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说到 成都 每个人总会有说不完的话题也许是因为在 成都 的一些故事 配着酒 说到天黑天亮都还没有道完也可能是因为 成都 的美食 聊起川菜 总能打破两个人的陌生僵局再接着这几年 听着赵雷唱着《 成都 》成都 越来越变成了一种情怀 说来惭愧 成都 的朋友好几个却还没有到过这次有幸顺道经过 成都 那不妨见见老友 尝一尝 成都 的味道以前总是觉得 除了 上海 北京 以外 各类高级的项目或是品牌都会入驻 成都 当时总是觉得不服 身在中部的 成都 你凭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样的心理逐渐淡化更多的是对 成都 的一种未知的期待 已经很少有一个城市能给我这样的兴奋感不过来到这里 成都 的确没有让我失望
人民公园 鹤鸣茶社 悠闲的成都生活
以前看过一个视频 其他地区的人都在拼命加班加点的工作 而 成都 人却在打麻将喝茶为此 我还特地询问了 成都 的朋友 是否真的实属 不过这确实是比较夸张的说法 如果是真的那大概是老年人的生活吧人民公园就是体验“ 成都 老年生活”最棒的地方去鹤鸣茶馆喝茶 聊天 采耳 这才是最老 成都 的打开方式
成都 人喝茶悠闲爱去的街心公园,是一座集文化文物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公园内由金水溪、盆景园等自然景观组成,沿岸种植的多种植被和溪流相辅相成。金鱼岛和永聚茶社融为一体,打造赏鱼与品茗的文化场所,目前岛上保有十多种珍品金鱼。公园内最著名的要数鹤鸣茶社,近百年来风格不改,标配是竹椅、矮桌、盖碗茶,最拿手的茶是“香片”。成都 人民公园是体验当地人闲适生活、慢时光的绝佳之选,才能真正体会到“休闲之都”的生活方式。
远处的这个纪念碑为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位于 中国 四川 省 成都 市市中心人民公园 西北 部,建于1913年,是当时川路总公司为了纪念1911年 四川 保路运动中牺牲烈士而修建的纪念建筑。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是第三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被朱德誉为“排山倒海人民力、引起中华革命先”的 四川 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时期最突出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遇。碑高31.85米,为砖石结构,由碑台、碑座、碑身、碑首四部分组成。纪念碑碑台仿照铁路月台修建,呈圆柱形。碑座与碑身为方锥形,其中碑座四面分别是铁轨、火车头、信号灯、转辙器和自动联接器的浮雕图案。而碑身四面嵌有长条青石,四面都刻有“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字样,由当时 四川 书法家张夔阶(东)、颜楷(西)、吴之英(南)、赵熙(北)分别用楷、草、行、隶4种字体书写,每个字大小约有1平方米。
说到来人民公园 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来鹤鸣茶馆转转 鹤鸣茶馆位于人民公园内,已有百年历史,人气超旺。茶社很大,竹椅木桌错落有致,周边有小溪竹林,自己选好位置就可点茶。有十几种茶可选,价格在12-30元之间,可免费续杯,还能体验特色掏耳朵服务。很多当地人在这喝茶打牌,聊天打瞌睡。
现在的采耳都是统一价30元 另外洗耳30 加上按摩好像全部是100元如果没有试过的话 可以建议试一试
即使不是周末 来这里喝茶的人还是很多当地人 旅行者 全部打成一片
这铺子“有些年头了”,“老茶客非常多”。只要“一出太阳”,院子里就“摆满椅子”,老先生、老太太们“打牌、掏耳朵”,老外们“看书、打瞌睡”,自个儿呢,可以“云淡风清地喝一晌午茶”,眯起眼“消磨大把时间”。特色服务:有景观位,是老字号,有露天位,有表演,提供在线菜单,有下午茶,提供早餐。
陈锦茶铺 做一个当地成都人
大部分的人对于茶馆只知道鹤鸣 而在大部分的时间上鹤鸣几乎都找不到位置坐而陈锦茶铺 一个位于 成都 市区便南部的位置就位于铁像寺附近 没有人民公园的游客 没有春熙路的嘈杂这里却显得更加的老 成都 端庄的戏台 散乱的座椅 更佳的适合聊天喝茶
陈锦 就是这个茶铺的主人 听说他是 成都 的一位知名摄影师 爱摄影 又爱喝茶 (和我本人很相似呀 说不定哪天我也会开一家)
茶铺分为室内室外两个场景喜欢室外感受大自然的话 可以坐在外面的复古木椅上 感受 成都 的午后 日光 或者坐在室内 清幽典雅的环境并不会被人所打扰
【必点:碧潭飘雪】如果来来 成都 没有唱过川菜的麻 没有品尝过茶馆的茶 就永远没办法感受老 成都 人那种悠然自得的闲情雅致根据推荐 成都 最有名且最受欢迎的是“碧潭飘雪”碧潭飘雪是一种花茶 产于 四川 峨眉山 采花时间在晴日午后,挑雪白晶莹、含苞待放的花蕾,赶在开放前择花,使茶叶趁鲜抢香,再以手工精心窨制。花,色丽形美,才敢展露在茶客面前。 看那叶似鹊嘴,形如秀柳,汤呈青绿,清澈得叶片可数。水面点点白雪,色彩有对比,淡雅适度,此茶不仅淳香可口,更有观赏价值。就像是一种绿茶并带有一些茉莉花的白花瓣茶味偏苦 但入口后却有点甘甜 很适合吃了油腻午饭后解腻
【喝茶学问】听说 成都 人喝茶讲究气氛 所以 成都 的茶馆特别受欢迎喝茶用“盖碗儿” 盖碗儿由茶碗、茶盖和茶船子组成 盖为天、托为地 碗为人成都 人喝茶有五道程序 净具、置茶、沏茶、闻香、品饮老茶客可以用一个茶盖表达各种信息 茶盖向下靠着茶船子意为招呼添水茶盖上放个小物件则表示短暂离开切勿收碗 把茶盖朝上放入茶碗代表通知老板可以收茶碗了
【采耳】采耳最早的适合在古代流行 就在川蜀地区特别发达越是有社会地位的群体 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 似乎越容易缺乏 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受而如今采耳已经是一种日常 来 成都 前就发现来在茶馆喝茶的地方 都会有很多的采耳师傅挥动着他们手中的器具 表示着“来我这里采耳呀”现在的采耳都是统一价30元 另外洗耳30 加上按摩好像全部是100元如果没有试过的话 可以建议试一试
喝完茶之后 在这边悠闲的四处逛逛成都 的节奏很慢 用 成都 的说法说就是“巴适”
春熙路上的夜
如果说 成都 最为热闹的地方在哪里 那么一定在春熙路无论是在IFS金融中心边看大熊猫 还是去逛逛远洋太古里上的时尚潮人在春熙路上 你能看到最现代化的 成都 的体验
春熙路位于 成都 市锦江区春熙路街道,覆盖北新街以东、总府路以南、 红星 路以西、东大街以北、南新街、中新街以及临街区域,面积大约20公顷。春熙路热闹繁华,现大约有商业网点700家,网点面积大约220000㎡,被业内誉为 中国 特色商业街。
虽然有“百年春熙”一说,但春熙路是由军阀杨森于1924年建成。最初, 成都 市春熙路因杨森头衔“森威将军”而命名为“森威路”,后取老子《道德经》中:“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的典故,改名为春熙路,以描述这里商业繁华、百姓熙来攘往、盛世升平的景象。春熙路本打算修成直线,但当时的总府街馥记药房老板郑少馥是 法国 领事馆的翻译,并借此拒不拆迁,杨森也只好妥协。所以在 中山 广场处,春熙东路和春熙西路,春熙南路和春熙北路都相互错开。
春熙路是 成都 最古老的商业街道之一,如今的春熙路依旧热闹非凡,串起了正科甲巷、署袜中街等形成了城中最旺的商圈。这里汇聚众多品牌专卖店,百年老商场,品牌折扣都有,是人们购物的常去之处。除去购物,这里聚集了 成都 的几大老字号美食店,可以一口气吃遍 成都 小吃。
【IFS大熊猫】这是一个 成都 新起的地标 也成为了 成都 最新的“会合点”“你在哪里?”“我在熊猫屁股下面啊”相信生活在 成都 的朋友都会有同感!我们等人 会约在熊猫屁股下面见;我们打车,也会和司机约在熊猫屁股下面见!明星也好,大腕儿也罢,来了这都会折服于它的魅力之下,纷纷打卡!
除了看大熊猫以外 IFS的商场也非常值得一逛这里汇集各路世界大牌 感受一场 成都 式的血拼体验
这只由三千多块三角形构件组成的大熊猫,其设计师爸爸Lawrence Argent为其取名为: “I Am Here”,作者不只透过装置让我们思考自身的存在,也对城市发展繁荣进行反思,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在商业发展的同时,关爱像熊猫一样与我们同在一个地球的珍贵生灵。”
滴 打卡成都新网红楼
很多人都看过 香港 ins风的网红楼不过这次 在 成都 也发现了一栋 而且壮观指数完全不输给 香港 地点:位于高新茂业中心 写字楼AB座里面 坐车到地铁站:高新地铁站C出口从楼上往下往 有种无尽深渊层层相扣的紧张感像极了 香港 的楼房建设
【拍摄技巧1】找一个中部的楼层 可以让小伙伴到对面去 从这一头往另外一头拍摄
【拍摄技巧2】在30层左右的地方 由于建筑楼是正方形的找转角处 往后退 模特往栏杆上站立 可以拍出一种往左右两边延伸的视觉冲击
【拍摄技巧3】在最底层 实际上 这里并不是最底层 而是第三层平面拍摄 或者仰拍 同样非常具有科技感
鱼夫鱼仔 鹅卵石火锅的温度
尝遍各式各样的火锅 但是用鹅软石的火锅很多人应该都没有吃过在 成都 有一家鱼夫鱼仔的鹅软石火锅 靠着高温的能够让汤底温热很长一段时间
店面的装修风格有点像是“渔夫”的老家复古的木门 破旧的斗笠蓑衣 还有工工整整的对联就像是被一个渔夫邀请到家里做客一样
现在的餐厅总是装修的富丽堂皇 殊不知看起来都差不多 完全没有内容和新鲜感而鱼夫鱼仔的店铺风格 让人过目不忘
细心的话 会看到在桌子上还摆放着不少的小船儿细节印证了渔夫家的传统
渔夫家的鱼类品种很多 比如 江团 红沙 其中江团的肉较大 鱼骨比较少 更佳推荐江团除了美味以外 肉内还含有丰富的叶酸 维生素b2 b12等有滋补健胃 利水消肿 清热解毒 止咳下气的功效
厨房的师傅是直接现场抓鱼现场处理的所以在新鲜程度和卫生程度都看得到
鹅软石锅底很分为三种【经典红锅】【古法酸菜锅】【柠檬锅仔姜锅】我选择的是柠檬锅仔姜锅 对于即便不会吃辣的人来说也能够接受
经过仪式感的下料过程 从300多度的鹅软石开始 再下鱼肉 最后倒入汤底 等上几分钟的时间 满满的一锅柠檬锅仔姜锅就完成啦
另外不能错过他们家的飞饼小哥会在室外摆摊 各种水果味道的飞饼可以选择
集渔泰式火锅 回味在 泰国 的悠闲时光
如果你去过 泰国 一定会想起那些闷热的天气 开着冒着冷气的空调下 品尝一顿酸酸甜甜的冬阴功汤的感觉如果没有时间 或者还能再去 泰国 不妨就到集渔泰式海鲜火锅来回味一下 东南亚 的味道
集渔是一家 泰国 品牌 在1998年 普吉岛 成立在2015年正式进入 中国 市场 当时 中国 早就已经兴起了 东南亚 旅行热所以说 泰国 料理在 中国 逐渐的被接受 所以一开张就火爆了据说当时开业后 每天排队200多桌 平均排队2-3小时
今年第一次来集渔 不过他们家的装修很风格很有格调 就是一种泰式小清新的感觉 太古里店挺大的 总有三层我坐在三楼的位置 从上往下看 店铺的装饰也都是美丽的点缀
也许正式因为是火锅 所以正中 中国 人的下怀对于 中国 人来说 谁会不爱吃火锅呢这次叫上了几个 成都 的朋友一起来这里 火锅还是要人多才好吃
最可爱的还是属这只可爱的小兔子 可爱到几乎不舍得吃掉它
【招牌冬阴功火锅】火锅是必点菜啦 服务员会帮忙下汤料按照顺序是先放香料包 再放小米辣包 再是椰奶 最后是辣酱等差不多汤沸腾了 就可以下菜了
海鲜非常的丰富 生蚝 扇贝贝类 虾 蟹肉 鱼滑虾滑等等服务员会来帮忙剥虾 非常的贴心
【咖喱虾】这是我最最推荐的 泰国 的味道肯定少不了咖喱但是 泰国 的咖喱不会像 印度 那么辣 所以味道刚刚好 虾特别的大只 而且中间已经切开 所以可以直接吃 不需要再去徒手剥
【网红椰子碗】这是店里的新品 用椰子作为碗 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热带水果
【熔岩爆浆蛋糕】一定不能错过的吃前仪式感 记得要一口气一气呵成的往上抽离这样才能看到上方的“熔岩”缓缓流到蛋糕之上哦
得劲儿 有格调的烤烧店
每到深夜 总会想起烧烤的味道 在 成都 自然也不例外 成都 的天到晚上7点才天黑大部分人的作息都比较晚 到晚上10来钟可能正式吃烧烤聚会的时间得劲儿焖烤肉串就是夜晚最终的归宿
得劲儿焖烤肉串是一家高逼格的烧烤店就如同他们的标题一样写着 新鲜的食材 还有进口的啤酒 同时也是一间Music Bar音乐吧在吧台摆放着五颜六色 各式各样的酒类 展现着他们店里酒类品种繁多 同时也让吧台呈现极具特色的观赏性
【黑椒牛副条】这是店里的主打菜 几乎人手来两串肉质非常棒 老少皆宜 不会觉得啃不动
【拌鱼皮】这是一道凉菜 也是一道生菜 不爱吃生的朋友注意辣不过这个在 广东 一带很出名 之前在 广州 和朋友吃过这里的味道比较酸辣 鱼皮的口感很爽滑 而且非常符合 成都 美食的特色 会越吃越辣 配上啤酒 绝了 无辣不欢
烧烤的种类很多 羊肉串 西葫芦红辣椒 绿辣椒 甚至还可以吃到烤馒头片儿
【 泰国 虎虾】虎虾的块头很大 被烤过之后外壳变得非常的酥脆但即便被烤过 虾肉内的水分却还是保留的 很佩服他们的焖烤技术
其他类似像烤玉米 秘制五花肉串 鸡翅中 法式羊排都很入味只要挑选自己平时爱吃的食物 基本很难踩雷
马路边边 麻辣烫式的火锅体验
马路边边是一家吃串串的店铺 也就是所谓的串串香刚进门的时候特别的喜欢它们复古上个年代的装修方式贴着红色的横幅 假装破旧的壁画 还有当年农村里的油漆印刷大字特别的接地气的 也非常的网红
无论是从收银 还是细致到店面到各个角落 都给人一种街边小吃的既视感所以就连座位也是矮桌子 矮凳子 仿佛就像在窝在马路边吃的小吃摊一样这可能就是这家店命名为“马路边边”的原因吧
店里面自助选择食材 肉类海鲜蔬菜统统都有蔬菜有花菜 蓬蒿 香菇 土豆片 金针菇肉类的话 有牛肉粒 虾丸 肉丸子基本上以一颗一粒为一个单位插在一个木签上面
所有挑选的食材全部都可以放到竹篮里面 然后拿到饭桌上就可以等待开动啦
所有的调料可以自助选择 自助调味与其说是麻辣烫 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它是一种麻辣火锅在每个桌子上都会有一个锅子 所有选好的食材都可以放入里面煮熟吃
【牛肉】强烈推荐他们家的牛肉 每一串都正好是一口的大小 本身牛肉就很入味 在麻辣汤底里面酝酿过之后 口感直接到质的提升
【火锅粉】除了串串以外 还可以单点一些主食和我一起吃的是 成都 的朋友 自然她选择了足够辣的粉条
【炒饭】能够在空气都是辣味的店铺里 还能点到一份清淡的炒饭无疑对于我这个不太会吃辣人最大的安慰不过即便不是辣味 却还是有 扬州 炒饭的灵魂在 同样推荐!
成都 吃客 创意川味料理
成都 吃客是一家家常类的川菜 不论是从装修风格或是菜品的搭配方式都能看出创意十足把趣味与创意结合改造而成的新式川菜馆
门面再到室内的装修都可以看出 成都 吃客的创意无限从木方块上刻字 再到把餐具直接钉在红色的墙面1楼只是门面 餐桌和包厢都在2楼从1楼走到2楼的一路楼梯而上 都能够看出 成都 吃客满满的设计诚意
再 比如 把编织的竹篮子竹袋子等复古编织产品悬挂在楼顶之上夸张的造型令人眼前一亮 记忆点十足
2楼的位置很多 独立的 公共的都有设立甚至还把 成都 比较有特色和文明的街道和景点画在楼墙面上在每个隔间的 石柱 上贴心写着 成都 最有名气的街道和景区 比如 春熙路 文殊院等等不愧是 成都 吃客 这里就是一个“小 成都 ”
【小时候的糖醋小排】第一道上来就是创意分满分的糖醋小排装盘看起来像是小时候村里打水井用的水桶一半装着小排一半是干冰冒着气 仿佛把小排带入了仙境一般口味偏甜 挺适合我们南方人
【裸奔坨坨虾】吃过这道菜之后我才知道什么叫做“虽然辣 但是真的停不下来!”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其实里面的虾已经被剥掉了外壳 省掉了自己剥的麻烦和凌乱感另外满满一锅的辣椒与调料油结合 配上淡淡的虾味 毫不夸张我一个人吃掉了全部
【纸上焗鲜鲍】成都 的辣 对于一个不吃辣的我来说可以接受 因为大部分还是以麻辣为主泡面加上蟹肉棒还有鲍鱼 麻辣的味道在我嘴巴上乱跳即便如此 这种麻木却有味道的感觉 根本停不下来
【鸟巢掌中宝】这道菜赢在它的创意无限 鹌鹑蛋配着鸡米花小巧又精致 有点米其林美食的感觉
【特色烤鱼片】满满一大盘的辣椒 应该是无辣不欢人士的天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烤鱼片是季节性产品 它有特定的季节鱼肉会更佳的鲜美
成都最温馨的家
每一次旅行 越来越来发现一成不变的酒店已经失去了新鲜感不管是住在什么样子的酒店里 都会觉得没有家里的那一种舒适感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也许这种感觉酒店永远都无法满足因此民宿的兴起 似乎让旅行中的落脚点产生了转机一家有“家的味道”的民宿 会让人对旅行充满期待和欣慰所以在 成都 旅行时 我用途家找到了一间“温馨的家” #途家美宿家#
当时选择这个房间的时候 就是被它的 北欧 风淡雅风格所吸引看腻了富丽堂皇的大吊灯 公主床这样的 欧洲 风格突然一种纯净的白色 与灰色系混搭在一起的别致感 令人浮躁的心情突然平静下来可能 这就是寒冷的 北欧 气候与低调的 北欧 人给我们带来的 北欧 风格
在床头的摆设可以注意到 这里的房东一定是一个特别有情调的人 欧美译文 中国 名著 满足了各种读书人士睡前的一种阅读仪式奥黛丽的照片放在床头 期盼着明天的那顿Tiffany早餐
再往右边看 一盏阅读灯更加为读书人而准备 那么角落的那个小熊 应该是为平时一个人出门旅行会害怕的人而准备的吧
最有意思的还是房东用投影仪的形式代替了电视贴心的为我准备了3D眼睛在夜晚 关掉灯光和窗帘 放映一步电影 这里我感受到了 成都 的悠闲
芭蕉叶 小木头 这些都是 北欧 设计里的标配物件用木棍悬挂做成衣架真的是创意满满
灰白色的沙发上方挂着两幅画其实我有左边那副的同款 我买的图案是 伦敦 地图 因为我最喜欢的国家是 英国 这房间里的 成都 最可爱的是房东还将自己家的位置用爱心贴纸标注了出来
最后来说一说厕所 白色的瓷砖整齐排列着滚筒洗衣机和热洗水供应 不过最有趣的还是这个可以触碰的镜子只需要点一下镜子中间的蓝色 周围一圈就会亮起来这样照镜子 好像每个人都会看起来特别美
黑色的碰头和挂钩和白色的墙面完美区分洗发水 沐浴露 护发素等都齐全的准备着
有时候一种安逸的感觉酒店无法做到 因为它们总是一成不变 而每一间民宿因为每一个有趣的房东而变得有了灵魂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