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前言
陪父母在中国唯一用花命名的城市--四川省攀枝花市,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想着白天匆匆忙忙将父母他们曾经在那个年代,在渡口市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一一打卡。了却他们的心愿,再累也甜。第二天清晨,天蒙蒙亮,早早起来感受一下攀枝花市的早晨。攀枝花市五月下旬的天气,热呀,34度的气温,要不咋对得住被称为“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攀枝花市具有夏季长,四季不分明。而旱、雨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降雨量集中,日照长,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小气候复杂多样等特点。年平均气温是四川省年平均气温总热量最高的地区,无霜期300天以上。按照自己原先规划的旅行线路,因旅行时间比较有限,对圆父母攀枝花之旅,今天就要告一段落。从攀枝花市打卡后,算是本次西南之行的一个拐点。由雅安、成都、都江堰、青城山、黄龙溪古镇、重庆、恩施、宜昌三峡大坝返回武汉市,沿途风景如画,游记的精彩之处随后呈现。今天还是描述攀枝花市,忆往昔,攀枝花大渡口十三栋......
天蒙蒙亮 感受攀枝花市的早晨
昨天就感受到了攀枝花市的热,对于火炉武汉人来说,攀枝花市的热与武汉市的热,是不一样的热。一个干热(攀枝花市),一个湿热(武汉市)。只能说攀枝花市的热是分旱、雨季节,而武汉市的热集中在6、7、8、9月份。然而,我现在就在攀枝花市,这种热的体验,权当武汉市八月份火炉的天气了。
大渡口街 一个岔路口处发现十三栋
欣赏完攀枝花市东区大渡口街“渡口记忆”文化特色街,准备回下榻的酒店时,发现大渡口街有一个岔路口。看了看路口的标志牌,上面有十三栋的景点。于是,回到酒店早餐后整理行囊、前台办理退房手续,准备前往该景点打卡。
十三栋景点 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打卡
在攀枝花市东区大渡口片区,大批新建高楼拔地而起。高楼间,一栋两层青砖小楼显得有些突兀,这座小楼旧名叫“十三栋”,现在叫“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里面保存许多关于攀枝花三线建设初期的历史资料。【景点介绍】: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展出1964年到1970年期间攀枝花开发建设的历史照片和开发建设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攀枝花时留下的珍贵材料。序厅,绝密室,矿样室,小餐厅,临时理发间场景还原十三幢史料陈列室。【景点地点】: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大渡口北街2号。【门票价格】:免费。【开放时间】:上午9:00-12:00 下午13:30-17:00 节假日照常开放,周一闭馆。【游玩时间】:建议游玩时间2个小时,具体自己定制。【交通信息】:一、公交路线:成都乘坐火车至攀枝花火车站下车,乘坐跨4路至渡口商场站下;市区乘4路、6路、12路、跨线1路,渡口商场站下。二、自驾游自驾游车辆可以从住处导航到所需要抵达的目的地--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大渡口街~~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即可进行参观游览。【注意事项】:1、停车场内请将车辆的门窗锁好,保管好您的随身物品,谨防意外。2、车辆在山区道路上行驶时,注意安全驾驶。3、入馆参观时请勿吸烟、请勿乱丢其它杂物。4、请勿嘻闹、请勿触摸展品。5、在规划区域内游览,不要涉足尚未开放的游览区域,避免意外的事情发生。6、免费提供饮用水,专用卫生间,提供购物等服务。
大渡口十三栋矿样室 了解有色金属的实物
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大厅左侧,有一间矿样室,所有展品就是当时勘探的矿样实物。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已探明铁矿(主要是钒钛磁铁矿)71.8亿吨,占四川省探明铁矿资源储量的72.3%,是中国四大铁矿区之一。伴生钛资源储量占全国的93%,居世界第一。伴生钒资源储量占全国的63%,居世界第三。探明石墨资源储量全国第三。经过多年开发利用,全市钒钛磁铁矿保有资源储量66.4亿吨,其中伴生钛矿4.3亿吨,伴生钒矿1020.3万吨;钴查明资源储量2.7万吨,此外还伴生有铬、镓、钪、镍、铜、铅、锌、锰、铂等多种稀贵金属;非金属矿产中,煤炭保有资源储量3.4亿吨,晶质石墨保有资源储量1555.2万吨,苴却石保有资源储量2077.5万吨,溶剂石灰岩保有资源储量3.4亿吨,冶金白云岩保有资源储量4743.5万吨,耐火粘土保有资源储量1209.8万吨,硅藻土保有资源储量1355.6万吨,花岗石保有资源储量8120万立方米。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钒钛磁铁矿含钒钛磁铁矿岩体分为基性岩(辉长岩)型和基性-超基性岩(辉长岩-辉石岩-辉岩)型两大类,前者有攀枝花、白马、太和等矿床,后者有红格、新街等矿床。总的来说,两种类型的地质特征基本相同,前者相当于后者的基性岩相带部分的特征,后者除铁、钛、钒外,伴生的铬、钴、镍和铂族组分含量较高,因而综合利用价值更大。 钒钛磁铁矿不仅是铁的重要来源,而且伴生的钒、钛、铬、钴、镍、铂族和钪等多种组份,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大渡口十三栋二楼 餐厅理发室的实景
据资料记载,1964年,原云南省建筑公司奉命在此修建一批干打垒房屋,以便成千上万建设者来攀枝花后有个暂时落脚的地方,人称“万人招待所”。这批房屋共有16栋,其中的这栋两层青砖小楼列第十三栋,“十三栋”因此得名。2013年,攀枝花市有关部门对“十三栋”进行了修缮,在保持建筑整体风格不变的基础上,对馆内的文物、文史资料进行了重新布展,增设了本土历史文物陈列室,以此更全面地反映攀枝花开发建设历史。走进“十三栋”,楼里的木质地板吱吱作响,现在被大面积铺上了红地毯加以保护。
大渡口十三栋二楼 参观史料陈列室
现在里面的藤制旧沙发、茶几、三抽桌、木制衣架、蓝布窗帘、棕绷床、布床单等设施完全按当年的样子布置。当时条件很艰苦,领导和工作人员一起吃饭,每餐都是简单的饭菜。住宿条件也很简陋,房间里就一张床、一个写字台和一部收音机。当时,由于没有自来水,做饭、泡茶用的水,都是从300多米外的一口水井中挑来的。那时,很多重大会议都在十三栋二楼举行,经常会开到三更半夜。散会时,领导们虽感疲惫,却还是精神抖擞。
大渡口十三栋二楼 攀枝花建设发展陈列室
从攀枝花早期勘探到狮子山大爆破、从攀枝花建设决策到攀钢出铁,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穿越时空照射现实,令人忍不住想要探秘那个用代码、编号相互称谓的神秘年代,触摸五十多年来攀枝花沧桑巨变和无数人命运交织的宏大命题。
大渡口十三栋一楼 外景实拍鉴赏
序厅,绝密室,矿样室,小餐厅,临时理发间场景还原,十三幢史料陈列室等参观后,沿着二楼走廊的楼外梯子来到一楼。一栋仅有二十几套房间的砖混二层小楼,掩映在树木和绿色的植被之间。笔直的灰砖、结实的木窗和老式建筑的圆瓦屋顶,这栋地标建筑幽静中透着一股岁月的沧桑,门前的矮墙上几盆茉莉花则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再见渡口 再见攀枝花市
耗时近二个小时的大渡口十三栋参观完后,按照自己原先规划的旅行线路,因旅行时间比较有限,对圆父母攀枝花之旅,今天就要告一段落。从攀枝花市打卡后,算是本次西南之行的一个拐点。
前往有“雨城”之称~雅安的旅途上
上午11时出发,从攀枝花市到雅安市距离大约500公里的路程,沿着G5京昆高速,行驶475.7公里,抵达雅安市已经是晚上20:00了。一共才500公里的路程,高速都可以行驶475.7公里,居然跑了近9个小时。不想吐槽G5京昆高速了,谁跑谁知道。
西康大桥 下榻雅安品美味佳肴
500多公里的路程。耗时近9个小时于晚上20:00平安的抵达雅安市。在攀枝花市预订的,雅安市下榻的酒店位于青衣江畔。
后记
陪父母西南之行回武汉后,就立即整理旅途的采风素材并用心创作游记,与大家一起分享旅途中的那些美景。西南之行旅途的秀美风光,在汽车之家旅行家平台依依发表。为了有个连贯欣赏顺序,我把此次西南之行发表的游记作业和作业的链接如下:
那接下来的游记我会及时创作,敬请关注汽车之家旅行家平台。我是炉宝宝,汽车之家旅行家红人【火炉伴你永相随】。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