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语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西昌的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置这些还是比较偏僻的,始建于1970年,1982年交付使用。在1984年的时候,这里就发射了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对于我们来说,对这方面不算是太了解,现在已经开放成一个景点,对于这些东西,我们还是非常感兴趣的,这次就去参观了一下,感觉这些还是比较特别的,对于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这些还是比较有特点,平时自己接触不到这些东西,就去了解一下,感觉还是挺不错的,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还是可以去参观一下,了解一下国家的航天。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简介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英文名称:Xi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er,简称XSLC,又称“西昌卫星城”),是中国卫星发射基地,始建于1970年,1982年交付使用,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自1984年1月发射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以来,到2016年11月22日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链一号04星送入预定轨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活动已突破100次。 中心由总部、发射场(技术区和两个发射工位)、通信总站、指挥控制中心和三个跟踪测量站,以及其它一些相关的生活保障单位组成,其中发射场的坐标位置为东经102度、北纬28.2度。主要担负广播、通信和气象等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发射的组织指挥、测试发射、主动段测量、安全控制、数据处理、信息传递、气象保障、残骸回收、试验技术研究等任务。中心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是中国目前对外开放中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卫星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 2016年2月1日15时29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发射了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
历史沿革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于1982年交付使用,自1984年1月发射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以来,到2013年底已发射中国国内外卫星82次,为祖国争得了荣誉。1990年4月7日,该中心成功发射了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西昌优越条件颇多:海拔高、纬度低;地形隐蔽,地质结构坚实;水源丰富稳定;交通和通讯条件理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承担卫星发射最多、自动化程度较高、综合发射能力较强的航天发射场,近80颗国内外卫星从这里送入太空。2019年10月30日,中国率先突破百次航天发射活动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海南文昌举行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决战誓师大会,向339名执行百次以上发射任务的航天人颁发荣誉证书。
地理环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境内,中心总部设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航天北路,卫星发射场位于四川省冕宁县泽远镇封家湾。卫星发射测试、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勤务保障六大系统的相应场区,都分散在峡谷之中的不同区域。该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16℃,全年地面风力柔和适度。这里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佳发射季节。自古人们在西昌能经常观赏到分外明亮皎洁的地球卫星--月亮,历来传为佳话,故西昌以“月城”的美称闻名海内。而今,又以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服务于人类而声震环宇。她除了拥有“月城”、“小春城”、“攀西聚宝盆”和“黄金地带”等富有大自然美好情调的名字外,又增添了充满现代科学技术魅力的名称:“中国航天城”、“东方休斯敦”等。
外围布局
西昌发射中心,坐落在凉山州冕宁县泽远镇峡谷中。卫星发射测试,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勤务保障六大系统的相应场区,都分散在峡谷之中的不同区域。76米高的发射塔架和300多米高的避雷塔,巍峨的耸立于峡谷的底端。这里是一个三面环山,向东南开口的半封闭小盆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塔架由11层工作平台和相对应 的电缆提杆组成,同时对星箭进行吊装对接,加注燃料和垂直测试。在点火的那一瞬间,平台自动旋转星箭分离,固定火箭的螺拴也随即启爆,火箭喷出熊熊烈焰拔地而起。发射塔架两侧的山体内,是与场区相匹配的指挥,测试,控制以及供应水,电,气的设施。进入火箭发射的最后半小时程序后,地面人员就全部转入山体内。技术厂区,位于发射场区不远的山坳里。一幢幢乳白色的高大建筑隐没于绿树深处,是卫星发进行装配,加注,测试及火箭水平测试的地方,也是国内目前最先进,最优越的厂房,如今技术厂区已对外开放,人们不仅可以看到特殊的内部结构,还可以看到一枚专供参观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研制成功,特别是掌握氢氧发动机失重的情况下二次点火的技术,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控制大厅
指挥控制大厅,是发射中心的“神经中枢”,位于距发射城几公里以外的山湾里。这里集中了中国航天技术水平的各种先进仪器,是最具神秘色彩的电脑王国。大厅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前方一面20余平方米的的彩色电视屏幕,旁边还有许多状态显示板组成的长18米,宽6米的显视大屏。大厅内还分布着总指挥台,各种控制台,记录仪和显示器。科技人员和贵宾们可以通过电视屏幕和各种显示仪器,清晰地看到火箭从发射架上起飞到飞到一级火箭脱落的实况。指挥者也是通过电脑群送来的各种参数,图象进行监视,判断,从而运筹帷幄,战胜太空的。指挥大厅的四周慢大大小小的电脑房,各色显示灯不停地闪着神秘的眼睛,伴随着电脑的嗡嗡声,将火箭起飞后的各种信息迅速处理传输到各跟量站和设在北京的总指挥所。控制大厅后方的楼厅是参观厅。浏览参观者可以坐在这里透过前方巨大的玻璃窗,观看大型彩色屏幕上播放的发射实况。
发射塔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目前拥有两个发射塔架:3号工位:1978年底竣工,1984年1月29日首发长征三号遥一火箭,2007年重建以满足发射”嫦娥一号”的需要,又称为新3号工位。目前主要用于发射长征三号甲火箭(也可发射长征二号丙)。2号工位:1990年投入使用,早期用于发射长二捆与长征三号甲,目前主要用于发射长征三号乙/丙。1号(未建设):用于曙光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只完成了铁路,隧洞等基建施工。
游玩建议
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发展还是非常迅速的,这个景区的开放让我们能够更加近距离的了解中国的航天事业。景区的面积这些还是比较大的,里面的各种设施这些我们都可以近距离的参观,看起来这些还是挺不错的,以前只能在电视里面了解这样的一些情况,现在可以近距离的了解,感觉还是挺不错的,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还是可以自己去参观一下的,这里还是非常的方便,配套设施这些也非常的不错,整体来说的话还是比较值得推荐的一个地方。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