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
行程安排(3天2晚):Day1: 上海 出发- 宏村 ,宿 宏村 ;Day2: 宏村 - 黄山风景区 (云谷索道上山),宿 黄山 ;Day3: 黄山风景区 (玉屏索道下山),回 上海
装备
摄影装备:1、机身:佳能EOS M62、镜头:套头15-45mm(F3.5-6.3)3、配件:三脚架、快门线、备用电池爬山装备:无友情提示(经验教训) :夜间山顶风大、温度低;登山背包最好有背负系统,衣服配置可按排汗-保暖-挡风三层搭配;黄山 景区台阶多,最好带护膝;
宏村
早晨10:00 上海 汽车站出发-16:30到达终点 黄山风景区 (汤口); 宏村 较小,半天即可逛完,只安排了一晚的时间;到汤口发现去 宏村 应该在屯溪汽车站下车换乘公车,此时只能打车过去,到 宏村 安排好门票住宿已经是18:30了,恰好在blue hour,民宿门口南湖找机位拍照去;Ps: 日出日落前后约半小时,光线柔和,风光摄影的黄金时刻;
晚上在 宏村 里拍拍走走(拍照节奏和机位选择不同,两人一般各拍各的)
夜晚的月沼;宏村 夜景并没什么特别之处,收了相机脚架独自往人少溪边走走,后面场景现已忘了,只记得是四下无人的夜,袭来一阵寂寥之感,便匆匆回了。拍星空的重点安排在山顶上,不过为了看看晚上的情况,定了3点的闹钟起来看看(23:00-3:00,两晚仅睡这4个小时);半夜迷迷糊糊出来一看,满天的星星,银河隐约可见,拿着相机拍个试试(15mm/F3.5-ISO 3200-25s),影像出来一看,两人一阵”卧槽“;大约是萌新第一次拍到银河,最朴素的表达吧 ;顿时精神,估摸着有一个多小时可拍,赶紧到月沼湖找机位,到了发现已经有好几个人了。
凌晨3:30的月沼湖,这张图大概就是第一次正经拍的星空照了,虽然是残幅微单+狗头,画质差得不行,但是对于自己却有特殊意义;好设备会有的,激动却只有初次;经典机位拍完,自然要到村里其他地方走走;
黄山风景区
拼车到汤口的 黄山风景区 ,吃个早饭,购置了水和食物,由于是临时起意,没订到山上的房间,又不知山上是否有帐篷出租,在山脚下订了一顶帐篷,dudu背帐篷,我的书包上挂两个睡袋,缆车上山;非节假日非周末,缆车排队2h,节假日是万万不敢来了。
银河追星之夜
找到个机位,三脚架自拍;月亮还要一个小时才能落下,猎户座还高挂在天际;角落有一颗亮星是金星(金星若在天上,便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当时尚不识,否则应该把附近的天狼星(最亮的恒星)也拍进;
21:30拍完星轨,准备去帐篷睡会,结果地板太硬,睡袋太小,躺了一会睡不着,零点银河中心会从东南方升起,索性直接到山顶看星星罢;
拍完银拱,把相机丢山顶上拍延时,风大到担心相机脚架给吹倒,便在相机边上躺着安静的看看星星;关注镜头里的星空和专注于头顶的星空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放眼望去漫天繁星,放空自己的某个时刻,内心忽然涌起一种神秘的感觉,难以言述;
3:30拍完延时,银心角度较大,不太适合取景了,风呼呼的吹,给冻得星星也看不下去,收了相机躲到天文台旁边的宾馆大厅里避避风;黎明前是一夜中最冷的时刻,深有体会;
银河是从东南方这两座山的位置升起,又渐渐落下天际的,这便是那晚的星空;回去收完帐篷,一夜没睡加上膝盖受累,也满足所见所拍,便坐缆车下山,吃个午饭,找个地方洗澡休息,坐大巴回 上海 了;
后记
三天两夜的银河追星之旅,可以说意外于这趟旅行的收获,虽然只睡了4个小时,背着帐篷睡袋爬山劳累,半夜在山顶冻得颤抖,对于目之所及和留下的回忆相比,倒显得不值一提;年轻的时候多好呀,没有洗个澡睡个觉解决不了的劳累,如果有,再加一顿火锅足以;照例是不是该有点感悟?近来在川端康成的小说读到一句“人是不断消失在过去的日子里的”,旅行能增加生活的体验,而摄影的意义或许在于留住片刻往昔的时光吧;后来我又爬了其他的山,再次看到了银河,虽然同样欣喜,却再没体会到那晚躺着 黄山 山顶看星星之感,细细回想当时的场景,印象却又模糊起来,只记得有过这样一种情感,我的记忆也在不断地消失在过去的日子里。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