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瞥见幽深的黎明我看到古老的昨天看到我不能领悟的一切我感到宇宙正在流动在荒野和我之间”
喜欢阿多 尼斯 的这首诗,只不过把最后一句“你的眼睛”改成了“荒野”。回到 北京 之后跟小伙伴们去正午酒馆喝了一场,点点问我:“是不是有种人会像候鸟一样,在城市和荒野之间的迁徙?”
我觉得这个问题或许道出了身边诸多年轻人喜欢旅行的原因:在“此”与“彼”之前的游走。我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会走得更野性一些,城市里待久了,有时候会忘记这个世界本身的模样。我让自己远离习以为常的生活,去发现那些只有深入荒野中才会明白的事~~~
回想过去所有的日子,有一些是跳出生活里的寻常轨迹去体验另一种角色扮演, 比如 大学时候去部队军训的一个月, 比如 毕业之后去支教的一个暑假, 比如 Gap Year旅行的那20个月……尽管这只是一种浅尝辄止:毕竟我并没有去当兵,没有去当偏远山区当乡村教师,也没有一直在路上让旅居成为日常。不过,即便是浅尝,也足够特殊而值得铭记。
这次骑行荒野的时光也是这样,我一共在 西藏 骑行了5次,累积6600多公里吧,但只有三年前的 阿里 北线和这次的 那曲 - 阿里 大斜线,算是小小的into the wild体验。那与平日城市生活,或者普通的外出旅行,是截然不同的心境。
藏北荒原,它既不狰狞,也不神气,它有着自己的作息和脾气,然后不经意地透过自行车车轮,把你的力量和意志一点点磨耗干净。平均海拔4850,从 双湖县 到帕江乡,骑行斜穿 那曲 - 阿里 是怎样一种体验?我只想说,高海拔的荒野里几乎什么都没有,只有你自己,以及最坦诚的自我审视。一错再错的风光固然让眼睛和快门刹那惊艳,但大多数的时光,那里什么都没有。最多只是耳畔呼啸的风声,起伏地表上简陋粗旷的线条,白花花的天际线上晃动的水气折射的色块。
我甚至连耳机都懒得戴,这样子便可以完全不被打扰地去体验和思考每一分每一秒的生命时光。荒原的孤独,原始与野性会让感官变得敏锐,所有的情绪都会被放大,所有的想法都那么赤裸。我每天24小时处于这样一种心情的轮回之中——踌躇,愤怒,怀疑,焦虑,放空,舒适,惬意.......反复循环......
Day0 出发,拉萨—双湖
昨儿几乎只睡了3个多小时,而且是宿醉的状态,但一大早7点还是爬起来,收拾好行李骑上自行车前往北郊客运站,跟铁人汇合然后一起进站,这次我们的自行车是放在车顶的,而且没有额外收取费用,还让我们挺意外,三年前 阿里 北线的时候我们一辆自行车收了200的行李费。
上车之后开始补觉,晕晕乎乎睡到12点左右,已经过了 当雄 ,在前往 那曲 的路上,还未进入秋天, 青藏线 两侧的风景依然绿意盎然,云很低,偶尔能见到一些雪山和冰川在云中若隐若现。
到 那曲 时开始有点下雨,我和铁人下车吃中饭,点了青笋肚条和炒青菜,看着外边的雨不禁有点担忧,希望接下来骑行的日子里别下像这样的大雨。在车里坐在我左前方的是一个可爱的藏族小萝莉,看我给她拍照会躲,但是时不时跟我玩捉迷藏游戏,我一看她她就躲在妈妈和座椅的背后,我不看她她又悄悄探出头来看我,特别可爱。
车上我旁边坐着的是一个家在 山南 的姑娘,她在双湖工作,当村官,已经工作了蛮多年,每年有71天的假期,6月份她休了50多天的假回家,还去了 林芝 那边玩。这次是重新回去上班,她跟我说双湖是个很小的县城,冬天很冷,好在工作不算太累,未来几年如果没有工作调动的话她应该就一直会在那边。
前往 班戈 的路有一段断了,挖掘机临时修路,耽误了一个小时多,这在 西藏 是常见的交通状况,但后果是我们在 班戈 都没吃完饭,因为司机选择匆忙赶路。从 班戈 县到色林错南北分岔路的这一段,3年之前我跟铁人一起骑过,尤其是 班戈 之前的那个垭口,当时我们也是天黑时候翻越的,此时坐在车里,回想三年前,当时摸黑赶路的艰辛依然历历在目,那些骑行过的路途感受一直会在身体的记忆里。
到达 双湖县 城已经半夜12点半了,没来得及跟旁边座位的姑娘告别,我匆匆把驮包和行李拿下车,然后走到车尾,爬上车尾的梯子,去接司机从车顶递下来的自行车,一只手抓梯子一只手接自行车,相当考验臂力的,尤其是在这海拔近5000米的地方。
司机师傅给我们推荐 安多 宾馆,说条件好可以洗澡,等我们去的时候已经客满,只好去旁边一家 四川 宾馆,200一个房间,能睡在床上已经很开心了。买了泡面和啤酒当宵夜,再收拾一下东西,凌晨2点30才入睡。我和铁人已经在藏区骑行过很多次,倒是真的不会高反。
Day1 双湖县—84km处扎营
骑行距离 84km
本想着早起早出发,不过昨天一天奔波劳顿睡得太晚,今天9点半才起床。出发前除了吃早饭还有两件事:一是去买点汽油,最后是早餐店认识的一个骑摩托车的藏族小哥帮我们弄了500ml。二是要买防潮垫,因为沟通原因,海怪借我们的防潮垫铁人只拿走一个,另一个落在了 拉萨 的客栈。可 双湖县 这地方哪有卖防潮垫的,无奈之下只好买了一个地垫(就是大家摆在房门或浴室门口用来踏鞋的),勉强够用。
2018年 阿里 中线出发,我和铁人时光是把杀猪刀......早餐店另外一个在这边中石化工作的小哥说一开始以为铁人是韩寒,长得有点像,我说韩寒是开赛车的,不骑自行车。中石化小哥还觉得我们两个千里迢迢从 北京 过来这荒凉之地骑车是件无法理解的事,说真的,我们自己也没有想通。很多事情一旦深思熟虑想好了,也许就不会去做了吧,青春为什么值得怀念,因为那时候很多事都还没想好就去做了,所以青春无悔啊。
其实早出发也没用,因为我们起床时刚刚雨停,雨过天晴的 双湖县 城格外清新,西边的山上有终年不化的雪盖,丝绒般的蓝天里飘着朵朵白云,我们摆了个pose合影,然后出发,into the wild~
荒原里有很多路,我们选择车辙稀少的一条,为了不跟三年前的 阿里 北线骑行重复,我们选择从双湖出发,自 东北 向西南斜穿S301省道以北的 阿里 荒原,然后再从尼玛并入传统的 阿里 中线。我们从这里开始车轮不息,沿着X50县道前往尼玛县,接下来3天250km的荒野中,全是未知的世界,此前没有看过任何攻略写过这片区域。
藏原羚和藏野驴如约而至,跟上次骑行 阿里 北线不同,这次我们遇到野生动物已经波澜不惊,但是阔别三年再一次来到藏北荒原还是有亲切感。
很快亲切感就被前路漫漫的枯燥所替代,这条路真的比较荒凉,沿途只有少数藏民骑车摩托车经过,好奇的也会停下来与我们寒暄,他们说第一次在这条路上看见骑自行车的,还挺惊讶。“去尼玛250公里呢,今天骑得到不?”看来骑摩托车的人对于自行车的速度是不怎么了解。“要骑三天,后天晚上才能骑到。”“噢,那很辛苦的噢。”是啊,为啥千里迢迢来骑行荒野?或许我就像好好放逐一下自己吧。
过了鄂雅错之后开始翻垭口,其实算不上翻垭口,就是一个大长坡而已,但坡顶的海拔已经是5050左右。垭口之后又是一个长下坡,飙得非常爽,前方是20km之外的朋彦错,以及左前方5km外的北雷错。
环视周围,绝对是荒野版本的“远山如黛,芳草凄凄”。彭彦错在阳光下是线条状的浅蓝色,而北雷错在阴云下泛着白色,藏北的视野极其辽阔,所以或许西边艳 阳高 照的时候南边却是电闪雷鸣。
骑了42km左右,我们停下来在一处路桥休息,吃路餐补充能量,此时距离我们出发已经过去4个小时,铁人开玩笑说比跑马拉松还慢,确实高海拔加逆风再加烂路,骑车均速也就10km/h。周围的山不仅形状突兀嶙峋而且色彩非常奇特,竟然是血红色,北方无名雪山洁白的冰盖下就是血红的山体,非常醒目,这座雪山在今 天全 部的行程里都在我们一个转身的视线里。
翻过一座小山坡之后,正在被暴风雨洗礼的朋彦错映入眼帘,但县道距离湖边还有2km之遥,即便用无人机升空航拍也很难拍到湖面的全景,而我们也确实没体力再前往湖边往返。赶路要紧,今天的计划是骑行80km处扎营。我装在车架上的 拉萨 啤酒已经是第二次摔在地上,破了一个小孔,啤酒滋滋地往外喷射,我们索性把这一罐开了喝掉。
右前方一直在下雨,连带着朋彦错上空电闪雷鸣,时不时有闪电狰狞。好消息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上刚好是两片积雨云之间的晴空,虽然也淋了一些雨丝,但已经非常幸运了。相比之下逆风也就忍了,我很久没骑车跑步锻炼,体能有所下降,傍晚的时候开始疲惫,遇到上坡干脆下车推行,又翻过一个大坡之后,把朋彦错远远甩在身后,接下来放坡到80km,完成今天的骑行目标。接下来开始寻找露营点。
为了好的视野我们选择在山脊而非山坳里扎营,代价是风非常大,帐篷吹得严重变形,需要用大石头固定。而我们买的油炉也非常不给力,可能是高海拔的缘故,经常烧一两分钟就熄灭了,折腾了我们好久勉强把速热米饭给煮了。晚上九点多,风停止了呼啸,我们走出帐外,久违了的璀璨水波星空荡漾在黑色苍穹,木星在右,火星在左,银河拱门自南向北纵贯夜空,时不时流星划过,美得醉人。睡觉前我们还在帐篷里一边享受着啤酒一边看着纪录片《高山》,很符合我们现在的心境,人生就是要勇于挑战。
Day2 84km处营地—甲热布错湖畔
骑行76km
早上晴空万里,一顶帐篷置身于荒野之中,这是我理想中的清晨画面。可惜油炉依然不给力,我们甚至都没办法把水烧开,只是水稍微热一些就将就着泡面以及速热米饭,等到收拾打包好所有东西出发时已经快11点了。今天的一天都非常辛苦,原因是逆风从始至终压制着我们的速度。
出发没多久遇见一处小溪,我们在这里洗漱,然后开始大缓坡的挣扎骑行,藏北的荒原有时候还比较难辨认是平路还是上下坡,直到铁人看着手表里的数据,显示着海拔在上升,我们才意识到这会儿一直是上坡,怪不得骑得很累。我一边骑一边吃着牛肉干和大白兔奶糖,就是为了随时补充体力。遇到一处断桥,还得脱鞋涉水而过,还好溪流不冷,而且还很舒服,就当洗了个脚。
从双湖到尼玛这段X50县道,我和铁人发现一个规律:从双湖到尼玛沿途有几个大的湖,而湖意味着是地势较低之处,从一个湖到下一个湖,中间都会要翻山,昨天的鄂雅错和朋彦错之间便需要翻座小山,而今天告别朋彦错前往诺尔玛错也是要过一个海拔4900的垭口。
终于快看到两湖之间的山口,而在这里遇到养路队的两辆车以及工作人员,就在路旁吃午餐。我过去讨要了一点热水冲咖啡喝,他们还送我们油饼和午餐肉,幸福就是来得这么突然,他们说这些年在这边路段工作,还是第一次见到骑自行车旅行的人。回望来时的路阴雨密布,我们生怕被雨云追上,想赶紧出发,养路队的同志让我们安心,因为——我们再怎么骑也跑不过雨,既来之则安之。
告别好心的陌生人,翻了最高处的山口,远远就望见了诺尔玛错,只不过,距离它还有20km之遥,别的地方是望山跑死马,而在藏北荒野,是望湖跑死马。开始一路下坡,3km之后变成缓坡,通往湛蓝色湖面的土路修得特别特别直,上图可以看到通往蓝色湖面的那一条浅色线条,就是那条直路。让人很容易产生错觉,以为爬过一个坡就能到湖边,爬完坡之后就幻灭了。错觉与幻灭之间重复了20多次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诺尔玛错湖边。
县道距离湖边只有不到200米,于是我们下车步行走到湖畔,用无人机航拍的效果就非常妖娆了,尤其是云彩变幻万千,云的影子和不同的光线角度让上帝视角的湖面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效果,非常漂亮,而北方又一座无人雪山也一直伴随着我们。诺尔玛错湖畔有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栖息着野驴,黄羊,土拨鼠,野兔,狐狸,藏原羚等不同的野生动物,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水鸟在此栖息
诺尔玛错 湖西 岸一直都有零星的藏民定居点,甚至有小的村落,遇到的第一家是个老太太以及两只凶恶的狗,靠近民居之前先被狗扑了过来,我很淡定得弯腰捡石头驱赶,然后想问老太太有没有充电的地方,拿着笔记本电脑的插头示意,但她说没有。不过老太太很好心地给铁人灌了一壶热水,也让我们很感动,陌生人的善意永远是旅途中的光。
沿着湖岸骑行了5km左右又遇到一处居民房屋,而且门口停了蛮多辆车,我和铁人进屋休息一会儿,里边的人用好奇的眼神打量我们一下之后,因为不怎么会说汉语只能稍微寒暄一下就继续忙他们的。我给笔记本电脑充了20分钟的电,4点左右继续出发,前边还有30多km的路,不敢怠慢。
湖边的搓板路就让人心烦,笔直的道路仿佛延伸到世界尽头,让人在视觉上就会疲惫而绝望,再加上霸道的逆风让我们拼劲全力也只能骑出10km的时速。我把帽檐拉得很低,为了遮蔽西晒的阳光,更为了让自己的视线只逗留在车轮前方3米左右的眼下——不去在意前路漫漫,只关注脚下的路途积累。因为逆风,我和铁人会轮流在前边破风,轮到铁人破风时,我跟在他后边就没那么无聊了——因为需要动用微妙的技巧去控制车身,尽量靠近他但又不至于碰上,最大可能地减少风阻。
诺尔玛错真的很长啊,而且连接着南边的昌玛错,差不多今天有接近40km的骑行都是徬着湖畔。昌玛错也非常特殊,就是湖中心有很多大片大片的白色岩石,不知道是什么构造,航拍的角度里,白色的岩石,从草绿到浅蓝的湖水颜色变化着,在加上湖边红色的滩涂和深绿色的稀疏灌木,构成了非常惊艳的大地画卷。
告别昌玛错,又是一个超长的上坡,我和铁人都已经累得不行,选择一边推车一边聊天前进,因为我们知道,过了这个垭口,下坡就能到今天的露营地甲热布错附近,今天的计划是湖边露营。
垭口之后果然看到了前方的甲热布错,而且确实有一段长下坡非常爽,但最后4km多的路却是非常烂,硬搓板几乎避无可避,还有一些路覆盖了很多沙子根本没法骑。我们只能半推半骑,熬到日落余晖一点点变得温柔,冷暖色调的交融是藏北荒原最迷人的色彩。湖边有牧民的房子,大片的羊群,还有张罗着把羊赶回羊圈的牧民们,我们选择湖畔牧场里的一户牧民家投宿。
我们最后选择远处的一家牧民家投宿,其实说不上投宿,因为房子只有一间屋子很小,我们只是在屋子旁边避风处搭帐篷,但是房屋的主人不仅提供了热水和充电,还好心地让我们进屋里坐,相比于昨天的露营荒野,今晚真的幸福太多了!
而且这里还有电信3G信号,两天没手机的我突然信息爆炸,有点无所适从。不过这不影响晚上我继续爬出帐篷仰望星空,尽管南边银河银心部分被乌云遮挡了效果不好。
半夜里帐篷外风声呼啸,之后下了一场大雨,准确说是冰雨,噼里啪啦地砸了一个多小时,不过帐篷防水性能很好,我们也都睡得安心。人终究还是社会的动物,昨天完全在荒野中扎营虽然很酷,但是今天在牧民屋子旁边搭帐篷,有电,有热水,有人烟,舒服而心安。
Day3 甲热布错湖畔—尼玛县
骑行87km
9点左右,清晨高原的阳光让帐篷里产生强烈的温室效应,我们都是被热醒的!钻出帐篷,几乎是万里无云的蓝天,甲热布错 西北 方向竟然是一小丢雪山,搭着蔚蓝的湖面非常应景。
我们迅速打包收拾帐篷睡袋防潮垫等,然后找牧民主人讨要了热水泡咖啡和方便面作为早餐。这也是今天晚上到达尼玛之前唯一正儿八经的一顿饭,中间为了赶路我们都没有停下来好好吃午饭,只能用干粮代替一边骑一边吃,我大约吃了4块士力架,30粒牛肉干和10块大白兔奶糖,依然难以维持巨大的体力开销,饥饿难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淀粉类的硬货来垫肚子。
出发之后两公里左右到湖边,也就是昨天本来计划露营的点,在这里继续放飞无人机航拍了整个甲热布错,湖面与天空的蓝色都那么纯粹明媚,之后翻过一处小的垭口,按照经验,甲热布错和祝曲错之间也会有个垭口。
翻过小垭口之后就是一路下坡,主路上搓板路颠簸厉害,我们就干脆走便道上的草坡,放坡速度在20km/h左右,在 阿里 骑行中算是飙车的速度了。这次又有一座断桥,又得选择涉水,不过这回我们没有选择脱鞋走过,而是加速骑行冲过去,河水还蛮深,有点刺激,万一中途卡在淤泥里翻车可就玩儿大了。
远远能看到祝曲错的时候,道路在这里分岔,常规路线是直接往南然后绕达则错的东侧和南侧去尼玛,而我们跟随的50县道则是往西翻山从达则错的北 边和 西边去尼玛。事实证明我们选择的这条路,根本没人走,因为这条路中间有一段是断的,或者说是被山洪冲垮了的。常规路线虽然远了20km左右但非常好走,但我们就是要不走寻常路,注定要邂逅风光绝美但路况刺激的旅途。
从分叉口往西边走,一路都是草滩,有点逆风,一开始下坡还比较舒服,之后开始上坡时便有点吃力,砂石路,板块路和搓板路的阻力都很大,真的太消耗体力了。道路痕迹错综复杂,我们时不时需要停下来对着导航app检查是否偏航,甚至都没时间去欣赏大群大群的藏野驴奔向北边的雪山。
非常费劲才能维持9-11km的时速,毫无骑行乐趣,可能没办法按原计划下午3点之前翻过垭口了。关键是我们还走错路了,乍一看在导航app上我们的位置和方向都没问题,但放大比例尺之后却发现,我们偏离了主路大约1.5km,在询问了当地村民之后确定了前往尼玛的路在山的另外一边,正确的路应该在南边1.5km的地方。悲剧是,隔着的着1.5km,竟然是一座小山(上图)。我和铁人无奈,只能推车上山,到了山头往南边看,确实有一条明显的道路。为了不再绕路,我们决定直接切草坡下山,却被几道夏季洪水的沟壑搅得头疼,需要不停得推车过千沟万壑,最后干脆沿着河床下坡,对车架以及自行车避震系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至少我们回到了正确的道路上。
折腾了3个小时,才骑了20多公里,士气有些沮丧低落。继续对抗着烂路,爬坡,逆风,来到了今天最大的一个垭口的山脚下,此时是下午2点30,骑行了4小时,行进33公里,但我心态还不错,觉得翻过这海拔5060左右的垭口之后就可以一路下坡到尼玛县城了,事实证明我太天真了。
费力骑到垭口之后,好消息是能看到达则错了,三年前骑行 阿里 北线时候是从 湖南 岸的公路上平视,而现在则是 湖北 岸的山脊上俯视,上帝视角自然来得更加壮观一些,况且我还有无人机再飞高500米去俯拍(上图)。坏消息是这个垭口是双垭口,意味着一会儿下坡之后还要上坡,路途并不轻松,花费的时间比预期要长。
还有更坏但也是更刺激的消息,放坡的最后一段从山头到达则错湖盆地的路,先是烂路都下坡,双手捏紧车闸才能保证安全范围内的速度,车身颠簸到叮铃咣当响,再后来干脆没路了,应该是土路已被夏季山洪冲垮,亦或是年久失修这给了我们一次非常刺激的体验——我们要沿着雨季山洪冲出来的干涸河床一路速降,一直到达则错的湖盆,瞬间觉得我们在玩纪录片《车轮不息》里的纯天然地形下坡,简直是有点极限运动。
机会难得,我用无人机拍了铁人速降的一段视频,效果好得不可思议。但也而别考验骑行技术:双手捏紧车闸才能保证安全范围内的速度,车身颠簸到叮铃咣当响,此时非常考验骑车技术了,一不留神就会摔车,需要保持精神高度紧张,在宽阔的河床中快而准地找到合适的线路,还得担心着后架上的驮包和行李会不会震掉,整个速降过程都是肾上腺素爆棚!
终于到了达则错湖盆的平缓地带,以及下午5点,我们骑了40km左右,还有47km,已经做好天黑赶路的准备。毕竟我和铁人在三年前骑行 阿里 北线的时候至少赶了两次夜路。接下来的路是微下坡,除非一些特别差的碎石路之外,我们都可以巡航到16-19km的时速,代价是车身连同身体承受着高频率的震颤,酸爽!胃里空空的时候颠着五脏六腑都难受。
再翻过最后一个小坡之后,我们终于可以见到远处的尼玛县城了,没错,是真的非常远,还有27km左右,但心里总算有个寄托,目标就在前方,加油赶路吧。当务之急反倒是我们已经断水一个多小时了,阳光的炙烤和高原的干燥让身体水分迅速流失,我只期盼着能够尽快遇到路边的牧民村落或者房屋。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处藏区牧民定居点,但连续三个房子里都是大门紧锁完全没人,其中一间屋子窗户是开的,我只能强行入室提了一壶开水,留了10块钱放在桌上表示一下,实在是情非得已。
最后前往尼玛的路几乎用尽我和铁人的所有气力,到达这个县城并找到一家餐厅时已经非常虚弱了,眼前发黑四肢无力,手机打字都觉得手指发软。主要还是因为今天一直骑行赶路没怎么好好吃路餐,有点低血糖的症状。“老板,什么菜上得快?!”点了三个菜狼吞虎咽,幸福感爆棚。晚上就住在餐厅旁边的一家伟明酒店,条件很不错,痛痛快快洗个热水澡,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晚上我修照片看电影《摩天营救》,而铁人看着的东森新闻,熟悉的宝杰哥的声音,仿佛回到了六年前 台湾 环岛之旅。
接下来几天将会陆续经过当穹错,当惹雍错,扎日南木错等几个颜值担当的湖泊(未完待续)
游记传送门:【那曲阿里大斜线篇】车轮不息,那曲阿里大斜线骑行穿越之旅【Part.1】https://you.autohome.com.cn/details/235375车轮不息,那曲阿里大斜线骑行穿越之旅【Part.2】https://you.autohome.com.cn/details/235405车轮不息,那曲阿里大斜线骑行穿越之旅【Part.3】https://you.autohome.com.cn/details/235436【阿里北线篇】 在空气稀薄地带骑行,阿里北线单车穿越之旅(Part 1)https://you.autohome.com.cn/details/233940 在空气稀薄地带骑行,阿里北线单车穿越之旅(Part 2)https://you.autohome.com.cn/details/234082 在空气稀薄地带骑行,阿里北线单车穿越之旅(Part 3)https://you.autohome.com.cn/details/234175 在空气稀薄地带骑行,阿里北线单车穿越之旅(Part 4)https://you.autohome.com.cn/details/234233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