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过去的那是航班,走过去的才叫远方
当我行走时,我清楚得感知生命中每一分每一秒是如何度过的,并且以此为荣。为什么选择徒步?如果说旅行者也有某种完美主义情怀的吧,那么就偏向于用最简单最古老的方式去探寻这个美丽星球,飞过去的那只是航班,走过去的,才叫远方!
第1天 卢卡拉(2840)到Monjo(2835)
凌晨4点40起床,加德满都冬天的清晨也是够冷的,尤其在没吃早饭的情况下,和台湾的阿杜哥在晓真姑娘所住的客栈碰头,等了五分钟不见姑娘下来,遂上楼查看状况,不靠谱的姑娘居然还没起床。
最快速度起床收拾行李出发,我和阿杜早已联系好出租车,路边有三辆,司机就在车里睡觉,我都有点不忍心敲窗户喊醒他,加德满都这些出租车司机也是够辛苦的,谈好500尼币的价钱到机场,5点20左右到达,国内出发大厅里人满为患,几乎全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以及他们请的向导背夫,从衣着到背包也都是标准的徒步装备。六点的飞机延误到八点多才起飞,更不靠谱的是航空公司竟然把我和两个小伙伴分开在不同的班机上,他们先起飞连同我的行李一起去卢卡拉等我…
加德满都飞博卡拉的12座小飞机号称世界上最危险的飞机,但绝对也是世界上航拍景观最棒的飞机,选择机舱左舷的座位,起飞之后五分钟,就见到北边喜马拉雅山脉在云端一簇一簇地一字排开,目测应该有安娜普尔纳群峰,玛纳斯鲁峰,卓奥友峰,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等等,有时候飞过一片云层,可以清晰看见云上的雪峰和云下的村庄,往返330美元的机票绝对值,云端的喜马拉雅山脉壮观地无法用语言形容。
准备降落时看机舱外边就有点提心吊胆了,就是在山谷中飞行,距离两侧的山沿的直线距离也就百米左右,最后降落时有点猛,但最终安全停在有着15度坡度的卢卡拉机场跑道上,飞机上的驴友们一起欢呼鼓掌,庆祝这次航班安全。
阿杜和晓真已经在机场旁的咖啡馆等我,到了之后我们叫了一些早饭,吃完大约10点半,正式开始徒步行程,今天的目的地是卢卡拉和南池市场之间的Monjo村,刚开始走时大家心情都很不错,蓝天白云,远处的雪山已经露出头角,气温正舒服,空气也很清新,一路上还有各种漂亮的野花,绽放在山清水秀之间。最初的一段路是沿河谷下降,走了两个小时之后,肚子又饿了,于是在Phakding之前的一个村子Nurning吃午饭,餐厅是阳光房,正午时分非常暖和,一件t恤足够,菜单我不用看也了然于心,跟之前ACT徒步每天看到的菜单几乎一模一样,我还是延续之前的传统,炒饭,炒面和momo轮换着吃,偶尔点个煎蛋开一下荤。
吃饱了抽根烟,舒服极了,背上包开始下午的行程,过了Phakding之后就是200米的海拔上升,体力的差别开始体现,我到达Monjo之后约20分钟晓真才到达,阿杜哥则晚了40分钟,我开始有点担心小伙伴们的体力。点完晚餐之后我们开始喝着各自带的酒,我带的是Gin酒,他们则带了朗姆,一起打斗地主,输的接受真心话惩罚,像极了ACT徒步第一天在Tal村的第一个夜晚。
简单用热水洗漱一下,整个EBC全程15天都没有洗澡,也算是开创我人生最久一次不洗澡记录了。海拔2800多的Monjo村晚上还是蛮冷的,需要盖一床被子外加一床毛毯,8点多便进入睡觉时间,三人睡一屋,我赶在阿杜哥打呼之前睡着,毕竟昨晚只睡了4个多小时,今天又路途奔波的,几乎头着枕头一霎那就进入梦乡。
第2天 Monjo到Khumjung(3780)
阿杜哥起得比较早,6点不到就起床了,实际上那会儿我也醒了,赖床不是因为困,而是因为冷,最终还是得挣扎着告别温暖的被窝,爬起来稍微运动一下就热乎了,早晨的天气不错,可以看到东边的不知名小雪山,但随后又开始阴云密布。吃完早饭开始赶路,出Monjo时就看到萨迦玛塔国家公园的大门以及售票处,所谓进山证就是门票,3000尼币,另外还需要一个TIMS证,可以在加德满都办,也可以在Monjo之前一个村子办,价格一样,2000尼币,我是在Monjo之前的村子办的,很方便,照片都不需要
一路缓坡,走了没多远看到峡谷上方有两座吊桥,矮的那座已经废弃,一番陡坡上去之后,过了吊桥,晓真和阿杜已经被远远甩在后边,我就在桥头开始等他们,今天的路程比昨天要近,但前往海拔3440的南池市场是整整600米的海拔爬升,所以还是蛮吃力的,几乎一直都是上坡,吊桥之后继续爬升。一处观景台是EBC之行第一次可以远眺珠峰点,可惜那个方向有云遮挡,倒是透过树林可以见到东边和西边各有一座雪山,东边的是Thamserku,西边的是Karyokung,都是6000多米。
吃了点葡萄干继续往上爬,遇到了三个从山里走完一圈出来的中国驴友,都是大姐级别的,她们是从吉里一路走进来的,已经走了20多天了,准备今天到卢卡拉然后坐飞机回,她们说措拉垭口很危险,悬崖边的冰道很滑,比ACT的坨龙垭口和Tilicho Lake都要难,劝我们最好雇背夫,要么就租一副冰爪。她们的话在我心头一直是个阴影,直到我通过措拉垭口时,才明白其实别人的认知并不代表自己的感受,我反倒是觉得措拉垭口很容易,比ACT冰湖的Lower Trail要安全多了。
不知不觉就到了南池市场,山坡阳面一大片房子高低交错,这是整个EBC环线中最繁华的村子,我觉得这600米的海拔上升似乎没怎么费力,还以为要接着爬半小时,没想到转眼目的地已经到了。找了一家路边的餐厅吃饭,老板娘很nice地免费share了wifi,我的午饭已经上桌时,晓真才到,我吃完时,阿杜哥才到,并且已经气喘吁吁一脸疲惫痛苦。午饭是最好的休息时间,餐厅旁边的一个房间里摆了一张台球桌,晓真跟我打了几把,无比放松,因为到了南池意味着今天大部分旅途已经完成。
吃完接着往上走,我们吃饭的地方只是南池市场入口处海拔最低的一家餐馆,往上走了15分钟才真正到达南池市场的“市中心”。在这里晓真去取钱,而阿杜哥则宣布他已经到极限,无法继续前进了,打算就在南池市场呆两三天,远远眺望一下圣母峰,就算了却心愿了。。。珠穆朗玛峰是中国大陆人的说法,尼泊尔人称其为萨迦玛塔,西方人称Everest,台湾人称“圣母峰”,个人还是喜欢珠穆朗玛这个名字,第三女神。
临别前阿杜给了我一件抓绒衣,让我心里有了足够底气,因为之前没带羽绒衣的我一直担心高海拔的地方会冷,现在有件抓绒再加上自己带的一件厚外套,应该足够,我天生比较抗冻。接下来我和晓真继续往南池市场背后山上走,经过奢华的海拔3800多的珠峰观景台酒店,到达海拔3780的Khumjung,也就是说今天一天海拔爬升1000米,够拼的。。。
从南池到Khumjung的爬升过程中,能够看到Thamserku和Kangtege两座6000+雪山的巨大山体,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其实到后边几天每天除了雪山就是雪山已经审美疲劳,但是徒步头两天看到仿佛近在咫尺的雪山还是很兴奋的。从奢华珠峰酒店下撤到Khumjung村子的路上,乌云中露出一片蓝天,见到了传说中的阿玛达布朗雪峰,这座雪山之后很多天的徒步旅途中都会见到,而且不同方位呈现不同形状,正如网上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
徒步前三天一到傍晚山谷里就乌云密布,所以看不到日落的日照金山,等到夜里天空放晴,星星雪山的梦幻美景尽收眼底,今天晚上就在晚饭之后扛着相机打着电筒去寻找星空雪山的视角,照片里呈现的就是星空下的Ama Dablam(阿玛达布朗)雪峰和Malangphulang雪峰。。。
第二天打算去看日出,住同一家客栈有两个美国姑娘,喊了向导明早带她们去观景点看日出,我也请求加入,大家约好了清晨5点15左右大厅见!说起来还蛮有意思,进客栈时与这两个美国姑娘打招呼,问她们是哪里人,答案是加利福尼亚·旧金山,而那会儿刚好我手机公放的音乐就是老鹰乐队那首Hotel California
第3天 Khumjung到Tengboche(3860)
从Khumjung下到海拔3250的河谷小村Phunke Tenga,然后是连续600米的上坡到Tengboche,今天的行程也挺费力的,出发前的清晨还有一次爬山看日出的辛苦。
闹钟响的时候外边还是漆黑一片,听到隔壁房间有响动,估计是两个美国姑娘已经起床,我也一咬牙,掀开温暖的被窝,穿上最厚的那件外套,然后在大厅里做了30个俯卧撑,再喝下去一杯热水,整个人都暖和了,她们的向导怎么也叫不醒。我们三人只好自己去找日出观景点,不经意间又爬到奢华珠峰观景酒店,酒店的南边山顶一片开阔地很不错,可以看到东北方向的珠峰,洛子峰,阿玛达布朗峰以及西北方向的一排不知名雪峰,而日照金山正会出现在西边的那一排雪山上。
记得上次看到雪山日出还是3个多月前在冈仁波齐,隔了这么久再次见到日出时分被染成金色的雪山之巅,内心也是相当激动滴。。。等待日出的20多分钟时间里冻得手脚冰凉,脚趾头都没知觉了,一直靠原地高抬腿运动来取暖。。。为了拍照手指也冻僵,不得不把手放进自己衣领里,贴在胸前用体温来捂热
看完日出回到村子里,远远就见到我们的客栈屋顶的烟囱正在冒烟,回到厅堂果然非常暖和,在火炉边坐一会儿全身都暖和了,早饭照旧还是momo,吃完之后等我的笔记本电脑充电,大约9点多才和两个美国姑娘以及她们的向导一起出发,晓真因为走得慢提前我们一小时出发。
一路上那个钟爱日出的加利福尼亚姑娘一直跟我聊天,我就提了一句以前的工作是做网络游戏,她就开始跟我讲她最近玩的三个手机游戏,刚刚在缅甸练了半个月听力的我,面对英语母语国家的人用相当快的语速讲述某款游戏,我瞬间又觉得自己英语白痴了,她介绍第二个游戏时,我仅有的信息量是“黑暗”“蚊子”“探索”三个词,一头雾水= =
过了Phunke Tenga开始爬那600米连续上坡时,追上了晓真姑娘,之后是我一直杀在最前边,向导和一不背包的美国姑娘居中,钟爱日出的美国姑娘因为负重背包走得也比较慢,跟晓真一起殿后,我中途休息了两次,都是等到他们之后自己就继续前进,因为这时候已经又开始阴云密布,停歇太久的话真的很冷。
12点45分到达Tengboche,就近的第一家喜马拉雅客栈餐厅坐下休息,并点了nonveg的尼泊尔套餐,有鸡肉,豆类,土豆,青菜以及一晚汤,非常丰盛,等餐的过程中我时不时到门口张望看看晓真上来没,直到两个美国姑娘和向导都上来时她还没出现。于是我趁着午饭还没端上来就下去迎接她,帮她把背包先背上Tengboche,并告诉她我在哪一家餐馆吃午饭。以这几天的速度估计,晓真姑娘的速度应该是我的3/5左右,所以之后她总是会提前出发至少一个小时
吃完午饭之后我们换了一家人多更热闹的客栈住下,下午有一会儿云开雾散,Tengboche这个村子的视野极佳,背靠Kangtege雪山,东偏北方向是阿玛达布朗雪山,北偏东方向是珠穆朗玛,洛子,努子等群峰,山顶旗云飞扬。Tengboche本身就建在山顶一片开阔地上,中间是一片空旷的山坡广场,西侧有尼泊尔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寺庙里边和外边南侧各有一座白塔,雪山背景下的寺庙白塔非常漂亮,似乎在哪部纪录片里看到过这样的场景,《车轮不息》!
晚饭时间就是看看电影,在加德满都拼命下了好几部高清的近期电影,辩护人,银河护卫队,超体,猩球崛起第二部等等,间隔年旅行有一点不爽就是错过了很多本应该在电影院看的好片,像星级穿越,银河护卫队等等,之前在缅甸网速一直很慢,根本没法下电影,加德满都的网速还是靠谱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徒步旅行中还要多背一公斤的Mac Air,除了看电影之外,还肩负着修片以及写稿的功能,就是山上充电都需要钱,导致我每天平均要花300尼币给笔记本电脑充电
看完电影《Lucy》之后,来到外边一看,夜空再次放晴,上弦月尽管只是月牙,但也足够照亮远处的雪山,相机放在地上固定,曝光30s继续拍雪山星空,竟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的效果,旋转的星空与雪山,也是此次gap year上万张照片中,最喜欢的一张。
第4天 Tengboche到Dingboche(4410)
清晨继续早起看日出,这次算准了日出时间大约是6点20,所以6点起床足够,走出旅馆门外就可以见到雪山,室内温度在零下,窗户上都是冰花,但其实因为早晨并没有风,所以衣服穿够了之后也不会真觉得冷。
一出门发现爱看日出的美国姑娘已经裹着睡袋坐在石头围墙上了,相视一笑,都是可以为日出而早起的人。由于方向的缘故,东北边的珠穆朗玛群峰并没有明显的日照金山,反倒是西南面一排雪山的山头逐个儿变得金光灿灿,日出雪山背景下的藏族寺庙也开始响起了早课的钟声,焚香袅袅。
回到屋里洗漱吃早饭,晓真还是8点准时出发,我则慢悠悠地烤烤火,然后待外边阳光温暖大地时,去了寺庙逛逛,早课已经结束,寺庙里清冷安静,只有一个僧人在打扫佛堂,见我手持相机叮嘱了一声no photo。今天的天气不错,但过去几天也都是早晨天晴,之后就总有云雾,没法看到日落,希望今天到达海拔4300多米的Dingboche情况会有所好转吧,这里告别两个美国姑娘和她们酷酷的向导,我继续前行至Dingboche,而她们则返回南池市场。
白天阳光灿烂时,只穿一件针孔很大的毛衣外套就足够,走得快一点儿甚至还会出汗,有不少西方小伙子甚至是单t恤暴走。说ebc冬天的时候徒步很冷,仅仅是说晚上,白天高海拔的紫外线足以提供足够热量,气温虽低,但体感温度一点儿也不冷。
经过一段爬升之后,山腰小路上向左一拐,一座佛塔赫然眼前,而背景则是阳光下闪亮地有点高调的阿玛达布朗雪山,不过这已经是第四天,看到雪山已经非常淡定了,我更感兴趣的是累了休息一下,饿了吃点午饭
过了Pangboche,到了 这个地方,就近在路边找了个餐厅点了份春卷,然后卸下背包,开始在院子里晒太阳,把鞋垫袜子一并晾晒,光着脚走在石板路上也不觉得凉,这里的春卷竟然是硕大一整个,体积差不多是500ml的罐装啤酒大小,里边包满了大白菜胡萝卜土豆等蔬菜,还挺好吃的。吃完点根烟,听着歌,时间还早,不急着赶路,就趁着中午阳光灿烂多晒晒自己,衣服上都是螨虫烤焦的芳香,等到鞋袜晒得焦干,才继续上路。。。
这里还遇到几个华人,年纪比较大,背夫跟我聊天还偷偷抱怨说他们速度太慢,以至于每天都在改行程。。。我至今还在为ACT徒步中自己总是走得太快不管队友而心有愧疚,不过徒步旅行虽然不是竞技比赛,但每个人是有自己的节奏的,节奏速度相差太多的话,没必要白天统一步调,到达目的地再一起晚饭娱乐什么的也挺好。
到达Dingboche是下午1点15分,我也不知道该选哪一家客栈,思来想去还是住在村口那家,小伙伴晓真姑娘还没到,但我这一路上也没有遇到她,不知是什么情况,只好在村口草地上抽着烟百无聊赖地等着,最后都放弃希望了,估计她迷路走了另外一条线路了。
到了Dingboche手机是真没信号了,只好花钱使用wifi,给她留个言,意外的是4点多太阳已经渐渐西下时,她终于到达,一问情况才晓得今天早晨出门时就走错路了,所以才耽搁了很久,妹纸没有方向感也是伤脑筋啊。。。
和前几天一样,傍晚之前山谷里就开始聚集起云雾,好在这次云雾没有升到海拔4000多的地方,所以在Dingboche终于见到了久违的日落雪山,西南方向的落日阳光刚好打在东北边努子峰巨大的山墙上,雪映夕阳余晖,从金黄到暗红,非常漂亮
夜幕降临之后的星空也很美,西北方向的雪山上空银河悬挂,尽管因为月光的干扰并不明显,但用相机还是能拍出理想的效果。
明天我计划在Dingboche多呆一天,去Chokhung村做一天往返的徒步,而晓真已经到了徒步疲劳期,不愿意走重复路,只想尽快到达珠峰大本营完成此次徒步然后返回,所以第二天她直接前往Luboche,并在那里休整一天,我们约好了Luboche见。
此外她事先约好的一个伙伴,广州姑娘Ruby明天也会赶到Dingboche,说不定会跟我碰上,但是因为一直没网络联系不上,直到几天后从Gorak Shep返回时才见到Ruby,她总是比我的行程晚一天,所以一直没机会同行。
第5天 Dingboche往返Chokhung(4730)
吃完早饭之后,晓真收拾东西向Luboche前进,我先补补日记,9点多才开始往Chokhung走,只背了一个相机,健步如飞,虽然是一路上坡但也很轻松,左手边是努子峰渐渐逼近,右手边是阿玛达布朗雪峰北侧雄鹰展翅般壮阔。
一道冰川融水形成的溪流潺潺不息,我休息时就干脆找了一块溪边的石头上坐下,继续晾晒鞋袜,并且把脚放进标准0度的冰水混合物里泡着,那种刺骨锥心的寒冷真的蛮爽的,足部的肿胀感反倒是一种很好的按摩冰水里泡一阵再让阳光把脚烤暖,一冷一热活血化瘀有没有。记得三个多月前转冈仁波齐时,脚底磨得有点疼时也是泡了冰水,非常爽!
到达Chokhung村只用了1个半小时,努子峰仿佛就在眼前,为了更好的视角我开始爬村子东边的小山,寻求好的视角去看一座很像冈仁波齐的雪山,无奈上到一个山头发现不远处还有更高的山头,当我视线者必将被我踩在脚下,于是继续攀爬,就这样又花费了半小时上升到接近海拔5000的地方,终于可以感受到360度雪山环抱的美好。
视线所及之处见不到一个人影,只有天空中的乌鸦,和山坡上懒散的牦牛,下山时身侧匆匆蹿过一群地上走着的鸟,样子介于鸭子和鸳鸯之间,不知是何方神圣,如此高海拔地区生存,还不会飞,也是不容易啊。
在Chukhung吃午饭,要了一杯热巧克力补充能量,然后就是一路下坡返回Dingboche,一个小时到达,继续上着网,这家peaceful客栈的电源功率太低,无法给我的苹果本充电,只好换一家去充电,顺便还买了一瓶可乐奢侈一下,这家客栈住了三个小伙子分别来自英国,芬兰和西班牙,之前徒步路上都有见过,就和他们聊起来,我们行程安排路线差不多一致,还约了明天一起走。
大家聊起一个月前的那场喜马拉雅山暴风雪,我才知道原来ACT的坨龙垭口也死了很多人,据说垭口那家Tea Shop当时开几百美元的价格让徒步游客躲避风雪,一方面茶铺太小容纳不了所有人,另一方面很多游客觉得太贵,坚持下撤,结果大部分暴露在垭口的人都在暴风雪中罹难。听了这个消息我还蛮震惊的,毕竟自己也走过那条路,庆幸没有遇到恶劣天气吧。
晚上月光更好,这次我背着相机开始往村子西北侧小山坡顶的佛塔处走,想居高临下把星空,雪山和村子都拍下来,没想到我下撤时候,还遇到一对西方情侣打着手电筒扛着三脚架上山,我因为没打手电筒,所以在他们看来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从山坡上挪下来,还有点紧张,直到我开口跟他们打招呼。
随后就是导一下照片,最后再用用wifi发一下朋友圈微博什么的,等到8点多大厅的火炉渐渐熄灭,我也该回房睡觉了,被窝才是最暖和的。
第6天 Dingboche到Lobuche(4910)
7点自然醒,吃完早饭就一边写日记一边等着那三个小伙子,但是直到约好的时间9点钟,他们还没出现,我就开始独自前行,先翻过昨晚拍夜景的那座有佛塔的小山,没多久就到了一个小村,从这里继续一路向北,缓坡之后爬升一段,到了Tukal这个规模很小的驿站,总共也就三家旅馆。
我在这里没吃中饭,就是休息一会儿啃一块巧克力,客栈一面外墙上写了几篇中国驴友的涂鸦留言,都是今年夏天或秋天走的EBC,其中有一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还挺励志的。
从Tukal出发是一段垂直高度200米的陡坡,那会儿我状态特别好,小宇宙爆发,几乎是平常人三倍的速度一口气爬上去,垭口一片开阔地,有纪念因为登山罹难的夏尔巴人的纪念碑,这里回望来时的路,山谷里九曲十八弯的溪水,南边远处逆光下发着蓝光的雪山,漫漫长路,总在脚下。登上这段陡坡之后,前往luboche的路就是比较平缓的上坡了,尽管如此,那些背着上百斤重木材的背夫还是走得很吃力,不知道他们一趟走下来能赚多少钱,也许在他们的概念里这就是世代相传的普普通通的谋生方式,吃一碗力气活的饭。
这里也看到了一个岔路口,有石头上的箭头标示指向通往Dzongla的路,几天后翻越措拉垭口之前我也会走这条路去Dzongla,就没必要下到Thukla再折向Dzongla了。到了Lobuche,开始找晓真在微信上给我留言的那家客栈,她给的名字是wifi名而不是客栈名,害我兜了两圈也没找到,最后凭她提到一句这家客栈有三层楼,我再找前台大厅,才找到。
要了一份蔬菜咖喱,吃完后在院子太阳地里跟晓真打扑克牌,旁边一重庆大叔听出我们是中国人之后也加入,他的行程基本和我一致,可是之前却一直没遇到,还蛮奇怪的,我们也约好了之后一起走。又一次聊到措拉垭口,重庆大叔说也是听讲垭口比较难走,才请了背夫,我便惦记着和他一道走。因为晓真是不打算翻措拉垭口的,到了ebc之后就返回,而昨天遇到的三个欧洲哥们儿也表示考虑措拉垭口雪厚冰滑,不打算走了,我想我到时候还是跟重庆大叔以及他的背夫一道比较安全。
Luboche村子的位置不好,西边是一座小山,下午3点阳光便不再光顾这里,一下子就冷起来,只好回到屋里,而这时尚未到晚饭时间,没有燃着火炉的厅堂也暖和不到哪里去,只好多加点衣服然后取暖基本靠抖了。4点多开始去攀登村子东北方向冰川末梢堆砌的小山,看Pumori和努子峰的日落,晓真爬了一半就放弃了,我在山头又是寒风瑟瑟中等待了良久,才见到日落金山,Pumori雪山也是在中尼国境线上,圆锥形的山峰很漂亮,但日落下光影效果一般,还是东边的努子峰大气磅礴,金顶加冕。
回到客栈时发现晓真,重庆大哥以及新结识的兰州大哥一起讨论着明天的行程安排,最终他们还是听取我的建议,上午到Gorak Shep,下午2点多开始爬Kala Patthar看日落,因为珠峰在东边,所以日落会有日照雪山的效果,而且Kala Patthar是观望珠峰的最佳观景台。
晚饭之后是电影时间,今天播放的电影是一部我其实已经看过的经典之作《勇士》,整个大厅里的人都围在火炉边看,澳大利亚的华裔驴友,美国的大叔,还有当地的背夫向导,以及旅馆的小工,我笑称这是海拔最高的电影播放室了,影片结束观众们也纷纷表示是部好片。
第7天 Lobuche到Gorak Shep(5150)
室内的温度低得离谱,我放在枕头旁边连着笔记本充电的手机竟然冻得完全没电,笔记本也一样,闹钟没响,我醒来看看外边阳光灿烂,估计睡过头了,爬起来到大厅一看时间,已经8点了。。。同行的伙伴们都已经先行出发去Gorak Shep,我倒是不着急,反正按我的速度过去也就是不到两小时的事,中午之前赶到就ok。
坐下来慢悠悠的吃早饭,喝咖啡,然后又蹭了一小时给Mac本充电,结果发现一小时过去竟然只充了11%,不知道是早上太阳能电源的功率不行,还是我笔记本太冰了没法充电,估计是后者。下午在Gorak Shep的客栈充电时,老板很好心地在我的笔记本上放置了一个热水袋!不然充电效率很差!后来我用笔记本电脑写稿看电影时,都尽量是晚上靠近火炉边,睡觉时笔记本关机,手机调飞行模式并且放在被窝里边,数码产品也怕着凉啊!
大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Gorak Shep,其实就5公里路,200米海拔上升的缓坡,几乎和晓真以及兰州大哥同时到达,兰州大哥说重庆大哥跟背夫到了之后直接去珠峰大本营了,打算回来再跟我们一起爬Kala Patthar,而我们的计划是明早去珠峰大本营,中午回来之后往Dzongla赶,这样行程不会太累。。。实际上,计划always赶不上变化啊!
这里一共就三四家夏尔巴人开的客栈,没啥好挑的,住下吃中饭先,Gorak Shep是个神奇的敌方,到卢卡拉之后手机信号就很弱了,Tengboche之后就再无信号,但Gorak Shep竟然是3G满格信号,微信视频都无压力,惊喜啊!省去了买wifi的钱,在Dingboche和Lobuche都是各花了500尼币买wifi,心痛~中午吃完饭,我,晓真,兰州大哥三人继续玩斗地主,我把鞋袜都放在外边院子里晒,光着脚在屋里走来走去,兰州大哥夸我体质是真好,他这会儿上5000米海拔还是有点儿高原反应
下午2点半开始爬Kala Patthar,晓真提前半小时出发,我和兰州大哥以及他的背夫一起走,开始爬山之后,我和背夫体力很好走在前边,一路走一路聊,经常停下来等他们俩,背夫说他Kala Patthar一共爬过19次,措拉垭口走过6次,并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说以我的体力即使独自翻措拉垭口也没问题,不需要冰爪什么的,看来措拉垭口也没想象中那么恐怖
Kala Patthar海拔5550,是此次EBC环线中最高点,因为爬得很慢,所以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到达山顶经幡飘扬处,先脱光了拍张全裸的照片再说,重庆大哥在下边看到了大喊了一声“牛逼”,他已经从大本营回来并且爬山赶上我们了,体力也很棒啊!脱光之后就是把所有衣服裤子袜子全部挨个儿穿在身上,裹得严严实实,距离日落还有半个小时多,山顶气温在零度以下并且还在持续下降,风也是愈加凌冽,保暖措施必须做好,大伙儿都到之后,开始进入取暖基本靠抖模式,颤颤巍巍接过重庆大哥的红塔山,久违的云南烟太棒了
这里是看珠峰日落的最佳位置,北边是Pumori近在咫尺的巨大山体,形状挺像K2,最高的珠峰在珠峰西肩以及努子峰之间傲然挺立,尽管其山体过陡海拔过高都没什么积雪。努子峰背后还可以微微看到一点洛子峰,另外珠峰西侧还有一座介于金字塔和圆锥形之间的雪峰(后来知道该山峰是中国境内的章子峰),从日照金山持续时间来看章子峰应该比努子峰要高(对于经纬度接近的雪山,日落时山顶的余晖消失地越晚,表示山体越高)
向导告诉我们那座山EBC徒步地图上是没有标的,因为它不属于尼泊尔,整个山体都在中国境内。而珠穆朗玛,洛子,Pumori都是中尼国境线上的界峰,我们所处位置离Pumori山顶的直线距离仅仅只有3公里,也就是说现在我们距离祖国怀抱仅仅只有3公里!向导开玩笑跟我们说,翻过这座雪山你们就直接回国了。
过四天就是满月,今天爬山到一半的时候,见到月亮刚好从珠峰顶上生气,日落金山之时,珠峰左边是薄薄的晚霞,上方悬挂着月亮,交相辉映,很漂亮,虽然没有多少积雪,但灰蓝色的岩壁也一样映照着夕阳余晖从金色到暗红的蜕变,其他山顶都已经没有阳光时,唯有最高的珠峰依然沐浴在最后一丝光线中。
下山途中,天色慢慢暗下来,天空变得幽蓝时,其他的雪山在月光下分明地白,但珠峰确实隐隐透出肉眼可见的红色,不知道是月光的效果还是天空反射已经落到地平线下边的太阳光线的效果,反正我就称之为月照金山了,相机放地方长时间曝光,月亮分外耀眼,雪山白得发亮,星星零零散散,珠峰岩壁上是一层鲜艳的朱红,相当唯美的画面,不枉半个多小时寒冷中等待的日落,还让我们在下山途中偶遇月照金山的奇景。
衣服穿得有点多,下山又很快,回到客栈热得赶紧脱衣服,重庆大哥说明儿他睡到自然醒然后去Dzongla等我们,而我们三个则是要早起去昆布冰川上的珠峰大本营。
未完待续,告别大本营之后,接下里是EBC最美的地方,Gokyo~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