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阳光包裹着这座城,即使在秋风中,第比利斯依然恬静温馨。漫步街头,街道两旁的梧桐树黄了,秋日暖阳透过树冠投下星星点点的光斑,鞋底敲击卵石铺就的路面很有感觉。在这里,过去与现代并行,演绎出专属于格鲁吉亚的崭新乐章——马路上疾驰着最新款的保时捷,转角的老城却停靠着快要报废的前苏联老式汽车。跨越库拉河的和平桥,连接了一河两岸过去与未来的故事。阳光瞬间包裹着我,某个瞬间,在第比利斯,把自己融入四周万物。
初见第比利斯,房东敞开客厅那排葡萄酒,让我们随便喝
一座全然陌生的城市,都会带给每一位旅者别样的体验。第比利斯给我的初印象,便是美酒如开水,随便喝。初见第比利斯,是夜晚从机场出来时的入住。民宿工作人员驱车来机场接我们,车子行驶在第比利斯夜的街道。22点的第比利斯霓虹炫彩,车马如龙,满目是华丽灿烂,街头的建筑颇具欧洲风格。如此的现代化都市,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
入住的民宿位于一栋老式的小高层里。推开简易的大门,里面的装潢典雅大气,简约而不简单。房东很豪地指着装饰柜上那一排葡萄酒,让我们随便喝。
格鲁吉亚各个旅游城市乃至旅游景点是以首都第比利斯为中心点呈放射性路线,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导致我们来来回回到第比利斯有三次。原以为第比利斯会有不少前苏联的影子,到了之后完全颠覆我原有的想象。老城和新城完美交融,鳞次栉比的教堂随处可见,东西方文化和谐相碰。集市、跳蚤市场、步行街、霓虹灯、夜生活……旅游该有的这里基本都有。这座有历史底蕴的城市乃至整个国家,不仅美丽还如此低调,怎能不让人一见钟情?你好,第比利斯!
第比利斯自由广场,街头巷尾闲逛,仿佛置身于欧洲浪漫小城
一座城是一个大景区,第比利斯便是如此。第比利斯景点集中,如果你乘坐地铁,在Liberty Square站下的话,基本可以打卡这座城的重要景点。
因住在市中心,一出门便是美景。街道两旁的梧桐树黄了,秋的太阳透过树叶倾洒在石头路上,斑斑点点。风很大,太阳很暖。这是一座休闲的城市。在第比利斯的日子里,阳光与秋风沁人心脾,放慢脚步,像当地人一样把自己融进这座城市。
路边这家现烤的馅饼太好吃,点的这款是土豆泥肉泥加芝士馅的,如此丰富的食材,一大片切成四份四人食正好,3拉里大概人民币8元。
一路溜达,闲逛到自由广场。这个圆形的广场位于第比利斯市中心,中间是一座高高的纪念碑,游客中心就在这附近。自由广场始建于19世纪沙俄统治时期,原名埃里温广场,苏联时代改名列宁广场,1991年格鲁吉亚宣布独立后改名自由广场,原来的列宁像也换成金色的圣乔治屠龙圆柱。
其实整个广场是一个车流量蛮大的环岛,并没有什么可玩之处,可以说是一个地标而已,别当成景点。重点是周边的六条街道,不需要刻意安排,每一条进去都是经典。漫步在街头巷尾,鞋底敲击卵石铺就的路面,时不时惊见城市雕像。街道两旁古朴的房子充满着浓浓的欧洲风情,仿佛置身于欧洲某个浪漫的小城。
第比利斯老城,白天逛街欣赏独特建筑,晚上体验丰富的夜生活
第比利斯由旧城、新城两部分构成。美丽的库拉河从市区由西向东穿过,把第比利斯分为新城和旧城,市中心便是自由广场一带,有政府大厦、剧院、博物馆和商场,六条街道向市区各处辐射。
第比利斯老城可以说是这座城市的精华所在。老城始建于公元4世纪,历史上一直是格鲁吉亚最重要的城市。因为战争,这里屡毁屡建,老城现存建筑多是1795年波斯入侵焚城后修建。尽管如此,老城“旧”感浓郁,岁月的痕迹依然,这与我去过其他城市的老城有所不同。
来第比利斯旅游的人基本都会来这里闲逛,虽然有不少店铺,感觉也就是出售一些旅游纪念品,可逛性不高。美食店铺和酒吧咖啡厅不少,白天比较冷清,晚上那绝对是爆棚了。
所以老城至少要来两次,再一次必须是夜幕降临之后。老城是第比利斯夜生活的主要场所,这里集中多家餐厅、酒吧、咖啡厅,在游玩了一天之后,来这里放松是最佳选择。
老城里汇聚了锡安主教教堂、季瓦里教堂、安契斯哈蒂圣殿教堂、木偶戏院“歪歪钟楼”等老建筑,另外还有一些名气不大的教堂,这些才是老城的精华所在。色彩艳丽的房子,老式的建筑,小石块拼成的道路走起来很有感觉。花上大半天时间慢慢逛,会有很大收获。
素罗拉克山顶,晴空下第比利斯城美如画,夜幕降临,第比利斯城进入璀璨从老城某条街出来,往南方向,过条马路,你会看到空中正在运行的缆车,一块“I love Tbilisi”的大LOGO。沿着旁边的斜坡上来,慢慢走大概半小时就到了素罗拉克山。
可以说,素罗拉克山是第比利斯的名片,没有之一。这个地方又叫Nariqala要塞、“妈妈山”,其实就是三个景点集中在一处。素罗拉克山是鸟瞰第比利斯城市风光的最佳观景台,我们所看到的第比利斯出彩的夜景图片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素罗拉克山的最佳游览时间,便是安排在傍晚日落前1-2小时,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一趟搞定景点的游览和夜景的欣赏。虽然这条上山的缆车道是第比利斯的一个必玩项,但步行上山的好处是可以从不同方向和不同层次欣赏立体感的城市风光。上山的路很平缓,石块铺就的小道走起来很舒畅,两旁是依坡而建色彩艳丽的房子。亦行亦拍亦欣赏,并不会消耗体力。
山顶缆车站的一侧是Nariqala要塞,另一侧是格鲁吉亚母亲雕像。Nariqala要塞是保卫第比利斯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塞始建于公元4世纪,1827年驻防此地的俄军火药库发生大爆炸,导致要塞严重损毁,现如今仅存部分断垣残壁遗迹供游人凭吊,已完全失去修复的必要性。这座要塞的进出口在位于半山腰的地方,随处可见残缺的城墙和碉楼。可以攀爬到要塞最高处,但要非常注意安全,特别是下来的时候。
第比利斯最高处——素罗拉克山顶的格鲁吉亚母亲雕像建于1958年,是为纪念格鲁吉亚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而修建。雕像左手托碗表示迎接远方来的朋友,右手持剑表示斩杀入侵的敌人,所以又名“母亲堡垒”。从山顶可以俯瞰整座城,在城里可以眺望这座威武的“妈妈雕像”。
这一片区域并不太大,却是欣赏第比利斯迷人风光绝佳之地。整座城市座落在河谷地带,越往高处城市会变得更为立体。太阳下山前,天空是绚丽的金黄,太阳下山后的片刻时间,夜景灯亮了,伴随着墨索蓝的天空,第比利斯城进入璀璨的时空。
小贴士:1、可乘坐全封闭的缆车到达山顶,单程3分钟。乘坐缆车可刷地铁卡,单程2.5拉里往返5拉里。缆车站入闸口旁边有售票窗口可以办理地铁卡和充值。2、第比利斯夜景最抢眼的建筑是:和平桥、圣三一教堂、乔治亚总统府、圣尼古拉教堂。
库拉河上和平桥,穿过时空黑洞,前一秒还在老城,下一刻就在未来
一座城因水而有灵性。蜿蜒的库拉河从市区由西向东穿过,把第比利斯分为新城和旧城,成就了一河两岸那些华丽而有故事的建筑和人文。也有说库拉河是亚欧生活方式的分界线,河的这边是亚洲,河的那边的是欧洲。
库拉河是土耳其、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境内的河流,也是外高加索地区最大的河流。源于土耳其东北部,流经格鲁吉亚,然后进入阿塞拜疆,与阿拉斯河汇合,最后注入里海。河水穿城而过,有河必有桥。和平桥是第比利斯库拉河上的一座步行桥,非同一般的造型吸引了众多游客来这里打卡,乃成为第比利斯地标性建筑之一。这座桥由意大利建筑师和法国照明设计师设计,采用钢与玻璃的混合结构,拥有交互式的灯光显示系统,一到晚上,顶棚会出现格鲁吉亚国旗,故被称为和平桥。但因远远看有点像皮皮虾,又被称为皮皮虾桥。
如果要例举第比利斯最具代表性的“新与旧、现代与古老”完美结合的区域,非这一片莫属了。从老城出来,马路对面能看到河对岸一座古老教堂和一尊策马扬鞭的雕像,这便是始建于5世纪的梅特西教堂和格鲁吉亚之父塑像,而梅特西教堂现所在位置,便是第比利斯最早的城池。不远处是始建于6-7世纪的锡安主教堂座,如果是周日,会有很多当地人来这里做礼拜。
继续走不远便是如此讨喜具现代风格的和平桥。从老城出来,跨过和平桥,就像是穿越时空到未来世界,建筑风格完全变样。如果你是在晚上夜景灯亮起时走过和平桥,更会有一种坐上时间机器的感觉。
下了桥便是瑞克公园,往右走是观光缆车的起点,也是前往梅特西教堂和素罗拉克山的方向,往左前方走是前往大名鼎鼎的圣三一大教堂。
圣三一大教堂,片刻安宁只为等待落日余晖,此刻,大教堂披上一层金光
第比利斯最不缺的就是教堂和修道院,在众多教堂和修道院中,但最吸引游客眼球的非圣三一大教堂莫属。
雄伟的圣三一大教堂位于老城区北边的高地,建于1995-2004年间,是格鲁吉亚自苏联解体后乃至有史以来修建的最大教堂。虽不是有历史的教堂,但因规模庞大,在全世界东正教堂中排名第三。其主建筑高近100米,以至于从第比利斯各个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内部可看的东西并不多。据说当初在修建时几乎拆毁了苏联时代未及拆掉的所有亚美尼亚墓地,曾经引发抗议。
教堂有围墙,从正门进入,一条长长的台阶通向神圣的教堂。阳光正好,秋风吹拂,坐在广场长椅上,沐浴在夕阳的余晖里,很是享受。片刻安宁只为等待落日余晖,此刻,圣三一大教堂披上一层金光。
小贴士:1、 第比利斯所有的教堂上午都背光,圣三一大教堂最好安排在傍晚前后。2、 虽然进入教堂内部女性需要戴头巾,但圣三一教堂游客多,也许算是半个景点吧,女性不戴头巾也可以进入。3、 从地铁Avlabari站出来向西步行5分钟左右即到。如果从和平桥步行过来的话,大概20分钟。无门票。
干桥旧货市场,种类繁多,苏联时期的老物件、家里的废旧杂物都有
如果你对苏联时期的老物件感兴趣的话,不妨来干桥旧货市场一趟。干桥旧货市场是外高加索最大的跳蚤市场,格鲁吉亚的潘家园。这里最早只是当地人做生意而存在,后来据说是第比利斯百姓为了贴补家用,拿出家里的二手货变卖而自发形成的一个市场,后来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最后竟然演变成第比利斯的一个特色景点。据说,来这里的卖主不仅有当地人,还有来自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卖家。
干桥旧货市场范围自第比利斯中心向东西延伸500米左右的区域,以桥为中心,桥上是旧货二手货古董,桥下是新一代本地艺术家的油画市场。
我去的那天是周六,一靠近这片区域,立马感觉到沸腾的气氛,人多了起来。桥对面马路旁的人行道有警察队列站立,目测有百名,没搞明白是在执勤还是在摆阵。
旧货市场虽然不大,但众卖家“见缝插针”摆摊,摊铺特别多。摆摊的形式五花八门,有简单用一张地垫铺地上做摊位的,也有把家里车子开出来当店铺的。出售的物品啥都有,有时代感非常浓烈的复古老乐器老相机和老黑胶唱片,有苏联时期的钱币和战争时期的纪念品,还有家里的废旧杂物,甚至有不少任你脑洞大开也想不到的奇奇怪怪的物品。
这个地方很适合眼光毒辣会淘二手货的人,也适合我等喜欢“长见识”的游客,更适合有“苏联”情结上年纪的人。在格鲁吉亚也是第比利斯的最后一天,我来到干桥旧货市场,最后啥也没买,竟也逛了大半天。
第比利斯地下印刷厂,到访语文课文中的实景,见证一位孤独者的守望
“格鲁吉亚共和国首都第比利斯郊外有一个小小的院子。1903年斯大林和他的同志们创建的地下印刷所就在这个小院子里头。”这是曾经初中语文课文《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一文的开头。旅行中最让人着迷的一件事,就是能亲自到访书中的场景。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是茅盾先生的文章,讲述的是当年斯大林在第比利斯组织了一个地下印刷所印刷革命刊物的故事。格鲁吉亚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故乡,既然来到第比利斯,那就去看看格鲁吉亚最后这片“红色根据地”。
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如今已被遗忘在第比利斯一个毫不起眼的巷子角落里,这里虽然全天免费开放,但却门庭冷落。红色砖头建成的围墙包裹着木质大门,从外观看颇有气势。进入是一个纪念馆,里面的摆设很熟悉,有种穿越到五六十年代的感觉。纪念馆是苏联时期建造的红砖结构的两层小楼,面积大约有200平方米。
穿过纪念馆,便是一座普通的院子。院内有一座破旧的木质建筑,有两间正屋,地下印刷所就隐藏在木房底下。日乌里馆长在院子里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以及另外两位欧美自由行游客。
日乌里馆长先带我们去参观旁边一间小屋里的一口早已弃之不用的圆口水井,这就是当年斯大林创建的地下印刷所入口。从井口往下看不出有异常,倒是在水井墙璧有当初为淘井工人上下方便而筑的一些小窝儿直通井底。
日乌里馆长指着这张平面图很认真地讲解。原来,从这里可以下到地下印刷所,秘密就在17米处的井壁一旁,有个刚好容一人爬进去的隧道,钻进去后七拐八拐的就到了地下印刷所。如果有情况的话,可以通过另一条通道上到头顶的卧室,再从卧室转移到其它地方。
沿着后来为参观者修建的简陋铁质旋转梯下到十几米深的地下,便是十几平方米的地下印刷所,四面墙壁顶端那四个小洞是当年用来通风之用的透气孔,一台1893年德国生产的印刷机如今锈迹斑斑地躺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谁曾想在100多年前,这台机器印刷了无数反对沙皇统治的革命刊物。
正屋下面半地下的厨房有口方井,位于地下印刷所正上方。在当年,这口方井平时是用泥土封住的,只有在需要运输印刷品和机械等大型物品时才打开,每天的地下工作者还是从圆井进进出出。
80岁的日乌里馆长用生涩的英语加上早已准备好的英语纸条,兴奋地与来这里的游客讲解当年的故事。整个参观过程中,老爷子给我的感觉似乎还停留在曾经辉煌的时代。随着苏联的解体,格鲁吉亚共和国的独立,苏维埃光辉的褪去,这里早已被时代抛弃,政府已不再资助让其自灭,只能靠格鲁吉亚共产党员所交纳的党费和游客的小费维持。日乌里老人兼馆长管理员讲解员清洁员于一身,靠着他每个月不到200拉里的退休金,每天自费乘坐地铁来这里上班,没有得到任何报酬。
回望孤独的日乌里馆长,很佩服他一辈子的坚守。不知哪年,这最后的一点光辉终将褪去。小贴士:地铁红线Aragveli站下,喜伴超市对面巷子进去走至尽头,再左拐至尽头,步行约需要10分钟。导航不太准确,建议存好图片问路人。
第比利斯那些美食,最爱各式馅饼,还有汤和炖肉
当食物不再只是用来果腹,美食变成与美景一样不可辜负。一个盛产红酒的国家,佐酒菜一定不会太差。
从第比利斯寻觅我们的第一个早餐——馅饼开始,并随着行程的深入,才知道格鲁吉亚除了有美酒,还有各式美味的奶酪馅饼(khachapuri),以致后来每到另一座城市,基本每餐必点馅饼。格鲁吉亚馅饼品种繁多,就连原味大饼都拥有淡淡香气,相当有嚼劲。
从第比利斯开始在这个国家跑了一个圈圈,每天每餐吃得流光溢彩,减肥计划早已抛到脑后。格鲁吉亚包子(Khinkali):格鲁吉亚的主食,你可以把它当成我们的小笼包加大版,里面有馅有汤汁。吃法是用你的手指抓住顶结,在侧面咬个小洞,再将头稍微向后倾斜,并将肉汁浸入馅料中。意外的是,这道菜并不是蒸出来的,而是煮出来。
哈查普里(Adjaruli Khachapuri):格鲁吉亚最传统的奶酪饼,也是格鲁吉亚的主食。外层是面包,中间是半熟的鸡蛋,加上奶酪及黄油一起烤出来。吃的时候先将鸡蛋搅拌开来,再将面包切开,浸着鸡蛋汤汁吃。
Mtsvadi烤肉:用肉棒刺穿,用明火煮熟。牛肉猪肉鸡肉羊肉都可以烤,羊肉最香,其次猪肉。
Ojakhuri格式铁板烧:猪肉或者鸡肉,加上土豆、番茄、洋葱、黄瓜,再加上各种香料和香菜,闻起来特别香,吃起来更不用说了。
汤系列:一是清汤类,包括鸡肉汤(chikhirtma)、牛杂汤(khashi)等,有点类似罗宋汤;二是红烩汤,主菜牛肉,用料有洋葱、番茄、辣椒、香料、香草等,关键是汤汁浓郁,蘸面包最好吃了;三是龙蒿炖汤(chakapuli),这个味道比较特别,可能不太适应。
炖肉系列:鸡肉羊肉猪肉牛肉都有,有多种做法,这个超级厉害。强烈推荐炖牛腩 (Chakafuli )。
大蒜牛奶炖烤鸡(Chkmeruli):鸡肉先刷酱料烧烤,再放在牛奶和蒜泥里面长时间炖煮入味。这道菜既有烤肉自有的焦香味,又有炖肉各种调料的入味,非常有创意的一道菜。
Elarji:玉米粉面糊和奶酪,有点像土豆泥,这道菜好玩的成份更多些,上菜的服务员会“表演”拉丝,很有意思,所谓拉丝就是服务员用特定的工具帮你分菜。
蔬菜沙拉:基本是黄瓜和番茄,偶尔加些洋葱和香菜。这里的番茄是我们小时候吃的那种味道。
烤鱼、芝士烤磨蘑菇、餐前菜也经常出现在格鲁吉亚正餐。
Churchkhela:其实就是核桃、榛子等坚果,外面用酿酒剩下的果汁熬干成浆包裹成“肠衣”状。应该是当地的一种零食吧,满大街都在卖,单看外表看不出是啥,吃起来才知道里面是坚果,非常香甜可口。一大串才1拉里,折人民币2.6元。
第比利斯小贴士
1、城市交通:第比利斯地铁只有两条线,无论坐到任何站点每人每次都是0.5拉里。可以办一张地铁卡,押金2拉里,凭小票与护照可退。地铁卡充值方便,可多人使用。2、电话卡:机场可买,推荐最多的运营商是Magit。记得让营业员帮忙开通漫游,这样到亚美尼亚也可以使用。3、换汇:机场可用美金兑换拉里,但汇率不划算,建议先换点零用的,过天到市区取现,市区可用银联取现的银行是TBC和Basis。4、进入教堂内部,女性需要戴头巾。@林子,常驻厦门。多平台旅游达人,自媒体人,旅拍摄影师。原创图文,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它用请联系作者,微信号:fengyue_feng。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