吉亚四个徒步背包客。老板是个顶着大肚子但生性豪爽的汉子,他一开始用牛角杯倒米酒一饮而尽,之后又招呼大家满上chacha然后干杯,我们两个女生都是第一次尝试chacha,那可比二锅头要生猛多了。
Day5 徒步第二天
早上7点30起床,外边依然是晴天,而事实上今天全天也都是万里无云,这次格鲁吉亚之行的天气堪称完美。
早餐也比较丰富,还有类似于西红柿鸡蛋的菜,配上几片芝士馅饼再加些热咖啡,吃得有滋有味。老板问我们是否需要雇马过河,因为冰川融水溪流很急,水深到大腿,保险起见还是骑马过河比较方便,每个人还要收15拉里,稍微有点贵。加上住宿和餐费的每人50拉里,一共是260拉里,我直接给了老板一张100美元,汇率2.61几乎差不多,身上拉里现金不太多,能直接用美元也比较方便。
大约9点多出发,告别Adishi村,沿着冰川河谷逆流而上,几乎也是平路,走起来非常舒服,我们就期待着一直沿这条路走到Katintayu和Adishi雪山下边的冰川。走在山谷之间,两边的山坡上全是金色绿色相间的乔木,主要是白桦林和落叶松,其中北边的山坡是草甸和零星的树木,其实更加好看。晴天天气唯一的缺点就在于真的太晒了,而且我们上午前行的方向是往东走,几乎是顶着阳光,不低头的话整张脸就会暴露在炽烈的阳光下。
大约前几公里之后,东北方向上的一排雪山就从山坡后边显露出,Tetnuldi,Adishi,Laartkol,Jangi等山峰依次排开,声势浩大的雪山仪仗队吸引着大家走走停停尽情拍照,有时候人站在风景里显得比较小,也很好看。用绻绻的话说就是,要是只是拍脸的话在房间里就可以拍呀,干嘛要出来旅行,旅行的目的就是要人在风景中。
等走到雪山的南边,开始往雪山前进,本以为可以沿着路一直走到冰川,但在分岔口的过河处马夫在等着我们,他们不会等到我们去了冰川再回来,而且前往冰川的路也确实不好走,干脆放弃。走到山岗上俯瞰冰川的时候,觉得如果徒步走进冰川也没太多意思,因为冰川末梢的冰碛垄其实很大也很脏,并不好看,如果冰舌末梢是像曲登尼玛冰川那样的一片湖泊的话,就完美了。
骑马过河的时候比较有意思,我先上马,马二话不说就很快过河,我勒了一下缰绳转向雪山想拍照,结果马又一次淌过河水走回去了,马夫也一脸无奈。绻绻和Eva都是第一次骑马,可惜时间比较短,几秒钟就过完河。姑娘们迟迟不肯下马,让我和包子帮忙拍照留念。
过了冰川河之后,开始翻山,这条山脊隔开了Adishi和Iprari两个村子,我们这一路前行目的就是在这里翻越垭口,然后下到西什哈拉山的一条冰川河谷,再沿河谷顺流而下到达Iprari村。这段翻山坡度比较陡,我们也离开视野开阔的河谷进入了山坡的一片白桦树为主的落叶阔叶林,秋天金色的树冠真的太迷人。
我们找了一片阳光斑驳不晒也不冷的地方吃午餐,午餐也是昨晚入住的Guest House主人给我们打包的一些路餐,有点像赞斯卡徒步时每天带的lunch box,饼,西红柿,鸡蛋,芝士,再加上我们自己带的吞拿鱼罐头和猪肉铺。吃完就坐在这片金色的小树林中休息了一会儿,还遇到其他几波徒步者,都是欧美人。中国人来梅斯蒂亚的很多,但很少有人会走这条备受推崇的徒步路线。跟西方游客比起来,户外之于国人还算是小众旅行方式吧。
接着爬升没多久,来到一处视野开阔的地方,也是徒步线路上最接近雪山冰川的地方,Tetnuldi和Laartkol两座雪山中间鞍脊处,巨大垂直落差的冰川一直冲到海拔不足2500米的地方,比林线还要低。这样的画卷跟西藏的一些冰川还真不一样,把西藏的雪山冰川和北疆的秋色山林结合到了一起,我们在这里拍了此行第一张四人合影。除此之外,连平常不爱拍照的包子同学都主动要求拍张照片,可以想象得是多么不可错过的风景。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爬升,随着海拔的升高,西北方向的Ushiba雪山又出现了,包括今天我们来时走的河谷的路,以及出发的Adishi村子,都可以看到,而且居然有一个蓝绿色的小湖泊。当时徒步的时候都没有注意到,走到高处发现这个小湖泊还是非常可爱的,这次梅斯蒂亚徒步之行风景近乎完美,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漂亮柔美的湖泊,这个湖虽然比较mini,但也算弥补缺憾吧。
走到垭口的时候,道路在这里分叉,除了继续向前的下山路之外,还有一条朝着东侧的山脊路不知通往何方,而西北侧的一条路则通往一处山顶观景台,往返2km左右。这处观景台必须不能错过!我让包子和Eva把包放在岔路口,我们四人轻装前往观景台,当时也见到一些西方背包客从山顶上走下来,然后告诉我们风景非常棒,worth to go~光是在山脊上的徒步,用无人机航拍已经非常梦幻了。
而到了山顶观景台才发现这里真的景观无敌,海拔2800米,几乎也是被雪山包围,而且距离背面的雪山似乎触手可及,大家的相机快门,手机,还有我的无人机就没闲着,这应该是这两天徒步路线里的最棒观景点了。
除了我们四个之外,还有两对西方的情侣,他们也是此次徒步中才结识,相互帮忙拍照,都是非常亲密的情侣照,我问绻绻:“(狗粮)吃饱没?”绻绻点点头,大家都表示吃饱了。其中一对情侣拍合影时,绻绻说她看得很专注,还以为他们会kiss,可惜人家还是没有太残忍暴击我们四个单身狗。接下来就是一路下山了,先回到分叉口,背上包之后开始下山。
下山路有的比较陡,有些则相对平缓,下至河谷之后,见到一个路牌,比较着一路往西南方向走就是Iprari,从这里开始就是河谷的起伏路了,也比较好走,溪流和两侧的白桦林跟北疆的风光几乎一模一样。这一段行走也让我回想起七年前那个秋天,只不过北疆的徒步路线里可不会背靠这么雄壮的雪山。
6km的路还是有点漫长,大家此时又饿又疲惫,也没有太多心情看风景和拍照,只顾赶路,包子一路放着歌,听得Eva都快睡着了,换绻绻放一下hip-hop的嗨歌才稍微让人振奋一些。到了Khalde村子之后,终于有了人间烟火气息,住在这里也不错,至少可以看到北边的雪山视野很好,但我们的目的地是Iprari,继续前进2公里,终于在太阳完全落山之前到达村子。
这一段前行的路上我还一直在观察南边沿山脊的一排电线杆,根据地图判断,这就是当时尼佬和明明他们走的山脊加强版路线。但我也一直没看到明显的公路土路痕迹,不确定坐车是不是能上去,而且山脊上看着一直都有很多积雪,也不确定是不是好走,晚上到了住处再咨询一下当地人意见比较稳妥。
一开始选了家Family Guest House虽然装修华丽但设施一般,房间里也没有wifi,姑娘们决定换一家,然后我们找到另一家Betegi Guest House。晚餐很丰盛还有鸡肉猪肉,唯一让Eva比较失望的是今天这里没有烈酒chacha。
这边窗外便是漆黑天幕下的银河,在房间里就可以看屋外的璀璨星空,非常享受,主人家都很热情,尤其他们家的女儿是跟洋娃娃一样可爱的萝莉,简直萌化了。
Day6 徒步第三天
山脊加强版路线的入口(最好是坐车上去)
起床时看见外边阳光灿烂,又是一个好天气,只不过跟前两天相比,今天下午开始有了一些云,可能明天就会是多云天气,而我们三天的徒步恰恰赶上最好的晴日,简直完美。吃完早餐之后,大家也比较优哉游哉,因为今天的行程是包车前往Latpari湖,然后从那里开始徒步走山脊加强版路线,总路程大约16km多,而且主要是下山为主,应该会比较轻松,唯一的担心是如果积雪比较多的话可能路会比较难走,而且山脊路线的风往往比较大。
我们快10点才出发,Betegi Guest House年轻小伙子开Jeep送我们一路攀上垭口,从缆车的布置情况来看,这里也是一个冬季滑雪场,路比较难开,所以我们攀升缓慢,中途停了两次,似乎是发动机需要冷却,我们也正好下来看看风景。西北边Ushiba雪山依然辨识度很高,而东北边那排雪山有一次出现在视角中,而俯瞰山谷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公路以及传统的从Iprari到乌树故里的徒步路线,在山谷中,简直弱爆了,应该没什么视野可言,而我们从海拔1900直接攀升到2835米,简直就是行走在外高加索地区世界之巅的感觉。
事实证明坐车上来是明智的,意味着接下来很长一段风光视野超赞的山脊徒步可以尽情享受视觉饕餮,而不用去考虑时间匆匆赶路。湖畔就有一个小教堂,也有点遗世独立的高冷感,教堂门口居然还有一只牛角杯和一瓶已经喝完的chacha酒,佩服喝酒者的闲情逸致,在如此漂亮的观景点喝酒。到达Latpari湖的时候,下车,付给司机150拉里的包车费,略贵但值得,因为从村子到lake的这段路是纯粹烂路的爬升,考虑到队员体力问题还是坐车比较靠谱,否则今天将会徒步26km,估计天黑前都到不了。
如果是我自己徒步或者跟体力相当的伙伴一起走,那肯定不会坐车,而是全程徒步,毕竟也不算难,而我表达这个观点时,Eva就调侃我说男人就是好面子,把责任推给队友,笑😁~Betegi Guest House的小哥司机还非常好心让我记一下他的手机号,要是迷路的话可以给他打电话,不过天气好的情况下路还是比较明显,配合地图基本不存在迷路的可能。
此时海拔已经有2835米,但因为阳光强烈也不觉得冷,出发之后先沿着山坡绕过一座山,山坡坡度不陡,比起安娜普尔纳的tilicho lake low trail简直是小儿科,但包子因为恐高在这条路线上还是比较恐慌,两个妹子走得还蛮轻快。绕过山体之后,发现这座山的山顶似乎视角超棒,于是我们放下行李又去攀爬到这座山的山顶,最高处大约3020米,山顶还摆着石头搭砌的“玛尼堆”,我们在这里放了无人机,展现一下这种360度雪山环绕的视角是有多么绝伦。
从山顶往下看可以见到山坡北边有一些积雪,还有一个很小的湖泊躺在山坳里,这个灰绿色的不起眼小湖,却带给我们此行最意外的惊喜。
等我们从山顶下来,走到这个小湖旁边时,看到的是北边那一排雪山倒映在湖水中的完美画面,小伙伴四个人彻底兴奋了,没想到行走在山巅也能见到如此梦幻的天空之镜般的画面。微风的时候湖面有点波澜,风停的时候湖面像镜子一般,画面非常干净清澈,绻绻和eva都走在湖的对岸或装酷,或跳跃,或踢腿,摆出各种pose拍照,每一张都是大片。
而且我们惊奇地发现,今天终于有云了,一开始只是一点点,到傍晚的时候,云层笼罩了所有雪山的山尖,但我们已经不在乎这些了,因为这两天毫无遮挡的雪山群我们已经看得够够的了。
山脊的路还是有一点起伏的,不过风景太美心情太美,走起来脚步都是轻快的,昨天在山谷中看到这条山脊全是积雪,以为并不好走,实际上只是山脊的北坡有积雪,反而山脊上没有什么雪,虽然有时候山坡比较陡,但总体还是非常好走的。
在maps.me标识的一处小的观景点,我们坐下来吃东西聊天,沿途不怎么拍照的我也凹了几个很酷的造型,我们也用无人机航拍了很多行走在山巅feeling的视频,效果非常震撼。从山脊上已经能够远眺山脚下的乌树故里村子,以及山谷里那条徒步路线,我们也非常庆幸自己选了山脊这条少有人走的路,完美的视角,完美的天气,而且除我们之外再没有其他人,整条徒步路径被我们承包了。
到达山脊上唯一一个人工标识的路牌,从这里我们会从海拔2900的山脊下撤到2200左右的乌树故里村子,整个下山路上穿越了不同的垂直自然带,高处是裸露的岩石和高山草甸,还有很多积雪,然后是绿色的灌木丛,灌木丛中间的小道最难走,因为积雪比较多而且很滑。
有趣的是我们在积雪中看到了非常漂亮的石英状结晶,气象学出身的绻绻同学说:“大概就是原来有个凝结核,然后不断有水汽凝结在各个方向,或者旁边的另一个凝结核和它粘连在一起。”再低一些海拔就是落叶草木,包括一种此行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的红色夹棉花的植物,最后就是白桦林,青杨林这些亚寒带落叶阔叶林。不同的植被之间色彩分明,再加上远处的雪山云朵蓝天的背景,只能感叹大自然才是最神奇的艺术创作者。
下山就是比较考验膝盖,本身这个下山的坡度就比较陡,而且有积雪的地方是真的很滑,我们需要小心翼翼,下降到没有积雪的地方就轻松多了,大家还能聊聊天什么的。Eva的另一个昵称“尿姐”的梗就是在这次聊天中诞生的,因为今天徒步山脊中,我们其他人也就小解了一次,但eva小解了三次还不够,然后也自嘲自己事儿逼尿多,以后可以就喊她尿姐了。
夕阳西下,走在金色的树林里觉得特别舒服,我们到了乌树故里前边的一个村子Murkmeli之后,远远看到一公里外的乌树故里静静地躺在什哈拉山的雪山脚下,沐浴在夕阳之中,色彩非常鲜艳,像是童话里的村落。本来还打算今晚赶回梅斯蒂亚的Eva也决定跟我们一起在乌树故里住一晚,明天再走回程。
我们走到一个地势比较高的新装修的panorama ushguli guesthouse,屋子的走廊正对着雪山,可以看到乌树故里村子和教堂,我们坐在走廊上等着日落喝着啤酒,非常惬意。三天的徒步行程完美收官。
晚上大家都喝了点酒,正儿八经坐下来好好聊了聊天,关于包子对于人生的各种纠结和困惑,关于eva喜欢怼人的强势性格,还有我一种极度随意的人生态度——及时行乐,开心就好。并不是我活得通透,而是有着简单的追求并一直践行,就没那么多烦恼了。
是夜星空闪烁,这四天晚上分别在梅斯蒂亚,Adishi,Iprari和乌树故里四个村子,每天晚上都能够享受窗外满天星河,想起五月天的一句歌词“原来所有所得所获,不如这一夜的星空~”
Day7 返程,梅斯蒂亚到巴统
早晨起来发现还是有阳光,但天空中有一层薄薄的云层,空气中水汽也很足,一切风景都变得黯淡朦胧了好多,顿时我觉得这次徒步运气真的太好了,赶巧三天好天气,徒步结束后天气变差。
吃完早餐之后包车回梅斯蒂亚,前半段路比较难走,都是土路山路,尤其是乌树故里到Iprari那一段,之后路好走一些,大家还在车上聊着旅行。绻绻说起他们几个通过马蜂窝未知饭局结缘的伙伴又要在年底一起去伊朗,我就说起伊朗旅行的故事,强烈推荐了伊朗国家珍宝馆以及波斯波利斯遗迹。
回到梅斯蒂亚之后我们回到old house guesthouse取行李,然后在车站上了一辆前往祖格迪迪的车,山路颠簸,他们都在睡觉,我也有点无精打采,一直听歌发呆,也许是过去三天里,视觉以及身体肌肉的记忆太过强烈,今天像是一种宿醉狂欢后的无力。
到了祖格迪迪,我和绻绻很快换一辆车前往巴统,Eva和包子还在火车站想买票坐火车回去,但他们最早一班车也要6点多出发,于是只能决定坐大巴,我们就此告别,而且甚至都没打招呼,我们的商务小巴车出发时他们还在火车站里边尝试买票。前往巴统的路就很好走也很快了,快到巴统时已经能看到黑海,只不过多云天气里的傍晚光线比较黯淡。
但巴统这座城市绝对是超乎我预料的,比第比利斯好太多了,相比于巴统的海边清新风格,第比利斯显得有点乌烟瘴气,而且巴统更具欧洲风情,几乎都是精美的欧式建筑,海边的几座摩天楼又非常之现代,比如字母塔和丽笙酒店,极具辨识度。我们订的巴尔马拉尔酒店公寓就在海边,离Nino and Ali雕塑很近,入住之前我得先去取钱,找了好几个atm都取不了,maps.me上有些标识atm的地方也没有取款机,就在我准备放弃时,路过一家maps.me上没有标记的取款机,发现这个atm带银联标识,顺利取款。入住的酒店是面朝大海,期待明天早上的海景。
放下东西之后我和绻绻出去觅食,不过虽然很饿,还是忍不住先去Nino和Ali的雕像那里看看,就在摩天轮下边,可以说是巴统的地标性建筑,他们是格鲁吉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ali是阿塞拜疆贵族,nino是格鲁吉亚公主,因为穆斯林和基督徒的不同信仰,他们的爱情以被拆散的悲剧告终。两个雕像会各自旋转,然后在两个圆形轨迹相切的地方会靠近拥抱(其实算是合体了),大多数游客都会耐心等待他们拥抱的一刻,这里真的还蛮适合拍延时摄影。
看完Ali和Nino的亲密接触之后我们去找了一家叫Uncle Feng’s的中餐馆吃饭,味道还不错,至少比格鲁吉亚餐好吃,然后又在欧洲广场以及附近的古老街巷里转转,在海神波塞冬的喷泉下喝着啤酒,这里的气温真的太舒服了。
我和绻绻都表示,刚刚徒步完,从山里出来,回归到城市的灯红酒绿中还是非常舒适的,对于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我们来说,山野始终只是偶尔的消遣,城市才是灵魂的归属。
Day8 巴统
早上起来打开窗帘就可以看到外边的黑海,多云的天气,气温也很舒服。打算中午回来再check out,先出门吃早饭逛逛顺便去火车站买晚上回第比利斯的车票。
本来打算去吃麦当劳,在走到有美狄亚雕塑的欧洲广场之前,看到路边一家颜值很高的chocolate-coffee room,就进去吃了早餐,略贵但味道不错,之前在格鲁吉亚吃的大多数食物都偏咸,这次的早餐倒还比较清新爽口。接下来就是随意逛模式,老城里的街道安静且干净,有很多涂鸦彩绘,到处都能寻觅到色彩之美。
欧洲广场上的美狄亚雕像高耸在罗马柱上边,墙上的壁画讲述了金羊毛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希腊和格鲁吉亚的关系,继续往东边的圣母大教堂走,街角偶遇一家餐厅却发现里边的一面墙的彩色玻璃都非常漂亮,厚着脸皮进去拍照,但也是决定回头午饭来这里吃,才有底气“厚脸皮”的。
走到一处街角看到有指示牌,我们稍微绕了一下路去了一座亚美尼亚修道院,修道院很小,但墙上的一些宗教圣画却特别漂亮,其实也不华丽,颜色看上去还比较素,但是给人很安静的感觉。
最后走到圣母大教堂之后,里边的光影色彩真的还蛮吸引人的,印象中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的修道院都还是非常朴素甚至简陋的,但这座教堂就华丽多了,有在光影中玩耍的小女孩,也有虔诚地触摸墙上圣像的老妪。
在地图上看了一下巴统的火车站还有点远,打了个车过去,司机一开始还理解错了以为我们要去汽车站,我看到开的方向不对时给他看了一张火车的照片,他就理解了我们的目的地是火车站,3公里路,我以为5拉里足够,司机执意要10拉里。而傍晚我们打车去坐车时,一个老爷爷司机就很厚道地只收了我们5拉里。巴统的火车站里真的好冷清啊,感觉都没有人,买车票需要出示护照,两张晚上5:55发车的GR快速列车801次,晚上10:53到第比利斯,24拉里一个人,相当便宜。
火车站对面就是黑海,斑马线和海平线让人想起镰仓的灌篮高手经典场景,我们在这里随便坐上一辆van回市区,凭感觉应该是往市区走,果然车绕了一圈走市场和汽车站之后还是回到了圣母大教堂,我也是凭感觉在下车时候给司机支付了2拉里,司机会心地点点头示意ok。
本来打算直接回酒店check out,走在路上突然听到钟楼的报时以及悦耳的音乐传出来,我们就走进了钟楼的庭院,因为正好是12点,然后钟楼中部还有一个机械装置驱动的自动木偶剧院弹出,几个木偶小人奏着音乐,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第比利斯也有一个这样的钟楼,可惜我上次去的时候也没赶上特殊整点时刻的木偶戏。
回到酒店后把行李寄存,然后去吃饭,我们发现海神波塞冬喷泉广场西侧的一排房子竟然是鲜艳的彩色,有点像香港彩虹那一站有名的彩色公寓,而且这里的颜色还更加鲜艳,巴统真是一个到处都有色彩的城市。
去了上午经过的那家彩色玻璃墙餐厅,却发现这里似乎只卖面包和甜点,于是又在网上找了另一家很火的heart of Batumi,环境是真的很不错,菜品也还行,除了我们之外还见到三波中国游客过来吃,推测都是慕名而来。我们点菜时候问服务生有没有什么推荐菜,服务生很自豪地说每一道菜都很棒,都值得推荐......个人还是喜欢昨晚的中餐。
吃饱之后我们去了海边,海滩上有很多穿着短裤或者比基尼晒太阳的当地人,下午两三天的太阳比较晒,我们沿着海岸线又走回字幕塔和Ali and Nino雕塑,这次打算拍个延时摄影。
然而今天拍延时摄影非常不顺,第一次拍了20分钟发现我没选择延时摄影模式而是选了慢镜头,而第二次继续拍,画面却没对上焦,而我们也没有多余的时间继续拍了。
格鲁吉亚的雕塑家塔玛拉根据爱情悲剧小说“Ali and Nino”设计的,这个凄惨的爱情故事闻名世界,已经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讲述的是一个穆斯林什叶派贵族男孩Ali和一位信仰基督教的格鲁吉亚公主Nino相爱,但因信仰不同而最终分开的故事,有些类似于罗密欧与朱丽叶。 每天整点时候,两尊雕像会旋转并靠近,慢慢穿过彼此的身体,拥抱在一起,之后又分开渐行渐远,象征着两个人的爱情悲歌。
巴统海滩上还偶遇当地人的婚礼,新郎新娘有点儿最萌身高差。巴统之行的最后一站是坐缆车去Fairy Mountain山上去俯瞰这个滨海城市全景,缆车票往返15拉里一个人,蛮便宜。坐在缆车上俯瞰时发现这其实是一个红色的城市,因为几乎所有的房子屋顶都是红色的。在山顶观景台上稍微逗留了一下,然后坐缆车下山。
从市区打车到火车站,前往第比利斯的GR快线一共也就四节车厢,每节车厢分上下两层,环境很不错,甚至还有自动售货机,习惯了中国高铁速度的我们,对于5个小时才走不到400公里,是真的嫌弃慢呀。
到了第比利斯大约是晚上11点,打车直接去了lana hostel,但是客栈老板的北京小哥不在,他的土耳其合伙人倒是认出来我。当时暑假这里很多中国背包客,如今却冷冷清清,只有一些中老年欧美夫妇在这里入住,曾经适合乘凉喝酒的阳台,如今也有点儿冷。
Day9 西格纳吉
今天的行程是去锡格纳吉,既然还蛮多人推荐,不如一天往返去看看,先打车去东边的Samgori车站,有很多小巴车前往锡格纳吉,6拉里一个人,坐满了才走,100多公里的路开了一个半小时多。
我在路上一直用手机处理一些事情,旁边有个长得有点像《权力的游戏》里史坦尼斯·拜拉席恩的男的一看就是喝酒喝醉了,时不时嚷嚷,没事还非要跟我聊天,说着我完全听不懂的格鲁吉亚语,大致意思是让我别老盯着手机,窗外风景那么美应该多看看风景。我心想这窗外的风景还真的吸引不了我,刚刚从梅斯蒂亚徒步归来已经曾经沧海了。
快到锡格纳吉时,已经可以从山上俯瞰这一片红房子的小镇了,小镇依山而建,错落起伏,最显眼的还是修道院的塔楼,一座风格非常鲜明的小镇,然而游客也超级多。从停车场出来开始步行闲逛,第一站就是市政厅,不同坡度不同方向的石板路从这里延伸出去,离市政厅最近的是博物馆,5拉里的门票性价比并不高,没有看到非常特别的展品。
二楼的画廊里那些油画,实在不敢恭维,绻绻说我不用着急,马上就要去卢浮宫了,到时候可以大饱眼福。博物馆二楼的阳台是眺望锡格纳吉小镇不错的地方,那边有修道院和城墙,也是接下来我们前行的方向,博物馆下边应该是城市广场,沿街商贩和熙攘游客几乎挤满了这里,反而没有什么人关注墙上的浮雕,讲述的是锡格纳吉当地的一些历史变迁。
走到修道院之后,近看就比较普通了,沿着碉楼和城墙走是比较有趣的事情,城墙的范围很大,环绕小城一周,有兴趣的人可以试试能不能走完。不过城墙作为古代防御工事也比较险要,路窄坡陡,需要注意脚下安全,有些餐厅干脆倚着城墙而建,把二楼或者楼顶的露台与城墙连接起来,天然形成观景餐厅,就是太晒了。
我们到达最北边飘着格鲁吉亚国旗的碉楼之后,开始往回走寻找餐厅吃午饭,因为没来得及取钱,身上就只剩30拉里,小心翼翼点了饺子,沙拉和鹌鹑,然后信誓旦旦说一会儿取了钱要好好吃肉好好喝酒。路边停靠着很久的前苏联时代的拉达或者伏尔加轿车,绻绻同学非常乐意扮演车模凹造型。
要不是每次司机大爷都端坐在车里,我估计她是想坐进驾驶室拗个造型了。随后又走到整个锡格纳吉小镇的最高处城墙塔楼,在这里放了一下无人机,航拍的画面里就是绿色的山和红色的屋顶,如果旁边是海的话就更完美了。
我们之后本打算走路去Bodbe修女修道院,但考虑还是略远就选择坐了当地的侉子,往返10拉里还算实惠,可惜修道院内部正在装修,只能在外边看看,旁边的圣乔治教堂倒是非常漂亮,里边全是彩色的壁画,天花板上其中一幅是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偷吃禁果的画卷,在教堂里还第一次看到画风如此裸露的宗教圣画。
逛完修道院,回到锡格纳吉老城,已经错过了下午4点的班车,索性再去逛逛,写完明信片之后,发现市政厅前的停车场开始陆陆续续开来了十多辆各种老爷车,捷豹,宾利,阿斯顿马丁,车标都特别复古。比如阿斯顿马丁的车标是一只长着翅膀的河马,而这些老爷车的主人基本都是中老年夫妇,装扮也都是古着,衣品和气质都超级棒,我和绻绻都在感叹,有钱真好,要是能有这么一辆老爷车该多好。
快6点的时候赶到汽车站,有一班车已经走了,但剩下还有冷风中凌乱不知所措的游客,包括我们,有个司机又安排了一辆车,但是抬高了价格,一个人10拉里,我倒是无所谓,对我来说都还是很便宜的,能赶回去就好。
在街边欣赏了一场华丽丽的老爷车展
到了第比利斯市区,打taxi去lana青旅拿行李然后去Fabric Hostel办理入住,其实就是绻绻需要入住,我呆到凌晨2点就得去机场了,在日式拉面店吃了拉面,非常满足,以至于吃完我们就大摇大摆准备出去买酒了,完全忘记了付钱这回事!店员追出来找我们要的时候,真是好尴尬,买了酒之后坐在大厅里聊天修照片喝酒,很快我就困得不行。
最近这段时间睡眠有不足,然后躺在青旅沙发上睡着了,醒来基本上已经凌晨2点了,最后传完照片,打车去机场,心里非常清楚taxi司机的低价,20拉里,喝着啤酒直奔机场。这一次告别第比利斯告别格鲁吉亚,也不知道下一次会是什么再次故地重游~
Day1 北京—巴库
现在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一周前,在徒步梅斯蒂亚之前,我们还有两天是在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游玩,所以游记最前边的徒步内容是从Day3开始。
头一天从下午到晚上再到夜里,几个小伙伴干脆一起K歌晚餐然后去我家狂欢通宵。凌晨4点多到的机场,我,包子,圈圈的航班是凌晨5点50,音符飞往曼谷的航班是6点多起飞,新西伯利亚航空托运的话还要额外买行李,而我们都是背包可以带上飞机,但圈圈有两根登山杖不能托运,于是又去2楼办理寄存,两根登山杖是隔壁老王同学的,他的意思是实在寄存不了就扔了吧。我去超市买了一些东西再去找他们。包子跟我说:“这里寄存很贵啊,一天20块钱。”我说:“那还寄存个毛线啊,扔了吧。”包子说:“已经扔了!”不带一点犹豫的,两根登山杖本身都没多少钱。
时间还早,我们慢悠悠地吃了点寿司再过海关安检,之后我们与音符告别,她在另外一边的登机口,然而悲剧的是,我们从天蒙蒙亮一直等到日出再到朝阳的光线已经非常刺眼,却等来飞机机械故障,起飞时间待定的消息。估计后边一程航班也会赶不上,行程一下子就被打乱的节奏。
整整晚点了近两个半小时才起飞,而我们中间转机的时间只有1小时40分钟,新西伯利亚时间11点35起飞下一程前往巴库,能否赶得上,就是纯粹考验战斗民族飞行员战力的时候到了。上了飞机之后依然昏昏欲睡,到了吃飞机餐的点才醒,看了一眼地图发现行程过半,有望在北京时间12点半之前到达,而我一直以为新西伯利亚与北京的时差是2小时。
降落时果然是12点半左右,飞机上航拍新西伯利亚感觉很像三年前的伊尔库茨克,秋意十足。然而降落的时候我调整手机设置才发现这里与北京时差仅仅是1小时,此时已经当地时间11点35了,因此不出意外我们还是误了下一程航班,倒也不着急,看看航空公司怎么处理吧。还没到中专柜台就有机场工作人员召集前往莫斯科的下一程航班的乘客集中,我说我们前往巴库,然后由另外一个工作人员负责带领,他让我们不必着急,下一程新西伯利亚前往巴库的航班也晚点了。我们三跟另外一个也是去巴库的中国女生一起经过中转柜台,到达候机厅,11点35的航班延误了一个半小时左右,1点登机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架飞机就是先前我们从北京飞过来那架!!!因为我在飞机座椅靠背里发现了之前我丢下的蒸汽眼罩包装,这样都行,原以为今天到不了阿塞拜疆,却发现一切照旧。
继续昏昏欲睡的几个小时,飞跃里海上空,晚点约1小时,到达巴库,时隔两个半月,又一次飞到这里,只不过这次很快得在机器上操作完落地签的手续,打印出一张纸条作为落地签凭证,顺利出海关。机场汇率其实还可以,换了一些钱,包子的手机开了一带一路的手机流量卡,开了热点之后我用uber打车去市区,一共才10马纳特,折合人民币40块钱,可以说是很便宜了。
在剧院精品酒店安顿好之后继续打车前往巴库老城,在傍晚降临之前开启今天的巴库之行。前往老城的路上有点堵,但是到了老城之后发现这里是一片曲径通幽,非常适合闲逛,老城尽可能保留了最初的模样,城墙,公主塔塔楼,石块路铺在地势高低错落的老城街道上,还有沿街精心打理装修别致的那些咖啡厅,餐厅,酒廊和酒店。整体让我印象会想到伊斯坦布尔,连这里的饮食,以及出入口的奥斯曼字母,都跟土耳其如出一辙。
我们从地势较低的公主塔旁边广场开始逛,一开始三个人同时注意到一个不知道是俄罗斯还是阿塞拜疆本地的丰富肥臀的女生,一直在直播自拍,胸至少是G甚至H罩杯,很难让人不注意到。她闲逛的行程一路跟我们还蛮一致,看到了很多次,还被几个男生搭讪,后来那几个男生也找我们可爱的绻绻小姑娘拍合影,那个爆乳大胸姑娘经过时也在一旁笑。
一路上包子都在非常认真得给绻绻姑娘拍照,而我则独自去寻找老城里别有味道的构图,地势一路往高处的Shirvanshah Palace走,越是让我觉得这里跟伊斯坦布尔有点像。走到老城高处就能看到远处蓝色的海,只不过巴库这边看的是里海,伊斯坦布尔那边看到的是马尔马拉海,前者是世界上最大的湖,后者是世界上最小的海。
傍晚的阳光在云层中时隐时现,光线好的时候照在那些古老的宣礼塔和城墙上真的很漂亮,傍晚的气温也很舒服,20多度,微风徐徐,怎么逛都不累,有一条街两边几乎都是当地特色饭馆,我们打算等晚些时候来吃。
有一家店门口的涂鸦是一只雄狮,狮子的眼睛用黄色玻璃球嵌成,在夕阳中闪着光,看上去跟真的野兽眼睛一模一样,像是天然就有touch light~
我们走出老城,从地下通道过了海边的车来车往的Neftchilar大街,广场上植被丰盛,轮滑的少女,恋爱的青年,还有对弈国际象棋的老人各自悠然自得,往南边望去是一望无际的里海,三座巴库的地标性建筑火焰塔也在老城古建筑群的后方矗立,只是现在天色尚亮,还没有亮灯。
此时光线不佳,我们又逛回古城区觅食,老城天色渐暗,华灯初上,冷暖色调对比下的色彩也鲜明起来,各种彩色铜灯点缀着工艺品店铺的门口,也让老城街道多了一份姿色。
我们选了tripadviser上比较推崇并且游客也比较多的一家餐厅吃饭,Karbab也是土耳其style,但是足足带着两根羔羊腿的汤是非常好吃。吃饭的时候其实我很困,因为昨晚通宵今天飞机上补觉也依然困顿,包子心事重重讲了他的人生规划以及一些困境和危机感,29岁的他已经开始非常焦虑着要结婚,我要是不困的话真想好好劝导他一下——seize the day my friend!
饭后继续去了里海的湖边广场,去欣赏夜晚火焰塔亮灯之后的灯光效果变化万千,有时候是幽蓝色的火焰,有时候是浅蓝色的水滴灌满容器的动画,有时候是一个人挥舞着阿塞拜疆国旗的样子,有时候只是简单的红绿蓝三基色。但最漂亮的还是红色橙色火焰跳动的效果,怪不得这三座建筑被命名为火焰塔。
广场上巡逻的警察是个年轻的小伙,饶有兴致地观察我摄影,还给我分享了几颗核桃仁,他说非常好奇为什么我们如此认真地去拍火焰塔,因为日复一日在这里巡逻的他已经对火焰塔完全习以为常而无感了。此外他还问我们在巴库呆几天,之后去哪,听完我的回答之后他笑了,说每个游客都是在阿塞拜疆首都呆一两天然后去格鲁吉亚。我问他是不是穆斯林。他说是的,这是出生决定的,但他并不做礼拜也不真的信仰真主,说自己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信仰,他还问我是不是佛教徒,我说在东方在中国,大部分人也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佛教徒是少数。
Day2 巴库周边一日游
早上包子6点多就醒了,我迷迷糊糊睡到8点起来,绻绻已经收拾完毕过来准备出发,我起床洗漱收拾的时间里他们去超市买点儿吃的当早饭,然后退房带上行李打上uber前往老城。
我们把行李寄存在TES tour旅行社,然后趁着上午光线又逛了一小会儿。出发的时候发现我们这辆车比较宽敞,一共才5个客人,除了我们三个之外还有一对俄罗斯的情侣,导游是个阿塞拜疆姑娘很热情,英语也不错,一路上会跟我们交流很多。
出发往第一站泥火山的路上大约要开一个小时,一直沿着里海的海岸线行驶,她介绍了这边的宗教情况,比如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分布,然后说跟亚美尼亚的战争恩怨,里海这边的油井开采情况之类,经过铁轨时也科普这边的铁轨跟格鲁吉亚,俄罗斯的铁轨是一种标准,但跟欧洲的不一样,所以这里的火车也就只能前往这些前苏联国家。
还说了阿塞拜疆上国旗的三种颜色代表不同的意义,红色代表独立,蓝色代表里海,绿色则代表土耳其,等一下,为啥是土耳其,阿塞拜疆和土耳其的文字同根同源,文化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这边的气候也是典型的沙漠气候,白天还挺晒的,我们去的泥火山在沙漠里的一座小山丘上,貌不惊人的一些水泥色的泥火山就在这里,每个“火山”都非常迷你,火山口还没有脸盆大,咕咚咕咚冒着夹杂着石油的泥浆。一开始我以为泥火山喷出来的泥浆会很烫,谁知道其实泥浆是凉的,所以大可以靠近,不用担心喷溅。
泥火山之后正式中午最热的时候,我们出发第二站Qobustan史前岩画,也是今天三站需要收门票的景点里最贵的一站,毕竟是世界遗产,折合人民币20,但这些不起眼的岩画却有12000年的历史,记录了史前人类在里海边繁衍生息的故事。导游姑娘很有耐心地分别要用俄语和英语跟我们5个人讲解,比如有一幅岩画上画的是人们用山羊来献祭,因为山羊角的弧度是个圆形,而太阳也是圆形,所以人们用山羊来祭天。
还有一幅岩画上刻着用绳子拴着的水牛,标明那时候人们已经开始试着驯养家畜,比较难于辨认的是一个怀孕女人的画像,有胸部,臀部以及隆起的肚子,但没有头,在史前文明的岩画里女性的头都不会被画出,具体什么原因我也没太听懂解释。
参观完之后,我们去旁边的岩石上拍照,这里可以一览远处的里海,碧波浩荡,岩石上栖息着蛮多蜥蜴,这些蜥蜴完全不怕人,我走到半米以内的距离它们也不会逃窜,非常淡定。
第三站是长明火Yanar Dag,名字挺吸引人,但实际上卖相有点不起眼,就是在一处丘陵的山脚,裸露的几处岩石已经被泄露出来的天然气火焰烧得焦黑,火焰的温度很高,想靠近合影需要冒着被烤成红烧里脊的风险。
导游讲解说这团火焰已经燃烧了4000年,从来没有熄灭过!而类似的因为天然气自然从地底冒出而产生的火焰在整个里海周围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也有好多处,古时候波斯盛极一时的拜火教也起源于此,永恒的火焰让人们觉得这是神迹,然后心生敬畏把火奉为神明。
我们此行的第四站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拜火教神庙,Ateshgah,这个单词在波斯语是“火焰之地”,英语一般用Fire Temple来标注此地。在访问火神庙之前我们先去了一个餐厅吃午饭,10当地货币的自助餐,饱含各种牛羊鸡肉,红菜汤,烤鸡翅,土豆,蔬菜沙拉,茄子,西红柿之类,性价比很高,甚至饮料和饭后水果,甜点也一概包含。饮料是类似于国内啤儿茶爽的无酒精啤酒,还有树莓汁。
吃饱之后去火神庙逛,这个景点的广场相当大,但神庙本身却很小,占据C位的是当中的神殿,殿中的祭坛上也是一直燃烧着一团火焰,不过导游告诉我们,这个神庙里的火燃烧的并不是天然泄露的油气,而是人工修建的管道通的气,说白了是煤气罩。但是曾经这里的永恒之火也是纯天然的,只不过后来开始工业化开采石油天然气之后,这一片的油气被开采殆尽,之后神庙里的永恒之火就需要人工去供气了。
这里曾经是印度教的神庙,有一个石窟里还放着一尊湿婆的铜像,随着王朝更迭,拜火教渗入,这里也就成了拜火教的神庙,神庙外围的城堡则是18世纪才修建。
最后一站是巴库除了火焰塔之外另一处地标建筑,Heydar Aliyev文化中心,建筑通体白色,外观非常不规则,但流线型的线条都非常好看,建筑前边是一大片草坪,I love Baku几个字母成为游客们拍纪念照的最佳地点。
整个行程结束之后,我们没有跟车回到旅行社,而是在距离火焰塔比较近的古城西侧下车,然后一直步行往火焰塔所在的山上走,爬上一处Panorama of Baku的观景台,赶在日落之前俯瞰整片新老城区和里海,视野非常开阔,回头就是巨大的火焰塔三座大楼矗立。放飞了无人机的话,也可以欣赏到俯瞰夕阳下的火焰塔视角。在这里我们还遇到了一大波中国游客,其中就包括昨天我们在新西伯利亚转机时认识的姑娘,还真的蛮巧。
天黑之前回到老城,找一家小餐厅喝点儿饮料和啤酒,然后回旅行社拿了寄存的行李,直接打uber去机场。巴库机场的T2航站楼明显小很多也比较老旧,不过能够准点起飞真的比什么都重要。
11点到达第比利斯,出海关取行李取款机提钱一气呵成,11点半左右等到Eva和她的朋友开车过来接我们,直接前往Fabrika Hostel,故地重游的感觉很好。
在房间check in之后,就跟正好也在格鲁吉亚旅行的阮中华一起在中庭一起喝酒,他和他遇到的一帮上海小伙伴一起,加上我们4个,一堆中国人非常热闹,eva也是很外向大气的北京妞,特别能聊能侃。
未知的旅程还在继续
1.关于旅行季节,梅斯蒂亚的徒步,夏天和秋天都是最好的季节,就看你是喜欢秋高气爽的金黄色还是喜欢夏日清凉的草绿色2.关于签证,阿塞拜疆是落地签,格鲁吉亚则是可以很方便地申请电子签,并且!如果你有一些发达国家有效签证,比如美签,申根签,英签,日本签,加拿大签等等,就可以免签入境!3.关于徒步强度,徒步是3天2夜,总体难度不高,海拔在1700到3000之间,不会有高反,每天都会入住村落,有丰盛的晚餐和温暖的被窝。4.关于消费水平,格鲁吉亚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国家,消费便宜,风光绝美,徒步路线上的村子更是包食宿才50GEL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