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大理,这个古老、神奇、美丽的地方,历数一下她的内涵,那屹立千年的三塔,造型优美独特的剑川石窟,被誉为佛教圣地的鸡足山建筑群,两千年前建造的博南古道上的霁虹桥,苍劲神迷的苍山,明珠般的洱海...... 双廊、才村、张家花园、苍山、喜洲、巍宝山……还有几个大理未了心愿? 我这已是第3次来了,还有这么多没有去过或没有细细游过的地方。 这次回去后,坐在这儿写游记整理照片时,还是感觉到了遗憾。 大理,我还要再去。 请跟随精灵的脚步走进大理,体会精灵的N个理由爱上的大理吧。
行程预览及实用信息
D1, 到达大理双廊,游览玉几岛。D2, 上午海边看日出,游览双廊街道。 下午租自行车转海,大建旁村-青山村-一直沿海骑行。D3, 交通 :在才村路口乘2路到终点就是才村码头。 浏览内容:才村洱海边散步 美食:风鹤轩 住宿:才村码头附近“望海亭客栈”三层海景房间 。D4,交通,乘2路公交在三月街口倒4路到观音塘下车。右边就是张家花园,门票90元。参观后门口找私人车送到苍山景区门口40元。游后从凤眼洞下山到影视城,打车20到古城。从红龙井出来就有到才村的2路车。浏览内容,张家花园-苍山美食,苍山玉带云游路上只有七龙女池有简单炒饭和水,上山前要自带些食品为好。住宿,“望海亭客栈”Tips:从感通寺乘苍山索道上山后开始走4.5公里到达七龙女池,此处是天龙八部影视城索道,也叫苍山大索道(去洗马潭的)的中转站,可上可下(往返全程200,中转站上或下均100元)。这儿还是游人的加油站,有热水方便面,还有炒饭。再向前4.5公里到了凤眼洞,有下山的台阶,再向前一小段是中和寺,有缆车下山。D5,交通:从才村乘2路有一站就在三塔路口。游览后到大路上等路过到洱源方向的车6元到喜洲,下车后有三轮车1元到古镇。 浏览内容:三塔-喜洲古镇。三塔只在外面拍照;喜洲古镇很大,全游到约需5小时。
第1天,到达双廊
注:◆ 文字下面是对应的片片◆ 由于本人出游很少拍摄人像,故文中所需游览时间均为不拍人像时间,供同样不爱拍人像的旅行达人参考。下午3:30到达下关,8路公交到客运北站,乘上到双廊的中巴13元。下车后往古镇里面走了一点,分头找住处, 选择时发现双廊的住宿并不紧张,根本不像网上游记说的那样,没必要预订,到了自己选永远是老驴们最喜欢的方式。
放下行李,赶快拿上相机来到玉几岛,西边一大块云,被遮挡的太阳射出绚丽光束,这真是大理特有的光线,而且非常轻易出现。20度的温度,不冷不热,蓝天上大朵的白云,路边支支樱花绽放,洁净的空气让呼吸顺畅,从心底往外地舒服,魅力大理这么多年来还是如此让我喜欢。
晚上洗衣服,把缅甸的土全部洗掉,干净了许多,回到大理,心情也比国外轻松了不少。双廊,很好的地理位置,海边小路上酒店,饭店,游人适度,仍然可以悠闲地散步,落日的余辉映红苍山,再洒向海面,小涟漪倒映出我愉快的心情。
第2天,洱海骑行
早起看日出,往大建村方向走,不行,凡是海边都是私人领域。后来发现双廊南绍风情岛对面的沿湖长廊,视野宽广,应该不错。明早去。
回来又在玉几岛转转,海边是几个漂亮的私人别墅,其中有杨丽萍的别墅。
无意中被一个绣品店门前摆放的小玩艺儿吸引,便走了进去,哟!小店里面更是琳琅满目,绣花鞋可爱得不行,裙子,桌布,大大小小的绣片,全都让我爱不释手。边看边选时,听到了绣娘与另一个女孩买主的对话,女孩“呀这么多好东西,我全想要。”绣娘“这样不行,你欲望太强了,我不卖给你了”。呵呵,什么…还有卖家不愿别人多买的?我便开始关注这个30多岁,个子高高的绣娘,并不时的与她交谈起来。她告诉我说,她是双廊唯一的傈僳族绣娘,因为阿哥(她丈夫)来双廊给人家盖房子,她便来这里生活,当时不会汉语被别人岐视。后来跟北京上海的游客慢慢学会了汉语。她曾给杨丽萍当过绣娘,但她很不适应明星的生活习惯。辞后便开了这个小店。她只知道每件东西的价格,但不会加,客人买了几样都需自己算帐给钱,给多少她就拿多少。真是个可爱的,若不是亲眼所见真是不敢相信如今还有这样的人。
下午租自行车转海,大建旁村-青山村-一直沿海骑到3:30,感觉差不多了,风景海色基本一样,不要太累了,便掉头返回。海边休息吃凉粉,好吃!再来一碗。
这时下海一位撒网的人,船就是个大车轮,大口袋里面是码好的网,一点点下着,一点点远去。不知什么时候该他收网,很想看看他简单工具的收获。
晚上又上玉几岛看落日,辉煌依旧。
第3天,才村休闲
按原计划入住到才村,从客运南站乘2路到紫云市场,往左拐到另一条马路上找6路到,在才村路口下来,再倒另一个2路到终点就是才村码头,也是才村,有客栈饭馆,是个游客喜欢之地,可与双廊螕美。
下来后在附近找了一家门口在装修的客栈,是2个北京女孩经营的,谈好80入住。窗外安静,离海很近,楼上阳台观海无遮挡,只是卧具比较旧了。
安顿好出来找饭馆,发现码头左边安静整洁,临海的漂亮客栈好几个,100-500不等。还有个“风鹤轩农家菜”物美价廉。前面还有个伸进海里的小亭子。是个非常适合休闲的好去处。
下午休息,洗衣服,然后向村子右边走了走,不好,比左机遇的环境差远了。晚饭还是“风鹤轩“,一荤一素才37元。饭后在小亭子里坐坐,太阳很快下山了,没有云霞。
第4天,张家花园-苍山
早起上阳台拍了几张日出,吃方便面,8:00出发苍山。2路在三月街口倒4路到观音塘下车。右边就是张家花园,门票90元,老年证和学生证40。进去先看看表演,品尝了三道茶。然后一个个庭院参观,张家花园是典型的大理白族民居的历史建筑,把白族民居同私家花园、与园林完美结。之前几次来大理都没能欣赏这个“云南第一园”的梦幻白族民居,这次来大理,是想弥补以前的几处未了心愿。
最左边还有个西式庭院,最后是个小花园,仿江南园林的特点,一转下来感觉还是很精美的。
10:00出来应该去感通寺乘苍山索道了,但没车。大理旅游开发20年了,可想爬个苍山都找不到车,无语。让张家花园的服务员帮忙,找了辆等客人的司机,要价40,还不太想去呢。到索道站后用昨天在才村票务中心买票时给的短信,刷卡每张票80(索道加门票),正常票价:门票30,索道往返80,单程50,老年证无优惠。这样一看,我们不划算了,昨天在票务中心还给了20服务费,若往返是划算的,但我们想走完玉带云游路全程,就不回来了,应该买个单程就行了,加上门票80就够了。可之前看了几个人的游记,没人说的明白。功课没做好就不经济呗。
下了览车是清碧溪,再向上一小段台阶就是玉带云游路。我们近12:00开始走,今天大理的空气也不是太好,有些雾霾,洱海模糊,颜色浅淡,但山上的杜鹃花都开了,满目翠绿,点缀着粉嫩的鲜花,林间还有许多金黄树叶,不知春天的黄叶是什么树?这云游路全程都是平路,走起来真带劲儿,心旷神怡。
4.5公里到达七龙女池,此处是天龙八部影视城索道,也叫苍山大索道(去洗马潭的)的中转站,可上可下(往返全程200,中转站上或直均100)。再向前4.5公里到了凤眼洞,有下山的台阶,再向前一段是中和寺,有缆车,但目前在修。我们用了3小时走到这儿,共8.5公里,中间休息了几次,在七龙女池吃了一盘炒饭。但此刻的我感觉还是比较累了,虽然是平路,但太长了,景色不错但过于单一,审美很快就疲劳了。这时我也考验了自己的体力,只能承受3-4小时的连续路程。
从凤眼洞到山下的路还有2.5公里,这段下山的台阶,我们用了50分钟。凤眼洞处有检票点,逃票应该不容易。从此处爬上来也是相当艰苦,最好还是选择索道上山吧。
下来就是影视城,照样无正规车,私人车20到古城南门。时值4:30,吃了正餐,价格比才村高出不少。然后到古城的玉华楼下坐了会儿,从红龙井出来就有到才村的2路车。可我们还是原路回到南门,4路又换2路,不聪明。
第5天,大理三塔-喜洲古镇
早上还是方便面咸鸭蛋,才村早上也有粑粑什么的。8:00出发三塔,2路有一站就在三塔路口。门票121,无优惠,没进去,这个景点早年就来过了,今天早上过来是想拍片片,从外面各个角度拍了,效果不错。
然后路边拦了一辆到洱源的车6元到喜洲,下车后有三轮车1元到古镇。在三轮车夫的推荐下先却喜韵居,门票60,无优惠,三轮车夫可买半票。是一个典型的白族民居。有服务员讲解,看的较仔细,4个院子都很讲究。
10:00出来向右,先看见一个魁星楼和一个古寺庙,然后沿着严家大院的灯笼向里,便进入了古镇。
喜洲历史名城,是大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六诏与河蛮并存时就已是白族聚居之地,原为大理河蛮的城邑,喜洲是又是白族典型的商业集镇,是白族民族资本主义的发萌地之一,云南著名的侨乡之一。也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
我们在四方街沿着有牌坊的街向左一直走,古老的建筑更多,小街道两边全是,看了几个院子都不错。
回到四方街,旁边的严家大院博物馆,为国家级,门票30,无优惠,门口的小姑娘见我们有两位老人,就只让我们买了一张门票。这大院是1912年建的,由北而南的两院“三坊一照壁”、两院“四合五天井”组成。四个院落之间,以“六合同春”和“走马串角楼”连贯成为一个整体。整座建筑豪华而古朴,感觉很好。
在这些老街道里,不知不觉就走了3小时,下午一点半才意犹未尽地回到才村。又到“风鹤轩”吃了饭,便拿上行李,2路倒8路来到火车站,把前几天用手机买的大理-昆明的火车卧铺票取了,然后21路到达客运南站。乘4:00的班车出发巍山,结束了我的大理之行。算起来游览的时间也不少,但感觉还是没玩儿够。特别是大理附近的鸡足山等景区,留待下次吧。
总结
大理,在人们的认识中有几个不同的概念,大理古城,大理市,大理周边......无论那个旅游资源都极为丰富,若是喜欢大理,最好就是多来几次,特别是在你所在城市的冬夏季节不好的时间段来这里享受,玩儿遍周边的山山水水和古镇古迹才最是痛快。
感谢浏览图文 太空精灵, 常驻北京 热爱旅行的处女座攻略控、古迹控,多平台旅游达人。 原创游记,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如需它用请私信作者。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