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广州-----成都-----黑水
这是第一次来成都的经历,说出来都不敢相信,一定要感叹一下,为什么不早点来!!不过此行的目的地是 阿坝 自治州 黑水 县,看彩林,登离城市和人类最近的最年轻的4860米高的雪山,还有吃美食!绝对不虚此行哟!出发地: 广州 整个行程花费大约人均4600元行程计划:第一天: 广州 ----- 成都 ---- 黑水 县第二天:奶子沟彩林第三天:达古冰山第四天:德青郎寺、卡龙沟、三奥雪山第五天:色尔古,在 成都 还车 ,当天晚上返回 广州 携带物品:洗发水、淋浴露(如果住民宿,这些最好带上),冲锋衣(羽绒服),登山鞋,毛巾最好带一条。还有帽子,围巾,我们有一天早上起来车上都挂霜了。如果遇到下雨,还是带一把雨伞比较保险。先上图:
10月27日,7:05-9:47 乘坐南航到达 成都 机场。 13:00出发 自驾 途径 都江堰 , 汶川 , 黑水 县在 成都 租的车,1T多的车约300多元一天,对于爬坡也足够用了,不过车技不好的最好就租2T的车吧,动力更足。我们从27号租到31号下午6点,车行把车送到机场,所以提车很方便。加油的话,在 黑水 县城的路上加油站很多,所以遇到人多的加油站,大可以继续向前走,会遇到更多加油站。我们在路上等人和在 汶川 服务区吃饭花费了一些时间, 汶川 服务站有很多小摊贩,我觉得李子很甜,价格在10-12元一斤,多问几个摊位,有的卖的比较贵。还吃了酸辣粉,觉得味道麻麻,12元1碗,估计面会比粉好吃点。新建 后的 汶川 县真的好漂亮,希望以后有机会专门来这里看看。路上美景也超多,觉得 茂县 羌族的寨子建的非常有意思和有特色。有机会也要专门来一次。我们到达 黑水 县城已经晚上8点多了。山路有些地方限速,正常来说6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晚上在“老瘾客”吃牛肉火锅。他们家火锅很好吃,牛肚比牛肉更好吃,价格也比较便宜。一桌12个人,大约共费600元。大家想去这里吃的话,可以用百度地图导航,整个县城就两条路,都是单行道,非常好找。用手机随便拍了一张 汶川 照片。
晚上入住维玉农家园。 黑水 县晚上特别冷,穿羽绒服的节奏,民宿房间没有暖气,有wifi,但是厕所有热水器,还有电取暖器(装在房顶上),房间比较大,只有牙刷肥皂毛巾凉拖鞋、厕纸,没有洗发水和沐浴露,所以这些都需要提前预备。房间的床有电热毯,但是晚上房间还是蛮冷的。发一张县城白天和晚上的照片:
第二天:奶子沟彩林
我们早上在县城吃的面条,县政府对面的面馆停车比较方便,不过挺绕的,其实在民宿附近就有很多吃的。这里面食多,口味都是川味。
今天的计划是游遍奶子沟,这个季节的彩林美如仙境。一路上停车很好停,不过最好严守交通规则,因为只有一条路,大家都守规矩,就不会拥堵了,毕竟从 成都 过来的车还是很多的。藏人很有意思,他们把羊称为羊子,把庙称为庙子,把马或羊或牛或者什么哺乳动物的乳房称为奶子,奶子沟的名字也就来源于此,意思是白色的,像乳汁一样的水沟。(我在写奶子沟的时候,朋友圈一堆人说,奶子在哪?其实奶子人家说的意思是像牛奶等类型的奶汁)整个行程不要门票
不过,奶子沟的水可不白,而是透着蓝的绿,清透的能照出人影、树影,甚至有时候,你有一股子想当镜子照的冲动,它就是这么清,这么蓝,这么透。奶子沟的水,从岷江上游的支流 黑水 河从沟谷穿过,到了秋季,沟谷两岸树林被初冬的冰霜浸染,颜色便变得花花绿绿,树和水像离不开的情人一般,相依相形,织成一幅画廊,足足铺就80里。
奶子沟沿岸的村庄以藏民为主。他们守着家里的牛、马、羊、几块薄田,幽居深山,过着淡然隔尘的日子。自从 黑水 县彩林被大众挖掘,被美景勾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才终于从山上搬了下来,做起了服务游客的生意。
看到中间的路了吗?全程几乎都在这样的一条车道上走(当然,是左右各一条车道,两个方向)
奶子沟的80里画廊被一条经典的旅游线路清晰地标识。从著名的景点达古冰山出发,沿着S302省道一路向前,七彩甲足、昌德、杨柳秋、雅麦湖、干市坝、五支沟……每一个停靠点都足以让你目不暇接,尤如进了仙界,看到漂亮的嫦娥姐姐般挪不开眼睛。
第一站:七彩甲足2014年甲足村80多户人家从半山腰搬到了奶子沟,住进了被涂画成和经幡一样五颜六色的石头寨子里,村子也被重新命名为“七彩甲足”。房屋被涂上各种吉祥图案,和层林尽染的彩林相得一彰格外醒目,如果不知道藏民的房子有几间,数一数他们的窗户就知道了。院落种着蔬菜,绿水从门前缓缓流淌,背靠满山彩林,在游客的瞩目礼下,心若莲花,洁净从容、悠然自得地生活。
第二站:羊绒哈德奶子沟最富有特色最漂亮的村子当属羊绒哈德。整齐划一的 石楼 掩映在彩林之中,木质门窗,雕花细作,门前菜地绿油油闪亮亮发着耀眼的光彩,室内被打造成富有藏民特色的民宿,乍一进去,还以为走进了某个高贵的会客室。
在村子里缓慢行走,信步闲庭,纵享风轻云淡,仿佛从此就走近了藏民的心脏,仿佛离他们很近。三和塔的转经筒还留着掌心的温度,炊烟已袅袅,烟雾飘散在屋宇楼前,时光仿佛流失得很慢,很慢。
第三站:雅麦湖从杨柳秋走过雅麦湖,这不像奶水的湖水辉映着彩林,像被上帝打翻遗落在人间的天堂。鸟雀绕林间,发出满意的歌声。玛尼堆散发着吉祥如意的气息,扑到每一只眼睛里、脚步上、身上,一头扎进灵魂里,栖息在雅麦湖碧蓝的湖水边。
第四站:昌德红旗猎猎,那个流血纷乱的时代早已远去,却在 黑水 县留下了不可磨灭不可忘却的印记。红军在1935年到1936年间,在 黑水 县爬过了两座雪山,并且举行了著名的芦花会议。彩色林间的这一抹抹红旗,给这个秋天带来了不一样的红色风情。
我们来的时候,刚好遇到彩跑,晚上还在这里跳了锅庄舞锅庄舞非常简单,游客可以跟着村民一起跳,广场中间设有火盆,一般围着火盆跳。
吃饭是在昌德吃的。
第五站:网红树秋色,在奶子沟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开放的信息时代,给藏民带来了不一样的情怀。 俄罗斯 歌曲《纤弱的花楸树》中有一句很美的歌词:“一颗纤弱的花楸树,风吹左右摇摆,命运注定这样: 永远孤独地摇晃”。奶子沟被称为网红树的花楸树,红得似火,红得娇艳欲滴,孤独地立在悬崖边,临风摇摆。特别提示:奶子沟沿路的路边标有网红树,从山路开车上去山顶就能看到,山上停车费10元,山路很绕,对驾驶水平有一定要求。
网红树周边的藏民依然栖息在山上,不像甲足村或羊绒哈德村专心发展旅游,养牛、种树、挖野菜、向前来膜拜网红树的游客兜售野菜成了他们生活的主旋律。妇女们坐在网红树周围,框子里装满晒干的各种野菜,眼晴里闪烁着期待。
终点站:雅克夏雪山(到了垭口,到了隧道就可以返回了)逶迤绵亘的彩林层层叠叠,一山一石,一水一涧,一草一木,仿佛都被沾染了灵气,彩色的远方,雪山露出了它神圣的面容,头顶蓝天,手抚白云,遗世苍穹,仿佛一挥手便能带来天地变化。雅克夏雪山,被称为奶子沟的尽头,就这样立在 黑水 县,构成奶子沟最神圣的一景。
岁月更替,风云变幻, 黑水 一年四季皆是景,从喧闹的城市,走到古朴的村落,再到这人间仙境的奶子沟,欣赏这满山的彩色树林、牛奶般被人喜爱的湖水,这一幕幕美丽的风景和人事,注定此生再不会忘记。中餐可以选择在昌德吃,有藏味饭馆,或者羊绒哈德吃。住宿也可以选择羊绒哈德,装修比较豪华,房费约400元左右。我们晚餐在县城吃的,比较随意。
第三天:达古冰山
游达古冰山一定要早点去,山沟里阳光照到的时刻有限,而且景色太美了,一定要预留多点时间。门票120元,先坐观光车(70元)到放生湖,可以在这个位置步行去藏寨,或者红军湖、红军桥。观光车非常多,招手即停。最晚一班是晚上6点左右。之后再乘坐观光车到情人滩,走木栈道到达索道乘车处,人多,需要排队也蛮久。索道来回是180元(不要想着步行,雪滑,根本无法步行的)发一张楼主我的照片:
达古,在藏语里,“达”是深沟,“古”是冰川的意思,喻意为深沟里的冰川。第四纪冰河最盛时期,达古冰川是一处大型平顶冰帽冰川,随着气候变暖逐步退缩。目前,在达古冰山主峰(康摸)山脊及四周的谷肩和谷地,发育着现代海洋型山岳冰川13条,冰面积6.04平方千米。达古冰山位于 四川 省 阿坝 藏族自治州 黑水 县境内,它不是挂在云端的缥缈,而是离人间很近的实实在在,拥有全球海拔最低、面积最大、年纪最轻的荣誉,也是距离城镇最近的冰山,距离 黑水 县城仅9公里,距离 成都 市区仅280多公里。藏人作家阿来,称它为“最近的遥远”。
时光很好。参差曲陌,点缀着湖泊、森林,像一幅泼墨的彩色画布,万里晴空挂着千秋白雪,心事早已被风吹散,只想在这如仙的美景里,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采撷大自然的奇妙和传奇。越靠近,便越觉得手里握着亿年流云,整个世界仿佛被踩在脚下,而自己,早已消溶在这山水冰雪之中,不复存在了。
达古冰山湖泊众多,植被多姿多彩,生活在上达古、中达古、下达古藏寨里的藏民悠闲朴实,对汉人有着真挚热情的情感。慢慢行走在这方净土,让灵魂暂时搁浅在山水图画里,看尽烟波碧水,彩林雪山,滋养闲情。
泽娜措被称为放生湖,也是游达古冰山的第一站。潭影闲云,水挂彩林,藏民把鱼当作宝贵的生灵,从不忍用它裹腹,碧绿的湖 水里 安放着他们的善良和心愿,每一位在湖边驻足的人,路过此处,必会心生莲花充满敬意。
泽娜措下游有一个叫红军湖的水潭, 1935年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红军翻越达古沟西边不远处的昌德雪山时,在此起灶做饭,饮马湖边,红军走后,当地藏民为纪念红军的丰功伟纪,把此水潭叫做红军湖。泽娜措的上游还有一座红军桥,1935年7月,红军在此地与当地反动势力进行了一次激烈的夺桥战斗,最终翻越达古雪山,在达古雪山下的毛儿盖镇召开了著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芦花会议。当时红军在 黑水 县共待了一年零两个月,达古雪山是红军过草地前翻越的最后一座雪山。
光阴落在清秀的湖 水里 ,无从打捞,阡陌红尘,一派时光静好,红军在达古雪山三进 三出 ,乱世风尘早已随着四季流转归入时间的沧海桑田,只是望着那做着记号的石刻,默默地在心里举起酒杯,隔着时空和英雄对饮。
最闲适的湖泊莫过于情人滩,幽蓝的湖水仿若漫溢暗香,那是情人的呢喃私语散发的真诚,那是千丝情万缕意织成的誓言,古老的森林、亿年的雪山作证,用一首情歌换一座城,在这流水浮烟的城里,和心上人共守朝霞,共度流年。
达古冰山上有很多红色的石头,经受岁月的晕染,铺就在山谷里、水岸边,给这本就五彩缤纷的雪山,更增添了一丝妩媚。落叶松泛着黄,枫叶张扬着一片红,映衬得天更加地蓝,彩色的经幡随风飘扬,心愿附着在转经筒上旋转、旋转,转到梦想的彼岸去。一簇烟村,数行霜树,牦牛低着头啃草,马散落在围栏,藏人的烟囱炊烟袅袅。沿着木栈道顺着溪流,一派五颜六色的模样,时光被遗忘在风里、 水里 、雪里。
越往上,便越接近雪山之颠。
号称 中国 海拔最高的客运索道,穿着风,越过云,带着决心和勇气,把积着雪的栈道搁浅在山腰,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山顶。白雪覆盖在脚下,最狐独的咖啡馆愈显狐独,风云在山顶流转,山尖忽隐忽现,4860米,仿佛每走一步都需要停下来喘息一下,仿佛每呼吸一下,这云端的空气便更为稀薄了。
山上堆积的厚厚的雪,让人有一瞬间时空错乱的感觉,一时忘了这究竟是秋季还是冬季。来 黑水 前,我的心愿是能看到多彩的彩林,也要看到南方稀有的雪,这回好了,两个心愿一次性被满足,何等幸运,何等幸福。
山顶也有湖,湖面结着一层冰,像一汪被冰封存的泪,等着春暖花开的时候,再顺着脸庞流下。我想,那必定是激动的幸福之泪吧。雪山顶热水5元一杯,索道乘坐处自助餐48元,咖啡没有喝,不知道价钱。记住在山顶一定要慢慢地行,我们在山顶上只是感觉到头晕乎乎的,但是有的人连吸三支氧气瓶都没有坚持下去,早早下山去了。氧气就在达古冰山门口商店里有卖。价格不贵。我们的队友:晚上下山一起吃饭啦。
第四天:德青郎寺/卡龙沟
卡龙沟离 黑水 县城大约70多公里,虽然这么近,但是路不好走,大约需要2个半小时到3个小时路程才能到。一定要早点去,一定要早点去,一定要早点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卡龙沟超大,需要爬山,是一个考验体力的地方。卡龙沟位于岷山山脉与 邛崃 山脉交汇处的 黑水 县麦扎乡境内,总面积40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44米,距 成都 310公里,距 黑水 县城70公里,有小九寨之称。门票35元
据说山顶的风景更美,可是实在是爬不动了。
返回县城,我们去了德青郎寺,这个寺已经存在很多很多年了,旧寺在战争年代被毁掉了,现在的是 新建 的。德青郎寺离县城很近,但是开车去到这里至少需要在山上转半个小时。(走山路,务必注意安全,早点返回)
德青郎寺能看到县城全景哟!另外,如果你去到寺庙,可以顺便去一下三奥雪山,也是超级漂亮的。导航很好找,在一条线上。
看,这一天我们吃的大餐。。。
最后一天:色尔古
早上下了雨,云雾缭绕的,似乎更好看了。收拾完行李,准备出发色尔古,看完色尔古行程就算结束,准备返回家了。
枯水期的猛河散发着宁静温柔的一面,汩汩流淌的河水碧绿清澈,一座挂满经幡的石桥横跨猛河两岸连接着色尔古藏寨和外界的 通道 。在来 黑水 县之前,朋友说你一定要去色尔古看看,那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千年古藏寨。
期待如此长久,相遇却只需一瞬,此刻真的站在这里了,激动的心突然化为平静,就像这里的景色和故事早已在梦中出现过多次,温习过多次,这回也只不过是老友重逢罢了。
重要提示:可以在 黑水 县挖掘一下红军过雪山的故事。
色尔古,位于 黑水 县东门户,距 九寨沟 主干线仅38km,距 成都 240km,离芦花县城60km,这里交汇融合着藏、羌文化,说着没有文字的语言,独树一帜在汉、藏交汇的地方。色尔古寨名来自于嘉绒藏语,“色尔”是豹子,“古”即是狼,意思是豹子和狼经常出没的地方。寨子建在山脊上,居高临下,呈犄角式,背靠大山面朝猛河,远远看去像一座雕堡又像一座高贵神秘的欧式城堡,因其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在红军过雪山和解放 四川 的时候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徐向前元帅甚至在这里居住过一段时间。
从路口走近色尔古藏寨,就像翻开一张时光深处的老照片,就像打开一壶尘封多年的酒,岁月让照片泛黄,岁月在酒杯廖落,不再有战争、不再有各部的权力争夺,目之所及,心之所动,神之所向,只一片岁月安宁的模样。108座白塔静立在道路两侧,佛珠在塔顶闪闪发光,塔身基座刻着六字箴言,似乎走过这里,便会洗净铅华,变得纯粹洁净起来。
作为寨子里远方而来的客人,欢迎仪式早就准备好了。老卓玛拿着一叠画着吉祥图案的经符边撒边念叨,老扎西手里拖着长长的铜钦发出呜呜的声响,连锅庄舞也跳起来了。作为一个以农耕为主的藏寨,他们的斜襟开衫服装显得极其简洁,长至脚踝的衣服下摆前后开片,有点像旗袍的前后面,腰间缠着厚厚的围巾,做农活的时候,把衣服的前片撩起来,两头扎进腰间的围巾里,作物就可以兜起来,方便实用,远远看着像行走的树袋熊,又像怀里揣了什么神秘的宝贝,也像怀着宝宝小心翼翼行走的孕妇。
寨子是石料堆建起来的,层层叠叠连在一起,一扇扇闭合的木窗,飘散着光阴的味道。色尔古藏寨门户与门户之间彼此相连,即便是一家修建房子,也会留出共同相连的那部分,等另外一家建好,才会把相连的部分搭好。每家每户门楣上挂着手工制作或者印制的碰头巾,进门时碰到头巾能够扫除在外沾染的一切晦气。门楣上方的门洞里,整齐排列着猪的下颌骨,这些下颌骨标识着这幢建筑的年轮,数一数下颌骨数量,就能知道这户人家经历了多少代人。
色尔古藏寨建筑常为三层,寨子最下面住着牲畜,牲畜上面一层住人,人的上面摆放神位,形成“人在畜上,神在人上”的格局。家家户户建有粮仓,凸在石壁的外侧,粮仓入口设在室内,室外用没有钉子的实木交叉拼合,即防潮又通风透气。楼层与楼层之间用简单的木梯相连,进门前,如果看到门上挂着蛋壳,说明这家有孕妇,要受到特别的保护,如果在哪家屋子里看到4个灯芯的油灯,证明这家曾经是比较 富裕 的。
色尔古藏寨的屋顶、门窗上随处可见堆放的白色石头,他们相信代表着雪和水的白石神能保佑一家上上下下老老少少平安。有些寨子石壁有一道凸起的“脊梁骨”,这个“脊梁骨”被称为分压柱,2008年 汶川 地震的时候,色尔古这些有分压柱的房屋完好无损,这个奇迹引起许多专家前来考察,但最后都没有查出结果,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房屋能在大级别地震中纹丝不动豪发未损。
千年的色尔古藏寨,至今仍然保留着寨楼碰撞的习俗,唱歌跳舞似乎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特点,每年寨子里选出适龄的最漂亮的女孩站在楼上唱情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在结婚后的前三年,女方需要居住在娘家里,所以常常因为男方按捺不住寂寞,半夜翻窗溜进女孩屋子,以解相思之苦。
苍烟挂树,尘埃憔悴,行走在这个仿佛被时光遗忘的藏寨,门口的拴马石早已被打磨光滑,连接各户的地下水网也不再需要通风报信的功能,徐元帅住过的屋子也已洒满灰尘,物换星移历经几度春秋,那些曾经居住过的人,有多少已沦为梦中人,尘中土。在这窗下,路中,陌上,眺望曾经的繁华和颓败,越热闹就越显惆怅。读过阿来的《尘埃落定》,我对土司这个词汇充满了好奇,土司的房屋一定很豪华吧,光滑如婴儿肌肤的绸缎被子会水一样滑到床下吗?
色尔古藏寨的土司故居门洞里放着30个猪的下颌骨,时间落在上面显得无边无沿,进了门,我却失望了。
地上铺满过去日子的灰烬,一落脚,仿佛就会扬起灰尘,土司的奴隶挤着一间小小的房间,房门很小,需要弯着腰进出,是了,他们无需直起腰杆,因为在土司面前需要用最低的姿态表达恭谨,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的谨慎。用石头垒砌的火灶残留着生活过的痕迹,工具散落在角落,通往土司房间的楼梯被屋顶飘下来的阳光照得闪闪发亮,我仿佛听到有一滴水,从楼顶泼洒下来,“叭”的一声,地面扬起的尘土四处飘散,慢慢老去。
进寨的时候,寨子的两侧,高高的山上,左右各有一座白庙,高的为女庙,矮的为男庙,修建庙宇的土司想必一定是位女土司,否则怎会有母系社会的尊位。《尘埃落定》最后一位土司,通过种植鸦片让寨子富了起来,又通过种植粮食,成了各土司当中的王,不过现在的色尔古却只种植玉米、南瓜、土豆、青稞……
我拉住一位老卓玛问她,你们除了种植这些,还做些什么?老卓玛掀起长襟的前片,做出匍匐的动作,“你看,当土地解冻,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还挖虫草,虫草那么小,得趴在地上细细地找……”。
结束语
这是我第一次来成都 和 黑水 的经历,感觉缘份到了,有些相遇便显得合情合理,美丽的景色,总得需要一个人相互珍惜。只是,觉得一次不够,必须再来一次。说起来也挺遗憾的,路过 汶川 却没有去遗址看一眼,只能等下次有机会再来了。总之, 黑水 县,是一个非常值得来的地方。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