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广东韶关,古称韶州,拥有“岭南名郡”,“中国锌都”,“有色金属之乡”,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几年前的广东行,第一站就选择了韶关,但由于决定了行程开始购票时,发现韶关无票了,便将第一站改为广州而放弃韶关。 出行十年,经常有些计划中的目标因为各种原因而失之交臂,但我总是放不下,之后只要有机会一定会弥补,尽量让计划得以实现。这次的韶关就是如此。 正值赏秋时节,珠玑古巷赏古迹,拜访南华禅寺, 田坪乡看银杏。几天时间自然风光,古迹古韵,没有惊艳,却也舒服,悠闲惬意,最是旅行最佳状态。
预告片
行程及相关信息
D1活动:南雄坪田乡赏秋交通:南雄-坪田,南雄汽车站每天有多班车到达坪田乡。住宿:南雄汽车站附近美食:南雄大润发超市美食街D2活动:游览南雄珠玑巷交通:南雄汽车站旁边的郊区公交车站有到珠玑巷的7路公交,约半小时一班。住宿:韶关火车东站附近如家酒店美食:韶关东站附近小饭馆D3活动:游览韶关南华禅寺交通:韶关东站站前广场有到达南华寺的专线车住宿:韶关火车东站附近如家酒店美食:韶关东站附近煲仔饭
走进韶关
◆ 文字下面是对应的片片◆ 由于本人出行很少拍人像,游记中所用游览时间,均为不拍人像时间,供同样不喜欢拍人像的旅行达人参考。
晚6:00多到达南雄,有3路公交是到达市内汽车站的。由于之后的活动都要从汽车站出发,还是住附近方便,但之前就发现没什么象样的酒店,看好了一个好一点的宾馆,全是面积不大的大床间,凑和住吧。 安顿好7:00多了,在旁边小饭馆吃点饭,菜的味道还不错。加酒店早点休息吧。
第1天,坪田乡赏秋
这南雄可是一大堆头衔,是“中央苏区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黄烟之乡”、“银杏之乡”、“恐龙之乡”、“特色竹乡”、“姓氏文化名都”,还是广东省“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林业生态县”。哇,可眼前看到的城市却是脏脏土土的,远不像个南方城市。南雄附近的赏秋之地是帽子峰农场和坪田乡,都是以银杏为主。
早7:30便来到汽车站,去帽子峰的班车8:10发,坪田的车7:40发。也不知那个景区更好些,应该是差别不大,那就不等了去坪田吧。一小时多点到达,路边见到的银杏树,感觉还不错,叶子黄了还没怎么掉,是合适的赏秋时段。
坪田的方便景点有两个,都在8-9公里之外,有电瓶车每人30解决交通问题。其中冯屋景区的特色是老屋银杏,有一点儿独到的特色。
里塘村的祠堂,可以进去参观
还有几个老屋
屋前晒着的腊鸭子,一排排整齐的造型,挺漂亮滴。
另一个军营寨景区是山林红叶,不仅是银杏,远处的山坡上还有些枫叶,有些五彩斑蓝的感觉。两个景区都是规模不大,就像家附近的小景,不能称之为赏秋胜地。看来这广东广西真是没什么秋可赏呀!
下午回来得比较早,晚上走10分钟左右是大润发超市,昨天乘公交过来时,感觉是一个比较热门些的地方。进去找点饭吃,没有几家,选了个精致些的快餐吃了。
珠玑巷访古
过了汽车站再向前50米的地方有个近郊汽车站,发往珠玑巷的7路公交在这时等。早6:30就有了,约二三十分钟一班,40分钟到达。 珠玑巷门票40元,60岁以上半价,65岁以上免费。
旅游淡季人少,加上来的较早,晨光下的古巷清雅美好,小贩还没起床,远没有我这个旅客勤劳,留出整洁的街巷任我游览拍摄,走在无摊贩无现代车辆的鹅卵石小路上,看着眼前整齐无现代建筑参杂的古巷,心里很是安慰,不由得一种穿越感觉油然而生。两旁民宅祠堂,店铺栉毗相联,曲直有致,弯凸自然,巷内有古榕、古楼、古塔、古桥、古建筑遗址等文物古迹及观光景点。
进从南门进去不远是明代的胡姬古塔,小塔古老的模样很吸引人,外有八角护亭。两边大多是民宅。
这条巷子到头是双龙桥,桥头是巨有古榕树,沙水湖、双龙桥和古民宅组成的画面很漂亮。
过了桥是另一条古巷,还有个中门,两侧也是民宅,到头是北门楼,几个门造型小巧漂亮。两条古巷的风格差不多,挺有意境地说。
从北门楼向西拐到祖居纪念区。珠玑巷是古代中原人拓展南疆的中转站,在岭南人文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历史上,珠玑巷居民为避战乱,大量迁徙到珠江三角洲一带或海外。珠玑巷人南迁带去了中原和江南的先进生产技术和优秀文化,为发展岭南经济和文化乃至昌兴世界文明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珠玑巷后裔繁衍数千万人,遍布海内外。 现在珠玑巷内建有各种姓氏的祠堂,每年都有不少人来这里寻祖祭拜。我们也进了几个不错的祠堂,都建得很讲究,给了家族一个传承纪念的地方,还是很有意义的。
逛了2小时才结束。
下午一点退房,到达韶关,入住韶关东站附近的如家酒店。出去看看韶关风采楼。风采楼是明代弘治十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韶关藉北宋名臣余靖而建的,屡经重修。现在看到的肯定不是古迹了。正中"风采楼"三个大字,柔韧而苍劲,笔力神韵活跃于字中,是明代书法家陈白沙(献章)毛笔字的存世珍品。
穿过风采楼是条步行街,逛了一会儿,喝了杯奶茶。看见一个“大鉴寺”的指示,过步行街不远就是,便过去看一眼,建筑都是新的,应该也是个在遗址上重建的。
晚餐选择了车站附近的煲仔饭,是我和老公出行的最爱。
雨中漫步南华禅寺
夜里开始下雨,早上起来下得好大。9:00后小了一点,出门吃了沙县小吃。火车站前广场上有到达南华寺的班车,5元近一小时到达景区门口。 南华寺门票20元,70岁以上老人免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虽然下着雨,但游人不少。
位于曹溪之畔的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是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天监三年,寺庙建成。因禅宗六祖在此弘法,也称六祖道场。 南华寺建筑面积较大,由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等建筑群组成。建筑除灵照塔、六祖殿外,都是1934年后虚云和尚募化重修的,所以整个寺院给人的感觉比较新,古旧悠远的气氛不够。
寺院前也是修建了一个大广场,还没有完工。上一段台阶是曹溪门,设计得比较有特色,不知是根据原貌修建还是新设计了。
进去过了定林门是清代重建天王殿, 殿正中央供奉弥勒佛像,后面塑韦驮像,两边塑四大天王像。两侧分别是钟楼和鼓楼。再向后是大雄宝殿。
南华寺的重要古迹在后面的六祖殿,这儿也是游人最多的地方,祭拜的人们拥在六殿内,上方供奉着六祖真身像,是南华寺最珍贵的文物,据广东省考古学家徐恒彬、韶关市博物馆和南华寺僧人考证和研究,六祖造像是以六祖惠能的肉身为基础夹纻法塑造而成。两侧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德清祖师和丹田祖师的肉身像。为了保护六祖真身,游客只能在殿门外礼拜,不能进入。
六祖殿后面是灵照塔,为楼阁式八角五层涩檐出平座砖塔。塔高29.6米,底径11米。塔顶用生铁铸成“堵婆”式,铜铸宝瓶塔刹。初建于唐先天年间(公元712713年),唐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宪宗赐额曰“元和灵照之塔”。初建时为木塔,多次焚毁重建,至明成化年间(14651487)始改为砖塔。今仍保持明代原貌,为南华寺最古、最高的建筑。
塔下面有不少石刻,应该都是原迹。我在这里逗留的时间比较长,虽然小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穿着雨衣并不影响欣赏和拍照,还是将这些珍贵的古迹看个究竟。
从灵照塔向后还有卓锡泉,从外山门直到卓锡泉一直都以阶梯呈接缓缓而上,给人的感觉是在步步高升。 卓锡泉又名九龙泉,相传是慧能大师浣洗袈裟的地方,泉水清沏甘冽,常年涌流不绝。 接水的人小雨中排着队,希望能喝上一口甘甜的泉水。
后山还有虚云老和尚纪念堂, 沿旁边的山路继续向上一段是虚云和尚舍俐塔,这里树木参天,一方小塔竖立林中,雨中肃穆。
离开舍俐塔可不沿原路返回,沿景区侧面的路也可到出口。用了2个小时还有较远的景点没能去。
韶关和南雄美食
韶关火车站附近的光老头小吃,经典的广东口味,物美价廉,品种多。游玩路上或火车上非常适合。
韶关火车站附近的煲仔饭也不错
南雄大润发超市快餐,比较精制。
南雄火车站附近的红波饭店,味道和价格不错。
韶关的景点不多,西南还有个乳源大峡谷,游完了丹霞山,这个也不想去了。晚上的火车回北京,结束韶关的游览。
图文原创,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