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故里-邹城
山东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之说,但正是“一山”泰山淹没了峄山、鲁山等山脉,“一水”黄河让人忽略了沂水、济水等河流,“一圣人”孔子让人忘却了孟子、颜回等先贤哲人。具体到孔孟之乡济宁市时,人们知道曲阜,未必知道邹城。到了曲阜,你会看到一座城市因孔子而带来的旅游繁荣;到了邹城,你却无法感到一代亚圣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旅游业火爆。在孔子光辉的照耀下,邹城被遮蔽了。邹城市是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故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邹城的文化符号应该首推孟庙即亚圣庙。这里是历代祭祀孟子的场所,院落5进,殿宇64间,占地60余亩,规模仅次于孔庙,为山东省内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是国内稀存的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代表作品。
旅游小贴士
1、景区特色:文化游、古迹游、儒家文化、古建筑、名人故居、寺庙。2、邹城孟庙孟府交通指南:孟庙孟府地址:邹城市亚圣路1498号。孟庙孟府自驾车路线:京福高速公路邹城入口下至邹城市去南郊。详细路线:日东高速—京福高速—邹城出口下—342省道向西行驶—至104国道南行约1公里(有景区指示牌)—唐王湖处西行约100米—孟府孟庙,下高速后约需10分钟车程。配套设施:停车场面积——孟府孟庙5000平方米。孟庙孟府乘车路线:乘坐【都市公交】到邹城,然后,从邹城参观孟府孟庙3、孟庙、孟府门票价格:旺季:40元/人(4月1日-10月31日); 淡季:30元/人(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优惠政策: (1)孟府孟庙1.1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年证、现役军人免票; (2)1.1-1.4米儿童半价。景区开放时间:孟府孟庙8:00-17:30;孟林8:30-18:30。
孟庙概况
孟庙呈长方形,院落五进,殿宇64间,占地60余亩。亚圣殿位于南北中轴线上,为庙内主体建筑。据记载,历代重修,达38次之多。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地震倾圮后重建。殿7间,高17米,横宽27米,进深20米,双层飞檐,歇山式,绿琉璃瓦覆顶。檐下八角石柱26根,中轴线两侧对称排列寝殿等,庙内共有碑碣石刻350余块,庙内古树苍郁,葱笼茂密,堪称奇观。
孟庙奇景
在孟庙斋戒门内,致严堂前东西两侧,左雌右雄两株古老巨大的银杏树参天而立,绿荫蔽满整个庭院。据考证,两树植于元代,至今已有700余年。右侧银杏树下,有1株枝干粗壮、直径约40厘米的百年古紫藤萝,旋转曲折地缠绕着银杏树干,一直伸展到树顶,宛如虬龙百折,逶迤起伏,腾空而起。每年春天,藤花盛开,如紫玉串串,别有情趣。初冬时节,则银杏累累,扇形树叶呈米黄色,装扮得庭院古朴幽雅,亦为孟庙奇景之一。
孟庙碑林
孟庙东路启圣门至启圣殿甬道西侧,碑碣林立,为孟庙各类石碑存放之处,称为孟庙碑林。 孟庙碑林实为研究我国文字沿革变化和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及书法艺术发展变化的珍贵资料,是我国除西安碑林、曲阜孔庙碑林之外的又一大型碑林。此碑林保存孟庙历代碑碣280多块。从年代上分,有秦、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从字体上分,有篆、隶、行、草、楷书等;从文字种类上分,除汉字外,还有蒙文(元代八思巴文);从形式上分,有文言亦有白话,有文字亦有图画;从内容上分,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震灾害等各方面的记述。
亚圣-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武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孟庙亚圣殿
亚圣殿是孟庙主体建筑。殿为七楹,高17米,进深20.48米,横宽27.7米,是一座绿色琉璃瓦覆顶、重檐歇山式宫殿型建筑。大殿始建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清康熙七年(1668年)因地震而倒塌。现存之大殿系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重建,后又经过十数次重修,始成为一座金碧辉煌、画栋雕梁、重檐飞翘、歇山转角、丹薨碧瓦的宏伟建筑。
儒家文化 源远流长
儒家“知天文、识旱涝”,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也是封建的根本。它担“天下教化之先声”,有“以一号百”的影响力。所设“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于各地积极办学。亦是维护社会道德、纷乱中凝聚力量的最庞大的文化核心。儒家为华夏文明核心部分,信奉由孔子创立的维护周礼的儒家学说。孟子、子夏等逐步发展的教化思想体系。儒者“知天时;知地形;事至而断,有温文儒雅的翩翩风采”,深刻体会到文之美、明之亮,眼里没有死亡,没有世界末日。看到的不是毁灭而是辉光、日新。儒家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学术流派,堪称民族脊梁。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