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未谋面,“泗”曾相见
出走 江南 ,春游江淮。从春秋吴越文化发源地到楚汉文化发源地,这里有着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从京杭大运河到隋唐大运河,亲见了世界遗产 中国 大运河之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唯一一处“活态运河”;从苏南龙城到皖北云都,仰视与“世界第一高佛塔”天宁宝塔一样巍峨、壮观的馗峰塔;亲见慕名已久的天下第一石、 中国 四 大名 石之首“ 灵璧 石”,除了“瘦、皱、漏、透”,还有三奇、五怪、一神的特点。。。
三日宿行,从城市底蕴、人文古迹、自然矿产、传统文化、舌尖 宿州 ,到戏曲画派—— 中国 书画艺术之乡,再到满满都是童年回忆的“ 宿州 马戏”—— 中国 马戏之乡,最后屹立隋唐大运河遗址博物馆前,慨叹风云楚汉烽火地、惜别美人泪洒满襟,联想霸王别姬和乌江自刎的千古憾事,很是感触颇多。虽是“宿”未谋面,却又“泗”曾相识,“灵”感满满。人间最美四月天,在“一年之计”暮春之时,皖春宿行,这一些地方值得你去打卡。
“灵”秀古城“壁”争地,一神一美伴一奇
即来 宿州 ,必去 灵璧 。与 江南 太湖 石齐名、被誉为 中国 四大观赏石之首的“ 灵璧 石”,就产自于此;2010年, 灵璧 石更是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无论历史上 灵璧 古称“石都”,亦或是因“境内有 灵石 如壁”得名“ 灵璧 ”的城市典故,都浓郁、悠久的彰显着这座小城的特色。一奇-- 灵璧 石,也与“一神--钟馗、一美--虞姬”这二绝,冠有“奇石虞姬钟馗画, 灵璧 三绝甲天下”之誉。
——————————————园藏“年画门神”,浩然正气护身——————————————
灵璧 县隶属皖 东北 的 宿州 ,与 安徽 蚌埠 、 江苏 徐州 等地接壤;境内是楚汉相争的垓下古战场,是 中国 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钟馗故里、 中国 观赏石之乡、中华奇石的主产区。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最适宜登高远眺莺飞草长、桃红柳绿的春景。所以第一站,从 灵璧 县 凤山 北路的钟馗文化园景区,必定没错。不过事实上,称他为神灵,不如称之为“灵叛”。它是 中国 民间美术殿堂里的艺术瑰宝。
文化园景区一期的南门。三座拱桥,与一座石牌坊层叠而起,呈摘星揽月夺魁之势;馗峰塔高大威严,屹立于馗园中心,象征着钟馗凛凛雄风。
航拍视野下,景区三面环水,宛如水中小渚,绿植繁茂,莺歌燕舞,一派绿意盎然的生机景象,让久宅家中抗“疫”的我,顿时兴奋不已。若不说这是 灵璧 ,我还真以为在家乡 常州 红梅公园,这座七层之高、气势巍峨的馗峰塔,与文笔塔尤为相似。事实上,钟馗文化园景区占地725亩,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景区布局巧妙,南边是东岳庙山、凤凰山。凤凰山上的 凤山 夕照为古灵城八景之一。
景区正门,朝北,南门即将开放;景区从南到北一条中轴线贯穿。俯瞰正门,门前圆形广场与 塔下 环形广场,形成一个“葫芦”形状,而葫芦在 中国 道教中却是 八宝 之首——道家法器和宝物。道家弘扬“一箪食,一瓢饮”,安贫乐道、道法自然的理念思想。不过如此一说,钟馗文化岂不是道家的?
塔体四周有 华亭 相伴。廊庑馆舍、亭台楼阁、山水景观,相得益彰。馗风塔位于钟馗文化园最北端的制高点上,山体高50米,塔高48米,为四角方塔,唐代建筑风格,建成后将成为 灵璧 新的地标性建筑,馗塔雄风将成为 灵璧 新八景之一。
钟馗是 中国 道教中打鬼驱邪的神。古代有传“上斩阎罗,下砍小鬼”。旧时 中国 民间常挂钟馗神像辟邪除灾,所以从古至今都流传着“钟馗伏魔”的典故传说。此外,他也是道教中的著名神仙之一。如今在 宿州 以及江淮地区过年贴年画,钟馗就是主要门神之一,镇宅辟邪。因而钟馗文化,也与奇石文化、楚汉文化一起成为 灵璧 三大主流文化。
步入景区,园区景观绿意浓浓,沁人心脾;尤其是伫立在警示柱广场,环视一周,心胸顿显得广阔自得。从北向南看, 塔下 有四座形状各异、朝向不同的 华亭 建筑,将塔身烘托而出,更显层次、递进之感。应拾阶而上,就是钟馗嫁妹的典故。
众人皆知,钟馗生的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他之所如此面相,全然与救母试药所致。
再顺道进入,就是来到馗峰 塔下 。在佛教或者道家中,塔高多为奇数,一般为七级,可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便是这七级。钟馗文化是由远古“大傩之仪”衍化而来,其主旨是驱鬼辟邪,迎祥纳福;如今在这盛世 和平 年代,钟馗亦成为弘扬正气的象征了。
深入塔内,循着木梯向上攀登, 灵璧 城景,一览无余,每层塔楼植入了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紧扣钟馗神话故事而渐次展开。尤其是钟馗画, 灵璧 钟馗画承传吴道子之法,并与民间技法相结合,风格独特,自宋至今兴盛不衰,已成为 中国 民间绘画艺术的瑰宝,饮誉海内外,被评为“ 中国 民间文化艺术(钟馗画)之乡”。在 灵璧 ,有一个人人皆知的人物,他叫孙淮滨。他的钟馗画,集民间画、宫廷画、文人画于一体,焕发出大唐绘画特有的绚丽光彩。被授予 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钟馗画代表性传承人和 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钟馗画艺术大师。
文化园设计规划分为钟馗宝塔及山体景观、环山水体景观、钟馗大殿展示区、馗风苑景观、钟馗故居、钟馗文化展示区、钟馗百态雕塑园、综合旅游服务区(生态园)。全部建成后,便是 灵璧 县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区。
这里陈列着 灵璧 当地多位画家创作的钟馗画像,形态各异,憨态可掬,随时面目奇特,但善良之人看了,也不会有“惊吓”之感,这归功于钟馗画意象式艺术。在 中国 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常以画作,寄托和表达人民大众的情思和祈愿。传承了1000多年的灵壁钟馗文化,就是 中国 民间艺术长河中的一脉。
塔基四角,均有不同神兽守护,夕 阳西 下之时,这光影与飞檐翘角的 华亭 ,组成一道盛世大唐的胜景。
整个景区目前仅需门票20元,即可畅游,甚至包括馗峰塔。建议游玩2小时, 春日 风光无限,尤其在这美丽的文化园中,不仅深受浩然正气的熏陶,也有心旷神怡的美景。
天下奇石数 灵璧 ,声如青铜色碧玉
灵璧 何为“壁”争地?一来它以其独特的历史区位因素,成为楚汉相争垓下战场,兵家必争地。其二, 灵璧 石被乾隆皇帝誉为“天下第一石”;千百年来, 灵璧 石博得历代高人韵士雅爱,达官贵人无不为之倾倒,《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便有 灵璧 石。极具观赏及收藏价值的 灵璧 石,也是文玩奇石市场上热门的稀罕物。截止2015年, 灵璧 县石馆2000多家,3万多人从业,年产值超10亿元。所以为必争地。
灵璧 石瘦、漏、透、皱、丑五大形体美皆具,质地美、肌理美、色彩美、 光泽 美、音韵美,赏石六大要素皆灼华神州,尤其“金玉之音”更是其他奇石无法比拟, 灵璧 石之美是由多美学要素构成的整体美。它个性张扬、美质特具,是人类无法创造出来的天然珍品。因此,它极具观赏和珍藏价值。图中这尊 灵璧 石,天然形成,远观犹如观音坐莲或是神龟驮着佛像,近观犹如神龟驮着两个小龟,龟背上还驮着佛像。再远观,就像风帆一般。
奇石文化园坐落 灵璧 县西南的汴水之滨,占地300多亩,其中水面80亩。沿湖面四周设6个功能区,园区以徽派建筑为主的主题文化园,园内名贵树种、别致的回廊、曲桥、古亭等相映成趣。景区核心所在,就在于 灵璧 石博物馆。以“ 九龙 壁”磬石和“笑口常开”纹石为代表的近1000块园林石如珍珠般散落园内,沿湖面四周建设的五大功能区更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景区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石之音主题区,内设八音广场、亲水观景台、石啸广场,突出表现 灵璧 石的声音特点;石之园—张氏园亭主题区,以 灵璧 奇石再造《张氏园亭记》描述的历史园貌;石之史主题区,建设历史人文景观,体现 灵璧 石历史文化;石之萃主题区,建设天下第一石赏石博物馆,馆内分为奇石精品展厅、他山之石展厅、将军石展厅、磬石工艺品展厅,供游客参观欣赏;石之艺主题区,为游人提供休息、观景、餐饮、娱乐、交流等服务。
璧石以“三奇、五怪、一神”独居风骚。三奇为色奇、声奇、质奇;五怪为瘦、漏、透、皱、丑;一神为神韵。 灵璧 石美在自然天成,鬼斧神工;美在绚丽斑斓,灵光溢彩;美在风月霜乳,历尽沧桑;美在滑如凝脂,细腻典雅;美在玉振全声、金铁交鸣;美在质坚贞玉,浑朴钢正;美在气韵超凡,净化天元。所以,称之为“ 灵石 ”,一点不夸张。 灵璧 石中含有十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锶的含量高达0.4%,具有促进人体健康,抗癌增寿的功效。
此行 灵璧 奇石文化园,还亲耳聆听到这些奇石发散出来的“天籁之音”; 灵璧 石由于矿物质含量、密度不同,吹拉弹唱,都能有不同的音色和音调。当天有幸观摩了 灵璧 特殊的演奏队,他们手中、嘴里的“古筝、编钟、箫笛、二胡”均是 灵璧 石所致,不得不慨叹,“奇石也”!
不仅好看,好听,而且还好“吃”。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 灵璧 石,天然色泽,宛如一桌饕餮大餐,甚是诱人垂涎欲滴,不过它很硬,可不能下嘴。
“五怪”。即一怪为瘦、二怪为漏、三怪为透、四怪为皱、五怪为丑。以 灵璧 石石体而论,其势棱角毕现,钢硬苗条,中枢坚挺,不肿不疲,骨气昂然。透孔洞穿通者称为透。 灵璧 奇石多孔多洞、灵动飞舞,平视见光、豁然开朗、洞见风景、别有天地。丑是自然天成,大璞不雕,反璞归真,是赏石文化的最高品位。
一楼展出陈列各种 灵璧 奇石,小可顺手把玩,大则庞如巨物。二楼则是展出了 灵璧 历史文化发展的图谱、文物及典故。
不过,很多人好奇, 灵璧 石是怎样形成的。在古代震旦纪期间(距今约8-4.4亿年),经过 吕梁 构造运动,海水漫及境内,使 灵璧 成为一片浅海的海滨。这个时期,原先藻类植物大量繁殖生长,形成礁体,在海相沉积作用下,发育成今各类石矿体。
灵璧 石按形态、质地、声音、颜色、纹理可分为青黛 灵璧 石、 灵璧 纹石、 灵璧 皖螺石、五彩 灵璧 石、白 灵璧 石、 灵璧 透花石、红 灵璧 石等七类。天然具有观赏价值,如今 灵璧 石开采地,已被纳入保护区。这样一般奇石,必定让人大开眼界。文化园为国家4A级景区,门票60元,建议游玩6小时,四季皆宜。
楚汉决战地,虞美人冢地
虞姬文化园座落于灵城东部,南接垓下古战场,北临古汴河,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虞姬墓于1986年被 安徽 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经千年的虞姬墓,如今已是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文化园包含虞姬文化展示区、霸王别姬休闲广场、霸王文化展示区。
虞姬墓真假之谜——二千多年前,楚汉相争的最后决战,就在 灵璧 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进行的。那位著名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项羽,就在这里发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仰 天长 吟。跟随项羽南征北战的绝代佳人虞姬,面对四面楚歌,兵败如山倒的绝境,唱出了“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的悲歌,随后拔剑自刎而死。相传,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驰走,不料汉兵追至,项羽无可奈何地丢下了虞姬的尸体。项羽突围后,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公里处,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虞姬村”,两处自得名以来,至今沿袭不变。而由清代 安徽 巡抚冯煦撰写的墓碑文,颂虞姬碑廊则印证了历史。
景区正门入口的碑廊,还有著名书法家启功、舒同等书写的碑林构成;汇集了从古到今,文人雅士、学者要员的书画作品。
虞姬墓历尽千年,时坏时修。墓侧曾建有虞姬庙,庙内塑有项羽、虞姬像,人物造型极为生动。园内有陈列室,陈列室采用砖木结构,粉墙小窗,青灰色小瓦,内进雕梁画栋,结构巧妙。室内陈列着垓下和虞姬墓中出土的文物、有关的史料和诗词歌赋。园内还有一幅对联,颇为伤感: 虞姬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这一尊雕塑,如是两千年前,英雄美女成双成对之时,最为欣羡天下人的一幕了吧?想着这可歌可泣的霸王别姬之殇,荡气回肠。坚忠不渝的虞姬,不负卿的项羽,永为后人口口相传。一步一景之时,便有一景一情。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等等成语典故,瞬间思如泉涌。
相传虞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现如今,除了张国荣的电影《霸王别姬》,还有戏剧、泗州戏、虞姬选段之文化作品,堪称 灵璧 县文化一绝。尤其是在 宿州 市 泗县 传统的纳凉晚会里,泗州戏《霸王别姬》是必演的节目。不过虞姬是哪里人,这个至今毫无定论,也有说是 江苏 宿迁 沭阳县 人,也有说是 常熟 虞山人。
一期还有虞姬享堂、虞姬文化广场、霸王展示区、霸王享堂、亲水平台、景观桥、书法碑廊、虞姬故事长廊、 唐河 水上景观等;二期工程重点打造综合旅游文化区,集休闲度假、旅游购物、商务活动于一体,项目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30万人次。目前,至2020年12月31日,对全国所有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这儿也是 安徽 省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现代农博园,绿野仙踪地
灵璧 现代农业博览园,位于 三河 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总占地面积1500亩,是现代农业博览园,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它是全省首批省级现代示范园区,由 德国 G&P建筑设计公司按照 中国 一流、世界眼光高标准设计,倾力打造集高新技术研发、试验示范、推广生产、教育培训、休闲旅游、养生益智、餐饮娱乐、生态环保等八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博览园。
博览园,主要建设农业科技展示馆、都市森林体验馆、沙漠植物展示馆、城市花园菜园展示馆等4大主题展馆。莺飞草长的四月,正是户外踏青好时节!这也是 宿州 灵璧 周边亲子自驾、自然游学好去处。步入四大主题高科技博览展馆,这里汇集2000余种各类花卉、植物、蔬菜,高低错落、交叉生长,宛如“绿野仙踪”一般。四大主题展馆:农业科技展示馆,满满的现代高科技种植技术;都市森林体验馆模拟原始森林景象,展示热带雨林的神秘;沙漠植物展示馆,汇集亚、美、非、澳四大洲标志性沙漠植物同室争奇竞姿,诠释荒漠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城市花园菜园展示馆内,名特优新蔬菜荟萃一堂,环球名贵花卉云集争艳。
这宛如绿野仙境一般,举手投足间,都能感受到自然气息,尤其是奇珍异草般的植物,更是平时难见。置身其间,一步一景,绿意葱茏,身心愉悦,还设有多个休息区。博览园是五一小长假,周边亲子踏青新玩法的打卡地。
这里基本汇集了全球七大洲的典型气候下的名贵花卉树种,五颜六色,煞是好看。不仅有观赏性的,还有果实型树种。 比如 芝麻蕉、龙眼、莲雾等。
此外,展馆与展馆之间,还有绿草坪、廊道以供游客,尤其是亲子人群嬉戏,感受春天大好时光。
展馆外四季如春,展馆内绿意葱葱。这里花的海洋,四季如春。赏心悦目,又丰富自然花卉知识。很受亲子家庭喜欢。
《舌尖上的 中国 》总导演陈晓卿私藏小灶
原来,这本不是一家地方餐厅,只是一家面馆。而身为 灵璧 人的陈晓卿,却尤为喜欢这家面馆的“ 灵璧 美食”;时常光顾的面馆,逐渐成为他家乡的舌尖回忆,一来二往就成为好友。图为老板与陈晓卿(右)合影。他追求最天然、地道的食材,甚至为突出食材原汁原味,会采用更优质的辅料。如此不起眼的小店,却成为只有 灵璧 人知道的名店,可谓“食在当地”的真正体验。
面馆平日里不对外开放中餐,但若是好友相荐,必定能大快朵颐,口齿留香。对了,什么香?狗肉香。为何是狗肉?这里与 徐州 相近,刘邦故里 徐州 沛县 的狗肉是天下有名,这儿也临近 徐州 。自然地方美食,随着千百年来的传播,也受到影响。
徽菜曾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一度成为八大菜系之首。重油重盐重色彩,是它的特点,但是在这四省交界的 灵璧 县,却集合徽菜、淮扬菜之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热情好客的 安徽 人,每每贵客到访,必是好酒好肉相迎。那么秘制狗肉蘸花椒、 新疆 杨柳枝烤羊肉、6块钱一个牛肉包子等等,这些绝不能错过。怎么样,来打卡吧! 灵璧 县奇石大道与建设南路交叉路口
住宿推荐:贝斯韦斯特酒店
位于 灵璧 县笑果大道的贝斯韦斯特酒店,当算是县城里规格、环境、服务、设施较好的一家酒店;周边临近3030省道、大型商超;按标准定位建造的星级豪华商务酒店,拥有网球场、游泳池、健身房、台球室、棋牌室、美容中心、商务中心、精品商店和鲜花店等。
餐饮水准也极具当地特色,客房有150多间;如果来 灵璧 2天1晚,这儿绝对是你旅途中温馨的家。
观“泗”水流金“史”如戏,一城三馆六名片
泗为 宿州 市 泗县 ,泗水之意缘由世界最早大运河--隋唐大运河 泗县 段通济渠,为何流金?原来,历史上它是楚汉之争的古战场——霸王城古迹遗址、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遗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泗县 历史悠久,早在夏朝建立;古称虹县、泗州,名字十分有特色。境内有自然秀美的“虹乡八景”,令人神往。与 宿迁 泗洪、 淮安 盱眙 、 滁州 天长 ,在历史上共属泗州。若要问,这座城市的特色在哪里,就是它的三座博物馆—— 泗县 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中国 古鞋博物馆。而文化也独树一帜,颇具特色——世界物质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 中国 山芋之乡、泗州戏、国家石龙湖湿地公园、 中国 药物布鞋、皖 东北 革命根据地。。
泗州博物馆,馆藏虹县前世今生
泗水流金,与隋唐大运河有关。隋唐大运河以 洛阳 为中心,北至涿郡(今 北京 ),南至 余杭 (今 杭州 );是 中国 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 中国 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除了文化交流、交通运输外,也起到了南米北送的物资运输。古代大多以水利河运最能带动一城繁华。可有“因运河生”,但随着交战、自然灾害、政治变化的缘故,也“因运河衰”。所以伴随的历史文化,也是荟萃多彩,犹如一出又一出戏。博物馆在 泗县 ,但却名为泗州博物馆。因为泗州最后的州城,在现在的 安徽 省 泗县 。
泗县 “三馆”位于 泗县 开发区府前广场南侧,为框架式结构,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三馆即博物馆、规划馆、图书馆,三馆充分展示 泗县 城乡规划建设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未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让群众了解 泗县 历史传统,充分展示 泗县 文化魅力。所以泗州博物馆是了解这座城市的窗口,能让外来游客,快速了解 泗县 前世今生。
博物馆主要分为:通史厅、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专题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专题厅、 中国 鞋展厅等,通过文物展示、文字介绍、场景复原等形式,达到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的目的。图出 泗县 出土的原始古象牙化石。但是大象为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动物,为何会在这。在上面 灵璧 石产生的原因,就提及到。
这尊运河石兽,是 泗县 运河边刚出土的;与2018年出土的运河石兽造型相似,毛发和嘴部造型纹饰略有区别,外型同样精美。石兽的出土对 泗县 运河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馆藏汉画像石,也是精妙无比。虽不及全国三大汉画像石馆藏,但在这里,也能感受到汉代墓葬建筑的精妙。所谓汉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
泗县 博物馆于2016年底投入使用,共计6254平方米,分为三层。馆藏文物近千件,其中一级文物2件(套),二级文物12件(套),三级文物235件(套),馆内设施完善,展品丰富。设有石刻专题厅(汉画像石刻、碑文等)、临展厅、通史展厅、泗州戏专题展厅、古鞋专题展厅及非物质遗产展厅等,集中展示 泗县 历史文化及“六 大名 片”,发挥着收集、整理、保存、研究、继承与弘扬 泗县 优秀地域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但是这仅仅是汇集了大部分 泗县 历史,人文,文物。此外还有两个博物馆,值得一去。
世遗大运河,荟萃通济渠
世界前十大大运河, 中国 大运河冠以之首。而作为 中国 世界遗产第46处的大运河,却又包含隋唐、精悍、浙东运河这三部分。但是历史上,隋唐大运河却是最早挖掘。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隋朝后又称为“汴河”。而参与申遗的 泗县 大运河遗址,位于开发区曹苗村东,隋唐大运河是世界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大运河 泗县 段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现有运河故道约28公里。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仍旧保持着原有的风韵,隋唐时期风貌依稀可见,是大运河通济渠段唯一一段“活态运河”。
如今,伫立在遗址之上,感慨,河道如此之窄,焉能称为大运河?但是吗,在生产力落后的两千多年前,这已然是很浩大的工程。 不过,现在很难看出如此繁华之水运景象。可谓是因运河衰吧。隋唐大运河穿村而过,自然秀美的虹乡八景“隋唐烟柳,碧水晴波”在这里仍然清晰可见,由西向东自然形成“十里长街”运河美景,沿岸分布有古桥、龙王庙、土地庙、十里井、菜园井、皇道、景观石等众多运河文化遗存,成为通济渠 泗县 段最具人文自然价值的河段
位于隋唐大运河十里井旁,为上下两层建筑,建筑气势磅礴,文化气息浓厚,是集文物陈列、科普教育、文化宣传功能为一体,是一座地方性的运河特色主题博物馆。在这里,可以领略 泗县 运河风采,了解千年历史文脉,体验时光穿梭千年,感受繁闹的运河景象,从古代的典籍记述,到近现代的照片印象,再到当代的文物发掘与文化传承展示,通过现代科技把隋唐时期的运河生活场景又重新焕发了光辉。
建筑富有唐代宫廷建筑气派,步入馆中。无论是3D还原的宣传片,还是与之相关的古名词吊牌,,都让人感受到曾经的荟萃通济渠文化。
看到这张全球十大大运河排名示意图,内心感慨中华民族之伟大,如此浩瀚的工程,依旧领先于世。
提及隋炀帝,其实历史上褒贬不一。很多遭人非议的典故依旧留存于世。但就推动区域河运、物料商贸、文化交流而言,还是很值得被赞扬。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时间是在公元前605年,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条件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隋炀帝开凿这条大运河,征用了几百万人,他开凿这条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两地的交通和巩固隋朝政府对国家政权的集中统治。
对于游客而言,这儿的还原的运河民居、码头、商埠,很为感兴趣。也印证了当年泗州之地,因运河而生的盛世繁华。
这里也出土了很多历史上遗存下来的文物古迹,为世界遗产大运河的深厚历史,再一次佐证。南宋时期,随着政治中心南移,通济渠的漕运地位逐步减弱,再加上每年缺少清淤治理,运河河床逐渐淤塞断流。
运河人家,皖北风情
隋唐运河活遗址,大运河畔有人家。 泗县 运河人家景区,座落在 宿州 市 泗县 经济开发区通济路,位于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 河北 岸,该景区是大型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景区占地301亩,总投资10亿元。
景区环湖而建,主要由游客接待中心、大型叠山瀑布、大型根雕佛国-普光王寺、徽派盆景博览园、徽派艺术博物馆-弘石山房、古石匾文化墙、古牌坊和古石雕组成的千佛长廊万佛殿区以及二期旅游接待服务区等组成。景区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傍花随柳、布点精湛、巧夺天工。融运河文化、徽文化、佛文化及 江南 私家园林艺术于一体,文化底蕴十分厚重,是皖北唯一一家大型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
与 江南 水乡不同,与 皖南 徽派风光不同,这儿有湖畔开阔地、有庙宇楼阁也有徽派牌坊石板路,更有极具代表性的虹桥原型;当然还收藏着 灵璧 石、盆景等。尤其是——泗州普光王寺是 中国 历史上五 大名 刹之一,初建于唐朝,兴盛于北宋,饱经战乱和水患,屡建屡毁,康熙十九年随泗州城一起沉入 洪泽 湖底。在 泗县 重建的普照王寺景点建筑全部采用仿唐风格建设,现在中心建筑“三大殿”已经初现容颜,内部高大佛像全部是先入位后建房。
隋唐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是 中国 古代重要的漕运 通道 和经济命脉。建设内容包括泗州普光王寺、万佛寺、大型假山瀑布、观 鱼池 、徽派高端盆景、根雕罗汉堂、运河根雕名人馆、博物馆、竹雕艺术馆、牌坊群、古石雕石佛长廊等。
游走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遗址,再闲步运河人家。有情有景,有史有实,实为很深刻的体验。如果你感兴趣,这里也不可错过。
中国古鞋博物馆,一鞋看遍古今中外
中国 古鞋博物馆于1990年7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是 中国 首家唯一一家以展示鞋文化为内容的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包括 中国 50多个民族和世界多个国家的古代鞋饰实物及复制品500余件,有关鞋的图片500幅。馆内设展室五个,收藏了大量古今鞋饰、珍贵古鞋照片等。革鞋、玉靴是馆藏精品,尤其是作为 泗县 的文化名片“药物布鞋”也很有名。
康熙帝靴(清)清代康熙帝珠靴,黑鞋面黄色帮筒,靴口呈黑色,用彩色条带做饰边,黑色靴面中绣有金色如意纹,给人以大气高贵的感觉。
革鞋(原始时期)是一种原始态的成型鞋,又叫“摺脸鞋”,由“裹脚皮”进化而来。此鞋帮底不分,易做易穿,能适应不同气候和环境,并一直在 东北 地区的少数民族和山区百姓中流行。鞋材常用马皮、鹿皮和狍皮。
一、二室展出古鞋及仿古鞋,再现了 中国 自原始社会至清代各民族的鞋文化史,藏鞋中以三雨金莲和古战靴最具特色;三室展出的是现代各种典型鞋饰及世界各民族部分鞋饰和传统鞋饰,其藏品之精美,工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四、五展室各展出了几十个国家近代少数民族和国内多个民族的珍贵鞋饰照片。
金莲套靴(清)为了使小脚鞋干净、不易受损,妇女出门时穿着这种三寸金莲鞋套,回来再脱掉。这双套靴刺绣精美,可谓佳品。
布鞋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因穿着舒适很受消费者喜爱。但 泗县 有一种独特的布鞋,不仅穿着舒适,还具有独特的保健和治病功效,它就是药物布鞋。作为 泗县 特产,2010年7月,药物布鞋制作技艺被批准为 安徽 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慧佳农业生态园探秘花海
若说春天应该是什么样的画面,那金灿灿的油菜花绝对是封面!不过,这儿的油菜花可不止金黄色的哟,还有七彩油菜花!这就是在 泗县 慧佳农业生态园!
瓜果类、蔬菜、有机蔬菜、黄瓜、西瓜、豆角、萝卜、青菜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生态园,还是绿植花卉的采购基地。这儿不仅好看,还可以顺便买几盆回家。颇受女人们喜爱的空气凤梨,很赞!很好养活,也好看。此外还有红掌等等一些。
住宿推荐: 泗县金沃精品酒店
泗州金沃精品酒店,座落与 泗县 城区,周边风景怡人、配套设施齐全,尽享静谧舒适空间。 泗州金沃精品酒店由 镇江 宏皖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建造,按星级标准建造的商务会议酒店,预计饭店总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合计约5000平方米,酒店拥有59间套豪华客房,7间风格各异的特色中餐包厢、450个餐位,1个专业会议室、300平米可容纳300人的多功能接待大厅。
酒店坚持将以绿色环保为经营理念,以感动客户为服务宗旨,以科技人文为营销亮点,倡导健康美食和绿色消费。酒店汇集南北美食、地方特色、风味江鲜,研炼妙传招牌菜肴,无论您是得意人生的朋友聚会,抑或 和美 幸福的家庭宴请,还是激荡风云的商务活动,我们都将为您度身打造,呈现于您一次卓越不凡的精彩体验。
马戏之乡、砀山梨之乡、书画艺术之乡
宿州 ,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黄淮海腹地。现辖 砀山 县、 萧县 、 灵璧 县、 泗县 、埇桥区。 宿州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周庄 王时名“宿国”;隋开 通济渠,埇桥成为“舟车汇聚, 九州 通衢”之地。作为“南北要冲”的 宿州 ,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大泽风雷、垓下逐鹿、符离鏖兵、淮海决战,均发生于此.....今日回首 安徽 北大门 宿州 的历史、风土人文,那还数国家二级博物馆—— 宿州 博物馆。
宿州博物馆
去年的《国家宝藏》带火了国内几大博物馆,作为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宿州 ,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位于 安徽 省 宿州 市埇桥区通济一路的 宿州 市博物馆是地方性综合博物馆; 建筑风格充分吸纳了汉文化元素,仿汉式 高台 大屋顶规制, 大理 石外墙,正立面镶嵌着取自汉化像石图案的浮雕,庄重古朴。
宿州 市博物馆展陈文物700余件,馆内集展览、收藏、陈列、研究、传播于一体。全馆共分为三层:一层为库房、办公区域、临时展厅和民间艺术馆。其中,民间艺术馆包括地方戏曲、埇桥马戏、民间工艺、书画艺术和 灵璧 奇石5个部分。二、三层是展示 宿州 历史文化展厅,包括 九州 通衢、人文溯源、秦汉雄风、汴水咽喉、明清遗韵、现代风云、人杰地灵等7个部分。
青花石护栏前,是隋唐埇桥漕运码头的微缩景观:汴水欢快东去,连汴门城楼高耸,埇桥卧波,帆樯穿行,民居、商埠鳞次栉比,再现了当年埇桥漕运的胜况。在高9.6米,宽28米的巨大天幕上,次第分明地展现了 砀山 万树梨花丛中的宴喜台; 萧县 古木参天的皇藏峪;埇桥区波光潋滟的大五柳; 灵璧 古朴凝重的摩崖石刻; 泗县 瑞鹤翔集的大成殿和万亩湿地。这些典型景观,高度浓缩了 宿州 四县一区的盛世春色!
这一个展厅也是掀开了波澜壮阔的新篇章——楚汉风云。 以场景复原、雕塑、声光电、文物、展板等方式,向游客展示楚汉时期在 宿州 区域涌动翻卷的历史烟云。这两尊塑像,是楚汉时期的西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两位风云人物。这些雕塑,这些栩栩如生的将士,这顶顶军帐,以及嘶鸣的战马,仍然可以让我们体味到“十面埋伏”的凶险、“四面楚歌”的悲凉、“霸王别姬”的凄婉、“乌江自刎”的悲壮!
而垓下决战后,也基本尘埃落定。刘邦自此一统天下,大汉王朝建立。所以 宿州 市博物馆的建筑特色--汉代,也非常说明这一历史对 宿州 的影响。现今的“汉族”、“汉语”等词汇,都源于汉朝。
汉画像石,是汉代彩绘壁画演绎出的我国早期的雕刻艺术形式,是华夏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宿州 ,拥有汉画像石文物繁多,特别是 萧县 ,汉代属沛郡,是汉高祖刘邦的家乡,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汉画像石藏量尤为丰富。截至目前,在 萧县 发掘的600多处汉代墓葬中,石刻壁画墓近百座,出土汉代壁画石刻160多块。数量之多,雕刻之精美,内容之丰富,几乎可以与 敦煌 壁画媲美。有的单面刻,有的双面刻,有的三面、四面刻,且题材丰富多样。
第五、第六展厅:现代风云、人杰地灵。这是一个联合展厅,我们通过图片、展板、雕塑、场景还原、微缩景观、声光电效应等方式,向游客讲述讲述发生在 宿州 的现代事件,向您简介生于 宿州 或曾寓居于 宿州 的历代名人。 宿州 ,作为南北要冲的兵家必争之地,在 中国 现代革命斗争史上,历经了两场血与火的洗礼:
珍珠: 美国 著名作家。1918年,26岁的赛珍珠,随其从事农业研究的丈夫布克博士来到 宿州 。当时,赛珍珠在“启秀女子学校”任英语教师。在 宿州 长达五年的生活中,她深入了解 宿州 农村,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1931年,她以 宿州 农村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大地》出版;第二年,《大地》获得 美国 普林斯顿 文学奖;193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以 中国 农村为背景创作的文学作品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
第二展厅——马戏艺术,这是 宿州 埇桥马戏的代表性节目剧照。埇桥马戏起源于明末清初,成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发展壮大。目前我市拥有马戏表演团体近300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收入10亿多元,占全国马戏市场半壁 江山 。埇桥区被授予“ 中国 马戏之乡”称号,成为我国首家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第三展厅:民间工艺。宿州 民风淳朴,人民心灵手巧,民间工艺种类繁多、工艺精湛。该板块以展示 宿州 人 民勤 劳朴实的民风民俗和智慧为主题,重点展示民间剪纸、制笔工艺、 灵璧 磬石雕刻、 宿州 乐石雕刻以及根雕艺术等。第四展厅:书画艺术。板块以展示我市书画的发展历史、书画队伍、书画创作、名人雅士、名作赏析等内容为主线,重点展示“ 中国 书画之乡 萧县 ”、“ 中国 书法之乡埇桥”、“ 中国 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 灵璧 ”的神韵与魅力。
如此荟萃的文化,无不让人慨叹!皖北大门,不只是历史上久经大战的必争地,还是文化渊源流传的人文荟萃地。诸多文物,对江淮文化、徽文化、运河文化,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 四 大名 鸡“符离烧鸡”
宿州 的风俗一概同北方,主食以面食为主,午饭吃馒头、饼。只有夹沟一带的少数丘陵中产大米,名为“香稻米”,曾经是贡米。米制品通常只有端午节的粽子。春节期间几乎只吃面食。元宵节做杂面油灯,置于门前、鸡圈等处辟邪。
不过家乡大食堂最为出名的就是符离烧鸡。 中国 四 大名 鸡指的是指 河南 的道口烧鸡, 山东 的 德州 扒鸡, 安徽 的符离集烧鸡和 辽宁 的沟帮子熏鸡。 中国 四 大名 鸡味道都堪称一绝。1959年国庆大典上,符离集烧鸡被列为国宴名菜之一。符离集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西通中原,东近 洪泽 ,南接 蚌埠 ,北临 徐州 。这里在远古时是沼泽草甸,生长茂盛的就是符草,非常适合野鸡等飞禽栖息。符离集烧鸡的主要原料符离麻鸡就是由当地野鸡演化而来,其肉香味美有其独到之处,可见符离集成为烧鸡之乡并非偶然。
宿州新地标,汴河博物馆
汴河博物馆位于 安徽 宿州 新汴河景区南岸。 宿州 新汴河景区依托20世纪60年代人工开挖的新汴河 宿州 城区段而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汴河博物馆是该景区标志性建筑。
汴河博物馆及广场总占地面积为13165平方米,博物馆外形似扬帆远航的巨轮,上部风帆为红色异形钢结构,高26米,船的基座共分三层,建筑面积3570平方米,分别展示新汴河的前世、今生和未来。从老远处,就可看到,这飞翔的“风帆。”
汴河是什么?泗水的一条重要支流。自 河南 开封 市 西北 的蒗荡渠,经 开封 、 杞县 、民权,接 商丘 民权的甾获渠,流入宁陵、 商丘 睢阳区、梁园区。又 东北 经 山东 曹县 南部边界,流入虞城北境,东经夏邑北、 永城 北,又经 安徽 省萧北,流入 江苏 徐州 西境,于城北汇入泗水。
西汉时,汴河是最重要的运输航道。仅以粮食运输数量计:西汉初期数 徐州 汴河古道十万石;汉武帝时期增加到四百万石,最多时达六百万石。当时的汴河,不仅以运河为己任,由江淮流域向关中运送粮食及其他物资。
这里再一次将 宿州 先人修河治理的历史还原。除了隋唐大运河,汴河也是非常著名的水利工。郦道元《水经注》就曾多次提及。
古人临水而居,靠水吃水,也因此造就了独特的水文文化。在近代,也多次参与治理。
地处四省交界的 宿州 ,因为流经的河道缘故,也深受历史影响。如今,这儿已是 宿州 市民周边游乐的好地方。博物馆的落成,对于保护汴河遗址,传承汴河文化,弘扬新汴河精神,普及水利知识,青少年研学,文明城市创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自此,皖春宿行3天2晚。在穿越千年的历史典故里,与古人英雄对话,与鬼斧神工的自然馈赠亲密接触,实属一种幸事。 宿州 之别,必是 安徽 之旅最为深刻的一次经历。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