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8月25日:狮泉河走G219国道---阿里天文台---森格藏布河谷及阿伊拉日居山脉---转入Y710(现标注为G565国道)---抵达土林观景台---扎达县城。当日行驶285公里。 抵达札达县的行程,完全是在之前攻略计划好的,主要是为了见识名扬天下的古格王朝遗址和世界奇观扎达土林。行进途中经历的景色太美,记录的图片也比较多,原本计划在一篇游记中分享三天的全部行程,将阿里天文台、古格王朝遗址、扎达土林、达巴法王城堡遗址、托林寺等全部成文一篇。但有网友提出,在一篇游记放太多图片,码太多的字看着有点儿累,所以将札达境内的游历过程改为分两三篇记录,古格王朝遗址、札达沟等将在下两篇游记中分享。本篇着重记录从狮泉河至札达县的所见所闻。
登临北半球最高天文台,纵览狮泉河南部阿里大地
睡了个懒觉,起身时已是临近中午,旧雨收拾好行李,在酒店下的饭馆要了一份青椒肉丝盖饭,吃完上路离开狮泉河。检查站刷过身份证后,旧雨正式踏上G219南下。 阿里天文台距离狮泉河约30公里,前两天旧雨就想到此停留拍摄星空,但因封路愿望没能实现,中午12::00到达这里的他,显然在“暗夜之地”拍星空又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事,除非他在此过夜。 天文台山脚下正在修建暗夜公园,日后不仅可以接待天文爱好者、旅游者到此观星。开放式的网络,将来也可以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天文爱好者足不出户就能鉴赏到西藏高原美丽的星空和神奇天象。 沿着8公里蜿蜒的山路驶上峰顶,北半球最高的天文台就伫立在眼前。海拔5100米的天文台上设有6台25-50厘米口径望远镜,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阿里地区行署合作共建,2010年启动建设,2018年11月27日正式挂牌,不过至今还没有完善,仍在持续建设中。地处阿里高原,天文台的观测条件自不必多说,依托得天独厚的天文观测和科研基地,中国科学家在这里成功开展了量子号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并建设了宇宙原引力波探测试验站。 山顶上的天文观测设施分属在两座山峰上,崎岖蜿蜒的水泥路可以直达到顶,最南面可能设有JS设施不能随便闯入。站在山顶,阿里狮泉河南部高原景色一览无余,尽收旧雨的眼底。极目远眺,北面的喀喇昆仑山、西面的阿伊拉日居和冈底斯山连绵巍峨的雪山,在晴空下清晰可见,脚下则是山峦起伏的苍凉大地。 天文台上除了个别施工人员外,几乎没有游客,也难见科研人员的影子。银光闪闪的半球型望远镜观察台和科研室都大门紧锁,看不到值守的人,旧雨想多了解一些这里的情况也找不到人询问。两小时他驱车下山离开天文台。
狮泉河达板经幡敬献哈达。
过天文台不远,开始翻越狮泉河达板,因几十年前阿里部分地区还归新疆管辖,所以这里的山口(垭口)还依然沿用新疆的叫法,山口叫达板。 狮泉河达板海拔不算很高,有4785米。山口处舞动着成片的经幡,刻画过的牛头骨、经石等堆放在经幡阵前。山口南面就是森格藏布河谷、阿伊拉日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 山口处的风很大,像是在劲力气将经幡上经文和祈福传达向远方。“呼啦呼啦”舞动的经幡声突显山口的静谧,偶尔经过这里大货车的轰鸣,片刻间就消逝在风中,山口外。旧雨在经石堆、经幡前祈祷,将随身携带的哈达挂在牛头骨上。忙过拍照,重新上车,旧雨向着雪山与河谷出发。
森格藏布河谷眺望阿伊拉日居山脉
G219新藏线在抵达冈底斯山脉脚下前一直沿着森格藏布河谷延伸,旧雨稳稳驾驶着车辆,眼睛却扫视着车前经过的一切,阿伊拉日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连绵的雪山不断变幻着姿态,森格藏布河谷为雪山脚下增添几许绿意。 过阿里昆莎机场不久,旧雨原本计划走X701、Y709,Y711进入札达县城,但X701路口因修路被封,他只能继续前行,绕道走Y710,这条路原本是计划中从札达出来的路线,现在只能提前驶入。 过雅切拉达板,天上的云层增多加厚,不时会闯入积雨云下面淋上几滴“沉重”的雨点,下午四点,在巴尔镇旧雨拐入通往札达的Y710(现在叫565国道)。
565国道翻越垭口偶遇五彩山
驶上565国道没多远开始爬坡,山路的路况不错,不过坡度略微有些大,旧雨1.5T的车爬起来稍显吃力。到达第一个垭口,周边的“五彩山”让旧雨感到惊喜。斜阳和云层下以赤红为主的山体呈现着深浅不一的颜色,山谷中草地又为此渲染出绿色。旧雨站在山口经幡处,捕捉着光线变化中的五彩山奇异的风景,感叹着大自然塑造出的奇妙。 过五彩山口,地势逐渐开朗,除了喜马拉雅山脉远远地隐匿在厚厚的云层下面外,视野中的山的起伏已不是很大,越往前行,地势越平缓,仿佛驶入一望无际的平坦的草原,尽管海拔平均都在4700-4800左右,但山峰如同统一被削平了山顶一样,辽阔致远。
小山顶初识扎达土林
沿着565国道前行,临近傍晚,公路边的路标提示旧雨,距离土林景区还有5公里。他不知景区是什么样,也不知是否售票,看见一条车辙就果断下道往远远看见的土林方向驶去。 扎达土林是旧雨攻略中重点圈出的景点,但他在到达之前并不不清楚土林的规模,想象中可能类似云南的石林一般,只是在某个地点有那么一片景观,事实是他想错,札达县城整个就被包裹在土林之间,周边各种形态的土林景观比比皆是。先放下其他土林不表说眼前。小山顶处观望到的土林已经让旧雨叹为观止,狭长弯曲的谷地边,土林形成的山体岩壁沟壑纵横,自上而下排列出的沟壑像是专门被凿刻出来的一样,排布也非常整齐。查阅资料,扎达土林是经历了上百万年造山运动和流水侵蚀风化形成的特殊地貌。高低错落,千姿百态的土林夹在冈底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方圆数千平方公里。 斜阳下的土林,山纹明暗有致,色调金黄,用金碧辉煌形容一点都不为过。阳光透过迷幻的云层投射在土林岩体上,光影婆娑,出神入化,宛如神话世界。旧雨忍不住认为,这应该不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施造的,而是用哪位神佛的魔手雕凿出来的,层层叠叠,绵延不绝。
565国道观景台纵览土林
重新上路后不远,旧雨抵达札达土林第一个观景台。观景台上的说明是这样解释这里的土林的:“远观土林,层峦叠观,陡缓相间,跌宕起伏,森若城郭。沿河谷亘横数十公里,与四周雪山交相辉映,岭翻浪涌,峰跃惊涛,展现札达土林地貌的宏大气魄。构成土林地层形成已有200万至2000万年历史”这就是土林地貌的最佳描述,旧雨自叹描述不出。 札达土林大多沿象泉河河谷形成,自西北至东南绵延175公里,宽45公里,海拔在4500上下,土层地质有些类似北方的黄土高原,但风化剥蚀,冲刷淋滤更严重,才形成世界罕见的还在发育的成长型土林。 旧雨在观景台拍摄了一些土林奇观后,移步到下一处观景地,等待日落。
落日余晖中的札达土林
日暮时分的土林逐渐褪去了金黄,斜射的余晖将土林染成赤红,而积雨的云却带上金色的面纱,遮挡住一两座喜马拉雅山脉的巍峨雪峰。旧雨陶醉其中,有时甚至忘记按下身边三脚架上相机的快门,他有些庆幸绕路带给他的感人美景。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斜阳日隐,天色几乎完全暗了下来,旧雨驱车在黑影婆娑的土林中穿行,驶过十几公里的大下坡,于当晚近10点进入几乎处在土林底部的札达县城。
本篇游记先分享到此,谢谢网友们的阅读!下一篇旧雨将分享世界闻名神奇消亡的古格王朝遗址、玛朗景区土林和深藏不露的达巴法王城堡遗址。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