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宁夏行】同心清真寺和红军西征纪念园D20 2018.07.26行程:中卫市—同心清真寺—红军西征纪念园—【宁夏】海源县里程:200公里今天7点从中卫市出发,大约9点到同心清真寺,开始游览,同心清真寺位于同心县旧城西北角的高地上,是宁夏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座伊斯兰教建筑。同心清真大寺也是著名的革命文物,同心清真大寺已被自治区列为全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毕,又去了红军西征纪念园,游览结束,到海源县住下。
同心清真寺
位于宁夏同心县旧城西北角的高地上,是宁夏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座伊斯教建筑。相传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从照壁、礼拜殿脊檩处墨书题词看,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曾两次重修。同心清真寺外形与内地的不一样,它更像是一座城楼,由门通过券洞,有台阶可以登上高达10米的台基。台基外表包砖,面积3500多平方米,上建礼拜大殿、宣礼楼、阿訇住房等。寺门朝北,门前有精致的仿木结构的砖雕"月挂松柏"照壁,是一座把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和伊斯兰木刻砖雕装修艺术融为一体的建筑。大门上面台基上,耸立着轻巧秀丽的二层四角攒尖顶的邦克楼。邦克楼的北边,坐西向东的礼拜大殿,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宏大建筑,由一个卷硼顶和两个歇山顶前后勾连而成,面阔五间,可容纳七八百人。同心清真寺独特的建筑形式是宁夏地区多民族和睦相处,进行文化交流的结晶。
红军西征纪念园
红军西征纪念园座落在宁夏中部的同心县县城南郊,占地323亩,建成于2006年10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暨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是国内唯一一家以红军西征为主题的纪念场所,是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之一。 本景区由自治区发改委申请国家立项建设,总投资151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112万元,地方配套400万元。 园内主体建筑有原-副主席-上将题写馆名的红军西征纪念馆;有世界名著《西行漫记》和世界经典图片红军小号手的大型雕塑;有正反两面镌刻肖克将军“红军长征陕甘宁、三军会聚同心城”和国际主义战士马海德“同心同德、同建同心”题词的高7米多、重达84吨的奇石;更有以70级石阶连为一体的有着600多年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同心清真大寺。还有红军井、红军电台遗址、-为傅连章夫妇主婚遗址、豫海县政府招待三军-羊肉宴遗址及紧邻的民俗一条街、百名将军书法碑林、马和福英勇就义遗址和三军会师联欢大会遗址等景点。旗杆式的大门高19.36米,寓意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西征纪念园”11个大字昭示着国家级文化价值的地位。大门简介简要说明了中央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与陕北红军一道为扩大和巩固陕甘宁革0据地,迎接长征中的二、四方面军,挥戈西征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红军西征纪念馆
红军西征纪念馆“同心红军西征纪念馆始建于2006年,是国内唯一一家以红军西征为主题的纪念场所,”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党史研究员杨文元说。8月23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网络媒体宁夏行南线采访团来到这里,观摩历史文献、图片、文物,深入了解红军西征壮举。 据了解,红军西征纪念馆是同心县人民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暨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七十周年的一份献礼。2006年被评为宁夏首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2012年被评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同时纪念馆也是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之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纪念馆馆名由刘华清上将亲笔题写,”杨文元熟练的向记者们介绍着馆内的历史文献。 纪念馆通过红军西征在同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建立、国际友人在同心、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前延后续、亲切关怀等六个部分,采用三维立体成像、电动图表及历史文献、珍贵图片和革命文物,集中再现了红军西征总指挥部设立预旺堡,开创民族区域自治先河,红军“爱民如天”传颂佳话。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